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2页 共22页第一章 物 流基础知识 1.物流科学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2.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3.商物分
2、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4.物流与生产 1.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2.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
3、物流分类 1 按照作用分类 a. 供应物流 b. 生产物流 c. 销售物流 d. 回收物流 e. 废弃物物流 2 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 地区物流 b. 国内物流 c. 国际物流 3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 社会物流 b. 行业物流 c. 企业物流 6.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1 管理层 2 控制层 3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 5.健全物流信
4、息系统 7.物流的后进性 物流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生产技术,物流科学的产生也比加工科学历史短暂,称之为物流的后进性。 8.物流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9.网络时代的物流特点 1.经营全球化 2.网络系统化 3.供应链的简约化(供应链是指涉及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活动的全过程中、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系统) 4.企业的规模化 5.服务一体化 10系统性是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征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物流的全过程,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费用最小 第二章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5、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者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某一个功能的综合体。2.系统成立的条件: 1.系统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2.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稳定 3.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点: 1.具有可以判断目标性能好坏的标准 2.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案 3.有可能应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或模拟模型进行分析验证 4.物流系统的概念: 是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组成(物流子系统),系统的输入各个环节所消耗的劳务、设备、材料等资源,经过处理转化,变成系统的
6、输出即物流服务。 5.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 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 2.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之间的约束关系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 4.个子系统的功能和费用的关系。 6.物流系统的模式 输入、处理(转化)、输出、限制或者制约、反馈 7.物流系统化的目标(5S): p411优质服务(service):无缺货,无损伤和丢失现象,且费用便宜2迅速及时(speed):按用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迅速送达3节约空间(spacesaving):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的物流机械,以充分利用空间和面积,缓解城市土地紧缺的问题。4规模适当(scaleoptimization):物流网点的优
7、化布局,合理的物流设施规模、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5合理库存(stockcontrol):合理的库存策略,合理控制库存量。8.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当系统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或者矛盾的因素的时候。 9.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 1.以整体为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3.运用定量方法 4.评价值判断 10.运输 1.运输是物体借助动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 2.运输的任务是对物资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的移动10-1.运输的方式:铁道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10-2.合理化运输的途径 1.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 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3.提高运行效率 4.推进共
8、同运输 5.采用各种现代的运输方式 11.仓储 仓储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11-1.仓储的目的 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时间上的差异,使物质产生时间效果,实现其使用价值。 11-2.仓库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的功能 2.调节供需的功能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11-3仓储合理化 1.实现ABC管理 2.科学的库存控制 3.应用预测技术 12.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指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在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地说,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等; 12-1.装卸搬运的意义 1.装卸搬运载物流活动中起
9、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装卸搬运在物流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 3.装卸搬运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 12-2.装卸搬运的构成: 1.堆放拆垛作业 2.配货作业 3.移送作业 4.其他作业 12-3搬运装卸作业合理化原则 1、省力化原则2、消除无效搬运3、提高搬运活性4、合理利用机械5、人性化原则6.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 7.集装单元化原则 8.人格化原则 9.提高综合效果 13.包装 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 包装可以分为单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13-1包装合理化 1.包装的轻薄化 2.包装的单纯化 3.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
10、准化的要求 4.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 5.注意与其他环节的配合 6.有利于环保14流通加工 物品在从生产地道使用地过程当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等简单作业的总数。 14-1流通加工的目的: 1.方便运输 2.方便用户 3.方便综合利用 15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挑选、加工、包装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5-1配送的特点: 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送货形式 2.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者输送,而是运输和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 3.配送不是广义上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以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货,而已供货者送货到用户的服务性供应
