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系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6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点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一部分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 突出高职教学特色
经过几年来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我院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建筑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基本素质养成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色。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经过选用和自编, 建设了一套完整适用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体系。
2、 加大投资力度, 添置设备、 完善项目, 建成设备先进、 状态良好的力学、 建材、 土工、 测量、 水电工等实验室; 建成设施配套齐全, 适宜教学的建筑施工中各工种操作的实训场馆; 建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微机、 多媒体教室和网上资料馆; 建立了能满足学生进行各类实习, 到生产第一线顶岗训练的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3、 组织教师了解行业对本专业需求人才的业务规格和质量要求, 开张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 教学内容、 教育方法的讨论, 确立新时期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明确教学质量改革, 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教学体系以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 课程设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4、 经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落实高职学生基本专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是其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 理论课教学注重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阐述,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突出应用, 使其更具有针对性, 实践环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 带有实际应用背景, 贴近生产实际。
5、 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教育, 加强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 路线、 方针政策的教育,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生产劳动锻炼, 使她们既具有强健的体魄, 又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经过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公益活动、 公共事务和社会活动, 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培养学生社交、 公共关系、 为人处世、 演讲、 社会公益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6、 开放微机教室、 实验室和实训场馆,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 实训, 使专业技能训练从进校到毕业不断线,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经过以上措施的落实, 使毕业生既具有相当于建筑工程传统大专毕业生的理论水平, 又具有比传统大专毕业生更强的生产一线专业操作技能, 更适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岗位需要。
二、 专业人才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建立
我们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 经过对行业岗位群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 确定了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应有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结构。
1、 素质结构
( 1) 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敬业精神、 协作能力;
( 2) 较强的专业知识、 技术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
( 3) 良好的文化素养、 人文知识和环境意识;
( 4) 良好的身体素质。
2、 知识结构
( 1) 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及哲学、 经济、 法律等基础知识;
( 2) 具有一定文化基础、 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
( 3) 具有较扎实的制图与识图、 测量、 建筑材料、 施工技术、 施工组织与管理、 工程预算、 质量检验与评定、 安全管理知识;
( 4) 具有一定力学、 结构、 房屋建筑构造、 设计、 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施工操作知识。
3、 能力结构
知 识 与 技 能 平 台
文化基础平台
政
治
高
等
数
学
大
学
英
语
计
算
机
基
础
体
育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职业基础平台
建筑材料
建筑制图
工
程
测
量
房
屋
建
筑
学
建
筑
CAD
工程力学
建筑结构Ⅰ混
凝
土
结
构
建筑结构Ⅱ砌
体
结
构
建筑结构Ⅲ
钢结构
地
基
与
基
础
建筑施工技术
施工组织与网络计划
施工项目管理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预算
职业能力平台
绘图员
施工员
测量工
质检员
造价员
设计员
建筑制图
房屋建筑学
建筑CAD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力学
