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第七章 信息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信息搜寻与信息系统选择 市场参加者对最优信息的决策选择有两种主要方式,市场参加者对最优信息的决策选择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信息搜寻,二是信息系统的选择。一是信息搜寻,二是信息系统的选择。信息搜寻和信息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一次信息市场的信息搜寻和信息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一次信息市场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的效用损失。从这个角度讲,信息需求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的效用损失。从这个角度讲,信息需求的作用与二次信息市场相类似。的作用与二次信息市场相类似。第一如何通过搜寻得到的最优信息系统;第一如何通过搜寻得到的最优信息系统;第二,如何通过对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实
2、现信息搜寻的目的第二,如何通过对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实现信息搜寻的目的第七章学习路线图第七章学习路线图信息搜寻信息搜寻价格离散价格离散 原因 技术化表述 一般模型一般模型信息系统选择信息系统选择模型表述模型表述应用应用 管理会计 婚姻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最优搜寻次数最优搜寻次数应用应用 串谋 恋爱对象搜寻第一节第一节 搜搜 寻理论及其应用寻理论及其应用乔治乔治乔治乔治 斯蒂格勒和信息搜寻理论:斯蒂格勒和信息搜寻理论:斯蒂格勒和信息搜寻理论:斯蒂格勒和信息搜寻理论: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芝加哥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大学经济学教授,教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成就在于对工业
3、组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成就在于对工业组织、市场功能、价格理论、政府管制等方面做出了开创织、市场功能、价格理论、政府管制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性的贡献。他于他于1961年在年在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杂志杂志上发表著名上发表著名论文论文“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信息搜寻理论的奠基性作品。,是信息搜寻理论的奠基性作品。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主要思想:搜寻的目的是通过获取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搜寻的目的是通过获取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获得收益。称性,以获得收益。搜寻具有成本。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搜寻具有成本。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取决于搜寻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在
4、取决于搜寻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在MRMC处,处,达到最佳收益。达到最佳收益。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设立停止搜寻的标准或原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设立停止搜寻的标准或原则。则。生活中的搜寻:生活中的搜寻:生活中的搜寻:生活中的搜寻:找工作找工作找朋友找朋友找房子找房子找市场找市场找学校找学校1.1.价格离散原理价格离散原理价格离散原理价格离散原理 中国民间有“货比三家”的说法,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购物时也是这么实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是同质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也常常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2012年,对广州市销售的日本尼康相机机身的零售价调查结果直观地说明了这种离散的状况。每台机身价格(元)每
5、台机身价格(元)1500-18001800-21002100-24002400-2700销售店数量1461淘淘宝宝苹苹果果iPhone4s抽抽取取20家家,其其最最低低3850元元 最最高高4480元元 价格离散幅度达价格离散幅度达600元。元。商商铺铺位位置置引引发发的的价价格格离离散散。逛逛街街(旺旺铺铺、偏偏僻僻)、景景区区(山脚、半山腰、山顶)(山脚、半山腰、山顶)价格离散:价格离散:价格离散:价格离散:指在同一市场和同一时间,同质商品之间的指在同一市场和同一时间,同质商品之间的价格差。价格差。(1)价格离散的原因:)价格离散的原因:1)市场是变化和分散,而非统一静止的。)市场是变化和
