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简单的计算教案
简洁的计算教案1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24时计时法〔教材第84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依据详细状况敏捷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添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信念,进一步培育思索的习惯。
【重点难点】
依据详细状况敏捷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以下时刻。
下午2时是〔〕
上午8时是〔〕
晚上10时是〔〕
夜里2时是〔〕
下午5时半是〔〕
凌晨4时20分是〔〕
2、用一般计时法表示以下时刻。
19时是〔〕
12时是〔〕
24时是〔〕
8时是〔〕
22时40分是〔〕
13:50是〔〕
【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境图〔见教材第84页例3图〕。
〔2〕问:从图上说说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何计算乘车的时间呢?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简洁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商量计算方法。
2、老师板书计算过程。
18时9时=9小时
3、计算从几时几非常到几时几非常经过的时间。
〔1〕问: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
〔2〕师生共同进行拨钟表的方法。
〔3〕小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课堂作业】
教材第8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你是怎样计算经过时间的?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5~87页“练习十八”第2~10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简洁时间的计算
简洁的时间计算:18时9时=9小时
教学反思:
简洁的时间的计算对于三班级的同学来说有肯定的难度,为了让大多数同学简单接受,我在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时,先让同学探究,再进行反馈沟通,然后进行说想法〔自己说、相互说〕,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和找到同学最初的想法。在这阶段的学习中,同学能很好的把握学问,学习爱好也很深厚。我用同学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使学习效果明显,同学爱好高涨,学习气氛深厚。这样贴近生活的情景很简单让同学接受,同学学习起来不吃力。而且,我始终让同学先自己试着做,试着想,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沟通反馈,同学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学问的关心很大。在教学时间的计算时,我辅以钟面,始终在钟面的关心下让同学进行计算。这样,同学脑子里有钟面,形成表象,然后再渐渐淡化出来,直至脱离直观的钟面,在脑海中形成钟面。
简洁的计算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加深同学对24时计时法的熟悉。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把握一些求简洁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进展同学的推理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体会简洁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支配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加深同学对24时计时法的熟悉。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预备
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老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同学汇报沟通。
老师:依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老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
【设计意图】创设与同学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同学直观地感受到了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行分,让同学有亲切感,并对同学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自主探究,查找策略
1、同学思索,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2、小组商量沟通。
老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
〔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操作演示〕
〔2〕利用一般计时法分段计算。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即:12-9=3〔小时〕,3+6=9〔小时〕。
简洁的计算教案3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你们喜爱过星期天吗?谁情愿给大家说说每个星期天你都是怎么支配的?〔同学先在小组内沟通,再指名回答〕
师: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欢乐!明明也和大家一个开心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
多媒体显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支配。
7:107:30起床、刷牙、洗脸;
7:408:20早熬炼;
8:309:00吃早饭
9:0011:00看书、做作业
……
3、看了刚刚明明星期天的时间支配,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①我知道了明明吃早饭用了半个小时;由于从8:008:30经过了30分钟,就是半个小时
②我还想知道明明做什么事情用的时间最长?〕
……
二、自主探究,查找方法
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1〕分组学习。
〔2〕集体沟通。
说说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同学提出问题,老师随即进行教学。
2、依据同学的提问挨次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同学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2〕沟通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
经过时间是几非常钟的时间计算。
〔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熬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
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看熬炼开头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熬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伴侣们,假如你每天都坚持熬炼几非常钟,那你的身体肯定会棒棒的。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熬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练习: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非常钟?
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非常钟吗?你是怎么算的?
三、综合练习、稳固深化。
1、多媒体出示:麦当劳和新华书店的营业时间。
嬉戏:“我当小小营业员”
二名小小营业员分别介绍:顾客伴侣们,我们店服务一流,只要大家有问题或有困难,我们会一一回答,尽量满意大家的要求。我们店的营业时间是………………你知道我们商店一天的营业时间吗?
