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重难点归纳届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重难点归纳 单选题 1、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答案:B 解析:对于没有装水的情况下,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杆的后方会形成影子;但是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
2、(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 CD 竖立在讲台上,坐在 A 点的甲同学通 过平面镜看到坐在 B 点2 的乙同学(如图)。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 1B 2 C 3D 4 答案:C 解析: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反射角;由图可知,坐在 A 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 B 点的乙同学,NN1是法线,CD为平面镜,因此是从B上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A的眼中,所以BO是入射光线,AO是反射光线,则 3 是反射角。故选 C。3、如图是光源S发出
3、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 S 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上 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上 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上 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上 3 答案:A 解析:AB.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 S 所成的像为虚像,由于人觉得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感觉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即直线上,故 A 正确,B 错误;CD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 S 经水面折射所成的像为虚像,故 CD 错误。故选 A。4、小明把圆珠笔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圆珠笔在平面镜中()A成的像变大,像为虚像 B成的像变大,像为实像 C成像的大小不变,像为实像 D成像的大小不
4、变,像为虚像 答案:D 解析:A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 AB 均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C 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不变,且为虚像,D 符合题意。故选 D。5、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女演员的身上,观众看到她的 A上衣是红色,裙子是黑色 B上衣、裙子都是红色 C上衣是白色,裙子是黑色 D上衣、裙子都是黑色 答案:A 4 解析:解答: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就反射红光,呈现红颜色;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红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所以现象 A 正确 故选 A 小提示:白色物体
5、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不吸收任何颜色的光;蓝色物体只能反射蓝光,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 B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 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 D墙上的手影 答案:D 解析:A蜡烛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B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应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D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7、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 60,则折射角可能 A等于 0B小于 60C等于
6、 60D大于 60 答案:B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解答 5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为 60,折射角小于 60 故 B 正确,ACD 错误 点睛:重点是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记清楚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根据光路可逆的特征进行记忆 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乙图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丙图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丁图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ABD 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 A 正确;6 B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7、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正确;C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C 错误;D丁图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D 正确。故选 ABD。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时,反射角也为 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CD 解析: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 度时,入射角为 70 度,则反射角也为 70 度,故 A 错误,符合题意;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则
8、反射角也减小,那么反射光线会向法线靠近,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入射角增大 5 度时,反射角也增大 5 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0 度,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在光的反射现象中,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ACD。10、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句中“阴浓”是光直线传播形成 B“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掬水月在手”句中“月”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7 D“朝辞白帝彩云间”句中“彩云”是由于光的
9、色散形成的 答案:BC 解析:A“浓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水底的光线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后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水底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 B 错误,符合题意;C“掬水月在手”句中的“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彩云”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C。综合题 11
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的入射角是 _度,请做出反射光线_。答案:60 解析:12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 8 故反射角也为 60,如图所示 12、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小明将做记号的直尺竖着插入容器的水中,在容器边观察(眼睛位置如图所示),记号实际在A点处,但小明却看见记号在B点处。(1)小明所看到的是记号 A 的_(选填“实”或“虚”)像,但 A 的真实位置_(选填“改变了”或“没改变”)。(2)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 A 的光路图;()(3)通过该实验能解释下列现象的是_;看
11、起来齐腰深的水,贸然下去会造成溺水事故 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平静的湖面能看到蓝天白云 渔民叉鱼,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答案:虚 没改变 9 解析:(1)12记号A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看到的是记号 A 的虚像,但A的真实位置没有改变。(2)3光由A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人的眼睛,眼睛观察到A的虚像B,B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如下图所示:(3)4看起来齐腰深的水,贸然下去会造成溺水事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湖面能看到蓝天白云,是光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渔民叉鱼,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因为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所以看到的鱼的实际位置要比实际位置浅一些,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