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健康(health)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well-being),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卫生学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学科。它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理论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和健康概念;生活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三级预防策略三级预防策略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它既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也包括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
2、防性措施,则成为根本性预防。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含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含义 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能够引起职业病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损害:职业病的含义、特点和诊断依据职业性损害:职业病的含义、特点和诊断依
3、据:广义上的职业病泛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 的影响而引起的特定疾病。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特点特点:1 病因明确,即为相应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这些致病因素或条件后,即可减少或消除职业病。2 病因多可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剂量)-反应(效应)关系3 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4 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5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诊断依据 1)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
4、危害接触史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处理 1)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2)落实职业病患者应享有的各种待遇职业病和职业性相关疾病的区别职业病和职业性相关疾病的区别 职业病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职业病广义上的职业病泛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特定疾病。狭义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 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
5、工作有关疾病:由于受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使某些常见病发病率升高或促使潜在的疾病发作或使现患疾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等,这类并非有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但多见于某种职业人群且与职业因素 有关的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或职业性多发病。职业性多发病特点职业性多发病特点 1.病因往往是多因素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该病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2.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3.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使原有疾病缓解。不属于法定职业病。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在三级预防
6、的原则指导下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1.组织措施2.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3.技术措施4.职业健康监护5.加强对劳 动者的教育 预防性卫生监督:三同时原则预防性卫生监督:三同时原则,指涉及所有生产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要求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是指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包活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7、职业健康监护内容职业健康监护内容1.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及应急健康检查。2.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健康监护档案是健康监护全过程的客观记录资料,是系统的观察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变化、评价个体和群体健康损害的依据,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是其主要特征。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铅的职业性接触机会铅的职业性接触机会1.铅的开采和冶炼 2.熔铅作业3.铅及化合物的使用:蓄电池制造、交通运输、桥梁船舶修造业、电力电子业。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船熔割。铅在体内的分布特点铅在体内的分布特点1.血液中的铅