同学计算。
师:大家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的小小营业员会帮你解答的。
同学提问,小小营业员解答。
〔1〕同学尝试练习,沟通计算方法。
〔2〕老师板书:20:309:30=11小时〔分钟部分相减,小时部分相减〕。
2、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3
师:看,谁来了?邮递员叔叔来取信了,又要把信件送到千家万户。邮递员叔叔每天要取几次信呢?多辛苦呀!那你知道……
同学练习,小组沟通自己的结果。
全班沟通。
3、多媒体:火车
师:听,什么声音?
这是一辆从上海开往北京的旅游列车,你们想不想乘上这辆列车?
那让我们一起乘上列车,去北京旅游吧!
〔1〕小小列车员作简洁介绍
同学分工合作完成。
沟通。
〔2〕显示53页节目预报内容。
小小播音员介绍:…………………………
小组合作:在小组中自由提问〔有关时间计算的内容〕,小组内同学逐个解答。
沟通。
〔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
4、师:小伴侣们,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关系特别亲密,所以珍惜时间,学会合理支配时间特别重要。
〔1〕说说你是每天晚上是什么时候睡觉?其次天早晨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算一下你每天的睡觉时间是多少?
〔2〕沟通计算方法:先算晚上8时~晚上12时所经过的时间,再算出〔晚上12时〕0时—早上6时所经过的时间,再把这两部分时间加起来就是休息的时间……
师:学校生每天应至少保持多长时间的睡眠呢?你符合标准吗?
不符合的同学回去重新支配一下你的作息时间,我们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其次天才会精力充足。
〔3〕通过对一些经过时间计算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
四、学问延长,课外实践。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事?
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时间的学问,学会了简洁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学问吗?
显示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学问吗?〔同学提问〕
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学问许多许多,小伴侣假如感爱好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学问。
3、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时间的学问。
〔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同学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
简洁的计算教案4
一、教学内容:
三班级上册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同学会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同学学会解决简洁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1、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解决简洁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预备:
苹果、桔子、梨。试题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来一个吃水果竞赛活动。你们情愿参与吗?〔情愿〕谁情愿把你的水果分给你的好伴侣吃呢?〔我情愿〕
刘莉同学到讲桌前把自己带来的桔子分给他的两位好伴侣吃。边分边说我的桔子有9瓣〔10、11瓣〕,分给王惠2瓣,分给李丹阳3瓣,分完后,他的两位好伴侣分别说出我吃了这个桔子的2/9,我吃了这个桔子的3/9。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刚刚的分桔子、吃桔子活动。你们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小组商量〔老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2、小组汇报。
〔1〕我们小组商量后发觉了这样一些数学信息:王惠吃了一个桔子的2/9,李丹阳吃了一个桔子的3/9。
提出的数学问题:他俩一共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还剩下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2〕我们小组发觉的数学信息和他们小组的发觉的数学信息一样,但是问题不一样:
李丹阳比王惠多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刘莉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3、老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
同学齐声回答:会!
同学1:2/9+3/9=5/9
同学2:1—5/9=4/9
同学3:3/9—2/9=1/9
同学4:1—〔2/9+3/9〕=4/9
4、你们是怎样想的?
同学1:刚刚我做2/9+3/9时是这样想的:2/9是2个1/9,3/9是3个1/9,2个1/9加3个1/9等于5/9。
同学2:我在算1—5/9时,看到还剩下4瓣桔子,就觉得等于4/9。
师:好!你是通过观看得出的结果。很好!
同学: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
师:说说吧!
同学:1是那个桔子,
桔子有9瓣,所以1就是9/9,9个1/9减5个1/9=4/9。
师:你说的太棒了!