建筑结构Ⅰ混土凝结构
建筑结构Ⅱ砌体结构
建筑结构Ⅲ
钢结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测量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力学
建筑结构Ⅰ混土凝结构
建筑结构Ⅱ砌体结构
建筑结构Ⅲ
钢结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房屋建筑学
建筑CAD建筑力学
建筑结构Ⅰ混土凝结构
建筑结构Ⅱ砌体结构
建筑结构Ⅲ
钢结构
三、 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充分体现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建筑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特色, 是毕业生具备专业教学改革目标规定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结构, 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时我们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能力和因素的整合。
( 一) 专家认为, 思想政治、 职业道德、 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是素质结构的第一要素, 是核心, 因此我们设置二个学期的政治课以及课外讲座, 开设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哲学、 经济、 法律等课程; 开设三个学期的体育课、 健康教育等身心素质教育讲座及各类体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工作、 学会生存。
( 二) 能力本位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调整课程结构, 优化课程设置, 经过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本专业必须的、 够用的知识点、 能力点, 从而构建出课程体系。体现职业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就业前培训的思想, 突出职业能力训练, 突出技术应用。根据这些知识点、 能力点的要求, 设置了《英语》等九门课的基本文化素质模块、 英语模块、 《计算机基础》等两门课的计算机模块、 《建筑制图》等三门课程的制图与识图模块、 测量模块、 《建筑结构》等四门课的结构设计模块、 《建筑施工》等八门课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模块、 《建筑材料》等两门课的工程试验模块和《建筑工程预算》等两门课的工程造价模块, 经过实施模块教学, 学生除了能够获得相应的政府知识外, 还能够获得计算机二级、 实用英语三级证书和绘图员、 测量工、 施工员、 质检员、 试验员、 造价员等岗位证书, 另外理论教学进程表只列出四门必须开设的选修课, 根据实际情况可增设选修课内容。
( 三)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有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基本素养, 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及能力, 因此设置了外语、 高等数学、 微机基础等课程。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加大微机基础课时数, 并开设微机应用课程及各类软件讲座, 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强调相应电脑软件的教学应用, 如结构力学计算软件、 建筑制图软件、 房屋建筑设计软件、 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预算软件、 施工管理软件等。
( 四) 更新教学内容, 紧紧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这条主线, 突出专业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 突出职业能力训练、 技术应用, 删除超越高职层次的内容, 特别是纯理论性的过多的分析和公式推导。另外, 努力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以适应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
( 五) 我们设想, 在最后一个学期, 根据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意见, 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和学生本人愿望, 进行专门化方向分流, 完成毕业前的强化训练。即有些学生搞综合性毕业设计; 有些学生去工地进行毕业综合实习; 有些学生继续上课; 有些学生进行预算员、 资料员、 施工员等岗位的强化训练。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 上岗就能顶岗奠定基础。
四、 主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 我们应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 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高职建筑过程工程专业学生的建筑技术应用能力, 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我们结合本专业的知识点、 能力点, 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当前施工一线情况和今后发展趋势, 我们将增加了建筑测绘、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设计等内容, 删除了工业厂房构件吊装设计、 砌体结构设计等内容, 使实践教学体系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2、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 突出实践教学, 使学生一就业就能上岗, 我们增加了实践环节教学周数, 体现了高职特色, 经统计, 实践占总学时的50.06%。另外, 还有各类实验和部分理论课程的实践训练, 如微机基础、 微机应用、 测量等课程。
3、 根据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让学生 熟悉建筑工程主要工种操作非常重要, 我们在生产实习中进行主要工种实训, 要求学生掌握应知部分, 熟悉应会部分。同时设置了认识实习、 测量实习、 毕业实习, 学生能够在校内实训馆实习, 也可到课外实习基地实习。部分实习、 实训项目安排在教学划中, 由于开放实习场馆, 部分实习、 实训项目可在假期或学生业余时间进行。
4、 开放微机教室和 实验室, 学生能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电脑操作训练和自主设计, 独立完成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对工作的积极性、 创造性和责任感。