8、 90与红细胞结合2.血浆中的铅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少量形成可溶性磷酸氢铅 PbHPO43.早期分布于肝、肾、脾、脑等血流丰富的器官,以肝浓度最高4.几周后,由软组织转移到骨骼毛发牙齿等,形成难溶性磷酸铅 Pb3(PO4)2 沉淀下来。约90-95的铅存在骨骼内5.缺钙时或体内酸碱平衡紊乱时,难溶转化为可溶性,进入血液,引发铅中毒。铅主要代谢途径铅主要代谢途径人体内的铅最终大部分沉积在骨骼内,是一种稳定状态。先进入骨小梁部,然后逐渐分布于骨皮质。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任何影响钙代谢的因素均可影响铅的代谢。难溶性磷酸铅 Pb3(PO4)2 转化为可溶性磷酸氢铅 PbHPO4,进入血液发生铅中
9、毒由肾脏随尿液排出。其次可随粪便、乳汁、唾液、汗液和月经排出,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铅中毒机制(造血系统)铅中毒机制(造血系统)最重要和早期的变化之一:卟啉代谢障碍 铅可抑制 ALAD、粪卟啉原氧化酶和血红素合成酶的活性。ALAD 受抑制后,ALA 形成胆色素原过程受阻,血中 ALA 增加,由尿排出;粪卟啉原氧化酶受抑制后,阻碍粪卟啉原氧化形成原卟啉原,结果使血中粪卟啉增多,尿中粪卟啉排出增多。FEP 增多,可进一步与红细胞线粒体内的锌离子结合,导致 ZnPP 增多;铅可以抑制红细胞膜 Na+,K+-ATP 酶的活性,使红细胞内 K+逸出;由于血红素的合成障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内幼
10、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血液中点彩、网织、碱粒红细胞增多。(神经系统)ALA 与 GABA 竞争脑内神经突触后膜上的 GABA 受体,引起神经行为功能改变慢性铅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慢性铅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神经系统:中毒性类神经症状、周围神经病、铅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损害可分为感觉型、运动型(腕下垂)和混合型)消化系统: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隐痛、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者可见蓝灰色“铅线”;中度以上中毒病例可出现铅性腹绞痛 血液系统:血红素合成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导致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 其他:肾脏受损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原则1.诊断依据:1)铅接触的职业史2)神经、消化
11、和血液系统为主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3)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资料实验室指标 尿铅、血铅、发铅、尿驱铅量、点彩红细胞、尿粪卟啉(CP)、-ALA、ALAD、FEP 和 ZPP 等诊断分级诊断分级铅中毒分级诊断标准处理原则观察对象有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尿铅0.34mol/L(0.07mg/L、70g/L)或0.48mol/24h(0.1mg/24h、100g/24h);2)血铅可继续原工作,36 个月复查一次或进行驱铅试验明确是否为轻度铅中毒。1.9mol/L(0.4mg/L、400g/L,);3)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1.45mol/L(0.3mg/L、300g/
12、L)而3.86mol/L(0.8mg/L)者。轻度中毒血铅2.9mol/L(0.6mg/L、600g/L)或尿铅0.58mol/L(0.12mg/L、120g/L);且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1)尿-氨基-r-酮戊酸61.0mol/L(8mg/L、8000g/L)者;2)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3.56mol/L(2mg/L、2000g/L);3)红细胞锌原卟啉(ZPP)2.91mol/L(13.0g/gHb);4)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mol/L(0.8mg/L、800g/L)或4.82mol/24h(1mg/24h、1000g/24h)者
13、,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1)腹绞痛;2)贫血;3)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a)铅麻痹;b)中毒性脑病。必须调离铅作业,并根据病情给予治疗和休息。驱铅治疗驱铅治疗 1.驱铅治疗:1)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驱铅的首选药物,CaNa2EDTA+PbPbEDTA尿 2)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疗程同依地酸二钠钙 3)二巯基丁二酸胶囊(DMSA)4)喷替酸钙钠(DTPA-CaNa3、促排灵)驱 Pb 时要注意观察,同时需适当补充 Cu、Zn 等微
14、量元素,以免出现“过络合综合征”。根据病情,酌用 35 疗程2.对症治疗:1)腹绞痛 10%葡萄糖酸钙。可将血中的 Pb 驱回到骨中,以暂时缓解症状 解痉止痛 2)如口服:应洗胃、导泻。3.一般治疗:合理营养,补充维生素,适当休息。慢性汞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慢性汞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易兴奋症:早期主要表现为中毒性神经衰弱样症状,继之出现情绪和性格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障碍:出现类神经综合征精神症状 震颤:汞毒性震颤即为意向性震颤,即在集中注意力做某些精细动作时震颤明显,而在安静或睡眠时震颤消失微小震颤粗大共济失调局部全身。口腔炎:口腔黏膜溃疡、出血,牙龈胀痛、发红、感染溢脓,可见汞线。肾损害:表
15、现为肾近曲小管功能障碍。其他:中毒性脑病意向性震颤意向性震颤即在集中注意力做精细动作时震颤明显,而在安静或睡眠时震颤消失,震颤开始于动作开始,动作过程中加重,动作结束时震颤停止。也可伴头部震颤和运动失调首选驱汞治疗首选驱汞治疗驱汞治疗二巯基丙磺酸钠 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2,3-二巯基 1-丙磺酸二巯基丁二酸对症治疗 口服汞盐者不应洗胃,应灌服鸡蛋清、牛奶或豆浆,以使 Hg 与蛋白质结合,保护胃壁。钙剂: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 震颤可用心得安、安坦 大量补充 Vit 类药物镇静安神,健脑补肾苯的接触机会苯的接触机会1、苯的生产:石油烷烃环烷烃芳烃苯料2、用苯作化工原料:生产酚、氯苯、硝基苯
