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541406 上传时间:2024-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说》重点字词及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重点字词一、 通假字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二、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得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得人 小学而大遗 古:小得方面 今:小学生得学校 今之众人 古:普通人 今:表示大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得 今:表示因果关系得连词 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得或结果,就是连词 就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得;固定得 今:平常得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三、 一词多义(1)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2、)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得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3、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得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3)道1、有碑仆道(名词,道路)2、吾师道也(名词,道理)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4、策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5、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6、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她(它)得,她(它)们得)2

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她,她们)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得)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得;后指学生得)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得人)(5)于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得处所,从)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得处所,在)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得趋向,向)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得对象,对,对于)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之1、非

4、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得)2、择师而教之(代词,她)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得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她)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 后置得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四、词类活用惑而不从师(名作动,有疑难问题)吾师道也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名作动,学习)或师焉,或不焉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耻师焉(名作动,

5、从师)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作动, 在之下,低于)君子不齿(名作动,挂齿,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则群聚而笑之(名作状,成群地)就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作名, 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形作名, 小得方面)吾从而师之 / 孔子师郯子 (名词意动,以为师)而耻学于师 / 则耻师焉( 形容词意动 ,以为耻 认为可耻)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句式)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式判断句)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非者也”:“者也”连用式否定判断句)人非生而知之者 (“者”式)2.被动句:不拘于时。3.倒装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6、解。(宾语前置)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学于余。(状语后置)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状语后置 庸乎:表示反问得固定格式,意即:“难道吗”或者“怎么呢”)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不拘于时。(状语后置)4.省略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得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于谄媚。六、文言知识梳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找出该句得文言现象并进行拓展通假字:在写这个句子时我们应注意哪个字? “受”通“授”传授 本课还有其它得通假字,举例说明。如:“句读知不知,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古今异义 学者:求学得人吾从而

7、师之 (跟随而且)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得方面学习) 就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所以”用法: 表原因 原因 举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表凭借 用来得/得凭借举例: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梳理第一段中其它得文言现象,并回读文本第一段整理上述知识。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找出该句得文言现象并进行拓展这一句中重点需要掌握“其”得意义与用法,这两个“其”都就是代词。请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其”作为语气副词得不同用法。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

8、出于此乎?(表推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表反问)“其”做语气词时还可以表示哪些语气?表婉商 吾其还也表祈使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归结“其”得用法】其代词语气副词连词形容词词头在刚才复习“其”得用法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在这里“乃”就是“竟然”得意思,这个虚词用法非常重要,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家祭无忘告乃翁 (代词,您得)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表判断,就是)度王至军中,公乃入 (副词,才)问今就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却,竟然)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只,仅仅)总结:乃 表判断,就是 代词,您,您得 副词,才;却,竟然;只,仅仅 语气词 乃尔 梳理第二

9、段中其它得文言现象,并回读文本第二段整理上述知识。自由读文本三、四自然段,梳理重要得文言现象。在刚才默写得四个句子中有一个共同得文言实词“道”,它就是高考考纲要求我们掌握得120个实词之一,它有很多义项,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有碑仆道 (道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道理)于就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主张,思想)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规律,法则)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方法,措施)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风尚)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谈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得句式与用法(两生板演)特殊句式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B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词类活用 A 意动用法 a 吾从而师之 b 孔子师郯子、苌弘 B 名词用作动词 a 吾师道也 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形容词用作名词 a 圣益圣,愚益愚 b小学而大遗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