6、分散,而非统一静止的。首先,由于卖主知道买主探明所有卖主的要价需要付出高昂成本。其次,由于市场供求条件和讨价还价的概率分布在不断变化,刚刚出现的市场平均价格可能很快就被新出现的平均价格所取代,从而使买卖双方刚获得的市场信息很快成为过时信息。2)市场经营过程中销售条件和服务的差别)市场经营过程中销售条件和服务的差别.3)商品信誉保障的差别,商品的异质性。(产品质量)商品信誉保障的差别,商品的异质性。(产品质量)价格离散程度随着市场规模(贸易量和进入市场人数)的变化而变化。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人们获得价格离散程度的知识成为一种极为有利可图的行为造就了一批专门从事搜集和经营信息或信号的企业和个人。如
7、专业化信息公司、咨询公司和信息经纪人等。如果市场规模缩小,人们对价格离散程度知识的需求也将降低,直至为零。劳动市场上,工资率的离散程度与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同样性质。(2)价格离散的经济意义:)价格离散的经济意义:第一,价格离散产生了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也导致了市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差别。市场信息的不完备程度或市场代理人的信息差别程度只是价格离散幅度的另外一种观察形式。第二,价格离散产生了有利可图的信息搜集行为,如市场信息的收集、储存、传播和利用等。信息市场的出现可以看做是价格离散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后果之一。第三,价格离散诱发了信息搜寻的动机并提供了信息搜寻的可能,或者说,价格离散刺激了搜寻行动的
8、出现。(3 3)价格离散的基本模型:)价格离散的基本模型:)价格离散的基本模型:)价格离散的基本模型:只讨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不同时涉及两种以上只讨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不同时涉及两种以上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即只对同地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率进行测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即只对同地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率进行测度的模型。度的模型。(三)例题例1 现以表7-1的调查为例进一步说明上述模型的应用。为计算方便,将表7-1数据处理成表7-2的形式。表2 尼康相机机身价格离散分布nPntn tn1170011219002332000254220038523003116250011272
9、600113根据表7-2,得 D=2600-1700=900元P=2161.5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得:=/p=11.3%通过比较某些主要的同质商品在不同市场中的价格离散率,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市场之间成熟程度的差别,这一点对于改善市场宏观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市场价格离散率在0.050.1之间时,市场组织的发育较为成熟。二、信息搜寻二、信息搜寻二、信息搜寻二、信息搜寻(一)价格离散与信息搜寻(一)价格离散与信息搜寻(一)价格离散与信息搜寻(一)价格离散与信息搜寻 搜寻理论一般将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限定次数)和连搜寻理论一般将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限定次数)和连续搜寻(保留价格)两种类型。续
10、搜寻(保留价格)两种类型。假设前提:假设前提:假设前提:假设前提:消费者知道市场上价格的整体分布情况,但不知道消费者知道市场上价格的整体分布情况,但不知道每个销售商的价格。每个销售商的价格。固定样本搜寻:预先选定几个销售商,寻找其中的最低价固定样本搜寻:预先选定几个销售商,寻找其中的最低价格。格。连续搜寻:在市场上连续不断地搜寻,直至搜寻到愿意接连续搜寻:在市场上连续不断地搜寻,直至搜寻到愿意接受的价格。受的价格。(2 2)搜寻方式:)搜寻方式:)搜寻方式:)搜寻方式:1)交易区域化是最为古老的搜寻方式之一。)交易区域化是最为古老的搜寻方式之一。2)专专业业化化贸贸易易商商的的出出现现是是对对
11、搜搜寻寻方方式式的的一一个个发发展展,潜潜在在的的买买卖卖者者通通过专业化贸易商的集中化专业贸易活动得到相互需要的市场信息。过专业化贸易商的集中化专业贸易活动得到相互需要的市场信息。3)广广告告,特特别别是是分分类类广广告告,是是买买卖卖双双方方相相互互交交换换信信息息的的现现代代方方式式,也是现代人信息搜寻的主要方式。也是现代人信息搜寻的主要方式。4)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5)直接走访,如走访商店,市场行情实地调研等。)直接走访,如走访商店,市场行情实地调研等。6)专专业业或或非非专专业业化化信信息息机机构构或或个个体体,这这不不仅仅包包括括信信息息公公司司、职职业业介介绍绍所所、婚