16、、香料、药物、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合成染料。3、苯作为溶剂和稀释剂:制药工业,有机合成,印刷业,喷漆行业,粘合剂。4、苯与汽油混合用作燃料: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 10%以上苯的毒性作用苯的毒性作用1、急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2、慢性毒作用:主要引起造血系统的损害。致造血系统抑制且白血病发病率升高,其苯最明显的毒作用是对骨髓的渐进性和不可逆性损害。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中毒性类神经综合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造血系统:白细胞减少 感染而发热 血小板减少 齿龈、鼻腔、黏膜与皮下常见出血 红细胞减少 血液涂片白细胞有较多毒性颗粒、
17、空泡、破碎细胞 骨髓象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成降低,前期细胞明显减少;形态异常;分叶中性粒细胞由正常的 10%增加到 20%30%。3)其他 皮炎 自然流产及畸形儿 乳汁分泌 过敏性湿疹如何预防慢性苯中毒如何预防慢性苯中毒关键是降低车间苯浓度达到卫生标准要求:6mg/m3(TWA);10mg/m3(PC-STEL)各种血液疾病、月经过多、血象低者等禁忌从事苯作业;定期体检,重点监测血象降低空气中的苯浓度,一经确诊必须脱离苯和其他有毒作业。观察对象必需调离苯作业。有机磷农药的主要理化特性理化特点有机磷农药的主要理化特性理化特点1.淡黄色或棕色油状液体(敌百虫为白色粉末状结晶);2.类似大蒜臭味
18、;3.在任何温度下都有蒸气逸出。微溶于水,易溶于油和有机溶剂(敌百虫易溶于水);4.遇碱易分解(敌百虫遇碱生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1、主要毒作用机理: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乙酰胆碱在神经系统聚集,产生相应的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2、直接与胆碱酯酶受体作用:次要作用有机磷农药的临床表现有机磷农药的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1毒蕈碱样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道痉挛、分泌物增多;流涎、多汗;视物模糊、瞳孔缩小;严重者肺水肿、大小便失禁;为首发症状2烟碱样症状: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兴
19、奋(全身紧束感,肌束震颤等)抑制(呼吸肌麻痹等)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乏力,烦躁;昏迷、抽搐、脑水肿;呼吸麻痹等危及生命4.个别出现有机磷引起的迟发性神经病(OPIDP)、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慢性中毒:以中毒性类神经症表现为主其他:中毒性心肌损害、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癔症样表现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处理原则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处理原则1.清除毒物,防止继续吸收皮肤、头发、指甲污染:肥皂水或 5NaHCO3溶液(敌百虫除外)、清水、温清水(忌用热水)清洗口服中毒者:温水或 2NaHCO3溶液(敌百虫忌用)彻底灌胃眼部污染:清水或 2NaHCO3溶液冲洗,洗后滴
20、入 1阿托品2.解毒剂的应用乙酰胆碱拮抗剂(阿托品)早期、足量、反复给药。注意阿托品化,但也要防止阿托品过量,甚至中毒复能剂氯磷定(首选)、解磷定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粉尘的主要理化特性:化学组成、浓度和分散度粉尘的主要理化特性:化学组成、浓度和分散度1.化学成分决定其危害性质的最主要因素。2.浓度和接尘时间与危害程度呈正相关 3 分散度: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子直径大小(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分散度卫生学意义分散度卫生学意义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越高,愈易参与体内生理生化反应,危害越大;分散度越高,其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愈长,沉降速度越慢,越易被人体吸入;粉尘分散
21、度与其在呼吸道中的阻留部位和阻留率有关。其他理化特性其他理化特性粉尘密度影响沉降速度。硬度溶解度荷电性影响沉降速度和在呼吸道中阻留以及被吞噬的速度。爆炸性粉尘对机体的危害粉尘对机体的危害1.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阻留机制:撞击,截留,重力沉积,静电沉积,布朗运动防御和清除机制:呼吸道特殊的解剖结构,粘液纤毛系统,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1)局部刺激作用:上呼吸道、皮肤、粘膜、眼角膜等(2)呼吸系统疾患1)肺尘埃沉着病(尘肺,pneumoconiosis)2)粉尘沉着症(一般异物反应,危害不大,不属于法定职业病)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棉尘病、职业性变
22、态反应性肺泡炎等4)呼吸系统肿瘤 5)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工作有关疾病)3.急慢性中毒粉尘危害的措施粉尘危害的措施尘肺综合控制性措施包括法律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法律措施:制定控制粉尘危害的各项卫生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 管教查“革”是指进行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技术革新;“水”是指进行湿式作业;“密”是指把生产性粉尘密闭起来,再用抽风的办法将粉尘 抽走;“风”是指通风除尘;“护”是指个人防护;“管”是指加强防尘管理;“教”是指进行宣传教育;“查”是指定期接触粉尘的职工进行体格检查。矽肺、尘肺、速发型矽肺、晚发型矽肺的定义矽肺、尘
