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深孔钻进事故处理经验_蒋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2871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孔钻进事故处理经验_蒋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深孔钻进事故处理经验_蒋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深孔钻进事故处理经验_蒋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西部探矿工程*收稿日期:2021-12-22修回日期:2021-12-24第一作者简介:蒋杰(1987-),男(汉族),安徽淮北人,工程师,现从事资源勘查工作。深孔钻进事故处理经验蒋杰*1,蒋顶辉2(1.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5地质队,安徽 淮北235000;2.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安徽 淮南232052)摘要:山西省交城县某孔孔底孔壁坍塌,在处理过程中事故由单一的埋钻发展为复杂的深孔埋钻+粘钻。根据地层和孔内情况变化,采取了改变泥浆体系,处理方案为套、扫、反的方法顺利处理好这一复杂深孔事故。为西北地区类似地层的钻进技术、事故预防和处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关键词:孔壁坍塌

2、;埋钻;深孔;反丝钻杆;中和点;处理方案中图分类号:P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23)02-0020-031事故情况简介山西省交城县某煤炭资源勘查孔,钻探施工设计孔深为1480m,该钻孔施工钻进至孔深1296m时,孔内突发异常情况:钻孔孔口无冲洗介质返回、泥浆泵出现泵压高和憋泵的现象、钻机立轴无法回转、关车后回车提拉钻具,提不动等情况发生。根据以上情况并且综合以往钻探施工经验初步判定为孔壁坍塌,查看已采岩芯后,大致判断坍塌位置在距离孔底45m的范围。此次事故孔内钻具情况:114mmPDC三翼刮刀钻头(0.35m)+4立根68mm钻铤(74m)+50mm钻杆+主动

3、钻杆。因是在夜间发生的事故,并且事故现场未及时配备处理此次事故相关器械用具,于是第二天上午待反丝钻杆和打捞工具到场后即刻开始处理。夜间事故发生后一直未停止提拉钻具,未强行回转钻具,给事故处理创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同时也不会造成事故处理过程复杂化。2事故原因分析2.1地质因素钻孔1100m以上地层主要为红层,岩性以砂岩、泥岩、粉砂岩和页岩为主,钻孔1100m以下主要为煤系地层,钻孔1291.8m处岩芯采样破碎严重,取芯困难,岩芯为小块状泥岩,取芯采样最大粒径小于2cm,胶结结构较差,孔壁极易垮塌。2.2泥浆因素施工采用的是传统的聚丙烯酰胺配制的泥浆,该泥浆固相含量低,失水量小,孔底的静水压力小,

4、对提高钻进效率有利。泥浆失水后形成的泥皮薄而坚韧,具有一定的润滑性,但对复杂情况的适应能力较差。事故发生前,施工机班组为了抢进度,只简单地将泥浆粘度增加到30s左右,比重1.13g/cm3,并未加入护壁防塌的处理剂,也未采取其它保护孔壁的措施,在钻具回转敲震和水流冲刷下,导致垮塌非常严重。2.3人为因素钻孔施工的过程中,机长和司钻人员也认为岩石破碎在两淮地区经常见,一般只要增加泥浆粘度,严重时加入防塌剂就行了,快速穿过后再采取其它措施稳固孔壁,问题不大。当孔内出现事故征兆时,司钻人员的精力不集中,钻机和动力机声音发生突变,并未及时关车换挡提升钻具,而是去处理泥浆泵憋泵,耽误了事故处理的第一时间

5、。2.4其它因素当时施工机组使用的是崭新的设备机具和钻具,孔内为50mm6.5mm加厚钻杆,而且是该机组施工的第一个钻孔,事故发生前三天刚更换了闸带和钢丝绳,可以排除设备机具的影响。因此,该事故发生的原因:岩石松散破碎、孔壁不稳定,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孔壁失稳而垮塌埋住钻具;泥浆比重小,护壁性能不够,发现岩石松散破碎未及时加入护壁防塌的处理剂和其它护壁措施;施工机组预防措施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和经验主义思想,操作人员202023年第2期西部探矿工程精力不集中,因此导致了此次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事故机组认真分析了事故原因,根据岩芯和事故发生时的情况确定为埋钻事故。3事故处理经过处理方案