11、。 4.配送是在全面配货的基础上,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运送。 15-2配送的分类 按配送组织分类: 1.企业内部配送 2.企业之间配送3.企业对消费者配送 按照配送时间分类: 1.定时配送 2.准时制物流配送 3.定量配送 4.定时、定路线配送 5.共同配送 15-3配货作业方法 1.分货方法 2.拣货方法 15-4配送路线的确定原则 1.确定目标 2.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 15-5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 工厂进货集货存储分拣、配货分发车辆配装送货用户 31配送中心的功能: 集货、储存、分货和配货 15-6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 要考虑到配送范围的距离、集货渠道的距离、实际交通状况,又要考虑时间、费用
12、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15-7配送中心的功能划分: 进货区、储存区、分拣区以及其他功能区 16.物流信息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或者物流活动进行中必要的信息称为物流信息。 16-1物流信息的特点: 1.物流信息量大 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 3.物流信息种类多,由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之间的信息。 16-2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企业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础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使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所开发的信息系统 16-3.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 1.集成化 2.模块化 3.网络化 4.实时化 5.智能化 16-3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3、数据的收集和录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 16-4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 1.操作型系统 2.决策型系统16-5.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 按照垂直方向: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按照水平结构:供应物流、生成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流的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 第三章:物流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化1.物流成本: 是指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活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由3部分构成: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和费用。2.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
14、设施的费用。3.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1.1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动到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1.2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2.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3.加强物流成本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1.3 物流成本计算的目的 1.揭示物流成本的大小,提高企业内部堆物流的重视程度。2.发现物流活动中存
15、在的问题。3.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4.指出由于其他部门引起的不合理物流活动。1.4 物流成本基础数据的取得方法 1.计算范围取决于成本计算的目的,在讨论物流成本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该成本计算所含盖的范围。2.在计算物流成本时,由于原始数据是来自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因此,首先应该把握按支付形态分类的成本。如材料费、人工费、物业费、管理费等。1.5物流成本计算表 1.从领域类别的角度把握支付形态类别成本2.从功能类别的角度把握支付形态的成本3. 从功能类别的角度把握领域类别的成本1.6 物流成本计算的新方法- 物流ABC ABC: Activity Based costing 活动
16、基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1.7物流ABC的运用程序 1.明确导入ABC的目的及对象2.调查作业流程和物流中心布局3.界定作业环节。4.计算各作业环节的单价。5.确定费用分担比例。6.其它2.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是为了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物流服务的质量决定于物流系统的质量,与物流系统的各项工作的质量高低密切相关。物流服务包括以下三个要点:1.拥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备货保证)2.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输送保证)3.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2.1物流服务对企业的重要性 1.物流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差别化的重要一环。2.物流服务水准的确立对经营绩效具有重大影
17、响。3.物流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流通成本具有重要影响。4.物流服务起着连结厂家、批发商、零售商的纽带作用。2.3物流服务的特性 1.从属性2.既时性3.移动性和分散性4.需求的波动性5.可替代性2.4工商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 工商业企业物流服务是客户服务的一部分。客户服务是由企业提供的、能够使交易中的商品增值的服务。可以分为三类:1.作为功能活动得物流服务2.作为执行标准的物流服务3.作为经营理念的物流服务。2.5工商业物流服务的标准: 1.库存保有率2.订货周期3.配送率。商品完好率2.6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容 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系统设计及网络化物流服务、信息咨询2.7
18、物流服务水准的确定 物流服务水准的确定应该通盘考虑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取的方针等具体情况,再作决定。2.8服务与成本的关系: 1.服务水准一定,成本降低。2.服务水准与成本同时上升3.服务水准上升,成本一定4.服务水准提高,成本下降。利润曲线上有一个利润最大化点,规划物流系统就是要寻找这一理想的服务水平。2.9 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 1.对顾客服务水准进行市场调查。2.顾客服务水平设定3.标准费用的感应性实验。4.根据顾客服务水准实施物流服务。5.反馈体系的建立6.业绩评价。7.标准与计划的定期检查8.标准修正。3.物流标准化
19、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存储、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3.1物流标准化的作用: 1.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2.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3.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4.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5.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物流标准的种类:物流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3.2 物流基础标准: 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是指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或系统个标准的最小公约尺寸3.集装基础模数尺
