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 走进我们的老师 教案
5. 走进我们的老师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认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责任。
2.情感与态度:通过课堂教学,认同教师职业的付出和艰辛;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教师,热爱老师。
3.行为与习惯:通过调查和体验活动,增强对老师的亲近感,学会尊敬老师和尊重学校里的其他工作人员。
4.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会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
知道老师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辛勤地工作着,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从而尊敬老师、尊重学校里的工作人员。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体验,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而理解和尊重老师,体谅和关心老师,进而在师生交往中建立起民主和平等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老师,我总是想起你》,展示部分歌词:
啊,亲爱的老师
我怎能忘记你
我怎能忘记你
你时时刻刻常在我心里
师:同学们,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说说你心中哪些难忘的老师吧!
(我们和老师之间,也发生过许多难忘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我们的老师,讲讲我们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间答,引出本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的主题。】
二、自由讨论
(出示教材第32页“交流园”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出来图上画的都是什么人吗?他们在做什么呢?
生1:秋游的时候,老师和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开心了!
生2:上星期三下雨,老师把我拉到他的伞下,我一点儿也没有被雨淋到,老师的肩膀却淋湿了。我很感谢老师!
生3:最近,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有些地方没听懂。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弄明白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你们都有哪些科任老师呢?大家来说一说。
生:我们有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科学老师和品德老师等。
师:你们知道老师们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吗?
生:老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不仅教授我们知识,还会和我们一起玩耍。
(出示教材第33页“阅读角”的内容)师: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生:教书育人。
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那么,如果老师不那么做的话,我们既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也不能在学校中愉快地生活,大家说是不是呢?
生:是的!
师:大家还能想到日常生活之中,哪些老师关心同学、辛劳工作的故事吗?
生1:放学回家时,为了我的安全,老师送我过马路。
生2:在我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一直支持鼓励我。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感受老师的辛勤付出。】
三、共同探讨
(出示教材第34页图)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图中老师的做法正确吗?
生:正确。
师: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或者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是有道理的。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生:遇到过!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讲一讲你遇到过的情况呢?
生:我有一次看书,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就拿着书本到办公室去问老师。老师一看,也不解答,绷着脸对我说:“平常我是怎么说的,见到不认的字怎么办?”我说:“查字典。”然后老师就让我走了。
师:有问题找老师是可以的,说明了对知识的渴求,但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老师不是万能的,老师也不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帮你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太过依赖老师。
(出示教材第35页的两张图片)师:有时,老师也有疏忽大意或者误解你的时候。如果同学们遇到了图中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生:和老师沟通交流。
师:同学们,当老师的批评不够恰当,或者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但是,我们在提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要尊重老师。因为沟通是一架桥梁,只要师生之间好好沟通,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探讨,让学生主动去接近老师,表达自己想和老师交流的愿望。】
四、访问调查
师:学校里的各位老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为了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让我们去采访一下他们!(如访问老师早上几点到校、晚上几点离校?老师在什么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老师一天上课的时间是多少?)同学们相互交流、分享采访的结果,然后把自己采访后的感受写下来。
师:老师为了我们进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老师真的是很辛苦啊。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
生1:我要认真写字,把作业写得工整,老师批改作业会轻松些。
生2:我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少发生矛盾冲突,老师就可以少操心。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大家都能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能够用实际行动来减轻老师的负担。
(出示教材第38页“采访提纲”)师:老师的工作这么辛苦,可是他们却能坚持下来。你们知道老师究竟是怎么想的吗?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准备的采访提纲采访一位老师,了解老师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采访结果)
师:同学们,相信通过这次的小采访,你们一定能够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懂得老师辛勤的付出。
【设计意图:通过访问调查的活动,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感受老师辛勤的付出。】
五、感谢老师
(出示以下情境:1.老师讲课时我们应该怎样做?2.同学犯了错误接受老师教导时应该怎样做?3.在校外遇到老师又该怎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以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师: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做到了文明礼貌,尊重老师。看来,你们明白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和对同学们的爱。那么,你们会用哪些方式来感谢老师呢?
生: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改正缺点、教师节给老师送贺卡和祝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让我们阅读教材第39页短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
生:这位同学关心、体贴老师,使老师深受感动。
师:看来,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能让我们和老师的心贴得更近。现在,让我们亲手制作一张感谢卡,送上对老师的感谢、赞扬或者建议,也可以送给你想感谢的工作人员。
(学生制作感谢卡,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从而增进师生感情。】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和对学生的爱,从而能够尊敬和热爱老师,懂得对老师要有礼貌,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及时和老师沟通交流。这样我们就能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板书设计
自由讨论:我和老师的故事
走近我们的老师 共同探讨:学会沟通交流
访问调查:了解老师
感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教案
6.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受教育的合法权利;了解学校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能为解决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情感与态度:通过交流,感受校园文化氛围,了解学生健康成长与学校良好教育的密切关系,意识到学校的重要性。
3.行为与习惯:通过学习,了解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学会积极认真参与学校活动。
4.过程与方法:通过发现学校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校出谋划策,使学校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认识学生成长与学校教育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校出谋划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
师:你们喜欢歌曲中描述的意境吗?
【设计意图:通过欢快的歌曲,让学生迅速融入本课主题。】
二、讲授新课
话题一:我们的成长天地
(出示教材第40页图)师:同学们,老师先来考一考你们,我们在学校一天的时间是6个小时,那么我们在学校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我们在学校一个月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生1:30个小时。
生2:120个小时。
师:同学们太棒了,都回答对了!我们在学校的时间挺长的,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度过的呢?