12、婚姻姻介介绍绍所所和和专专业业咨咨询询公公司司等等机机构构,还还包包括括自自由由信信息息经经纪纪人人,媒媒婆或红娘等。婆或红娘等。7)通讯搜寻,如电话咨询、函件、网络搜寻等。)通讯搜寻,如电话咨询、函件、网络搜寻等。讨论:还有什么搜寻方式?讨论:还有什么搜寻方式?讨论:还有什么搜寻方式?讨论:还有什么搜寻方式?2 2 价格离散于搜寻的关系(经济学分析):价格离散于搜寻的关系(经济学分析):价格离散于搜寻的关系(经济学分析):价格离散于搜寻的关系(经济学分析):搜寻是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收益。但搜寻具有成本,搜寻是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收益。但搜寻具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
13、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由搜寻成本和搜寻的预期收因此,最佳搜寻次数(或规模)由搜寻成本和搜寻的预期收益之间的相关关系决定。在益之间的相关关系决定。在MRMC处,达到搜寻的最佳收益。处,达到搜寻的最佳收益。一般而言:一般而言:一般而言:一般而言:购买的商品价格越高,搜寻次数就越购买的商品价格越高,搜寻次数就越市场范围越大,搜寻成本就越市场范围越大,搜寻成本就越价格离散率越高,搜寻的收益就越价格离散率越高,搜寻的收益就越搜寻的密度越大,价格离散率就越搜寻的密度越大,价格离散率就越多多多多高高高高大大大大低低低低当价格离散扩大时,搜寻到最低价格预期收益会增加。当价格离散扩大时
14、,搜寻到最低价格预期收益会增加。当价格离散增加时,个人的边际收益向上递增,结果个人对当价格离散增加时,个人的边际收益向上递增,结果个人对信息的需求也就相应地向上移动,这是信息的需求也就相应地向上移动,这是搜寻与价格离散关系搜寻与价格离散关系的第一特征的第一特征。当价格离散率固定,搜寻边际成本的下降,将导致搜寻次数当价格离散率固定,搜寻边际成本的下降,将导致搜寻次数的增加。相反,如果个人搜寻密度增加,同质商品的价格离的增加。相反,如果个人搜寻密度增加,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程度将会减少。如果搜寻密度非常低,行业内的价格分布散程度将会减少。如果搜寻密度非常低,行业内的价格分布将具有明显变化的特征。这是
15、将具有明显变化的特征。这是搜寻与价格离散关系的第二特搜寻与价格离散关系的第二特征征。例如,由于相对较高的搜寻成本和相对更高的时间等机会成本,旅游者搜寻密度较低,因此,在旅游者在购买者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市场上,价格离散率一般相当高。即使都对信息有所需求,但供求双方在搜寻时仍然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最明显体现在搜寻对象的易识程度上。按经验推测潜在买主识别潜在卖主往往要比潜在卖主识别买主容易些。同理,劳动者识别雇主通常要比雇主识别劳动者容易些。第一第一 为什么讨价还价最激烈的地方是在菜市场,而不是购买为什么讨价还价最激烈的地方是在菜市场,而不是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商场上?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商场上?首先,
16、在菜市场上,买主与卖主之间对商品质量和成本的信息非对称程度远低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市场。其次,菜市场上的搜寻是多次重复进行,买主通常积累较多的搜寻和谈判的程度,其对耐用消费品的搜寻经营和信息将小于前者。最后,购买蔬菜是几乎每天都采取的交易活动,其搜寻的边际成本较低。购买耐用消费品往往只采取一次的交易活动,搜寻边际成本较高,因而谈判的战略地位较弱。第二第二 为什么离退休老人经常可以买到物美为什么离退休老人经常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呢?价廉的商品呢?重要原因在于离退休老人的时间机会成本小于某些高收入人员,前者搜寻的战略地位优于后者。如果离退休老人第一次搜寻发现市场价格离散率越高,他采取第二次搜寻的可能
17、性就越大。信息搜寻模型:信息搜寻模型:信息搜寻模型:信息搜寻模型:假设前提:假设前提:假定决策者对已知选择范围的概率分布具有完假定决策者对已知选择范围的概率分布具有完全信息,但对具体的每个选择却没有完全信息。全信息,但对具体的每个选择却没有完全信息。信息搜寻是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搜寻活动进行的每一步,信息搜寻是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搜寻活动进行的每一步,都存在两种决策,都存在两种决策,一是停止搜寻,以当前获得的信息为基础,选择最佳的行动方一是停止搜寻,以当前获得的信息为基础,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对应方案有一个风险损失值;案,对应方案有一个风险损失值;二是继续进行搜寻,此时要付出搜寻成本,可以求出
18、在期望的二是继续进行搜寻,此时要付出搜寻成本,可以求出在期望的信息量下,最佳的选择方案及期望的风险损失值。信息量下,最佳的选择方案及期望的风险损失值。假设某市场中存在一个商品Q,其单价为p,同时市场中部分商品对每件商品均能给予d的折扣。假如不给予折扣的卖家比例为q(q1),给予折扣的卖家比例为1-q。函数u(x)表示买家通过卖家付出成本c时,买家的负效应为u(-c)0(3)买家购买有折扣d的商品,此时买家获得总体效用为u(-c)+u(-p+d).模型可知:u(-p)u(-c)+(1-q)u(-p+d)(6)那么U1U2,即第一种选择优于第二种选择。如果(1-q)u(-p)u(-c)+(1-q)
19、u(-p+d)(7)那么U1U2时,cc0。由(6)式可知,当U1U2时,cc0。U1、U2与c的关系可用图表示。通过对(2)和(3)式计算可知,对于c的任意值,U2的曲线都要比U1陡。如果U1U2,即搜寻成本相对地高时,买主更乐意在第一家买下商品。当当搜搜寻寻成成本本小小于于C时时,搜搜寻寻是是经经济济的的;当当搜搜寻寻成成本本大大于于C时时,搜寻就是不经济的。搜寻就是不经济的。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举例说明:假设一个消费者打算购买一件服装,市场上打折的商店和不打折的商店各有50%。买到不打折的服装获得的收益U1为10,买到打折的服装获得的收益U2为15。如果每次的搜寻成本为2,则:
20、U150%10+50%15 2=10.5U2 50%15+50%10.52=10.75U2 U1如果每次的搜寻成本为5,则:U150%10+50%15 5=7.5U2 50%15+50%7.55=6.25U2 n搜寻都是不经济的最佳搜寻次数局限性:局限性:(1)尽管最佳搜寻次数的确定只与搜寻成本和预期收益相关,但如何准确确定搜寻成本和预期收益却很难,这不仅涉及市场价格信息的离散程度,还与买主的搜寻范围、购买商品数量、以及购买商品的种类等诸多因素相关(2)提出的市场信息最佳搜寻次数的模型是建立在一次性购买的条件基础上的,如果购买行动反复进行,基于搜寻的购买次数就应当被加以考虑(3)模型尚未考虑买
21、主讨价还价经营等的成交价格相关的因素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他们对市场的分析使其可以得到这个奖项。“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买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彼得戴蒙德(Peter A.Diamond)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年仅23岁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选为美国经
22、济协会主席。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他为美联储委员会理事。据了解,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是世代交叠模型的提出者,社会保障、养老金和税收问题专家。戴尔莫滕森(Dale T.Mortensen)教授生于1939年2月2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研究领域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理论,尤其是在工作搜寻和失业理论(the theory of job search and search unemployment)方面颇有造诣,并且将其扩展于劳动调整、研发、个人关联以及劳动再分配(labor turnover,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ersonal relati
23、onships,and labor reallocation)等方面的研究。莫滕森是美国公民,现任职于美国西北大学。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莫滕森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克里斯托弗教授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Pissarides),1948年2月20日出生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于1970年在埃塞克斯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71年在同一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后 他到伦敦经济学院求学,于1973年在该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76年于伦敦经济学院任教。皮萨里德斯最知名的学术成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间交互作用的搜寻和匹配理论。他还
24、推动了匹配函数概念的确 立,该函数用于解释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失业至就业的流动状况,他还是利用这一函数进行经验估算方面的先驱之一。近来皮萨里德斯主要从事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增长 的研究。皮萨里德斯还于2005年与莫滕森共同获得了IZA劳动经济学奖。他还是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计量经济学协会会员。工作搜寻与工作匹配为什么在很多人失业的同时也会存在大量的职位空缺?为什么在很多人失业的同时也会存在大量的职位空缺?经济政策到底是如何影响失业的?经济政策到底是如何影响失业的?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中只要劳动者愿意,失业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情况,摩擦成本或者说搜寻成本的存在,使得市场难以达成效
25、率出清,劳动者和厂商搜寻到对方均需要成本,即使双方接触后,也可能因为不匹配而无法形成雇佣关系。会有空缺职位和失业工人都大量同时存在的现象。在考虑搜寻成本的情况下,如何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呢?在考虑搜寻成本的情况下,如何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呢?(一)工作搜寻模型-DMP模型简述:失业工人以一定的速率找到工作,厂商所提供的职位以一定的速率随时间流逝而取消。工人在被雇佣和失业之间进行选择,选择的依据取决于这两个状态所带来的期望效用,其中,被雇用的效用由当期的工资收入和失去工作的预期损失所决定,被雇用的效用由当期的工资收入和失去工作的预期损失所决定,而厂商则在维持空缺和雇佣工人填补空缺之间选择而厂商则