6、:首先,因为是深孔,应将“中和点”尽量往下,争取尽可能多的反回孔内钻具以缩短处理时间;如果孔内情况正常,则用反丝钻杆配合丝锥逐步反回孔内事故钻具;孔底留下一小根钻铤做导向,下长岩芯管套扫到钻头,然后再将钻铤和钻铤同时打捞出孔内;反之,则根据孔内情况及时改变处理方案。第一步,将“中和点”放在孔底接近钻头的位置,钻机反转,发现孔内钻具有劲反不动。随之将“中和点”放在1100m变层的位置,还是反不动。直至900m处才反回了部分钻具,提钻后发现,钻杆底部10m左右附着厚厚的泥皮,这是泥皮粘附卡钻的征兆。根据孔内发生的现象,随后进行了情况分析:聚丙烯酰胺泥浆虽然适合国内大部分地层使用,因为采用了粘土造浆

7、,不可避免地存在失水造壁现象。但在西北地区的巨厚高渗透性红层中钻进,随着钻具在孔内停置,泥浆中的粘土不断被吸附,孔壁泥皮越来越厚就粘住钻具,形成泥皮粘附卡钻,简称粘钻。在这种情况下,使事故性质复杂,事故性质也由简单的埋钻改变为埋钻+粘钻的复杂深孔事故,大大增加处理时间和难度,风险随深度增加也越来越大。处理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为保安全为主,宁愿每回次少反钻具也不能将反丝钻杆留在孔内,造成事故加事故。同时每回次认真检查钻具及接头情况,丝扣不好马上更换,绝不能带着隐患下孔。处理粘钻一般采用油泡、碱浸、打吊锤、震击器等方法,但因为不能开泵无法使用,现场也没有吊锤、震击器,因此采用了最原始的方法:首先将泥浆

8、体系改为西北地区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无固相磺化沥青泥浆,加入聚丙烯酰胺和高粘纤维素增加粘度和、润滑性和选择性絮凝,并随着处理过程的消耗随时增加,以保持泥浆性能。使用反丝108mm长岩芯管加114mm坡口硬质合金钻头套扫。因为钻铤加接头长度为4.7m,岩芯管长度确定为6m比钻铤长1.3m,是为了增加套扫的保险性同时也是为下一回次留导向。采用坡口钻头是为了碰头之后好进入,而且泥皮强度不高,硬质合金钻头就够用了,成本也不高,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采取套一根反一根直至1100m变层位置,然后根据孔内情况再确定处理方案。处理至1109m时,粘钻现象消失,反出的钻具下部不再附着厚厚的泥皮,说明事故头已经超过了红

9、层部分,进入煤系地层。在现场经过讨论,确认事故情况好转,可以加快处理速度,每个回次尽量多反钻具。因为是在超过1200m的深孔中处理事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丝锥带上了安全接头,中和点放在接近钻头的位置,一次性反回剩余钻杆和 3 立根 2 小根钻铤共计177m,此时孔内仅剩余2小根钻铤和钻头。说明埋钻深度在9m以下,经过几天的处理时间,坍塌的岩石会更加密实,在套扫的时候也会更加困难,使用的钻头也必须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钻头改为更加耐磨的多牙硬质合金钻头,下钻到底后套扫的速度随深度增加也越来越慢,说明沉渣越来越密实,提钻后钻头的磨损不大,还可以继续使用。反复冲扫了一个多小时,使孔底岩屑全部返回

10、地面后,才提钻换丝锥打捞上了一小根钻铤。然后使用正常钻具套扫后增加泥浆粘度至2225s,冲扫了一个循环。提钻下丝锥将最后一小根钻铤加钻头顺利打捞上来。事故处理完毕以后,施工机组使用磺化沥青泥浆安全钻进至终孔。4采取的技术措施(1)严格泥浆管理,采用的磺化沥青泥浆按照比例配置。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根据深度和地层随时调整性能。施工现场同时配备高粘纤维素、聚丙烯酰胺、火碱和膨润土,根据需要调整性能。(2)使用反丝钻杆反取钻具时,由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操作钻机离合器,同时根据孔内情况选择“中和点”,争取尽量多地反取孔内钻杆,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事故处理时间。(3)根据孔内钻具长度(一般为4.7m左右)确定11

11、08mm岩芯管长度为6m,是为了能确保套扫一小根,反取后还能留下1.3m左右的导向,方便下一回次准确的套扫。(4)套扫时采用了低成本的密集排列多牙硬质合金钻头,合金数量12排24粒,低出刃负斜镶,既耐磨又能钻进较硬的岩石、掉块等硬物。(5)每套扫一小根钻杆后,反复冲扫直至孔内沉渣返回地面后才提钻换丝锥反取钻杆。这样可以将孔内原来的泥浆替换,又能用新泥浆加强护壁效果,一举两得。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情况随时添加相应的处理剂。212023年第2期西部探矿工程(6)套扫最后一小根埋住的钻铤时,增加了磺化沥青的浓度为4%5%,同时加入高粘纤维素,提高粘度为2225s,并增加了冲扫孔时间为一个循环1个多小时