这样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内容、 时间上多于传统大专建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深度、 广度上优于中专工民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能够满足高职建筑工程的需要, 体现高职特色。
第二部分 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
一、 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专业规格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 德、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基本职业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政治思想素质: 具有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 拥护当的基本路线、 方针、 政策, 热爱社会主义国家、 热爱劳动、 热爱建筑业、 有法制观念、 良好的 职业道德和吃苦、 务实、 开拓、 创新、 敬业、 奉献的精神, 是”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业务素质: 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较强的专业技能, 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 还要取得相应的职业岗位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 既有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般建筑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
身体素质: 具有体育卫生的一般知识和运动的基本技能, 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学会强身健体的方法, 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的标准, 具有健康强壮的体魄, 能承担建设祖国、 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
学生在校三年的培养, 除具有以上三方面的基本素质外, 并具有健康的审美观、 良好的卫生习惯、 正确的公关能力和高效的协调能力等。
(二)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经过1—2年的实际工作锻后能够担任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工作。相关职业岗位为建设监理、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 材料实验、 工程造价等。
(三)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能满足建筑工程专业职业能力需要的高等数学、 计算机等基础理论, 具备工科大专生必须的分析与计算能力、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其中计算机水平应达到国家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二级水平, 并获得等级证书。
2、 既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能熟练地运用和处理本专业一般性外语技能和管理资料, 并经过大学英语三级。
3、 了解建筑材料保管方法和新材料信息, 领会建筑材料的种类、 名称、 规格、 质量检验和使用方法, 具有合理选用建筑材料的能力和试验能力。
4、 具有施工现场的定位、 放线、 抄平等测量能力, 能进行建筑工程小面积地形测绘。
5、 具有识图和绘制一般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图的能力, 能进行图纸会审和图纸交底工作, 能识读一般建筑工程的水、 暖、 电施工图。
6、 掌握一般建筑工程的构造方法, 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 具有简单结构的分析计算和设计能力, 能分析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结构方面的问题。
7、 掌握施工程序, 各主要工种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 质量标准和评定方法, 能正确按照法规、 规范、 规程组织施工并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8、 领会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能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设计、 概预算和竣工决算。
9、 具备初步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项目管理的知识技能。
10、 了解常见建筑机械的种类、 性能和使用方法, 能合理选用建筑机械。
11、 领会施工用电和安全用电知识。
二、 教学计划
( 一) 综合能力见表2.1
表2.1
综合
能力
专项技能
教学环节
A
识图
制图
1、 正确使用绘图仪器、 工具, 掌握绘图标准
2、 识读建筑、 结构、 水、 暖、 电施工图的能力
3、 绘制建筑平、 立、 剖、 节点构造祥图、 绘制结构布置、 构件配筋、 节点构造图
4、 施工图图纸会审的能力
5、 微机制图的能力
建筑制图
制图实习
房屋建筑学
钢筋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
地基与基础
建筑CAD
计算机文化基础
B
常见建筑材料使用检测
1、 常见建材及制品的取样及试样
2、 常见建材的检测仪器、 设备的使用
3、 分析和填报实验报告的能力
4、 常见的建材识别能力、 选用能力
5、 混凝土、 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6、 大宗材料的采购、 运输、 保管工作
建筑材料
建筑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
钢结构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岗位实习
毕业实习
C
施工测量
1、 正确使用普通测量仪器的能力
2、 建筑工程定位、 放线、 抄平及复核工作的能力
3、 能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4、 能进行建筑物的沉降和垂直度测量
5、 了解先进测量仪器的使用
建筑工程测量
测量实习
毕业实习
D
一般建筑工程设计计算
1、 一般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图设计
2、 基本构件的计算
3、 砌体结构的设计
4、 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的设计