26、在维持空缺和雇佣工人填补空缺之间选择。劳动力和厂商在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相遇,在雇用之前,双方需要进行匹配,并通过讨价还价决定工资水平,也即厂商在寻找合适的工人,而工人也在寻找合适的厂商,这个工程不是当期完成的,因而失业和空缺职位必然会同时存在失业和空缺职位必然会同时存在。二、搜寻匹配函数的设定 匹配函数的本质是有摩擦市场的搜寻技术。搜寻是有成本的。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最终表现为表现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率,那么便可以用这两者来规定匹配函数的形式。对匹配函数可以进行如下推导:假设劳动力市场处于稳定状态时,有劳动力总量为L,其中失业工人数量为U,被雇用的工人数量为E,并假设每个职位上最多只能有一个工
27、人。所有的失业工人以速度 a找到工作(由模型内生决定);市场上空缺的职位数量为V,而职位以一个外生的速度b在消失。存在搜寻摩擦的劳动力市场上,工人和厂商都在努力搜寻对方并进行匹配。这一复杂的过程用匹配函数M=M(U,V)来表示,并且 Mu0,且Mv0,随着正在搜寻所需工人的雇主和正在寻找工作的工人数量的增加,实际雇用的数量就会上升。经济所覆盖的规模越大,从而有更多的企业和工人在劳动力市场搜寻对方,在某一既定的时间里,成功雇用的量就是越大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匹配函数描绘了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空缺职位V的上升将会使得工人找到工作变得更为容易,也即失业工人找到工作的速率上升,进而使得失
28、业率下降。根据皮萨里德斯的研究,匹配函数具有柯布-道格拉斯的形式,即M=M(U,V)=KUV(其中01,01),据此可以画出匹配函数的形状 戴蒙德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人增加搜寻行为具有外部性。他将外部性分为两种:拥挤效应拥挤效应,即若某个人工人增加了搜寻行为,将会使得其他工人的雇用更为困难,也就是使劳动力市场变得更为拥挤;厚市场效应厚市场效应,即工人增加搜寻的行为也使得厂商的聘用更为容工人增加搜寻的行为也使得厂商的聘用更为容易易。若+1,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中厚市场效应作用更大,规模效应递增。根据一些学者和戴蒙德自己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0.4左右的水平、而在0.6作用的水平时,匹配函
29、数大致保持规模不变的形式。皮萨里德研究指出,经过搜寻、匹配、招聘、解聘等过程后,职位空缺率和失业率之比将达到一个稳定的值,此时劳动力市场达到稳定的均衡,失业率也不再变动,如图7-9所示。此时的均衡点为E1,决定了均衡的失业率水平U1和空岗水平V1。在给定市场中劳动力紧缺程度是,匹配效率的变化会导致曲线的整体移动,若匹配效率降低,曲线整体外移,均衡时失业率和空岗率会同时上升,匹配效率的提高会带来相反的变化。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中,大量的空岗和失业同时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匹配效率的低下,改善此状况的合适政策应该致力于提高匹配的效率。三、工资议价与最终匹配 DMP模型所解释的劳动力市场是存在搜寻摩擦
30、,并不存在一个瓦尔拉斯意义的拍卖者,工人和厂商通常在市场上相遇,此时最常用的工资决定方法是雇主和雇员之间进行讨价还价。为了说明工资议价,这里首先需要说明取决于那些主要因素。根据前面的假设,雇员再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之间进行选择,产生在保持职位空缺和招聘工人填补空缺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对双方均衡时候的效用/利润函数进行分析,可决定唯一的工资水平w。这里为了简化分析,不考虑贴现率。假设工人就业的效用为 VE,选择失业的效用为VU,就业会有工资收入w,失业的时候会得到失业补助s,由开始的论述,有VE=w+b(VU-VE)而VU=s+a()(VE-VU),也即就业的效用由当期的工资收入和失业工作的预期损失
31、所决定,而失业状态的效用由失业补贴和得到工作的预期收入所决定。假设厂商维持职位空缺的利润为 VV,雇用工人听不空缺的利润为VF,维持一个岗位需要付出成本c,招聘到匹配的工人可获得产出y,假设厂商创造和取消一个职位不需要付出成本。类似可有 VV=-c+()(VF-VV),VF=y-w-c+b(VV-VF).也即保持职位空缺的利润由维持空缺所带来的成本和空缺被填补的预期收益所决定,而雇用工人填补空缺的利润由工人所带工人的产出和职位被取消的预期损失所决定。从厂商的角度来看,由于创造和取消岗位并不需要任何成本,厂商亦在是否创造岗位之间做出决策,在均衡的时候,应该有厂商维持一个空缺岗位的期望利润是0,即
32、VV=0(否则厂商创造空岗位便是有利可图)。考虑到这点,并根据上面四个效用/利润函数,可解出均衡时候工资也就是说,均衡时候的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和维持一个工作岗位的与其成本之差。并且也可以发现,若市场上劳动力越紧缺,雇用工人所需要付出的工资就越高;匹配时工人的生产力越高,厂商所愿意付出的工资也越高。匹配效率的增加也会使愿意付出的工资量增加。工资最终由双方讨价还价来决定,假设工人方面讨价还价的能力为,而厂商方面讨价还价的能力1-。若双方就工资进行讨价还价达成纳什均衡解时,所决定的工资应该满足:maxVE(w)-VUVF(w)-VV1-其中VU和VV并不是工资的函数,因此它们便构成讨价还价中双
