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有热爱生命的表达,接纳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2.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3.知识目标:
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2.难点: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视频导入)
播放新闻视频:2016年5月27日,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在驾驶着载有12人的公交车途中,突然被迎面飞来的一只巨大的货车车轮击中了头部和胸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怀彬忍着剧痛踩住刹车,乘客全部获救,而自己倒在方向盘上没有再醒过来。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毕怀彬的行为的?
(借助毕怀彬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感悟出毕怀彬实现的生命价值,从而引出本框课题《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新课讲授
1.贫乏与充盈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本115页“探究与分享”并思考
(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教师进行小结: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师生共同学习案例:男子“宅”死家中 大学毕业10余年不工作,疑饿死(教师可问学生看了材料后的感受,并做好引导)
教师提醒: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最终,甚至走向生命的完结)
师生共同学习尼克·胡哲案例后,引导学生得出: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但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小组讨论:如何让生命充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3分钟后,由小组代表反馈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
(1)阅读好书。
(2)专注地做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事情。
(3)走出家门,了解他人不同方式的生活。
(4)外出旅行,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
(5)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献爱心帮助孤寡老人,扶助老弱病残,为灾区捐款。
2.冷漠与关切
播放“老人跌倒后没人扶”与“老人跌倒无助,热心学生相扶”两个视频短片,让学生思考: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是你到底扶不扶?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3)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学生独立学习课本11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学生反馈思考的结果,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传递温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我想帮助有困难的人。
(2)我想多干些家务活儿,让家人多一点休息时间。
(3)我想每年种一棵树,为家乡留下一片绿荫。
(4)我要找机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5)我想为灾区小朋友捐款。
(6)我想为生病耽误课的同学补课。
(7)我要定期到社区孤寡老人那里帮他们干家务。
3.平凡与伟大
师生共同学习杨善洲的例子。
师生共同归纳: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杨善洲创造了奇迹,称得上伟大人物。而从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接着引导提问:你能说一说自己周围的人是如何体现生命价值的吗?
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不论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上为社会默默地创造和奉献,推动社会的发展。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完成自己职责的人,他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
学生阅读课本119页铁路巡守员的材料,同时回顾本节课一开始我们介绍的浙江舟山公交司机毕怀彬的事迹,思考: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
师生总结:因为他们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面对环境和生活得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自己的职责,为他人幸福、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教师引导:通过的探究,你认识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我认识到了不管是伟大还是平凡人都可以实现生命的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绚烂。
教师小结: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师生依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四)教师寄语:
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实现人生价值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平凡与伟大都能创造人生的价值。我们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承担起自己应该尽的责任,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将来重大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优点:课程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活动探究较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个活动的开展,学生思维一定能够拓展,对教材内容一定有更好的理解。
(2)不足:课堂容量太大,一节课上完教学任务恐难完成难。
(3)改正:建议分为两课时上。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 导学案
课题
活出生命的精彩
授课教师
授 课时 间
课类型
学
习
目[来源:Zxxk.Com]
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勇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情感。
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认识到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善待他人,温暖世界;知道平凡的生命也时时创造伟大。
学习难点
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学习重点[来源:Zxxk.Com]
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合作探究法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自主学习 感受新知
1.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 )。 2.生命是一个逐渐( )的过程。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 ( )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 ),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3.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 ) ,设身处地地( )。 4.让我们用( ),( )( ),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 个( )、( )、( )的社会。 5.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运用自身的( ) 、( )和( )。创造出比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 )和(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6.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 ) 、( )、( )、( )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 凡中闪耀出伟大。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为什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来源:学科网ZXXK]
2、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来源:学科网]
3、生命需要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
4、为什么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自主应用 巩固新知
1.下列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②有的人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争当新时期的创客
③有的人沉迷网络,危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④我们要拒绝贫乏,让生命充盈起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2016年5月31日,一则“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感动了很多人,妈妈偷鸡腿给生病女儿过六一儿童节,3小时获捐30万。下列不属于这件事传递的正能量的是 ( )
A.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来源:Zxxk.Com]
B.生命拒绝冷漠,生命需要关切
C.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可以不惜触犯法律
D.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也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
3.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 ( )
①多干些家务活儿,让家人多一点休息时间
②每年种一棵树,为家乡留下一片绿荫
③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让自己的血液在陌生人的血管里流淌
④见到暴恐分子持刀砍杀无辜群众,不顾一切上前阻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
A.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B.每个人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C.每个人的生命价值是不同的
D.人的生命价值因其地位不同而不同
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