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简况.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528831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简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简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简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简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简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简况关键词:东南亚登革热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是蚊媒传播疾病,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自1779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首次流行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此病的暴发流行,每次患病人数均超过百万。流行区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以东南亚为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的登革热在东南亚开始大流行。流行过程中有三种或四种血清型同时存在而成为地方流行区。50年代主要流行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60年代在印度尼西亚,以后在新加坡、缅甸以及我国台湾及沿海省份,70年代后东南亚均有程度不同的流行,80年代后,该病在此区日益加重,并成为大部分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1。近年来,每年全世

2、界约有1千万病例,50万现症病人,病死率约5%,有25亿人受到感染的威胁,而东南亚则是最重的地区之一2。为了控制该病,东南亚大部分国家采取了控制蚊媒的措施,使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1流行情况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全年都有病例,流行高峰往往与雨季相一致,相比之下,发病率较高的是泰国。1958-1967年平均发病率为1010万,流行仅限于曼谷和几个大城市。1968-1977年上升至2310万,流行区扩展至各省的大城市。1978-1987年的平均发病率为5410万,比19681977年的发病率升高了倍,而且1987年(28510万)达到了空前的水平3。登革出血热成为这一地区儿童死亡的几种主要原因之一。血

3、清流行病学调查62%为2型病毒,19%为1型,13%为3型,4型只有6%4。越南,1975-1978年的平均发病率为10万,1978-1982年为10万,1983年上升至10万。1984-1986年发病率虽有所下降,但1987年再次上升,仅1-7月份的病例已比1984-1986年平均数高一倍5,6。1991年发病人数111368人,发病率为10万,死亡445人,死亡率为10万,1994年1-7月份发病人数仍达15890例(死亡42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鉴定出4型病毒,以第1型及第2型较多7。新加坡1992年发病率达10010万8。印度尼西亚,发病率较其他国家为轻,但有逐年上升趋势,在全国流行

4、也较普遍。1968年报道后5年为一期,1968年为10万,1973年为10万,1978年为10万,1983年为10万,1988年增长到10万,患病人数总计47573人。1989-1992年间,此病平均年发病率为10万,每年患者约在10362至22807人之间,发病地区1992年已扩大至187个区,1993年已扩散到印尼29个省份。但病死率逐年下降,1968年为%,1973年为%,1992年为%。4种血清型中以感染2型及3型者居多,分别有%及%,感染此二型者致病性较强,1型及4型登革热病毒之患者较少,分别为%及%9。菲律宾,1958年卫生部已纳为需报疾病之一。1959年发病率为10万,死亡率为1

5、0万,1996年高达2810万,死亡率为10万。菲律宾共15个区,最重的有5个区(包括首都),每35年流行一次。流行时都市及都市化的地区较乡村地区的病例数及死亡数均较多,感染者为0-9岁儿童。1979-1983年5年的平均发病率为10万,1984-1988年则倍增至10万。根据19891991年从设于马尼拉SanLazaro院的监测点统计资料显示,病例已超过警戒水准,住院病例超过正常之倍10。马来西亚,197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后,1989-1993年登革热病例有增加趋势,由每年10万增至10万,其发病率局限于人口密度较高的都市区,其发生的病例占所有病例之62%至%11。缅甸,1975-1978

6、年曾报道有17251登革热入院病人(死亡772人)12。中国,台湾省1987年传入该病后并开始大规模流行。1988年从南至北波及全岛,当时报道了10420病例,估计急性病例10万人13。广东省佛山地区1978年突发登革热(4型)流行。此后,又相继发生了1型、3型和2型流行。1980年流行(3型)是1979年10-12月从海南岛儋县北部开始的,沿两海岸向南向北蔓延,波及湛江、佛山、广州、肇庆、汕头、韶关等地区以及广西北海、合浦14。海南于1980年和1986年先后发生两次我国最严重的大规模的登革热暴发流行,分别由3型和2型登革热病毒引起,数月波及18个县市,病例分别多达万和万,死亡475例15。

7、据文献记载,上海、杭州、福州、厦门、汉口和香港均有过此病流行。在北方,山东烟台也有此病的报道16。2控制情况对于登革热的流行,东南亚国家均做了很大努力,通过控制蚊媒来减少疾病的流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经验,都制定了计划目标,使该病有了一定的下降。蚊媒防治新加坡蚊媒防治完全由环境部的环境卫生组织统筹管理,并有专门的机构。防治蚊虫的对策主要是综合性防治,主要是发现孳生源及时清除,如房屋指标超过2%及发生登革热病例,及时进行杀虫剂喷雾。其次是卫生教育,并为伊蚊控制制定了法律条例,因而蚊虫密度逐渐下降(1993年检查房屋656507间,发现埃及伊蚊的有2868间,占%,白纹伊蚊8442间,占%)。埃

8、及伊蚊房屋指数波动在%-%之间8。我国台湾省有专门的伊蚊防治机构,并有地方市长负责。调查显示该地区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组织社区为基础的全民动员,减少孳生源,例如废积水容器、建筑工地和大厦地下室积水等及时清除。不能清除的水体,饮用水推广饲养食蚊鱼、加盖或每周换水,非饮用水投双硫磷砂粒剂,病家周围50米内杀虫剂喷洒,有过病例地区和埃及伊蚊布氏指数曾超过35的地区,再作室内滞留喷洒,从而使埃及伊蚊密度急剧下降,1993年布氏指数降到了113。为了控制本病的流行,我国卫生部已将其列为我国七种监测传染病之一,并于1981年春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登革热防治科研工作会。广州流行时,开展爱国卫