33、方的威胁点。例如若决定的工资水平给工人带来的期望收益低于VU,工人要求辞职等来提升工资的威胁就是十分可信的,因为此时即使工人不工作,也能够得到预期收入VU。失业补助、劳动力市场的紧缺程度以及匹配效率等都会影响到最终工资的决定。搜索与匹配模型表明搜索与匹配模型表明,在稳定均衡静态下,失业保险福利和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位破坏率和劳动力增长率的上升提高失业率,而匹配过程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则会降低失业率。并且失业保险福利、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匹配过程效率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工资具有正效应,职位取消率的上升对工资具有负效应。四、工作搜寻模型的意义 如何在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
34、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这个模型也强调,劳动力市场实际上并不总是有效率的,政府有责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人们找到就业机会提供帮助,但政策的使用也需要审慎考虑。匹配模型对政策上有什么启示呢?匹配模型对政策上有什么启示呢?可以结合上面的搜寻函数曲线来说明。利用贝弗里奇曲线和利用贝弗里奇曲线和劳动力市场的紧缺程度,可以对由劳动力需求不足所引起和劳动力市场的紧缺程度,可以对由劳动力需求不足所引起和摩擦性结构性失业进行良好的区分。摩擦性结构性失业进行良好的区分。具体如图7-10所示,当需要不足所引起的失业率为0的时候,有U=V,即图中45度与贝弗里奇曲线相交所描绘的点,这时,总体失业率为U0
35、。但如果所观察的失业率为图中的U1,则U1-U0便是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那么这种情况下,政策所关注的就应该是刺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使失业率趋向于U0,但是若这种措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失业率沿着贝弗里奇曲线移动到U=V线的左边,这时存在的失业便是结构性失业或者摩擦性失业。因为此时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充足的就业岗位,在存在大量职位空缺的情况下,失业是不能实现就业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摩擦成本的存在,失业者不能实现就业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摩擦成本的存在,或者是由于匹配效率的低下所造成的状况,此时的政策应该关注政策应该关注减少摩擦成本或者提高匹配效率。减少摩擦成本或者提高匹配效率。寻找工作的决策 假定就业市
36、场的工资平均地分布于假定就业市场的工资平均地分布于500与与2500元之间。你现在元之间。你现在的工资是的工资是1500元。若你去面试,面试成本是元。若你去面试,面试成本是200元。你会继续元。你会继续去寻找工作吗?去寻找工作吗?解 由于工资率是服从从500元,2500元之间的均匀分布,因此均值是1500元。你目前的工资率正好在工资均值的位置上。你若继续去寻找工作,你的工资均值仍会是1500元。看上去,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做的事。但是,上述推理是有误区的。为什么?为什么?原因在于你目前的工资1500元可以让你拒绝接受任何工资低于1500元的就业机会,因此,你尽管面临工资率在500元,1500元之间
37、的可能,但你不会去接受这种机会,你可以避免这种风险的损失。你所失去的,只有面试成本200元。因而,问题的实质就在于,你愿不愿意花200元面试成本去试一试运气。而这样一来,问题就变为:投入200元面试成本,概率是1(不管结果如何,你必投200元)。获得工资率在1500元,2500元之间的机会,这个概率是1/2。由于工资率是服从均匀分布的,所以工资率在1500元,2500元之间的均值是2000元,这个概率是1/2。由于工资率是服从均匀分布的,所以工资率在1500元,2500元之间的均值是2000元,比你目前的工资高出500元,比你目前的工资高出500元,所以,你继续搜寻工作的净所得(边际收益减去2
38、00元边际成本)是 0.5500-200=50元这说明,“继续搜寻”可以提高你的期望收入水平,继续寻找工作是理性的选择。(二)寻找最低价格 假设在商品市场上,买主希望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又假设商品市场有五类卖主,他们开价分别是1.00、1.05、1.10、1.15和1.20元。如果买主随机搜寻且只走访一家卖主,遇到每个价格的机会都是1/5、故预期价格是1.00(1/5)+1.05(1/5)+1.1(1/5)+1.15(1/5)+1.2(1/5)=1.1元。在第一次搜寻中,买主遇到每一类买主的概率都是1/5。在第二次搜寻中:(1)第一次搜寻获得的价格为1.2元,第二次搜寻获得更低价格的概率是4/
39、5,平均为1.075元,故预期的最低价格为4/51.075+1/51.2=1.1元(2)第一次搜寻获得的价格为1.15元,第二次搜寻中获得1.15元或1.2元的概率是2/5,获得更低价格的概率为3/5,平均价格为1.05元,故预期更低价格为2/51.15+3/51.05=1.09元(3)如果第一次搜寻获得的价格为1.10元,第二次搜寻获得更低价格的概率是2/5,故预期的最低价格为3/51.1+2/51.025=1.07元(4)如果第一次搜寻获得的价格为1.05元,第二次搜寻获得更低价格的概率是1/5,故预期的最低价格为4/51.05+1/51.0=1.04元(5)如果第一次搜寻获得的价格为1.