20、寸:是指最小的集装尺寸,它是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基础上,按倍数推导出来的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4.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主要是指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所用的基础模数,在设计建筑物的长、宽、高尺寸、门窗尺寸以及跨库、深度等尺寸时以次为依据。3.3各个分系统中的技术标准 1.运输车船标准2.仓库技术标准3.包装标准4.传输机具标准5.站台技术标准6.集装箱、托盘标准7.货架、储罐标准8.信息标准3.4 工作标准 物流工作标准是对各项物流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和规范化制度。3.5作业标准: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物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程序、作业要求等标准。3.6包装标准化 1.包装基础标准2.包装材料标准3
21、.包装容器标准4.包装技术标准5.产品表包装标准6.相关标准4.物流质量管理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现在企业物流质量就是现代企业根据物流运动规律所确定的物流工作的量化标准与根据物流经营需要而评估得物流服务的顾客期望满足程度的有机结合。现代4.1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依据物流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了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运用经济办法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4.2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 1.全员参与2.全程控制3.全面管理4.整体发展4.3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商品的质量保证以及改善2.物流服务质量3.物
22、流工作质量4.物流工程质量4.5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体系 1.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2.物流服务设计3.物流服务过程4.物流管理业绩的分析和改进4.6 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途径 树立现代企业物流整体管理思想1.真正形成物流整体质量管理的认识2.认真做好物流服务过程的整体质量管理。3.整体考核现代企业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水平。4.同时提高现代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和外部服务质量。4.7 建立有效的物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1.计量顾客对物流质量的期望2.强调信息质量3.实时监控物流质量状况48加强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计算、评估体系,切实消除
23、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差错。2.积极引进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3.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实行全员质量管理。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 1.第三方物流 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了更好的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得物流活动,以合同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已达到队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1.1第三方物流于传统的物流委托的异同 传统的物流只是将企业物流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施物流作业活动,如货物运输、货物保管交由外部的物流企业去做,而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物流管理活动以及一部分
24、企业内部物流活动仍然保留在本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是站在货主的立场上,以货主企业得物流合理化为设计系统运营的目标 1.2 物流服务商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经营管理机构 2.能够独立的签发物流服务单证 3.具有与经营能力相适应的自有资金 4.具有承担物流服务合同义务的能力 1.3 国际物流服务商的要求: 1.必须建立自己的国际运输服务路线。 2.有一支具有国际运输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专业队伍。 3.在各条运输路线上要有完整的分支机构、代表或者代理人组成的网络机构。 4.在涉及多式联运的情况下,要能够制定出各线路的多式联运单一费率。 5.有必要的设备和设施 1.4 物流服务商的经营方式 1.企业独
25、立经营 2.大企业联营 3.代理方式 1.5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 1.自主发展模式 2.合作发展模式 1.6 第三方物流与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1.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度和企业队物流的管理能力 2.企业对物流控制能力的要求 3.企业自身的物流特点 4.企业规模和实力 5.物流系统总成本=总运输成本+库存维持费用+批量成本+总固定仓储费用+总变动仓储费用+订单处理信息 6.费用+顾客服务费用 7.第三方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 8.自拥资产和非自拥资产第三方物流的选择。 1.7 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 服务功能: 从物流企业的服务功能上看,我国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包括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
26、增值服务和物流信息服务只有15%。 2.第四方物流 第四方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管理,提供一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不仅仅对特定的物流活动 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个过程集成起来。 2.1 第四方物流的特征 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他为客户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1.再造:供应链协作和供应链过程的再设计。 2.变更:通过新技术来实现各个供应链只能的加强。 3.实施:流程一体化,系统集成和运作交接。 4.执行: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
27、的运作。 2.2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第四方物流具备的一些条件: 1.不是物流的利益方 2.实现信息共享 3.必须有能力整合所有的物流资源。 第四方物流是比第三方物流更进一步得物流服务业态,它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为整个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在物流服务上,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应该互补合作,达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第五章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 1.物流技术及其物流技术及其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 2.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是反映物流系统水平的主要标志 3.物流技术及其装备是构筑物流系统的主要成本因素 1.1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的基本原则 1.