生1:我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玩耍。
生2:在课堂上学习各种知识,每次上数学课我是最开心的。
生3:我最喜欢在美术课上画画。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本第41页,说说这幅图片在讲什么事情。
生:图片上的女孩在用电脑学习知识。
师:图中的小玲是个电脑迷。她认为在家里利用电脑就能学习,不去学校也行。你同意她的观点吗?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吧。
生1:我同意小玲的看法,在电脑上面也可以观看老师讲课。
生2:我不同意小玲的看法,自己一个人学习没有乐趣。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虽然我们可以在家利用网络和电脑学习,但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里,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询问老师,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可以交到兴趣相同的好朋友。
(出示教材第42页诗歌《女孩》,请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诵)师:同学们,我们能够来到学校学习知识,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但是,在我国有些地区,由于贫穷和性别偏见,一些女童被迫失学。你能理解这些失学女童上学的渴望吗?
生:能!
师:那么,她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她们应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对!我们国家有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它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其中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所以,同学们要了解和自身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必要的时候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积投参加丰富多彩校园活动,认识到学校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懂得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话题二:我为学校出点力
(出示垃圾污染校园环境的图片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看完图片后,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1:垃圾桶里垃圾都满了也没人收。
生2:有些同学随地乱扔垃圾。
师:那么,同学们对校园垃圾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
生:学校垃圾桶的位置设置不合理,扔垃圾不方便。学校可以增设校园垃圾桶。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课下完成教材第43页的“校园垃圾调查报告”。
师:我们的学校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呢?我们还可以行动起来,与同学、老师和校长一起为学校建设提出建议。
生1:爱护校园里一草一木。
生2:勤打扫,让校园更干净、整洁。
生3:爱护校园里的每一样公共设施。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课下完成教材第44页的“我们的调查结果”。
(出示教材第45页的“我们的行动方案”)
师:学校可以改进的地方,有些直接与我们的行为相关,可以通过我们的行动解决。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作业,回去做一个行动方案,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能为解决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三、课堂小结
校园是我家,清洁、美丽的校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投入到共建美好校园的活动中,让校园更美好!
板书设计
我们的成长天地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我为学校出点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教案
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生活、学校的设施、环境等,热爱学校,珍惜校园生活,能为解决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生活、学校的设施、环境等,热爱学校,珍惜校园生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完成“校园垃圾报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想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发现校园里的美景最多,好不好?
出示校园美景图片,学生畅所欲言。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我们的成长天地
教师: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本领,认识不同的老师和同学,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在学校里参加了哪些活动?
学生交流: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同学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最长的,我们是如何度过的?请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交流:我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玩耍。
学生交流:我喜欢数学老师,每次上数学课我都很开心。
学生交流:这是我在美术课上画的美丽校园。
学生交流:……
教师: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但是,有些同学却不这样认为。
你同意小玲的观点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
教师:阅读教材P42页阅读角中的内容。想一想:你能理解这些失学女童上学的渴望吗?她们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吗?
学生交流。
教师:为学生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
活动二:我为学校出点力
教师:学校正在开展“我为绿色校园出点力”的活动,朱可可和同学们发现学校总有扫不完的垃圾,他们决定调查校园垃圾问题,你可以根据本校情况把调查报告补充完整。
教师;我们的学校还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请分组调查,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或文字报告等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学生课前进行调查,补充调查报告。
教师:我们可以行动起来,与同学、老师和校长一起,为学校建设提出建议。
教师:学校可以改进的地方,很多与我们的行为相关,请同学们做一个行动方案,赶快行动起来吧。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 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走近我们的老师》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老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到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师这一职业,促进师生间建立更好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教师这一职业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后对教师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教师,并且了解教师的工作和责任。
2.教学难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谁伴我成长?
教师小结: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家人照顾我们,朋友和同学陪伴我们,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人。但我们却经常忘记了向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他们也是默默关心我们的学习,一直关心并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我们的老师。
【设计意图】(主题引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一、 我和老师的故事
活动一:互动讨论
1、请你谈谈,你认为老师是做什么的?
2、说一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让你最难忘的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二、老师,您辛苦了
活动二: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填写老师的时间表(请同学课前分组完成)
将学生完成的时间表进行展示。
问:同学们是不是没有想到老师其实有这么多课呢?说说你们完成这个表的感受。
学生讨论并每组选代表回答。
活动三:学生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调查制作表格的过程中更了解自己的老师,也能够更加理解和尊敬教师这一职业)
课堂小结:老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的最多的人,也在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本堂课的学习和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各种活动回忆了和老师间的美好的点点滴滴,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了我们的老师,也能更尊重和理解我们的老师。
板书设计
第五节 走近我们的老师
一、我和老师的故事
二、老师,您辛苦了
课堂练习
1.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就非常重视老师的作用,提出“尊师重道”的要求。孔子作为古代优秀老师的代表,更在今天都一直被我们所尊敬。我们对待老师的正确态度是(B)
A.只要是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
B.我们要尊重老师,对于老师的错误也要及时指出。
C.老师说的都是错的,我们不能听。
D.我们不需要尊重我们的老师
教学反思:
本框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通过《走近我们的老师》这个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老师,也更好的了解教师这一职业。本课的目的在于帮助老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更好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更加尊敬老师,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