同学3:3个1/9减2个1/9等于1个1/9是1/9。
同学4:老师我算1—〔2/9+3/9〕=4/9时,先算2/9加3/9等于5/9,再算1减5/9就等于4/9了。
〔二〕以小组为单位分苹果、梨或桔子吃竞赛。〔把你小组在吃水果竞赛中,发觉的信息记录在本子上,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1、分水果吃活动。
2、沟通汇报
组1:我们小组通过分梨吃活动,发觉的数学信息是同学吃了梨的2/8,同学吃了梨的3/8,同学吃了梨的1/8。提出的问题有:〔1〕他们三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并且是这样解决的:2/8+3/8+1/8=6/8
〔2〕还剩几分之几?1—6/8=2/8
生1:我认为其次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解决:
1—2/8—3/8—1/8=2/8
生2:还可以这样解决:1—〔2/8+3/8+1/8〕=2/8
师:刚刚你们沟通的真实棒极了!
组2:我们小组分的是苹果吃。同学吃了苹果的1/6,同学吃了苹果的2/6,同学也吃了苹果的2/6,他们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有吃?并且是这样解决的:
1/6+2/6+2/6=5/6
1—5/6=1/6。
组3:我们小组还是分桔子吃。桔子有10瓣,每人分的这个桔子的2/10,我们5人一共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是这样解决的:2/10+2/10+2/10+2/10+2/10=1
生1: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解决:2/10×5=1
师:太棒了!你还能用分数乘法来解决。分数乘法到五班级才学到。
组3:三个同学各吃了2/10,还剩几分之几?
是这样解决的:1—2/10—2/10—2/10=4/10
生2:1—〔2/10+2/10+2/10〕=4/10
生3:1—〔2/10×3〕=4/10
〔三〕小结:同学们在欢乐分吃水果活动中,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学的好棒呀!老师也特殊的兴奋!
三、拓展应用
1、出示口算卡:
2/4=1/4=2/7+5/7=4/8+1/8=1/3+2/3=
4/6—3/6=5/9—3/9=1—4/7=6/7—3/7=
2.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思索:
〔1〕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2〕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的欢乐吗?有什么收获?
2.对!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简洁的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齐读〕。同学特别聪慧,通过分、吃水果活动,你们自己探究出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你们表现的太棒了!
简洁的计算教案5
教学目标:
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究简洁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洁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 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育课外阅读的爱好和多渠收集信息的力量。
教学重点:
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非常到几时几非常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小伴侣你们喜爱过星期天吗?老师信任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欢乐!明明也有一个开心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支配。
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
7:408:20 早熬炼;
8:309:00 吃早饭;
9:0011:00 看书、做作业
3、看了刚刚明明星期天的时间支配,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查找方法
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1〕分组学习。
〔2〕 集体沟通。
2、依据同学的提问挨次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同学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2〕沟通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
3、经过时间是几非常钟的时间计算。
〔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熬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
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熬炼开头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熬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伴侣们,假如你每天都坚持熬炼几非常钟,那你的身体肯定会棒棒的。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熬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练习: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非常钟?
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非常钟吗?你是怎么算的?
三、综合练习,稳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 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同学计算。
〔1〕同学尝试练习,沟通计算方法。
〔2〕老师板书。
2、想想做做2。
〔1〕同学完成。
〔2〕全班沟通。
3、想想做做3。
同学练习,全班沟通。
4、想想做做4。
〔1〕同学完成。
〔2〕全班沟通〔让同学说说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沟通。
〔2〕集体沟通。
〔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
四、学问延长,课外实践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事?
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时间的学问,学会了简洁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学问吗? 让同学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学问吗?〔同学提问〕 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学问许多许多,小伴侣假如感爱好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学问。
3、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时间的学问。
〔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同学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
简洁的计算教案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第九册其次单元第4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自主探究,把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洁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预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老师预备一些有关计算器学问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竞赛激情
1、出示一组计算题, 师生同时进行计算竞赛。〔老师用计算器,同学用笔算。〕
1706923 79.20.43+9.546 84÷0.03×0.83
19.2÷0.032 28.36+1.9423.508 21.28×3.1÷7.6
通过竞赛,你有什么想法?〔同学认为这种竞赛不公正,用计算器当然算得快等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已经知道了有关计算器的哪些学问?〔请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
3、集体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同学可能会依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同学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
4、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1〕选择竞赛中的三道题题:1706923和19.2÷0.032,3405×26÷195×37进行计算。
〔2〕重点讲评3405×26÷195×37,指名同学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5、想一想: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
二、释疑、操作
1、各小组汇报疑问之处。
2、同学之间相互释疑,有困难的地方老师进行补充。
3、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在哪里见过?干什么用的?
