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教师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以巨大的影响,引起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变革。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对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便成为了值得我深深思索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所变化。
关键词:教学模式 实践训练 教学方法
为提高小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培养新世纪接班人,发展和提高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水平,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小学计算机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运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必须进行如下几点变化。
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变
很明显,计算机这门综合性、新型的学科和我们传统的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它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好其中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因此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上具有很好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我们现行的计算机教学停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定义和常识,且强调其重点,把学生误导向学计算机是为了记一些理论知识,从而脱离了和实践操作的联系,这样老师和学生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的确记下了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且能应付一些考试,但当学生面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的时感手足无措。有的学校认为在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只是一种过渡,根本没有引起重视,只是一种形式和赶时髦,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或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低下,学习死板,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学科中,在面临21世纪的挑战面前,要培养出适应现代需要的人才,让我们这些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和有关人员不能不引起深思。
二、课堂教学方法在变。
1、用游戏引入,学生自觉学习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揭示主题。
学习指法是比较枯燥的,如果直接让学生练习,学生自然没有兴趣,而且强迫其练习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指法"的过程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地鼠,比赛谁的成绩最好。学生在玩“打地鼠”的过程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先练好指法,这样,学生自然愿意去练习指法了,而且热情非常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再让学生来比赛玩这个游戏,学生自然感到轻松多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
2、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及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思考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探索计算机的欲望,教师设计的任务目标要照顾到全体学生,要坚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原则,以调动全体学生去积极探索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潜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开始时可直接点题切入,通过大屏幕投影或学校网站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功能,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本课我们将怎样进行学习,要求他们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以及达到的教学目标。
我在课程Excel函数时的教学中,上课始让学生上校园网,打开《Excel函数》学习主页,主页上列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学生通过点击从简到难分层推进的任务菜单,围绕学习主题自主地进行学习。
3、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更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每堂课上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让他们课前收集有关的知识信息,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则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FoxPro的基本操作命令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列出标准的命令格式,讲解其功能,说明其用法,并在黑板上列举各种运用方法,然后在另外的时间内安排学生到机房进行练习;学生只是机械地照搬命令格式,死记硬背,难以消化,今天学明天忘,学习效果较差。
4、给学生成功展,进行小型展览
表现欲同样是学生的一大特点,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房的墙上开设展板,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讲解、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画图模块时,最后留出三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选主题进行绘画,最后把优秀的作品进行打印、展示,并在课堂上让他们讲解自己作品的创意、所用技巧以及颜色的选用,通过在课堂上的这种交流,不仅使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到有用的计算机知识,也相应的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这样进行教学的还有WORD、网页制作等内容。
开办小型展览不仅可以陪优,还可以转差,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之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决不取决于先天生理因素的遗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和实践,其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对于计算机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这些创作课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提示,帮助他们完成一个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当他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获得大家的赞赏,就会不断的进步 。
三、实践训练在变
上机实际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上要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权利,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上机实际操作时间。这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课前应精心设计教案,设计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训练的内容,使其多变。
《Word编辑与修饰》一节课,通常教师会拿出一篇修饰好的文章和一篇从未修饰过的文章做一比较,问哪一篇会好看些,然后让学生照第一篇文章去改,这样让学生“一刀切”的做法,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对些,我改变了方法:因为学生都学习过写字板的操作,所以先让学生自主输入一篇他认为比较好的文章,然后根据我在黑板上列出的修饰Word的方法,学生一步步将文章修饰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文章。然后我将这些文章通过网络共享给每一位学生交流,选出设计比较好的文章。通过我的引导,体现出学生自我表现的主体地位,这样会使课堂产生创造性学习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基础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过程空前加快,知识量急剧增长,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终生受益,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