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二单元 位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九单元 总复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一
2、、教学内容: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
3、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二)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
4、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三)解决问题方面1. 在都是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积
5、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的方法,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加深体验,提升认识。(四)情感态度方面1.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等活动,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乘法口诀的工整与简洁美,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
6、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单位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验、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熟练正确地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知线段、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编制以及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四、课时安排:全册共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
7、4课时的期末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各单元的具体课时安排如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6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课时有趣的七巧板 1课时 表内乘法(一) 13课时表内除法(一) 9课时 厘米和米 4课时我们身体上的“尺” 1课时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4课时观察物体 2课时期末复习 4课时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教具准备:情境
8、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8+9+5 7+3+619-6-7 17-9-52、用竖式计算19+27 90-25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朋友们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28+34+232、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
9、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3、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0-25-28= 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回答,集体评议。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2、通过情境
10、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45+28+16 92-44-232、9+4-6 16-7+8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2、探索新知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请学生试算,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有出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
11、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3、出示试一试60-38+40=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说是怎样口算的。2、指名说一说想想做做第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集体评议。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P3:第2题课后反思:第三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题卡练习教学过程:一、口算下面各题。4+26 35-7 35+645-
12、20 68+9 70-8二、算出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填在()里。1、指名说出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3、指名回答并集体评议。三、解决问题1、学生认真读题。2、指名回答,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3、集体回答,问题是什么?4、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5、集体评议(注意答题格式)四、思考题思考: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26个24个28个26个 22个30个五、作业:P5:第2题。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教学三维目标:1.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品变成“同样多”。2.是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13、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不一样多变成“同样多”的解题策略。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我们班要拔河比赛,愿意参加吗?一队10人,二队6人,行吗?为什么?怎么样就公平了?2. 你们喜欢玩串珠吗?今天就来研究关于串珠的数学问题。二、探究新知1. 出示例3,提问: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图中说的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让两串彩珠同样多,有什么办法?)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指导。3. 汇报交流:三种方法。第一种:小军再穿4个彩珠
14、。第二种:把芳芳穿的2个彩珠拿走4个。第三种:拿出芳芳穿彩珠给小军2个。4. 总结,加强对比:你有什么体会?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抓住两串相差4个,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了。三、巩固练习1. 想想做做第1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组织交流时着重说自己的思考过程。2. 想想做做第2题,先出示直条图,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让同时多,要先知道什么,但要引导比较,认识到应选择比较简单的方法。3. 想想做做第3题4. 引导学生在头脑里把两个数量排一排,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订正。5. 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课后
15、反思:第五课时: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教学三维目标: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验算。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领悟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8个圆和5个三角形,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独立列式解答二、探究新知3. 出示例题4提问: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
16、4. 指导学生解答:小华做了多少朵?用圆片摆出来, 第一排摆多少个圆片?5. 启发:对照刚才摆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小华摆多少朵?11+4=14(朵)列式后解答后追问:算出的得数与摆出的结果一样吗?6. 尝试解答:小平做了多少朵?先用圆片摆一摆,小组合作,再计算讨论:第一排摆了多少?第二排怎么摆?5.明确:对应摆,最后空3个位置不摆。三、练习巩固6. 想想做做 第1题:学生动手画一画,再填空。组织交流时着重说自己的思考过程。7. 想想做做 第2题: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学生独立解答。8. 想想做做 第3题看清条件,问题,有困难的用学具摆摆。强调:上下要对齐。思考:算出的数会不会比32个
17、少?为什么?4想想做做 第4题:出示图后指名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怎么求?独立完成。汇报:你是怎么做的。25+7=32(个)5想想做做 第5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四、总结提升: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课后反思:第六课时:练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教学三维目标:1. 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教学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同学们,
18、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呢?二|、自主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组织学生交流。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1.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汇报第(3)的解题思路。2. 练习二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订正。3. 练习二第4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4. 练习二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再根据题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尝试进行解答。三、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
19、练习二第1题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初步认识多边形教学内容:教科书1214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多边形。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的边来判断多边形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2、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出示图片)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1认识四边形(1)知道长方形、正
20、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 。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出示对话框:“小朋友好,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一猜)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师边说边示范,学生跟着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会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引导学生