5、 常见浅基础设计及地质资料应用
建筑力学
房屋建筑学
钢筋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
地基与基础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E
现场施工及操作
1、 熟悉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 施工程序
2、 能运用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 技术要求、 质量安全要求等知识制定施工方案
3、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能力
4、 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指导的能力
5、 合理选用施工机械、 施工工具的能力
6、 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
7、 建筑施工安全用电的能力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施工技术
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F
建筑施工内业技术
1、 结合工程实际编制进度计划的能力
2、 编制现场施工准备计划与各种资源需用量计划的能力
3、 能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4、 能绘制工程项目竣工图
5、 具有施工项目各生产要素管理的初步能力
6、 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 整理、 提交能力
施工组织与网络计划
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
G
建筑工程概预算
1、 正确进行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
2、 能完成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
3、 具有工料分析的能力
4、 具有施工预算、 竣工结算的能力
5、 能编制单位工程水、 暖、 电概预算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H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1、 具有编制施工质量与安全技术催市的能力
2、 具有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的能力
3、 具有在施工现场发现并协助分析处理质量与安全事故的能力
4、 具有撰写施工质量与安全事故报告的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质量检验与评定
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专业实习
专业讲座
I
计算机
应用
1、 具有文字处理系统的能力
2、 应用软件辅助设计的初步能力
3、 应用软件编制施工图概预算
4、 能应用施工项目管理软件
计算机文化基础
VB
课外设计
软件应用专项培训
J
一般综合
能力
1、 团结协作及组织工作的能力
2、 表示与写作能力
3、 自我学习、 自我发展、 探讨问题的能力
4、 英语听、 说、 读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
业余党团校
班团活动
集体活动
校内工作锻炼
社会调查、 实践
英语
( 二) 教学周数分配表(见表2.2)
表2.2
教 学
课程总
学时
理论
教学
实 践 教 学
每周授课学时分配
模块序号
模块
名称
课程序号
资格与
岗位证书
课 程 名 称
实
验
上
机
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
第一
学期
周
第二
学期
周
第三
学期
周
第四
学期
周
第五
学期
周
第六
学期
周
1
基本文化素质模块
1
高等数学Ⅰ1
84
84
6
2
高等数学Ⅰ2
68
68
4
3
大学语文
28
20
8
2
4
体育Ⅰ
28
28
2
5
体育Ⅱ
34
34
2
6
体育Ⅲ
32
32
2
7
体育Ⅳ
30
30
2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2
52
3
9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51
51
3
2
英语
模块
1
三级证书
实用英语Ⅰ
56
28
28
4
2
实用英语Ⅱ
68
34
34
4
3
实用英语Ⅲ
64
32
32
4
3
计算机模块
1
一级证书
计算机文化基础Ⅰ
72
36
36
4
4
制图与识图
模块
1
绘图员
建筑制图
84
60
24
6
2
房屋建筑学
68
48
20
4
3
建筑结构( CAD)
60
30
30
4
5
测量
模块
1
测量工
工程测量
64
46
18
4
6
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模块
1
设计员
建筑力学Ⅰ
108
98
10
6
2
建筑力学Ⅱ
64
56
8
4
3
VB程序设计
64
32
32
4
4
建筑结构( 砼)
96
64
32
6
5
建筑结构( 砌体)
60
40
20
4
6
建筑结构( 钢结构)
56
38
18
4
7
施工员
建筑施工
90
60
30
6
8
建筑材料
56
42
14
4
9
工程项目管理
56
42
14
4
10
施工组织与网络计划
56
38
18
4
11
地基与基础
60
40
20
4
7
质量验收
1( 选修)
质检员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56
38
18
4
8
工程造价
1
造价员
建筑工程预算
84
42
42
6
2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60
50
10
4
19
工工程监理
1( 选修)
监理员
监理概论
56
38
18
4
小 计
2625
1311
52
68
236
302
27
27
24
24
24
( 三) 主 要大型作业 或实习 教 学 时 间 分 配 表( 见表2.3)
表2.3
序号
课程
性质
学 期
周 数
1
建筑制图
大型作业
1
1
2
房屋建筑学
大型作业
2
1
3
工程测量
实习
3
1
4
建筑结构( 砼)
大型作业
3
1
5
建筑结构( 砌体)
实习
4
1
6
地基与基础
设计
3
1
7
建筑施工
大型作业
4
1
8
建筑结构( 钢结构)
大型作业
5
1
9
建筑工程预算
大型作业
5
1
10
毕业设计与答辩
大型作业
4
4
11
毕业实习
实习
6
16
证 书 论 证 考 试
职
业
技
能
1
计算机等级证书
二级
1
2
英语三级证书
三级
1
3
施工员
岗位证
1
4
质检员
岗位证
1
5
造价员
岗位证
1
三、 专业教材建设规划
(一) 教材建设目标
争取在3-5年内经过不断选择试用和本专业教师自编、 参编, 组织建设一套体系完整、 内容新颖、 便于组合取舍、 富有特色、 适合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要求的教材体系。
(二) 当前我院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材使用情况见表4.6。
(三) 教材建设思路及规划
