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摘 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使校园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运用校园网络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关键词】校园文化 多元化 人文精神一、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1.多元文化不断渗入校园文化阵地,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校园文化长期以来以单一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灌输,校园文化阵地也体现出形式单一,从体制上阻碍非主流文化的渗入。这种阻碍与校园文化发展所需的包容性、常新性背道而驰,使校园文化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的现代校园文化的发展,需要多元文化的渗入。只有开放的校园文化阵地才可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才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发展。但文化的多样性必然带来良莠不齐的现实,腐朽文化和殖民文化也对校园文化阵地趋之若鹜,对校园主流文化产生冲击和侵蚀,也腐蚀着师生的思想和灵魂,并对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挑战。2.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对学校在这一新的文化阵地上对文化的控制和把握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校园内文化来源主要是教材、图书资料和报刊杂志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文化传播在这些文化阵地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学校可以根据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办学目的和方向、是否属于先进文化范畴加以取舍,然后
3、再有选择性的对师生开放。因此学校对校园文化的方向是能及时加以控制和把握的。然而,互联网在校园内的广泛使用,使文化的传播方式不是单方向的灌输传播,而是立体传播方式。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价值观念的声音都在这里汇集、冲撞,每时每刻都以光速传播着各类文化。在这些文化中既有先进文化的传播,也有腐朽文化的侵入。在这一立体的文化阵地中,作为校园文化主导力量的学校很难在网络技术上、文化规范方面加以及时控制,这就对校园网络中文化传播的社会主义方向的把握提出了挑战。3.当代青少年的追新性,对提高传统校园文化阵地的吸引力,发挥其有效作用提出了挑战当代青年处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变革时代。墨守成规、经年不变的事物往
4、往被青年所抛弃。而大多传统的校园文化阵地由于本身的建设缺乏新意,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师生的参与度低等原因,导致这些文化阵地乏人问津。如板报墙只是粉笔字写得好的学生的展示墙;橱窗的内容千篇一律,都是学校统一要求的内容,缺乏创新和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也越来越被广大青年所忽视。而实际上,这些传统的校园文化阵地依然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但如何发挥其有效的传播作用,对进一步加强其建设提出了挑战。4.人文精神内涵逐渐淡化,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人文精神提出挑战校园文化阵地只是一个工具,其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本身是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具有功能性作用,而非
5、目的的最终指向。而校园文化阵地科技含量的提高,强化了以阵地建设的物质形态功能,而忽视了校园文化阵地本身的人文精神内涵,使阵地建设的意识形态功能被弱化。最终导致青少年崇拜科学技术的实用性,却很少着重去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的缺失,使我们部分青少年以物质享受为主要的人生目的,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更不可能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因此,如何弱化以阵地建设为终极目的的意识,强化阵地建设的功能意识受到挑战。5.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主体本身素质水平受到时代的挑战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和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更是校园文化创新精神的体现者
6、。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在当前时代需要的就是具有敢于创新、心理素质好、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素质的主体。而在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师生面对功利化、利益短视化的倾向影响,注重一般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快餐式”文化,而忽视师生个人的文化底蕴、心理素质的提高。师生本身的素质水平面对多元文化缺乏正确判断和取舍的能力,面对不良环境的渲染缺乏调控能力,面对挫折缺乏承受能力。因此,当前时代的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对主体本身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挑战。二、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1.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应在我党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在
7、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其中国特色与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社会主义学校所担负的正是这样的重任。面对求知欲望强烈、可塑性强、人生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当前,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联系师生思想实际,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社会风气。2.运用校园网络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建设阵地网络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崭新载体,它使学校校园文化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按照
8、网络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校园文化网络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实施。要形成校园网络体系,构建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把学校校园网建成有吸引力的主流网站。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校园网和论坛的监管工作,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规范上网行为,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富于时代特色且贴近师生生活的网上文化。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研究,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积
9、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3.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校园物质环境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学校制度文化集中体现了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师生员工行为的要求,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品质、个性、精神的集中反映。不断创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满足师生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加强校园文化长廊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育对整个校园文化的导向、示范和引领作用。参考文献:1李亦菲,蔡绪银.学校发展规划与校园文化建设.天津教育出版,2008,4.潘宏伟,肖铜.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教育探索,2001,.罗建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