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和县中小学社团建设实施方案定11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太教基 258号太和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太和县中小学校社团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中心校、开发区中心校、县直各学校,民办学校: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校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实现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也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活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落实高效课堂改革和仁恕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现将太和县中小学校社团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和落实。 太和县教育局
2、6月26日太和县中小学校社团建设实施方案为繁荣校园文化,转变育人模式,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太和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学生社团建设、组织社团活动的通知(太教基 418号)要求,结合我县中小学校社团建设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积极扶持、规范运作,推动中小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学校主动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发展。二、主要任务1.
3、完善校级社团。各校结合实际,整合学校资源,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社团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影响广泛的精品社团。2.规范社团管理。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社团的管理,坚持定期开展活动,不断创新社团发展新思路,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的发展意识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中小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展示交流评比。为推动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自 起,县教育局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纳入全县中小学德育测评工作中,学校要积极创新社团活动展示载体,开展校内各种活动节、社团展演评比。教育局牵头在全县各校相同社团之间,开展交流展示活动。4. 打造指导教师队伍。加大社团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培育一支社团活
4、动设计、组织和指导方面有较高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以满足学生社团活动对师资的要求。三、实施步骤(一)筹备阶段( 7月至9月) 1.成立领导小组。县直学校、各中心校指定专人负责,各中小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少先队)及各年级段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校园文化体系和学生社团建设,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工作的顺利实施。2.制定社团建设实施方案和社团申报。各中小学校于7月15日前完成社团建设实施方案编制,9月20日前进行社团申报(以后均为每年九月)。各中小学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及本组教师个人爱好、特长等实际筹
5、建社团,由教研组长分项填写社团申报表交至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各教研组原则上应指导社团12个。3.成员招收。社团立项后,各中小学校于 9月30前,在对全校学生进行社团推介的基础上,学生填写社团报名表交至团委会或相关教研组、指导教师处,由社团指导教师及主要学生干部从中有选择地招收社团成员。社团存续期间,每学期初均招收新成员。各社团应及时将成员更替信息向领导小组报备。(二)社团启动阶段( 10月8日10月13日)召开社团成立大会,宣布各社团师生名单,向指导教师颁发聘书。学校有关部门协调、安排各社团的活动时间和场地。各教研组、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制定章程及活动计划等,全面启动社团各项活动。(三)社团
6、实践阶段( 10月 6月)1.在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政教处、团支部(少先队)加强管理和指导,各教研组、社团指导教师加强组织与指导,力求使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社团在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学校社团建设领导小组努力推行社团年检制度,年检不合格的社团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整改或给予注销。到 上半年,各高中阶段学校(含职高)要达到至少每100人拥有1个社团组织,各初中学校要达到每150人拥有1个社团组织,各小学要达到每200人拥有1个社团组织。 底,每所学校至少有2个全校性、精品化的学生社团。2.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活动育人”这一中心,
7、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各自制定的社团章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特长,因势利导,拓宽思路,独立自主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学生自主选择、参与为主体,以教师积极引导、服务为手段,以学校大力支持、引领为保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需求。(四)成果展示和总结阶段1.结合学校节庆日,如:“元旦”、“五四”、“六一”、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开展社团成果展示活动,或确定“社团活动日”等,以活动展示、图片展示、公演展示、比赛展示、作品集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各社团成果。2.根据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县教育局每年9月评选表彰社团建设先进学校3-6所,精品社团10-20个,优
8、秀个人10-30人。四、相关要求(一)坚持实事求是,提升社团活动实效性学校各部门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努力促使各社团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1.学校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团活动方案。各教研组、指导教师应定期研究社团建设目标、辅导计划,认真围绕目标构建内容,深入开展社团工作,促使学生发展特长。2.指导教师具体实施社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育人效果,又要注重资料(如社团章程、活动计划、工作总结、学生获奖情况、活动图文记录等)积累,每学期末将活动资料交政教处、团委会存档备查。3.各社团原则上设社长1名,副社长12名,
9、负责定期召集本社团成员召开会议,举办活动。各社团社长、副社长由社团成员民主推选,经学校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产生。(二)充分利用条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1. 依靠教师学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本校教师、有特长的学生、外校教师、社会热心人士担任社团指导教师,每个社团配备1-2名指导教师,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2.合理安排,不断扩大师生的参与面。要处理好与正常的教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社团活动,50%以上教师要参与指导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应重视对社团成员的安全纪律教育,确保各项活动开展安全有序。(三)健全有效机制,增强社团活力1.完善领导机制。县教育局基教科牵头负责中小学学生社
10、团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推进学生社团工作开展。各中小学校要将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规划中,健全领导组织,全面做好学校社团的开发建设、活动策划、组织管理、考核和奖惩等系列工作。2.建立流动机制。社团组织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集体,随着社团活动的开展,一部分兴趣转移或不能适应社团发展的成员自然离开原来社团集体,进入另一个更适合于自己兴趣领域的社团集体,学校应该允许社团成员合理流动,建立自由流动机制,增强社团组织的活力。3. 规范管理机制。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学生社团建设方案及相关制度,认真填写中小学学生社团基本情况汇总表(附后),并按时报县教育局基教科备案。要将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工作绩效与学校的
11、岗位绩效考核有机结合。4.优化激励机制。教育局定期评选表彰“学生社团工作先进校”、 “优秀社团”、“优秀社(团)长”、“学生社团之星”“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社团评估考核工作,及时反思,总结经验。经过社团工作评估和各类评比活动,促进学生社团工作规范发展。教育局社团建设负责人 王春丽 电话 8662185 邮箱:附件1.常见中小学生社团的分类中小学生社团能够从活动类型上进行分类,主要分为: (一)提高自身素质型社团此类社团以提高参与者个人能力为目标,如计算机兴趣社、电子校刊社、节目主持人社、英语社等。 (二)文化、娱乐、健身型社团此类社团以文娱、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12、1、文学爱好的学生社团。如文学社、诗社、经典诵读社等。2、体育运动型的学生社团。如武术、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围棋、街舞等学生社团。3、艺术爱好的学生社团。如舞蹈、模特、戏曲、课本剧、器乐、声乐等学生社团。4、兴趣爱好的学生社团。如集邮、书法、美术、摄影、动漫、古迹民俗探究、军事爱好者俱乐部等学生社团。 (三)服务型社团此类社团组织以志愿者组织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如爱心服务社、心理咨询社、环保社等。 (四)科技型社团如科技创造社、科技探究社、天文社、航模社等。附件2.太和县中小学学生社团基本情况登记表学校社团名称社团人数指导教师/联系电话社团团长情况姓名:班级:性别:特长:社团情况简介学校意见: (盖章) 年月日备注:此表一式两份,一份学校留存,一份于9月30日前上交县教育局基教科备案,同时报送电子版至:联系人:王春丽 电话:866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