28、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 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原则。 3.选用物流工具和设备的标准化原则 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原则 5.充分利用空间 6.减少人力搬运 1.2企业自动化物流系统 是信息化得物流系统,是集光机电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2.装卸搬运技术装备 2.1 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作用 1.提高装卸效率、节约劳动力,减轻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2.缩短作业时间,加速车辆周转,加快货物的送达和发出。 3.提高装卸质量,保证货物的完整和安全。 4.降低物料搬运作业成本 5.充分利用货位,加速货位周转,减少货物堆码的场地面积 2.2 装卸搬运技术装
29、备的应用特点 1.适应性强 2.设备能力强 3.机动性较差 3.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主要是由驱动装置、工作结构、金属结构三大部分组成 3.1 起重机械的技术性能参数 1.额定起重量 Q 2.起升高度H 3.幅度R跨度L 4.起重力矩5.工作速度V6.生产率Q7.轮压8.工作级别 4.运输机械 运输机械是按照规定线路连续或者间隙地运送、装卸散装物料或者成件物品的搬运机械。 4.1 运输机械类型和使用特点 按照用途、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分成输送机械、装卸机械和给料机械三大类。 42工业搬运车辆叉车的类型和应用 叉车又称铲车、叉式取货机是物流领域最常用的具有装卸、搬运双重功能的机械。 43 叉车的特点
30、1.由很强的通用性 2.具有装卸和搬运的双重功能 3.有很强的灵活性 43自动导向式搬运系统(AGVS) 是一种使车辆按照给定的路线自动运行到指定场所,完成物料搬运作业的系统。 第六章 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的概念 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既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2 供应链管理 (SCM)运用网际网络的整体解决方案,目的在于把产品从供应商及时有效的运送给制造商与最终客户,将物流配送、库存管理、订单处理等资讯进行整合,通过网络运输,其功能在于降低库存
31、、保持产品有效期、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服务品质。 包括三个要素:1.供应链的结构2.供应链的业务流程3.供应链管理的组成要素 3 供应链的结构: 供应链成员及其成员之间的联系所需成的网络 业务流程:为客户产生具体的价值输出的活动,管理要素是指那些使业务流程跨越整个供应链上得到集成和管理的管理变量 4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和赢利能力的最大化。 5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涉及内容: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 6 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 1.合作机制(Cooperation Mechanism) 2
32、.决策机制(Decision Mechanism) 3.激励机制(Encourage Mechanism) 4.自律机制(Benchmarking) 7 供应链管理的效益分析 1.提高对 顾客的服务水平 2.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8 供应链管理两个关键的技术问题: 1.如何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2.如何实现企业之间的协同工作 9.供应链管理的模式选择 1.以制造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 2.以零售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 3.以3PL(集成物流供应商)为主导的物流供应商。 10 供应链管理实施原则实施原则 1.抓住SCM的管理本质 2.要循序渐进 3. “循序渐进”的作用。 11 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控制 供
33、应链管理的库存问题 1.顾客的需求变化不能预测 2.顾客要求的供货周期与制造周期不匹配 3.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供应的成本以及能力是不确定 4.物流服务的经营规模鼓励库存5.由于计划不周导致的过剩物料或者产品。 12 牛鞭效应 是指沿着供应链向上移动,需求变动程度不断增大的现象 13 解决牛鞭效应的三种办法: 1.不用上一级订单来评估需求变化,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市场需求信息提供给供应链的各级,使各级能根据市场需求而确定订单的大小和安全库存。 2.削减供应链的级数。 3.采用卖方管理库存 14 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控制策略 1.定期检查库存,及时处理过时的成品,及时调整订货批量 2.严格管理库存使用速
34、度和提前严格监视和管理安全库存。 3.按照ABC法管库存。 4.通过减少供货提前降低安全库存水平。 5.采用定量的方法,严格按时接订货点和订货批量订货,正确权衡库存管理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和订货成本(采购成本)。 15.供应链运作绩効评估 三个作用: 1.改进企业的供应链效率 2.用于评估管理创新和企业信息化项目 3.用于监测企业供应链运作。 16.评价指标: 1.产销率指标(1.供应链结点企业的产销率2.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销率3.供应链产销率) 2.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 3.产需率指标. 17.供应链种运营成本指标: 1.供应链通讯成本 2.供应链总库存费用成本 3.各结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
35、 18.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 1.供应链产品质量是指供应链各结点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零部件的质量。主要包括合格率、废品率、退货率、破损率等指标 19 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关系的绩效评价体系 1.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 2.满意指标度 20 供应链分销渠道的绩效评估 主要有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 定量:每单元的分校成本,履行订单的出错率以及商品的破损率等 定性:分销成员的协作程度、分销成员矛盾冲突的程度,所需信息获得的程度 第七章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概述 所谓的国际物流就是组织商品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其总目标就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