40、0元,第二次搜寻就不重要了。这样,第一次搜寻的预期最低价格为1.1元,第二次搜寻的预期最低价格为1.1+1.09+1.07+1.04+1/5=1.06 元。四、搜寻理论的应用(一)串谋与秘密削价 搜寻理论首先被应用于分析寡头专卖厂商与秘密销价问题。搜寻理论首先被应用于分析寡头专卖厂商与秘密销价问题。寡头专卖厂商常常希望通过串谋使他们的共同利润最大化。在典型的串谋环境中,每个厂商都希望其他厂商遵守串谋协议又都企图通过秘密销价争取而不被其他竞争厂商发现。在信息经济学看来,这实际是个信息搜寻理论问题想长期地维持秘密削价而又不会导致串谋协议瓦解是相当困想长期地维持秘密削价而又不会导致串谋协议瓦解是相当
41、困难的难的在这里,搜寻理论给出有关串谋方法的三个经验推测。第一经验推测:寡头专卖厂商的串谋对于大买主常常是无效的,第一经验推测:寡头专卖厂商的串谋对于大买主常常是无效的,对于小买主则多半能够奏效。对于小买主则多半能够奏效。第二个经验推测:对于明确地公开其所支付价格的买主,串谋第二个经验推测:对于明确地公开其所支付价格的买主,串谋常常更显得困难重重。常常更显得困难重重。第三个经验推测:如果主要的买主在不断地变化,串谋通常将第三个经验推测:如果主要的买主在不断地变化,串谋通常将会受到极大地限制。会受到极大地限制。总之,对于任意买主,卖主数量越多,并且买主数量越少,对于任意买主,卖主数量越多,并且买
42、主数量越少,变换买主的收益也就越大;变换买主的收益也就越大;如果商品的质量愈同一,并且买主的购买量愈多,如果商品的质量愈同一,并且买主的购买量愈多,买主变换卖主的成本愈低。买主变换卖主的成本愈低。(二)爱情经济学1 1 1 1 找对象模型找对象模型找对象模型找对象模型 个体是否采取搜寻行动,一方面与个体的边际搜寻成本个体是否采取搜寻行动,一方面与个体的边际搜寻成本有关,另一方面,与个体所处的对策战略地位有关。有关,另一方面,与个体所处的对策战略地位有关。以以“鲜花插在牛粪上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社会学问题为例。人们经常发的社会学问题为例。人们经常发现,美丽动人的姑娘身边常伴着其貌不扬,甚至现,美丽
43、动人的姑娘身边常伴着其貌不扬,甚至“水平水平”中中下的小伙子。反之,身材魁梧且英俊的小伙子往往找的是相下的小伙子。反之,身材魁梧且英俊的小伙子往往找的是相貌平平的姑娘为妻。貌平平的姑娘为妻。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在同等条件下,美丽的姑娘搜寻的机会成本高于相貌普通的姑假设在同等条件下,美丽的姑娘搜寻的机会成本高于相貌普通的姑娘,为简单化,假设后者为娘,为简单化,假设后者为1时,前者为时,前者为2;同样,英俊小伙子搜寻的机;同样,英俊小伙子搜寻的机会成本也高与相貌普通的小伙子,假设后者为会
44、成本也高与相貌普通的小伙子,假设后者为1时,前者为时,前者为2。又假设找。又假设找到相貌美丽或英俊的伴侣的收益为到相貌美丽或英俊的伴侣的收益为2,找到相貌普通的伴侣的收益为,找到相貌普通的伴侣的收益为1。分析:分析:分析:分析:以以美美丽丽姑姑娘娘的的角角度度考考虑虑,她她的的最最优优选选择择必必然然是是不不搜搜寻寻,等待相貌普通的小伙子的搜寻。等待相貌普通的小伙子的搜寻。以以相相貌貌普普通通的的小小伙伙子子的的角角度度考考虑虑,他他与与美美丽丽姑姑娘娘对对局局的预期收益最高,则他会主动搜寻美丽姑娘。的预期收益最高,则他会主动搜寻美丽姑娘。这这样样,双双方方都都将将这这种种策策略略看看作作为为
45、最最优优策策略略,因因而而就就会会出现稳定均衡。出现稳定均衡。同同样样,另另一一种种稳稳定定均均衡衡出出现现在在相相貌貌普普通通的的姑姑娘娘主主动动搜搜寻英俊小伙子的情形中。寻英俊小伙子的情形中。在均衡点上,效率与公平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在均衡点上,效率与公平达到了完美的结合。针对上述博弈采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求解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一般分析如下:假设美丽姑娘为局中人A,其混合策略为以概率p1搜寻,以概率(1-p1)不搜寻;相貌普通姑娘为局中人B,其混合策略为以概率p2搜寻,以概率(1-p2)不搜寻。又假设英俊的小伙子为局中人C,其混合策略是以概率p3,以(1-p3);相貌普通的小伙子为局中人D,