23、肺、速发型矽肺、晚发型矽肺的定义矽肺(矽肺(silicosis)是工人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纤维化病变为主的一种职业病。尘肺(尘肺(pneumoconiosis)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有粉尘在肺内阻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特征:肺内粉尘阻留伴胶原纤维增生,肺泡结构永久性破坏。速发型矽肺速发型矽肺(acute silicosis)少数接尘者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在 12 年内即可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晚发型矽肺晚发型矽肺(delayed silicosis)有的接尘工人虽吸入较高浓度矽尘,但脱离矽尘作
24、业时 X 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尚不能诊断为矽肺,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2.游离二氧化硅类型 石英变体:鳞石英方石英石英柯石英超石英 晶体结构:结晶型隐晶型无定型 3.肺内粉尘蓄积量 主要取决于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等。4.个体因素 年龄、营养、遗传、个人卫生习惯等5.混合性粉尘的联合作用 矽肺的典型病理改变、主要临床表现矽肺的典型病理改变、主要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理改变:是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和矽结节形成的。矽肺的病理改变有四型,其中以结节型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最为常见。晚期可见进行性
25、大块纤维化型(团块型),有的病例表现为矽性蛋白沉淀型结节型 多见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粉尘所致矽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 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低或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虽高但累计接尘量相对较小的病例矽肺蛋白沉积型 多见于短期内接触高浓度高分散度高游离 SiO2 含量粉尘的年轻接尘者。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矽性蛋白)伴有纤维增生和矽结节团块型 矽结节增多变大融合 发生纤维化病变,形成团块。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1)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症状的多少和轻重与病情不一定呈平行关系(2)肺功能改变早期肺功能多正常,晚期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多见(3)X 线胸片表现矽肺诊断、判断病情进展
26、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小阴影和大阴影肺门改变肺纹理改变胸膜改变肺气肿(4)矽肺的并发症肺结核:是矽肺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1发展迅速:大量的巨噬细胞死亡,全身免疫机能下降,粉尘增加了结核杆菌的毒力和活力。2疗效不好、愈后差。3诊断困难。肺心病肺 炎自发性气胸尘肺诊断的主要依据尘肺诊断的主要依据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尤其是工作环境中粉尘浓度、分散度及粉尘中游离SiO2 的含量、作业方式、防护措施等),参考动态观察资料及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以技术含量合格的 X 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分期的依据是:小阴影(形态、大小、密集度、分布范围)、大阴影,肺门及肺纹理改变等只作参考
27、,不是分期指标。诊断时将患者胸片与尘肺诊断标准片对照,确定分期,并需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分为一期尘肺、二期尘肺、三期尘肺)高温作业的类型高温作业的类型干热作业: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如:冶金行业,机械行业,玻璃陶瓷,轮船和火力发电行业湿热作业:高气温,高气湿,热辐射强度不大。如印染,缫丝、造纸行业,机械行业夏天露天作业:气温高,太阳辐射强度大,可能存在二次热辐射。如农业劳动、建筑、搬运、筑路高温作业对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的影响高温作业对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的影响体温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体温调节热平衡公式:SM-ER
28、C1C2S:机体热蓄积变化;M:代谢产热;E:蒸发散热;R:辐射获热或散热;C1:对流获热或散热;C2:传导获热或散热正常机体产热与散热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以维持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代偿范围38)。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高温作业还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影响。中暑的定义和类型中暑的定义和类型中暑:人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中暑按发病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热射
29、病、热衰竭、热痉挛(1)热射病的临床特点:起病急骤,体温高达 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随后出现“无汗”,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等,死亡率高(2)热衰竭的临床特点: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继之可出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晕厥等,患者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3)热痉挛的临床特点:明显肌肉痉挛伴收缩痛,痉挛常呈对称性,患者意识清楚,一般体温正常重症中暑的急救重症中暑的急救救治原则:迅速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现场急救:移至阴凉通风处,降温,监测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氯丙嗪 25mg50mg 溶于 50