12、将近2h,直至孔内沉渣全部返回地面,使孔底干净,关泵后钻具能轻松自如地落到孔底。然后才提钻换丝锥打捞上了一小根钻铤,将事故安全结束。(7)使用反丝钻杆的每一回次都仔细检查丝锥的磨损情况,并且及时更换,丝锥下井后上扣要紧,防止提钻时钻具脱落,形成安全隐患,同时造成事故复杂化,人为增加处理难度。(8)根据孔内钻具反取的难易程度确定是否使用安全接头,保证反丝钻杆的安全,以避免事故复杂化,形成事故加事故,更加难处理。(9)提下钻时检查接头磨损情况,磨损大要及时更换,使钻具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下钻时丝扣要上紧,以防止倒车后甩脱钻具,造成更大的事故。5结语(1)严格遵守钻探技术规程,坚持“预防为主,处理为

13、辅”的方针,既要根据钻遇地层合理使用钻进技术参数,也要坚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2)项目部和施工机组对西北地区的地层认识不足,仍采取和两淮地区同样的钻进工艺和泥浆体系。事故处理时,由钻探技术人员及时改为无固相磺化泥浆才使事故顺利处理完毕。因此,合理使用泥浆不仅是钻探施工的需要,尤其在事故处理时更能减少处理时间、避免事故复杂化、加快处理进度的有力保障。(3)事故发生后,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制定处理方案时要考虑设备、机具及工艺水平的实际状况,以及操作者的使用习惯;处理过程中,要贯彻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灵活修订处理方案;确定了具体的处理措施方法

14、、步骤后,要慎重选择和检查打捞工具。(4)使用性能优良的泥浆并加强泥浆管理,做好净化工作,及时清除沉淀池、泥浆池内的岩屑和沉淀物。根据钻遇的岩层性质、孔内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控制升降钻具速度是预防和避免地层垮塌、造成事故的重要技术措施。(5)使用反丝钻杆时,应由熟练人员操作钻机,并防止猛打倒车,尤其在深孔中处理事故时更为重要。因为倒车后容易形成多头事故,处理起来更加困难,严重时可能会报废工程量,造成更大的损失。(6)在深孔中处理事故,最重要一点是及时全面分析事故原因、类型;判断孔内情况,确定处理措施和方法,杜绝强拉硬拧、猛拉猛窜等野蛮操作,以免事故复杂化,为后续处理造成阻碍。比如:该事故分析

15、时,对于事故性质存在是烧钻还是埋钻的分歧,因为在事故表现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像:憋泵、提不动、不能转、动力机变音等情况,这就要仔细询问当班人员,查看岩芯,分析判断孔内情况确定事故类型。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MT/T1076-2008煤炭地质钻探规程S.煤炭出版社,2009.2国土资源部.固体矿产钻探工M.地质出版社,1999.3朱美健,蒋顶辉.复杂孔内事故处理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19(7).(上接第14页)初期坝场区地质结构具土岩双层结构,勘察深度范围内,工程场区揭露地层主有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基岩,上第三系软岩,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全新统坡积层和人工堆

16、积层。初期坝坝基地质条件良好,坝体防渗性能较差,且进一步渗漏可能影响局部坝体稳定。建议对坝体采取防渗处理措施,并对排水措施进行维护、修复,安装浸润线观测设施。并进一步加强初期坝体的反滤排水措施,防止坝体浸润线上升产生坝体渗透变形。现状主坝纵、横向排水沟均损毁严重,受坝体渗水影响,局部坝坡有塌陷、隆起现象。建议对沉积滩进行处理,以保证堆积坝以上有足够长的干滩长度。另外,坝体四周要设置相适应的截洪槽(沟),雨季拦截洪水,防止洪水(或尾水)较大时,发生溢坝现象,严重时可造成溃坝等灾难事故。参考文献:1GB50487-200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2张天华.荥阳市唐岗水库砂土液化问题及评价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2).3葛仁涛,陈平货,陈厚霖.丁店水库大坝坝体渗漏原因分析C/新中国治淮70年论文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