21、按一定的顺序数)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 谈话:让我们再到“图形王国”看看,还能遇到哪些图形。(出示书上“试一试”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展示学生的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的分类可能有下面两种:认识的分一类,不认识的分一类;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2认识五边形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
22、拿出一张四边将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跳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3、认识六边形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数一数、说一说。三、巩固练习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分小组讨论, 汇报。(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分小组讨论,让几名学生说一说。2
23、做“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照样子在书上填一填,教师巡视检查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5. “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小组交流,汇报结果。四、总结评价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2、参与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
24、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二、自主探究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看,这是教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
25、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分小组讨论, 汇报。2“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书上描一描,教师巡视检查。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5. “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三、全课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三教学内容:练习三,教科书第1617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认识多边形的形状,了解多边形的名称与边数的关系。2.让学生在动手操
26、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同学们,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已经学完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吧!你愿意与大家分享吗?二、自主探究今天,我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其他人,好吗?学生交流:(我知道了多边形的名称和边数的关系,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我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我知道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讲解:多边形的名称和边数有关,几条边围成的就是几边形,那么多边形的边和角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出示教材16页第2题,学生观察,交流汇报:四边形有4个角,
27、五边形有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几边形就有几个角,角的个数与边数相同。三、巩固练习1.练习三第1题,学生跟着书上的例子边折边填空,然后全班交流。2.练习三第2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集体讲解。3.练习三第3题,学生小组交流拼法,集体汇报。4.练习三第4题,学生先判断,再交流说说怎么样将原来的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并在钉子板上围一围。5.动手操作完成练习三第5、6题。四、总结提高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有趣的七巧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
28、、合作意识。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通过拼图形,让学生体会图形有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教学过程:一、认识七巧板1、出示一副七巧板。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形的名称吗?(同桌互说)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1)学生们拼,指名板演(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3)动手操作:试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二、动手操作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2、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
29、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1)学生分小组活动。(2)指名板演、讲解。(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4、出示第19页的几幅图。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请形式分别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 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课后反思: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认识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2页内容。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
30、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w w w.12999.c o m一、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认识乘法)二、 新授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
31、几?是几个几相加?是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3、教学例2(1)出示例2图(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
32、)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板书:4 2 = 8 (乘数)(乘数)(积)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
33、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4、教学“试一试”(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第1小题图,学生根据图意填空独立完成。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3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3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
34、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练习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练习四第1-4题。教学三维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
35、习习惯。教学准备:学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 )个3。加法算式:( )+(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4=20 62=12 38=243、导入新课: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二、课堂练习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操作,教师适当引导,展示学生摆法,集体讨论交流。2、练习四第2题出示第2题图,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填空,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订正
36、。3、练习四第3题出示第3题的图,学生观察后问:横着看,每行有几个花片,有几行,是几个几相加;竖着看,每列有几个花片,有几列,是几个几相加?然后由学生独立填空,完成后交流:两次填出的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练习四第4题(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三、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第三课时:练习四(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练习四第5-8题。教学三维目标:1. 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
37、惯。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3 ( )( )=( )2+2+2+2+2+2 ( )( )=(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 )个( )相加( )( )=( )或( ) ( )=( )3、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二、 练习 1、练习四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独立完成练习四第6题,指名板演。3、练习四第7题。(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根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根? 学
38、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4、练习四第8题(1)出示第8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2527页教学三维目标: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
39、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教学难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教学过程:W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1.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
40、二二得四。想想:21你用哪一句口诀?2.情景二、玩荡秋千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3132你用哪一句口诀?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车厢的个数1234人数4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144,248,3412
41、,4416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414243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4.教学试一试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二、形成应用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2.课本第27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3.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课后反思:第五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练习五)教学三维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 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熟记1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运用1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