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整理五篇.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37946 上传时间:2024-09-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整理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语文文言文必背学问点整理五篇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靠学校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指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育自己主动猎取学问、稳固学问的力量,制定学习打算,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期望能关怀到大家!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1 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2、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

3、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2 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4、而耻学于师。(向)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6、其皆出于此乎?(从) 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8、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9、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10、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11、于是饮酒乐甚。(在) 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13、渔樵于江渚之上。(在) 14、寄蜉蝣于天地。(在) 15、托遗响于悲风。(给) 乎 1、介词,相

4、当于“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2、语气助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反问,译为“吗”、“呢”) 而又何羡乎?(表疑问,译为“吗”、“呢”) 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郁乎苍苍。 悠悠

5、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3 1、祖国山川颂: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对祖国的无限宠爱之情。写作技巧:运用排比、拟人、比方等修辞手法;接受了片断式结构方式。 2、长江三峡:全文以游踪为引线,描写了在长江三峡乘船巡游时看到的瑰丽景象,描绘了波涛汹涌、宏伟壮丽的三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宠爱。写作技巧:写景有序,层次分明;擅长抓住三峡的特点来写;接受多种表现手法,运用比方、夸张、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段。 3、肖邦故园: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肤

6、浅的爱。 4、发觉:抒发了诗人对看到的满目疮痍的国家和极度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到极端苦闷和悲愤的思想感情。 5、北方: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怜悯,以及对这片神圣土地的肤浅而执着的爱。 6、祖国呵,我友爱的祖国: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又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自己宠爱、奉献、报效祖国的猛烈而真挚的感情。 7、祖国土:这是阿赫马托娃1961年的作品。诗人受到了迫害,家破人亡,国家也在极权主义的统治之下,诗人有着满腔的悲愤。这首祖国土更是直接表达了她的爱国胸臆。 8、离骚:作品表现了诗人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品德,同时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

7、暗政治之间的冲突。 9、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这首诗写于特定时代,特定气氛,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阴云掩盖,但是诗的风格高亢,壮志凌云,豪迈奔放,布满了必胜的信念。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唱歌,传递了对战友和同志的真挚的感情。 10、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首诗用比方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方林肯领导的南北战斗的成功结束,用领航的船长象征制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呼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宏大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领袖之死的哀痛之情以及对领袖深深的崇敬之情。写作技巧:反复咏叹,象征。 11、指南录后序:文章简要地记写文天祥出访元营的斗争状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

8、患病,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文章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写作技巧:记叙、抒情、谈论相结合;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交叉使用。 12、五人墓碑记: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忱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赐予了高度评价,确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说明白“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写作技巧:夹叙夹议,层层对比,步步深化,前后照应,反复唱叹,融叙事、谈论、描写、抒情于一炉。 13、品质:小说写一位狡猾敬业、宠爱自己技艺的靴匠格斯拉,他宁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的质

9、量,以此表现出底层劳动者高尚的劳动道德。写作技巧:小说塑造靴匠格斯拉的形象,通篇用白描的方法,朴实无华;对店铺的描写和格斯拉的对话,倾注了真挚的情感。 14、老王:表达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写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和善纯朴的天性。写作技巧:于冲淡中显肤浅、用小人物反映大社会;用详情描写刻画人物。 15、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东西,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16、创造与发觉的国家:本文是一篇以谈论为主的书序,着重表达自己对于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特殊是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的观点:摆脱一切偏见,敬重事实,对中国古代的科学发觉和创造赐予公正

10、的评价。 17、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这是一篇人类学的田野笔记,或者说是文化随笔。他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麦当劳连锁快餐店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自身所起的转变,论证了文化冲撞的意义以及我们应当实行的看法。 18、拿来主义:文章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看法而写的。它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的主见,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见“应用脑髓,放出目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写作技巧:运用比方论证,把浅显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用词极为灵敏。 19、吉诃德的时代:针对20世纪30年月武侠小说泛滥,社会公众受小说中散布的封建文化的影响,把转变个人命运的期望寄予在清

11、官侠士的身上这一现象而写,期望作家们能够正视群众心态,用正确的、进步的思想教育民众,结束中国的堂吉诃德时代公众愚昧的时代。 20、烛之武退秦师: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劝告秦伯。烛之武奇异地利用秦、晋之间的冲突,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实行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白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最终劝告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劝告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灵善辩的外交才能。写作技巧:前后照应;波澜起伏;详

12、略得当。 21、谏太宗十思疏:本文是魏徵写的一篇奏疏。文中提示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格外具体地提出了十个需要经常考虑的问题,指出了作为一个国君应当如何正确地处理眼前的各种事务。写作技巧: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 22、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大事,生动地表现了蔺相如智勇兼备的才能和从大局动身的精神,同时表现了廉颇忠于国家、勇于改正的贵重品质。写作技巧:通过典型大事刻画人物性格;在冲突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以富有代表性的详情刻画人物性格;运用独特化的语言刻画人物;运用对比衬托之法刻画人物。 23、鸿门宴:本文记叙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斗争的经

13、过,塑造了一个个活机敏现的人物形象:擅长用人、能言善辩、随机应变的刘邦;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而又直率的赳赳武夫项羽;老谋深算的范增、威猛豪爽的樊哙等。写作技巧:在冲突斗争中刻画人物;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语言精练生动,绘声绘色。 24、秋水: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缺乏,假如傲慢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写作技巧:用寓言形式设喻阐述深刻哲理;具有猛烈的文学颜色;奇异运用对比手法。 25、非攻:对打着“义”的旗号侵略他国的战斗行为的非正义性予以抨击,表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写作技巧:比方、对比,从小到大,层层推理。 26、察今

14、:旨在强调因时变法的重要。认为,古今时世不同,事物在转变,必需明察当今形势,从实际动身,制定法制,主见世变时移,因时变法,不能盲目依从古训。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4 1.沛公军霸上 1.军:军队。名词作动词,活用为“驻军”。 2.范增数目项王 2.目:眼睛。名词作动词,活用为“以目示意”。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3.间:空隙。名词作状语,活用为“抄小道”。 4.常以身翼蔽沛公 4.翼:鸟的翅膀。名词作状语,活用为“像鸟翅”。 5.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5.急:危急。形容词作名词,活用为“危急的事”。 6.此亡秦之续耳 6.续:持续。动词作名词,活用为“后继者”。 7.项伯,臣活之 7.

15、活:活的。使动用法,活用为“使活命”。 8.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8.王:君王。使动用法,活用为“让称王”。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5 【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就是保存。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存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方“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留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背学问点整理五篇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