30、0ml 生理盐水,静滴,12h 内滴完;病情危重者,氯丙嗪 25mg 和异丙嗪 25mg 溶于 100200ml 生理盐水,静滴,1020min内滴完,如 2h 体温无下降,重复一次;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维生素 B、C 和钙、钾等人耳能听的声频范围、等响曲线人耳能听的声频范围、等响曲线20 Hz 到 20000 Hz 之间描述等响条件下声压级与声波频率的关系曲线称为等响曲线,是重要的听觉特征之一。即在不同频率下的纯音需要达到何种声压级,才能获得对听者来说一致的听觉响度。脉冲性噪声脉冲性噪声脉冲噪声:持续时间小于 0.5 秒,间隔时间大于 1 秒,声压级变化大于 40dB 的间
31、断声。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听力下降和噪声性耳聋。听觉外系统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听力下降和噪声性耳聋。听觉外系统听觉适应(听觉适应(auditory adaptation):短时间接触强噪声,主观感觉耳鸣、听力下降,检查听阈可提高 1015 分贝,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听觉疲劳(听觉疲劳(auditory fatigue):):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 15 分贝,甚至 30 分贝以上,离开噪声环境需要较长时间如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后听力才能恢复。永久性听力损失:又称为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力损失:又称为永久性听阈位
32、移(PTS,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长期接触强噪声,听力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和预防噪声危害的措施听觉外系统不良影响听觉外系统不良影响 非听觉器官不良影响如头痛头昏心悸全身乏力,记忆力衰退血压不稳,消化系统不适等等1)神衰症候群(2)心血管系统(3)消化系统(4)内分泌系统(5)其他:1)心理影响 2)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局部振动病局部振动病 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振动性白指(VWF)是其典型
33、表现 诊断诊断(1)观察对象(2)轻度手臂振动病(3)中度手臂振动病(4)重度手臂振动病 治疗治疗营养、中药、理疗、运动综合治疗措施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s)定义: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构成成分、参与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分类分类: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蛋自质、脂肪、碳水化物(三大能量营养素),需要量相对较大。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相对较小其他:水、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定义: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
34、摄入量的参考值,它是应用于健康人的膳食营养标准,包括 EAR.RNI.AI.UL 四项内容DRIS 体系构成体系构成: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 50%健康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 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一 98%)健康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的资料不足,小能计算 EAR,因而不能求得 RNI
35、时,可设定 AI 来代替 RNI。AI 不是通过研究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求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健康人群摄入量的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pper level.UL):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小至于引起健康损害。UL 是日常摄入量的高限,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种类:笨蛋来宿舍晾一晾鞋氨基酸模式氨基酸模式 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它是一系列的比值。计算方法:色氨酸含量定为 1.意义:反映了食物蛋白质
36、与人体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在种类及含量上的差异。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high quality protein):指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的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高,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例:动物蛋白与大豆蛋白限制氨基酸限制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小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例:米、面粉中赖氨酸含量最少。蛋白质互补作用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action)不同食物混合食用,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从而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例:肉类和大豆蛋白可弥补米面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食物蛋白质