9、生运动,同时在病家周围50米内作空间喷洒,重点流行区作全面喷洒。广西流行时,开展清除孳生源,不能清除的饮用水放养塘角鱼,达到了消灭埃及伊蚊的目的。海南省主要抓住了50个点,建立防治组织,开展卫生教育,发动群众参与,减少伊蚊孳生17。印度尼西亚,防治工作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根据以往的经验,1994年制定了一项称为病媒彻底防治计划。近几年来,每年都有病例发生的村庄作全面药物喷洒。三个月一次对住宅中幼虫孳生定期调查,并根据情况用以药物,从效果来看,蚊虫指数在公共场所降低了5%,学校及住家幼虫指数分别减少了11%和8%9。泰国,1958年登革热流行时即开展了登革热防治计划,并经过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10、,19581967年的防治方案是传染病防治组的喷药队,喷洒杀虫剂防治登革热的流行。第二阶段1968-1977年在严重流行区及其周围地带开展预防喷药,以及孳生地清除。第三阶段1978-1987年各级卫生部门组织居民参与,强调清除孳生源,并把防治融入各省的卫生保健中,但效果都不好。因此,在近阶段,卫生部与教育部开展了部级合作计划,重点将清除孳生源列入中小学课题和课外作业(包括饮用水使用双硫磷)。从伊蚊密度监测来看,有些区域的防治工作确对控制病媒密度发生了作用18。马来西亚,1973年登革热暴发后即开展了防治工作,主要防治措施是首先清除孳生源,其次是使用杀虫剂,再就是卫生教育及法制条例。经过调查,埃

11、及伊蚊的住宅指数由1973-1974年的%与%显着降为1988-1989年的%与%19。防治成效对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的影响,东南亚大部份国家对蚊媒防治作了大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疾病的发生。我国台湾省较为成功,1988年流行时报道了10420病例,确定有1938例,1989年报道了594例,确定16例,1990年没有新发病例13。广西省10多年来再未有登革热的流行。在海南省的50个防治点,据称这几年没有登革热的流行17。越南,登革热也有一定的下降趋势。1991年有111368病例,1993年有77593例,1994年1-7月份仅15890例7。但新加坡、印尼登革热病例仍有上升。马来西亚、

12、泰国仍持续流行。菲律宾仍无明显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人们对此病易感,尤其青少年及儿童,由于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输入病例增多,再就是孳生地清除不彻底,防治方法有待改善,尤其是地区间合作问题。3今后目标在第六届亚洲病媒防治技术研讨会上,东南亚各国组成了新的病媒防治联盟,各国并有专门人员负责及联络,互通信息,主要合作是昆虫学、病毒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及管理。各国制定了具体措施,例如,加强孳生地的清除,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在财政上,根据各地经济状况及民情风俗,争取私人财团及社区的支持,加强疫苗的研究,合理使用杀虫剂等,为加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20。综上所述,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及传播途

13、径,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防治经验,我们认为,首先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清除蚊媒孳生地,合理使用杀虫剂。其次是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积极治疗现症病人。第三是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及行业人员参与蚊虫防治,加强地区间的合作。第四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教育防治蚊虫,并制定有关控制蚊媒的条例。总之,做到以上几点,对于控制登革热的流行是至关重要的。4参考文献1Gubler,DJ.Perspectiveson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denguehemorrhagicfever.KaohsiungJMedSci1994;1015-18.2WHO.ReportoftheCons

14、ultation.Keyissuesindenguevectorcontroltowardoperationalizationofaglobalstrategy.Geneva:1995:1.3UngchusakK,KunasolP.DHFinThailand:Theworseningsituationin30years.DengueNewsletter1987;1363.4WHO.Dengueanddenguehaemorrhagicfever.South-EastAsiaEpidemRec1986;61(27)205.5DoM,etal.Epidemiologyofdenguehemorrh

15、agicfeverinVietnanduring1975-1983.DengueNewsletter1985;1189.6UmenaiT,SuzukiH.Reviewofthedengue/denguehemorrhagicfeversituationintheWesternPacificRegion.DengueNewsletter1987;1369.7NguyenHT,etal.Dengue/denguehemorrhagicfeversituationinVietnan.KaohsiungJMedSci1994;10124-130.8WangNC.Controlofdenguevecto

16、rinSingapore.KaohsiungJMedSci1994;1033-38.9SoedarmoSP.The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controlofdenguehemorrhagicfeverinIndonesia.KaohsiungJMedSci1994;10109-112.10DominguezNN.NationaldenguepreventionandcontrolprogramintheJMedSci1994;10118-121.11MinistryofHealth,Malaysia.Vectorbornediseasecontrolprogram.K

17、aohsiungJMedSci1994;10113-115.12WHO.Denguehemorrhagicfever:diagnosis,treatmentandcontrol.Geneva:1986:1-2.13WangCH,RoamGD.DenguevectorcontrolintheurbanenvironmentofTaiwan,KaohsiungJMedSci1994;1028-32.14唐士元,陆宝麟.我国登革热流行情况及其防治.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5;137.15吴开录,等.登革热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研究.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学术会议(桂林)资料.1998年10月.16

18、安继尧,阎丙中.蚊虫与疾病.医学动物防制1998;14(1)57-59.17许荣满.登革热控制中的化学防治.卫生杀虫药械1995;1(1)22-23.18ChunsuttiwatS,WasakarawaS.DenguevectorcontrolinThailand:developmenttowardsenvironmentalprotection.KaohsiungJMedSci1994;10122-123.19LimLH.Researchondenguevector.KaohsiungJMedSci1994;10116-119.20都市环境之登革热病媒防治一迈向亚洲新联盟国际会议.Deliberationsontheformationofanewalliance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dengue/DHFinJMedSci1994;10144-14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