本专业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优先使用教育部、 省教育厅推荐的规划教材, 另外是经过对比择优选用正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教材。
我院鼓励有实力的教师参编、 主编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材料, 鼓励教师编写反映新标准、 新规范或者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的补充教材或讲义, 鼓励教师编写、 完善各种教学资料。自编教材讲义要求及时新颖、 反映最新技术发展和标准要求, 适用于当地推广应用。根据以上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 计划在三年内为本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料的调研、 修改和教材的编写、 研究开发建设等项目投入9万元。
六、 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和规划
(一) 今后五年师资队伍建设的总目标是: 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 改革意识强、 师德高尚、 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 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 采取派出进修, 引进、 处聘等多种措施, 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所有在职专职教师都必要达到《教师法》规定的任职要求。至 ,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以上。
2、 建设一支学术造诣高又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 承担学校部分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兼职教师主要从施工企业、 相关院校、 科研勘察、 规划、 设计单位, 聘请专家、 教授、 工程技术人员、 能工巧匠。至 , 兼职教师人数不低于学校专兼职教师总数的1/3。以改进学校师资结构, 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并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
3、 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要鼓励在职专业教师经过参与产学研结合、 专业实践能力培训, 参加注册师执业资格考试的措施, 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另一方面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 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使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数在 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80%。
4、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加紧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 使计算机辅助教学、 模拟教学、 多媒体教学、 网上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至 , 所有教师应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的课时比例达到60%以上。
5、 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至 , 首先在有条件的部分课程中推开使用外语教学, 部分课程实行外语教学, 部分课程实行外语教材, 中文授课。
6、 积极改革探索现有高职高专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制定符合高职高专教师工作特色的教师职务聘任办法, 使对教师的日常评估考核与聘任有机结合起来。
7、 从今年起每年拨款5万元用于在职专任教师的培训、 进修提高。
8、 做好专业带头人和优秀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培植年轻有为的教师脱颖而出。经过几年的努力遴选专业带头人2名, 优秀学术带头人5名。
(三)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见表6.1
(四) 本专业外聘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见表6.2
我院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主要差距:
1、 硕士及以上高学历层次人数偏少;
2、 高级职称教师占28.6%, 尚显较少, 特别是尚无正教授;
3、 ”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4、 青年教师须抓紧培养提高。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表6.1
序号
姓名
主要任课过程
学历
毕业院校
职称
备注
1
陈燕
钢筋混凝土
砌体结构
研究生
安徽建工学院
讲师
一级建造师
2
朱永祥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研究生
沈阳建工学院
副教授
注册监理师
3
林祖宏
建筑材料
本科
沈阳建工学院
高讲
4
朱振东
钢结构
建筑工程测量
研究生
合肥联大
讲师
一级建造师
5
王先恕
建筑施工技术
钢结构
研究生
安徽建工学院
讲师
注册监理师
6
李宏勇
建筑工程预算
研究生
安徽建工学院
讲师
注册造价师
7
陈燕
工程制图
研究生
安徽建工学院
讲师
8
李明
建筑力学
研究生
安徽理工大学
讲师
9
管红兵
建筑结构CAD
建筑测量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本科
安徽理工大学
讲师
10
梁成燕
工程制图
建筑力学
地基与基础
本科
郑州粮食学院
讲师
11
孙杰
工程项目管理
本科
安徽建工学院
助讲
12
13
14
15
表6.2 本专业外聘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序 号
姓 名
职 称
备 注
( 单位职务)
1
王学江
高级工程师
滁州诚信监理公司总经理
2
张 耀
高级工程师
原滁州建筑设计院原院长
3
唐献文
高级工程师
滁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4
章思泉
高级工程师
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副院长、 总工程师
5
赵德友
高级工程师
滁州市凤凰建筑安装公司总经理
6
何正国
高级工程师
滁州市第一建筑安装公司总经理
7
孙元武
高级工程师
滁州市金鹏建筑安装公司总经理
8
盛为力
高级工程师
仁达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
9
10
七、 实验室建设目标、 规划
(一) 现有情况