37、营养价值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1)食物蛋白质含量:1.食物蛋白质含量是其营养价值的基础2.微量凯氏定氮法原理:各种食物蛋白质中氮含氮量平均为 16%,即 1 gN 相当于 6.25g 蛋白质2)食物蛋白质的质量3)蛋白质的消化率1.蛋白质消化率=(吸收氮/摄入氮)x 100%=(摄入氮一(粪氮一粪代谢氮)/摄入氮)x 1002.反映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3.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蛋白质的利用率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BV)1.BV=储留氮/吸收氮)X 100=(吸收氮一(尿氮一尿代谢氮)/吸收氮)X 1002.反映:食物蛋自质经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B
38、V 越高表明被机体利用程度越高3.用途:指导肝、肾病人的膳食用氮平衡如何反映机体蛋白质代谢情况用氮平衡如何反映机体蛋白质代谢情况用公式表示:B=I 一(U 十 F 十 S)B:氮平衡;I:摄入氮或食物氮;U:尿氮;F:粪氮;S:皮肤等氮损失氮的总平衡:B=0,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氮的正平衡:B 0,部分摄入的氮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属于此种情况氮的负平衡:B 0,蛋白质摄入需要量小足,例如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我国成人蛋白质摄入量我国成人蛋白质摄入量供能占总能量 10%-15%,RNI 116 克/斤体重为其结果就是你每日建议的蛋白质摄入量优质蛋白质至少应占 RNI
39、摄入量的 1/3 以上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种类:(n)-3 PUFA:一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n)-6 PUFA: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生活中如何选择用油生活中如何选择用油 一亚麻酸食物来源:亚麻籽油、紫苏籽油、马齿觉(300-400mg/100g 鲜叶)亚油酸的食物来源:玉米油、葵瓜子油、红花油、大豆油必需脂肪酸含量越高,比例越接近 n-6/n-3=4-6:1,营养价值越高脂肪酸比例越接近 S:M:P=1:1:1,营养价值越高脂溶性维生素:越多,营养价值越高消化率:与其熔点有密切关系,熔点越低,消
40、化率越高。消化率高,吸收速度快的油脂,人体的利用率就高。成人用量总脂肪占总量 20-30%;必需脂肪酸量占总热能 3%;胆固醇碳水化合物脂肪进食量:吃得越多,能量消耗越多进食频率:快慢估计法:基础代谢消耗能量的 10%推荐能量来源分布推荐能量来源分布 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体质指数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意义:是反映蛋自质一热量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我国 18 岁以上成年人 BMI 判断标准正常:18.5-23.9 轻度消瘦:17.0-18.4 中度消瘦:16.0-16.9 重度
41、消瘦16.0,24.0-27.9 为超重,28 为肥胖人体能量消耗的途径人体能量消耗的途径1.基础代谢2.体力活动3.食物热效应4.其他特殊需要常用判断能量是否满足机体需要的指标有哪些常用判断能量是否满足机体需要的指标有哪些?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腰围(WC)腰臀比(WHR)正常男性0.9,女性小于 0.85 超过此值为向心型肥胖脂肪含量 男性25 女性30合理营养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即指膳食中能量和营养素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相互间比例恰当。膳食结构膳食结构: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比重。膳食结构反映了社会生活水平高低和饮食习惯,也反映民
42、族传统文化和环境资源等情况。膳食指南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DG):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国情提出的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指导人们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宝塔:是膳食指南形象化、量化的表达形式;也是人们在生活中贯彻膳食指南的方便工具。它提出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议的种类和量虽然有的地方还达不到,但可以作为奋斗的目标。膳食结构的种类代表膳食结构的种类代表 日本模式 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发展中国家模式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营养缺乏病是主要问题,但动物性脂肪低有利于冠心病和高血脂的预防。欧
43、美发达国家模式 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属营养过剩型膳食,以“三高一低”为主要特点(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地中海模式 突出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膳食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高;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中国居民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中国居民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 高碳水化合物 高膳食纤维 低动物脂肪 是一种东方膳食结构,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但有利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预防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我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豆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