36、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的将商品从某国的供方运送到别的一个国家的需方。 国际物流的特点: 1.物流渠道长、物流缓解多 2.物流环境的复杂性 3.国际物流中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4.国际物流中的风险性5.国际物流的多种运输方式 国际物流的种类: 1.根据商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向分类,可以分为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 2.根据商品流的关税区域分类,可以分为不同国家之间得物流和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得物流。 3.根据跨国运送的商品特性分类,可以分为国际军火物流、国际商品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捐助物流等。 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1.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使国际贸
37、易发展的必要条件。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1.质量要求 2.效率要求 3.安全要求 4.经济要求 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主要包括发货、国内运输、出口国报关、国际间运输、进口国报关、送货 商品检验 商品检验就是对卖方交付商品的品质和数量进行鉴定,以确定交货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是否与合同规定的一致。 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1.在出口国检验 2.在进口国检验 3.在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 验证机构: 1.官方机构 2.非官方机构 3.工厂企业、用货单位设立的化验室和检验室 检验证书: 商品检验证明即进出口商品经检验、鉴定后由检验机构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 报关业务: 所谓报关是指商品
38、在进出境时,由进出口商品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格式填报进出口商品报关单,随附海关规定的应交验的单证,请求海关办理商品进出口手续。 海关的职责:海关是国家设在进出口境口岸的监督机关,在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国际交往中,海关代表国家行使监督管理的权利。 1.对进出口的运输工具、商品、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进行实际的监管。 2.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 3.查辑走私 4.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报关单证和报关期限 经海关审查准予以注册、可直接或接受委托向海关办理运输工具、商品、物品进出境手续的单位叫“报关单位” 一般经出口商品,需要交验的报关单证包括: 1.进出口商品报关单 2
39、.进出口商品许可证货国家规定的其他批准文件 3.提货单、装货单或者运单。 4.发票 5.装箱单 6.减免税或免检证明 7.商品检验证明 8.海关认为有必要的应交验的贸易合同及其他有关单证。 进出口商品的报关程序 海关的监管程序: 1.接受申报2.查验商品3.征收税费4.结关放行 收货人、发货人等报送程序 1.申请报送 2.校验商品 3.缴纳税费 4.凭单取货 关税以及其他税费的计算征收 关税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商品存储 商品存储是使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处于一种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 保税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对外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而采取的一项关税制度,是对特定的进口商品,在进境后,尚未确
40、定内销或复出的最终去向前,暂缓缴纳进口税,并由海关监管的一种制度。 保税区:是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管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国外商品进入保税区,可以暂时不要缴纳进口税,如果再出口,不缴出口税,如果进入所在国的市场,则要办理相关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 可以分为 1.指定保税区 2.保税货栈 3.保税仓库 4.保税工厂 5.保税展厅 自由贸易港或者自由贸易区 指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存储、展览、拆散、改装加工制造等业务,以便于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涨价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出口加工区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机场附近,
41、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建造码头、道路、车站等基础设施,并提供免税等一些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国企业在区内投资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工业品的加工区域。 国际货运代理 国际货运代理人是接受货主委托,办理有关或物报关、交接、仓储、调拨、检验、包装、转运租船和定仓的人。 主要有业务有: 1. 租船和定仓代理 2.货物报关代理 3.转运以及理货代理 4.存储代理 5.集装箱代理 6.多式联运代理 国际运输 国际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商品通过了国际运输作业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 主要联运方式: 1.海上/陆空2.航空/公路 3.铁路/公路/内河或者海上/铁路/
42、内河4.微型陆桥 5.陆桥 我国国际运输存在的问题: 1.海运力量不足、航线不齐、港口较少 2.铁路运输全面告急,内陆出口更苦难 3.航空运输力不足,运价昂贵,难以满足需要。 理货的概念 理或主要是指船方或者货主根据运输合同在装运港口和卸运港口收受和交付商品时,委托港口的理货机构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对商品计数、检查商品残损、指导装舱积载、制定有关单证等工作。 理货的工作内容 理货单证 理货单证是理货机构在理货业务中使用和出具的单证,反映船舶载运商品在港口交接当时的数量和状态的实际情况的原始记录,具有凭证和证据的功能 主要有 1.理货委托书 2.计数单 3.现场纪录 4.日报表 5.待时纪录 6.商
43、品溢短单 7.商品残损单 8.商品积载图 分票:依据出口装货单或者进口舱单分清商品得住标志或者归属,分清混票和隔票不清商品的归属。 理数:在船舶装卸商品的过程中,记录起吊商品的钩数,点清钩内商品细数,计算装卸商品的数字。 理残 凡是商品包装或者外表出现破损、污损、水湿、异常变化等现象,可能危及商品的质量或者数量,成为残损。 绘制实际商品积载图 装船前,理货机构从船方或其代理人取得配载图,理货人员根据配载图来指导和监督工人装船积载。装船结束后,理货长还要绘制实际的商品积载图。 签证和批注 船范为办理商品交付和收受手续,在商品溢短单、商品残损单、大副收据和理货证明等单证上签字,称为签证。在理货或者货运单证上书写对商品数字或者状态的意见,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