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 Van Gieson染色法;胶原纤维;褪色
在科研工作中,普遍使用Van Gieson染色法显示胶原纤维,但该法中各种染液的对抗作用往往不易得到满意的效果。如苦味酸对细胞核有褪色作用,酸性品红与苦味酸混合的比例不同直接影响染色结果。如何优化三者间的关系,使染色达到最佳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染液配制
Weigert铁苏木素染液 A液:苏木精1 g,无水乙醇100 ml。B液:30%三氯化铁4 ml,蒸馏水100 ml,浓盐酸1 ml。使用前取A液与B液等量混合即成。
Mayer苏木素染液 苏木精 g,钾矾10 g,碘酸钠 g,蒸馏水200 ml。加热使溶解,此时溶液为蓝色,加入水合氯醛10 g,枸橼酸 g,继续加热煮沸5 min,此时染液呈紫红色,冷却后过滤,便可立即使用。
Harris苏木素染液 苏木精1 g(溶于10 ml无水乙醇中),钾矾20 g,蒸馏水200 ml,氧化汞 g,冰醋酸8 ml。将钾矾溶于蒸馏水中,加热使溶解,稍冷后加入苏木精,再缓慢加入氧化汞。冷却后加入冰醋酸,过滤备用。一周后成熟可用。
Van Gieson染液 A液:1%酸性品红水溶液;B液:苦味酸饱和水溶液。临用前分别按A∶B=1∶9、2∶8、3∶7、4∶6的比例混合使用。
染色方法 切片经二甲苯脱蜡,各级梯度酒精“下行” 至水。分别以Weigert、Mayer、Harris苏木素染液深染30 min,流水冲洗使蓝化,蒸馏水漂洗,吸水纸吸干。Van Gieson染液染色5 min,吸水纸吸干,95%酒精(滴加数滴苦味酸水溶液)分色数秒钟,吸水纸吸干,无水乙醇脱水30 s,二甲苯透明,DPX胶封片。
2 结果
细胞核颜色 用Mayer苏木素染色,细胞核呈紫蓝色,再经Van Gieson染色后,细胞核略有褪色,变为棕红色,但仍清晰;用Weigert铁苏木素染色,细胞核呈灰黑色,再经Van Gieson染色后,细胞核基本不褪色;用Harrise苏木素染色,细胞核呈深蓝色,再经Van Gieson染色后,细胞核几乎完全褪尽。
纤维颜色 用1%酸性品红与苦味酸饱和液按不同比例配成的Van Gieson染液染色后,肌纤维呈不同深浅的黄色,胶原纤维为不同程度的红色,红细胞呈黄绿色。具体结果
表1 酸性品红与苦味酸混合比例及染色结果
3 讨论
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组成成分,由成纤维细胞所产生,易被酸性染料着色。Van Gieson作为传统的胶原纤维染色方法之一,其配方中酸性品红用于染胶原纤维,而苦味酸能使肌纤维黄染,染色效果鲜艳明亮,且本法不受组织固定液的限制,因而深受科学研究欢迎。本文中试探将Van Gieson染液中两种染料按不同比例组成配方使用,目的在于探索能否根据不同组织选用不同比例配方达到不同的染色效果。经过我们反复比较试验,按1%酸性品红3份与7份苦味酸饱和水溶液混合配制而成的Van Gieson染液,染色结果胶原纤维与肌纤维颜色鲜艳且对比明显。另外,苏木精为组织学技术中常用的细胞核优良染料,但苏木精单独使用并没有染色作用,必需经过氧化并与媒染剂结合才可形成具备染色能力的色精,常用的媒染剂有钾矾、铵钒、铁钒等,且用不同媒染剂配制成的不同苏木素染液染色效果也不同,我们对比使用不同苏木素染液目的在于找寻一种用于Van Gieson染色法的细胞核染液,该染液染色后不易被苦味酸褪掉。反复比较发现,Weigert铁苏木素深染后再经Van Gieson染色,胞核仍保持较好颜色,分析各种苏木素配方,可能在于媒染剂三氯化铁的作用。用Mayer苏木素染色也可获得满意效果,且结果更为清晰明亮,但Van Gieson染色时间需要缩短,否则细胞核颜色易被褪掉。实验结果并结合以上分析,使用Van Gieson染色法,若将酸性品红与苦味酸按3∶7比例配制染液,并用含铁的苏木素染液如Weigert铁苏木素染细胞核,可获得较为稳定的操作方法,且可使肌纤维、胶原纤维、细胞核的颜色对比更为突出。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比例的Van Gieson染液。
4 体会
Van Gieson染色后不必经过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再分色可避免胶原纤维褪色;用95%酒精分色时加几滴苦味酸及乙醇脱水时间尽量短(不超过1 min),可避免肌纤维黄色褪去。本法中细胞核必须深染,不必分色。本法的最大缺点是胶原纤维易褪色,不能长久保存(保存期约1个月),需及时拍照。
【参考文献】
[1] 杜卓民.实用组织学技术[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477,100105.
[2] 易家农.组织和胚胎学技术[M].湖南医学院,1986:6064,939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