44、餐分配要合理,零食选择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平衡膳食宝塔特点应用原则平衡膳食宝塔特点应用原则1.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2.膳食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3.新的膳食宝塔图增加了水和身体活动的形象,强调足量饮水和增加身体活动的重要性原则原则:根据自己的能量水平确定食物需要合理分配三餐食量食物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食物的营养价值食物的营养价值定义: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影响因素:加工、烹调、贮藏条件、产地、
45、成熟程度、部位、品系等评价指标:营养素质量指数(INQ)营养质量指数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 quality,INQ)定义: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能量密度(待测食品所含能量占供给量的比)之比INQ=某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某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产生能量/能量参考摄入量)粮谷类食品营养价值粮谷类食品营养价值碳水化物:主要成分,主要为淀粉,能量主要来源.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脂肪:含量低,胚芽油具有功能性矿物质:植酸盐形式的磷和钙,消化吸收差维生素:B 族维生素重要来源(玉米中的烟酸不易为人体利用,需加碱转化为游离型烟酸),玉米和
46、小米胚芽中含有较多维生素 E薯类营养价值薯类营养价值碳水化物:淀粉含量 8-29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矿物质、维生素:含一定量的微量营养素植物化学物:含一定量的植物化学物蔬菜水果营养价值蔬菜水果营养价值碳水化物:膳食纤维主要来源维生素:Vit C.B2.叶酸和类胡萝卜素矿物质:丰富,但受木身所含草酸影响植物化学物:硫化物、类黄酮等芳香物质、有机酸和色素:赋予食品特殊香味和颜色蛋自质、脂肪:含量极少畜肉营养价值特点畜肉营养价值特点蛋白质:优质蛋白脂肪与胆固醇:饱和脂肪、内脏含胆固醇碳水化合物:肌肉和肝脏中有极少的糖原矿物质:膳食铁良好来源维生素:Vit B2,Vit A 重要来源能溶于水的非蛋白
47、含氮浸出物:具有鲜味禽肉营养价值特点禽肉营养价值特点蛋白质:优质蛋白脂肪肪:含量较少,低于畜肉(家禽肉皮含脂肪多)蛋自含氮浸出物:多于畜肉其它:与畜肉相同禽蛋营养价值特点禽蛋营养价值特点营养成分分布不均匀水分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少蛋白质: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蛋黄中较高脂类:98%集中在蛋黄中,主要足中性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易消化吸收矿物质:主要在蛋黄里,卵黄铁小易吸收维生索:主要在蛋黄,含 V it B1、B2,A 也有一定量的维生索 D,K 等鱼类水产营养价值特点鱼类水产营养价值特点蛋白质:优质蛋白,较畜、禽肉更易消化,结缔组织和软骨中的蛋白质主要胶原蛋白和黏蛋白,是鱼汤冷却后形成凝胶的主要物质
48、脂肪与胆固醇:脂肪含量少,多为 EPA.DHA;鱼籽含胆固醇较高矿物质:钙的良好来源,较畜、禽肉高;海产鱼含碘高维生素:VitB2 的良好来源,肝脏是 VitA.VitD 的重要来源,但鱼类几乎不含维生素 C非蛋自含氮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肽、胺等,呈味物质大豆类营养价值特点大豆类营养价值特点蛋白质:含量 i 高达:35-40,优质植物蛋白,富含赖氨酸,缺乏蛋氨酸,与谷类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碳水化物:一半(棉籽糖、水苏糖等)不能被消化吸收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量的 85,亚油酸最多,大豆油是目前我国居民主要的烹调用油矿物质与维生素:丰富的钙、铁、硫胺素、核黄素及维生素 E植物化学物:皂甙、
49、异黄酮,卵磷脂、低聚糖,蛋白酶抑制剂和植酸抗营养因素:蛋自酶抑制剂和植酸、胀气因子、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奶类奶类蛋白质:平均为 3.0%,优质蛋白质,牛奶中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构成比与人乳相反碳水化物:3.4-7.4%,主要为乳糖,人乳最多,牛奶最少脂肪:一般为 3.0-5.0%,呈高度乳化状态,容易消化吸收。脂肪酸组成复杂,主要是油酸占 30%,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占 5.3%和 2.1%短链脂肪酸含量比例较高,风味良好,易于消化矿物质:钙的理想来源,铁含量低维生素: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是 B 族维生素特别是 B2 的良好来源,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D 含量较低。其他成分:酶类(溶菌酶等)、
50、有机酸、生理活性物质(乳铁蛋白等)营养调查营养调查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简称营养调查,即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或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的基本方法。膳食调查膳食调查 通过不同方法调查被调查者在一定的时问内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对照 DRIs 评定其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它既是营养调查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单独的膳食调查结果可以成为对所调查人群进行营养咨询指导的依据。营养调查工作的内容包括营养调查工作的内容包括膳食调查、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人体测量资料分析膳食调查方法膳食调查方法称重法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