〔明确这些计算器虽然大小、功能、样子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计算的功能。〕
4、稳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 计算前面竞赛中的另外三道题。〔老师巡察需要关心的同学〕
〔2〕 师生其次次竞赛:〔选用练一练第1题中的部分习题再补充几道。〕
第一组:4187+5492 108259418 1.25×8
289×108 600÷20 40584÷456
其次组: 1036897+218164 1350÷15×2100
21.28÷7.6×0÷21.7 203.816+0.9037.05
〔3〕反馈结果,沟通计算方法。〔这时同学可能会提出象1.25×8,600÷20,21.28÷7.6×0÷21.7 不需要用计算器,口算就行了。〕
〔4〕进一步明确计算器要用于冗杂的计算,才能显得便利的道理。
三、简洁应用
1. 解决实际问题
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0.66千克的水。
〔1〕 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铺张多少千克的水?
〔同学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
〔2〕 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约重19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 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让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假如这些水用来大家喝,你知道能解决学校几个班多少时间的饮水量吗?〔课后可向学校事务室了解状况,并计算出结果。〕
2. 用计算器探究规律
〔1〕 用计算器计算以下各题:
41×6
441×6
4441×6
44441×6
〔2〕 通过计算,你发觉了什么规律?〔同桌沟通〕
〔3〕 运用自己发觉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44441×6
4444441×6
44444441×6
〔4〕 上面写出的答案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5〕 运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6〕 请你运用发觉的规律,自己写出几个算式。〔小组沟通〕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增加内容。虽然在教材中这是一个新的内容,但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说,同学并不生疏,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对计算器有着程度不同的了解,有的同学甚至已经能娴熟操作了,面对这个实际状况,我首先从敬重他们的生活阅历和认知基础动身,让他们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学问,然后引导同学自主探究使用的方法,在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中,重点解决运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的按键挨次。
其次,采纳师生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小组学习、同学相互释疑、老师补充这样的学习方式来进一步学习、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培育了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唤起同学提问题的意识,从而把握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器。
第三,新课标指出“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冗杂的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探究简洁的数学规律。”依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铺张多少水资源”的生活情境和用计算器探究规律这两个环节,借助计算器的计算,增添同学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优越性。
简洁的计算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的动手探究让同学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依据详细状况将“1”转化成几分之几进行敏捷计算。
3、通过情境教学让同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和规律推理力量。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育同学合作沟通、动手操作的力量,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预备: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的纸、长方形巧克力图片和实物。
过程:
一、复习:黄老师知道
里面有〔〕个里面有〔〕个5个是也是〔〕
1里面有〔〕个,是。谁能跟他填得不一样?
二、教学例1:
1、为了鼓舞大家,黄老师预备了一份小礼物,〔巧克力〕出示图片,问:我把巧克力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给小明3小块,他得到了这块巧克力的——,给小红2小块,她得到了这块巧克力的——,他俩一共分到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用什么方法算?〔加法〕
2、板书:+,〔边说边写:用小明分得的加上小红分得的,就得到他两一共分得了几分之几。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分数的简洁计算〔板书课题〕一起读——
3、那分数的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请你看图回答我的问题:里面有几个?〔板书3个〕;里面有几个?(板书2个);那3个和2个合起来就是几个?〔板书5个〕;5个就是几?〔〕所以+=〔板书=,简洁地教书写:小伴侣留意看我们在写分数加法算式的时候,要把全部的分数线和符号都写在一条直线上〕。好了,谁能说一说+是怎么得到的?