建筑工程专业是我院最早建设设立的专业, 当前师资力量最强, 相应地实验设备配置也较好, 见下表。
表7.1 建筑工程专业实验室名称、 功能及设备表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主要功能
主要设备
一
建材
力学
实验室
1、 主要承担”建筑材料及其力学特性”的实验教学, 包括钢筋、 水泥、 混凝土、 砖石、 砂浆、 沥青等;
2、 对外开展工程中常见建筑材料性能的检测。
1、 300KN万能材料试验机一台;
2、 600KN材料压力试验机1台;
3、 抗折试验仪2台;
4、 扭力试验机1台;
5、 金属线材弯曲机1台;
6、 各式搅拌机5台;
7、 振筛机4台;
8、 标准养护室1套;
9、 养护箱2个;
10、 水泥负压筛析仪1台;
11、 电动油毡拉力机1台;
二
土工实验室
1、 主要承担”土力学”的实验教学, 包括土的: 液限与朔限、 含水率、 密度、 颗粒分析、 剪切、 固结等;
2、 对外开展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
1、 剪切仪2台;
2、 三联固结仪2台;
3、 电动击实仪1台;
4、 光电式液朔限联合测定仪2台;
5、 分析天平2台;
6、 电动相对密度仪2台;
7、 液限、 朔限测定仪各2台;
8、 电沙浴1台;
9、 电热干燥箱1台。
三
工程测量实验室
1、 主要承担”工程测量”实验教学, 包括水准仪、 经纬仪、 测矩仪、 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 局部地形图测绘、 建筑物定位与放线等;
2、 对外开展工程测量的咨询与服务。
1、 大平板仪1台, 小平板仪16台;
2、 普通水准仪18台;
3、 自动安平水准仪10台;
4、 各式经纬仪16台。
四
基础电工
实验室
主要承担”基础电工”的实验教学, 包括常见电工仪表的使用、 日光灯电路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正反转控制、 单相与三相变压器的联接、 定时限与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等。
1、 电工成套试验仪器设备16套;
2、 各式测试用仪表, 数量多、 规格全;
3、 交、 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试验设备各6套;
4、 单相、 三相变压器各4套。
五
给排水实验室
主要承担”给排水”的水力学综合试验、 安装及调试等。
1、 水力学试验装置4套;
( 二) 实验室建设规划( 见表7.2)
表7.2
时间
建设项目
充实建材、 力学、 测量实验室
新建结构实验室
完善建材、 土工、 力学、 测量
功能要求
常规试验按每班十个小组配置每组4—5人, 需增加数量。另外配置现代化的测量仪器
满足建筑结构课程实验要求, 并可对社会服务, 可开展科研活动
满足我专业人数扩招的需要
投资
( 万元)
25
10
40
( 三) 实验室建设目标
到 建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将累计投入60万元。主要目标是: 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相应增加实验设备数量, 一般实验课一个班级一次分十个小组, 每组4—5人。测量实验室新增全站仪, 激光定位仪, 位置定位仪等现代测绘定位仪器。土工、 建材实验室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争取对外营业。新建结构和抗震实验室, 满足教学和科研要求。
八、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规划
我院实践教学基地分校外和校内两大部分。
(一)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指滁州市内外的建筑施工企业和设计勘察科研等单位。我院与滁州市规划设计院、 勘察院、 咨询院、 科研所等有长期的外聘教师和接收学生实习的关系。安徽省建工集团、 江都建筑总公司、 滁州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综合房地产公司等有长期接收学生实习的合同关系。实践教学环节中认识参观实习部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而且这些单位每年都吸纳我院的部分毕业生就业。
(二) 校内的实践教学场所
校内的实践教学场所主要有: 建筑工程公司、 建筑设计研究所和土木实训中心。前二个部门经过工商注册, 有独立法人资格可对社会服务。建筑工程公司是集体三级施工企业, 建筑设计研究所是丙级建筑设计单位。它们在对外承揽工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同时, 分别承担学生的设计和施工生产方面的实习任务和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 土木实训中心是学校的一个教学部门, 主要承担学生各工种操作技能的培训和生产实习的教学任务。现建有10个实训馆, 可对9个工种进行培训。安徽省建设职业技能岗位鉴定站设在土木实训中心习, 当前可对建设类9个工种的工人技能从初级、 中级到高级的岗位资格进行鉴定、 考核和发证工作。有关土建的实训馆有: 木工、 钢筋模板、 砌筑抹灰、 瓷砖铺贴和混凝土四个。可培训的土建工种有: 木工、 架子工、 钢筋工、 砖瓦工、 抹灰工、 混凝土工等。校内实训馆现有建筑工程专业实训项目, 见附件五。
(三)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进一步巩固加强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和协作关系, 近两年内力争在上海市、 江苏省建立新的实习协作单位, 开辟进沪、 进苏的实习基地, 同时也可增加毕业生进沪、 进苏就业的渠道。
(四) 校内实训馆设施建设规划
到 每年计划投入20万, 完善充实土建实训场馆内的设备。主要是机械、 工具、 检测量具。新增油漆工、 防水工两个工种的实训工位。土木实训中心要积极开展对社会施工单位技术工人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 提高实训水平和效果。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普遍工种实习训练的基础上, 应该有1—2个工种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九、 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院当前已采用的有录像、 光盘、 最新的专业应用软件如预算、 施工组织、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等软件, 多媒体教室( 8个) 、 语音室( 4个) 、 校内英语无线电广播站、 同济大学远程网络教学站、 电子阅览室、 计算机教室( 8个) 等。许多教师制做了多媒体课件并付诸应用。
我院采取鼓励并积极推广应用的各项措施。每年组织培训和考评竞赛工作。不断投资建设新的设施。
学院计划到 将加大用于建设培训开发和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
主要项目有:
1、 配置带有信息技术的建材、 土工、 测量仪器;
2、 配置反映新材料、 新工艺、 新技术的光盘资料;
3、 积极推广多媒体课件教学, 配置各种新版专业应用软件;
4、 建设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