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信技术产业学院建设规划一、建设目标到2025年,专业综合实力国际一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健全,“课证共 生共长”模式成效显著。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模块化、工程化 课程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广泛实施,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技艺精湛、结构合理,建成覆盖 “云、管、端、边”多个领域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高水平ICT技术技能创新和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撑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建成辐射全国的ICT社会服务体系,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携手行业领军企业布局一批培训中心和师资培训基地,开发国际 化课程标准,推动课程标准“走出去”,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专业与产业同
2、步发 展机制和教学诊断、改进与激励机制,“工匠精英”引领计划成效显著,形成并推广一批可 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模式和标准,通信技术专业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显著提升。二、建设思路坚持人才培养“九个共同”教育理念和“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信息通信技术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聚焦通信技术产业,实 施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背景卜的通信技术专业转型,探索专业特色鲜明的校企双元育人机 制,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批 内容丰富、形态多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 X
3、证书培训的特色“金课”,校企共建一批技术先进、设施一流的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及技术 研发平台,产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毕业生中涌现一批“工匠型”技术能手。 到2025年,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贡献度、社会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的通信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成国家双高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稳居全国同类 专业前列。同时,本次通信专业的“云网融合”改革也将充分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为通信人 才市场培养紧缺型人才,提升院校通信专业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与专 业影响力,最终实现:(1)为学员扩展专业知识面,更好贴合市场需求提供可执行方案;(2)为通信专业开展
4、改革提供有益借鉴;(3)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提供有益借鉴;(4)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强力支撑,推动教育群众化和教育公。三、建设内容1 .一流人才培养:探索1+X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云、管、端、边等多技术领域,紧跟技 术开展和市场需求,建设相关领域最新技术课程,更新和维护国家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升级20门适用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国家资源库核心课程,10个技术培训包;并按照国 家资源库要求,新建3-5门精品在线课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培养满足ICT产业发 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力争50%以上应届毕业生获取认证证书,15%以上毕业生获得顶级 认证,实现高质量就业。打造高水平
5、学生社团和教师工作室,力争获得1-2项全国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一等奖、2-4项省级技能大赛奖,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2 .一流师资建设:重点建设省级教学团队,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培养1-2名国家级领 军人才,实现专业教师通过领军企业认证比例到达90%,国际化英文授课讲师达30%, “双 师素质”专业专任教师比例290%,建设1-2个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23个教学名师工作室。3 .一流产教融合:推进信息通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与合作企业共建ICT特色产业学 院,探索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升级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成 云、管、端、边多领域,覆盖通信全产业链的高水平实
6、训基地。4 .一流技术和社会服务:联合行业企业,开发部I+X证书标准1-2项,开展认证人才 培养,面向社会推广,实现年均社会培训1000人次以上。开展高水平技术研发,服务中小 企业,实现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0%,申请3-5项省级以上科研工程。5 .一流国际交流,培养国际化讲师5-8名,建设4门以上最新技术的英文国际化在线 课程,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实现年均培养海外师生30人以上。依托联合国国际职教中 心平台,面向国际推广办学成果经验和中国职教理念。四、建设计划第一阶段(2022.01-2022.12):开展思政课程建设,制定“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机制,寻访2家企业;开展专业课中 哲学、思政元素
7、研究。调研新技术方向企业认证标准;开展认证证书学分认定机制研究;启 动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方向的认证课程开发。完善学生社团选修课建设和社 团管理制度;完善创新性、创客型工程化课程管理制度;将3-5个技能大赛的赛项内容进行 课程内容转化。开展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开展校企共建专业核心课程的机制研究;开展课 程模块建设。制定资源库升级计划;开展ICT企业案例库、技术标准库、通信业务流程库等 一系列教学资源建设;组建资源库双语课程开发团队。研究认证证书向专业核心课程转化的 建设方案;制定群内专业认证课程选择方案。第二阶段(2023.01 2023.12):建立相关课程标准、开发通信技术专业
8、相关金课。开展基于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等新技术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校企联合开展新技术领域和信息平安领域教材编写工作;开 展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开展基于VR技术的虚拟化教学资源开发;探索专业群”五步教 学法”,并在教学中应用。引培1名专业带头人;建立1-2个名师工作室;聘请产业教授1 人;探索聘请产业教授途径。专业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10-20人次;教师获得1-2个以上领 军企业认证比例到达40%;累计实现30%教师下企业;兼职教师获得HCIE顶级认证比例超 过50%,占专业实践课教师比例大于2()%。探索以智慧城市为综合工程的结构化教学创新 团队建设;开展以智慧城市为综合工程模块化、工程
9、化课程建设。第三阶段(2024.01 2024.10):建设未来网络、人工智能、IDC数据中心、5G承载网、云平安技术实训室;建成ICT 公共实训基地。开展联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展移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 未来网络、人工智能、【DC数据中心、5G承载网实训室。初步完成国际合作育人的体制和 机制建设:探索建设1-2个ICT国际培训基地。完成国际ICT人才培养需求,启动专业群 国际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建设;启动5G移动通信等国际双语在线课程的建设。完成1-2 次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训;累计完成国际培训2批次。第四阶段(2024.102024.12):总结工程成果。五、保障措施1、建立人才培
10、养过程监控体系成立质量保证小组,成员包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外校专家等。主 要工作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践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实施 与教学方法等的诊断分析与改进,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标准师资建设规划和 师资准入标准,建立毕业牛.就业质量跟踪机制,开展岗位适应性调查研究,建立反应机制。 结合专任教师考核实施方法岗位设置与聘用方法教师职称评审方法等文件,健全 教师考核聘用激励机制,推动专业可持续开展。2、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机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应机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 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听取毕业生
11、对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 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实践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反应 渠道和评价制度,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通 过独立第三方评价体系,企业评价体系,毕业生评价体系,针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适应能 力、实践能力、知识运用等方面进行调杳和分析,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 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信息通信协同育人平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联合ICT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信息通信技术协同育人平台“,深入推进依托本产 业学院的双主体协同育人,校企双方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核心课程与教学标准,企业 一线兼职教
12、师占专业实践课教师比例大于55%。探索特色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并协 同整合校企优势资源。信息通信技术协同育人平台依托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为核心的通信技 术专业群开展工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国际交流等领域取得 显著成果,通信技术专业是国家双高重点建设高水平专业,建有国家教学资源库,专业特 色明显。六、预期成果通过产业学院工程建设,在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训环 境、技术服务和国际化等方面水平大幅度提升,初步形成了技术领先的课程体系、产教融 合的校企合作机制、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机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毕业生满意度高,企业和社会评价高;
13、通信技术专业通过通信技术专业资源库的升级与改 造、国际化开展及推广、技能大赛获奖等方式,专业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专业整体 实力在国内外同类专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具体成效如下:序号预期完成的标志性成果预期完成数量1国家实训仿真示范基地1-2项2国培工程1-2项3省级以上精品开放课程2-41T4技能大赛全国和省级奖项3-5项5省级以上领军人物和优秀团队1-2项6省级教师信息化大赛奖项1-2项7省级以上教研和专业建设工程24项8省级以上科研工程23项9创造专利或实用新型专业46项10SCI、EI索引及中文核心论文5-8篇11出版教材与著作2-3项12一带一路外事课程建设门数2-3门13国际化对外培训3-5次14学牛.创业成功典型案例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