引导生说:3个加2个就是5个,5个就是。〔假如说得好就不再请其次个同学说了〕
师:对!说的好!
4、真能干!
练习1:翻开书101页第一大题的第2小题,〔出示p101页第一大题第2小题图和算式〕,+你是怎么想的?〔说得真好!表扬他!〕请大家把答案填在书上。
出示练习2:+=〔+等于多少?你怎么想?跟同桌说一说。请一生说〕
出示练习3:+=+=〔这两道题业本上〕〔请生说,用分数单位说〕
5、:观看第一道算式:我们发觉这两个加数它们的分母是——相同的,再看其它的算式,两个加数的分母也——相同,我们就说这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课件板书: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
师:再看第一题:在计算的过程中什么数是不变的?〔分母〕〔板书分母不变〕哪个数在变呢?〔分子〕是怎样变的?〔分子要相加〕〔板书分子相加〕。比方说……
师:通过小伴侣的主动思索,我们探究出了分母相同时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后就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好吗?来齐读一遍。
6、示意黑板:依据这个方法,这道题我们就可以直接用3+2=5,分母不变照写,等于。快不快呀?
7、稳固练习:接下来我们看谁会用这个方法很快地算出结果,来,开开小火车咱们比一比!
卡片出示:+=+=+=+=
+=+=+=+=+=
〔第一题+=算得这么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2=4,分母5不变,就是,那接下来的我们都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好吗?〕
三、教学减法:
1、刚刚小伴侣都能很快地算出得数,你们学得真棒!〔给自己掌声!〕那老师想问了,小明得巧克力的,小红得了巧克力的,谁得的多呀?〔小明〕那小明比小红多得几分之几呢?〔板书:小明比小红多得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来算?〔减法〕几减几呢?
2、板书—=猜猜看它的结果是多少?你说……你说……都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32=1所以就等于。
师:还有谁跟他说的不一样的?〔想想看,加法我们是怎样说的?〕
生:就是3个,减就是减去2个,还剩下1个,1个就是,所以—=。
师:你真能干!还有谁想说?〔再说一遍〕
师:小伴侣真能干〔板书3个减2个就是〕,会用加法的思路来考虑减法,验证这个得数〔板书得数〕,〔前面那位小伴侣的猜测也很大胆〕要搞好学习就要像这样——擅长思索、大胆尝试!能做到这些,以后的科学家就是你们了!那如今发挥你们的聪慧才智依据加法的计算方法出减法的计算方法,谁能做到?
引导生说: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你真能干!板书算法,大家一起跟他读——〕
3、练习1卡片出示:—=〔这道题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说算理的,再引导说算法:还可以怎么想?〕
出示算式卡:比一比,看哪一组算得快,读得整齐。
练习2卡片出示:—=—=—=—=
〔一组一题不要求说算理,读:—=。〕
4、说到最终一题—=时,问还可以写成1,那我把这道题改成1师:“1”是一个整体,瞧!我用这个圆表示它,要减去它的,首先要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出示平均分成4份的圆〕就得到了4个,4个就是。〔板书1可以看作4个,就是。读一遍〕边说边写:在写的时候,我们先把这个1写成再写减然后计算等于。指着算式讲:如今谁能告知我,为什么要把“1”看成
简洁的计算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洁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育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力量
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疼惜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
教具、学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同学预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玩具等。
教学设计
设境激趣聪聪、明明,他们俩今日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1元=〔〕角1角=〔〕分
1张2角可以换〔〕个1角
老师赐予鼓舞。[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同学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
情景对话〔出示课件〕
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
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
明明:那怎么办?小伴侣们,你们能帮我吗?
[激发同学的爱好和求知欲,让同学主动主动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过渡进入新课
1.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