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职业技术学院20XX-20XY学年度第X学期《操作系统》期末试卷
考试班级:
题号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以下软件中不属于应用软件的是(D )♦ • ♦
A. 人口普查软件B.财务管理软件C.飞机订票软件D.接口软件
2. 在由假设干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中,能使各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共同任务的操作系统 是(C )分时操作系统B.批处理操作系统
C.分布式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中央处理器有两种工作状态,当它处于目态时不允许执行的指令是(B )
• ♦ •A.访管指令B.I/O指令
C.比拟指令D.算术运算指令有关程序状态字(PSW)的销茧说法是(B )
A. 每个程序都要有一个PSW程序执行时PSW内容不能改变
B.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总是存放当前运行程序的PSW每个处理器都应有一个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3. 多道程序设计的意义是(D )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入驻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有可能同时使 用所需的外围设备
A. 允许多个作业轮流入驻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同时使用所需 的外围设备允许多个作业轮流入驻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轮流使用所需 的外围设备
B. 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入驻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不同时使用所
需的外围设备
4.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的计算机系统,(D )
A. 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和增加了完成计算所需的总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算题能力
B. 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和增加了完成计算所需的总时间,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算题能力
C. 降低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和单位时间内的算题能力,增加了完成计算所需的总时间
D. 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和单位时间内的算题能力,可能延长完成某算题所需的总时间
5. 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不可熊的状态转换是(D )
A.运行态到就绪态、运行态到等待态B.就绪态到运行态、等待态到就绪态
C.运行态到就绪态、等待态到就绪态D.运行态到就绪态、等待态到运行态
6. 价格昂贵、存取速度最快,但容量较小的存储器是(A )
A.寄存器B.高速缓冲存储器
C.主存储器D.辅助存储器
7.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是属于(C )
A.指令寄存器B.通用寄存器
C.控制寄存器D.时钟寄存器
1().处理器中仅设置一个界限寄存器的存储管理方式是(D )
A.页式存储管理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C.固定分区存储管理D.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
11. 文件使用者的职责之一是(A )
A.为文件命名B.为文件分配存储空间
C.实现对文件的读或写D.保证文件的平安对于采用树形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为实现不同用户对同一个文件的共享,必须要求各 用户(C )
A. 采用相同的绝对路径访问该文件
B. 采用相同的相对路径访问该文件
C. 文件日录表中都有存放该文件的位置的日录项
D. 文件目录表中都有存放该文件的名字的目录项
12. 并非在翻开文件时完成的操作是(D )
♦ •
A.把文件目录读入主存储器B.按文件名检索文件目录
C.把文件的索引表读入主存储器D.根据索引表确定文件在磁盘中的位置校友会的文件系统磁盘库中,“毕业生档案”文件的记录包含的数据项是毕业年份、身份 证号和在校时档案材料。由于各人的档案信息量不同,记录的长度因人而异,但记录总是 先按照毕业年份,然后按身份证序号在磁盘中顺序存放。使用这个文件的方式是按毕业年 份和身份证号快速查出此人的档案材料。适合这个文件的存储结构是(D )
A.顺序结构B.链接结构
C.索引结构D.索引顺序结构
13. 现代计算机系统不允许用户直接启动外围设备,这是为了( C )
A.统一由通道程序控制B.统一由通道程序启动
C.防止用户错误启动外设D.处理外围设备的中断事件
14. 当通道发出I/O中断请求后,需要操作员进行干预的情况是(D )
A.了解I/O操作的执行情况B.转入操作系统进行中断处理
C.假设I/O操作异常,启动I/O复执D.I/O复执失败
15. 把打印机归入独占设备类的原因是(C )
A. 任何时候都只能够由一个作业在使用它
B. 任何时候都只能够由一个进程在使用它
C. 一旦被一个作业占用,在该作业结束前不允许其他作业使用它
D. 一旦被一个作业占用,在该作业放弃它之前不允许其他作业使用它
16. 进程间采用信箱方式进行通信时,在信件中应指出(B )
A.接收者名B.发送者名
C.信件名D.信箱名
17. 对资源采用按序分配策略可以(A )
A.防止死锁B.防止死锁
C.检测死锁D.解除死锁
18. 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假设有n个进程在等待进入临界区,那么这时的信号量值为(D )
A.nB.1
C. 0D. -n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9. 计算机系统一般都采用层次结构。处于计算机系统最内层的是_硬件 。
20. 操作系统为程序员提供的接口是一组系统功能调用。
21. 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运行称为一个进程 o
22. 进程撤销原语的功能是:收回相应进程的工作区和进程控制块。
23. 计算机系统有多种中断事件,其中的硬件故障中断事件的处理必须人工干预 °
24. 地址转换是在作业执行前集中完成,执行中无需再进行地址转换的定位方式称为
重定位 。
25.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主存分配算法中,分配的空闲块与装入作业尺寸最接近的是
分配算法 。
26. 页式存储管理中,对于多个作业共享的块,限制各作业 访问 。
27. 一片光盘、一个磁盘组或一盘磁带这样整体的存储介质物理单位称为卷 °采用树形目录结构时,允许不同的用户用相同的文件名去命名文件。这是因为访问这些 相同名字的文件时,使用的 路径名 都是不同的,所以不会引起混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分)
28. 简述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
答:分时系统让用户通过与计算机相连接的终端来使用计算机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与 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交往。用户在各自的终端上输入各种命令,系统把作业的执行的情况 也通过终端向用户报告。由于用户直接与计算机系统交互,所以要求系统能快速地对用户提 出的请求给予应答,使得每个用户都感到好像各自有一台独立的支持自己请求服务的计算 机。
29. 说明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最坏适应算法的执行过程,以及该算法的优缺点。
答:最坏使用算法总是挑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区分割一局部给作业使用,使剩下的局部不至 于太小,仍可供分配使用。
优点:由于空闲表中第…个登记项所对应的空间总是最大的,所以作业可以快速地分 配到主存空间。
缺点:空闲表登记项必须按照空闲区长度以递减顺序排列,对后进入的大作业容易出 现无足够主存空间分配的情况。
30. 请从文件用户的角度说明文件的“关闭”操作和“删除”操作在功能方面的区别。
答:“关闭”操作:用户只能关闭自己翻开或建立的文件。
“删除”操作:用户调用“删除”操作可请求文件系统删除一个保存在磁盘或磁带上 的文件。
31. 什么叫原语?PV操作由哪两条原语组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操作系统中往往设计一些能完成特定功能且不可中断的过程。这些不可中断的过程 称为原语。
PV操作由P操作原语和V操作原语组成。它们都是对信号量进行操作。
32.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五、综合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在一个多道程序系统,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管理作业。今有如下所示的作业序 列,它们的提交时间及运行时间如下表中所列。当第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后开始调度。假定 作业都是仅作计算。请列出各个作业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和周转时间。注意:忽略系统 开销。
作业号
到达输入井时刻(时)
需计算时间
1
10.0
2小时
2
10.2
1小时
3
10.5
0.2小时
4
11.()
0.1小时
答:
作业
入井时间
计算时间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1
10.0
2小时
10.0
12.0
2小时
2
10.2
1小时
12.3
13.3
3.1小时
3
10.5
0.2小时
12.1
12.3
1.8小时
4
11.0
0.1小时
12.0
12.1
1.1小时
33. 某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接受了一个共7页的作业,该作业执行时依次访问的页面是:
1, 2, 3, 4, 2, 1, 2, 3, 2, 4, 5, 2, 7, 6, 4。假设系统只给该作业3个主存工作块, 且先将开始三页依次装入主存。当分别采用先进先出(FIFO)和最近最久未使用(LRU)调度 算法时,作业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并依次写出每次中断后应淘汰的页。
答:采用先进先出(FIFO)算法:
1
4
4
4
—4
3
3
3
-*3
2
2
->2
4
2
一 2
一 2
1
1
一 1
一 1
4
4
一 4
7
7
一 7
3
3
3
-3
2
2
2
-2
5
5
-*5
6
6
1234123452采用先进先出(FIFO)算法共产生10次缺页中断。
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LRU)调度算法:
1
2
3
4
4
1
1
3
2
4
5
2
7
2
3
4
2
1
2
3
2
4
5
2
7
6
3
4
2
1
2
3
2
4
5
2
7
6
4
3
4
2
1
2
3
2
4
5
2
7
6
4
452
13413
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LRU)调度算法共产生8次缺页中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