46、其混合策略为以概率p4搜寻,以概率(1-p4)不搜寻。令局中人A的预付支付为UA,有婚姻市场中的信息搜寻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婚姻介绍所专门搜寻、处理、提供婚姻产品信息的职业机构,是为降低婚姻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它靠收取信息服务费和交易场地费来维持运转。媒人和红娘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不可小视,但往往会为了得到一份厚重的彩礼和酬金而夸大当事人双方的信息特征,隐瞒某些对双方不利的信息。试运用搜寻理论分析网恋现象。试运用搜寻理论分析网恋现象。2 最佳恋爱次数设恋爱次数为T,每次恋爱耗用的时间、金钱
47、、精力边际成本为MC1=b,因每次继续搜寻更好的对象而放弃的婚姻机会所产生的边际成本(如婚姻产生的安逸和幸福感,生养小孩子带来的快乐和温馨等)为MC2,考虑到年龄、社会压力、心理变化等隐私,边际成本与恋爱次数正比,即MC2=aT,每次恋爱获得边际收益为MR,爱情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存在边际收益递减的特点,爱情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因而边际收益与恋爱次数成反比,即MR=c/T。在寻觅最佳配偶的过程中,更多地搜寻会提高效用,同时也会增加成本(也有搜寻成本降低的情况见图7-12)。搜寻会止于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处(MC=MR),因为继续搜寻的追加成本或超过从更好的对象那里去的的预期收益。
48、设MC1=1,MC2=(1/4)T,MR为6/T,由 MC=MR,得1+(1/4)T=6/T 解得T=3.29。当T=1时,MR=6,MC=1.25,差额B=6-1.25=4.750当T=2时,MR=3,MC=1.5,B=3-1.5=1.50当T=3时,MR=2,MC=1.75,B=2-1.75=0.250当T=4时,MR=1.5,MC=,B=1.5-2=0.50因此,最佳恋爱次数为三次,一个理性人可以发现并确定较好的对象并结婚。当然,变化成本和收益的取值,我们会得到其他的结果,不过,一般而言,大多数人谈恋爱的次数在23次之间。此外,消费者为购买消费者走访商店或百货公司的最佳搜寻次数23次之间
49、,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工作时在企业之间“跳槽”的次数也多为23次。23次时许多搜寻行动的稳定均衡点,中国民间俗语“事不过三”就蕴含着朴素的搜寻原理。请问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事不过三”的最优搜寻行动的例子?4.4.4.4.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例题例题例题例题1 1:消费者有关商品的搜寻分类:消费者有关商品的搜寻分类:消费者有关商品的搜寻分类:消费者有关商品的搜寻分类 U 易识 难识 高档品市场 高档品市场 易识 难识 常用品市场 常用品市场 C易识高档品:高级服装、高档家具等易识高档品:高级服装、高档家具等难识高档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难识高档品:保健品、化妆品等易识常用品:蔬菜
50、、水果、普通服装等易识常用品:蔬菜、水果、普通服装等难识常用品:饮料、药品、洗涤用品等难识常用品:饮料、药品、洗涤用品等例题例题例题例题2 2:房地产交易的信息搜寻房地产交易的信息搜寻房地产交易的信息搜寻房地产交易的信息搜寻二手房的出租或销售二手房的出租或销售客户和业主:客户和业主:客户和业主:客户和业主:假设每次搜寻的信息为假设每次搜寻的信息为a,搜寻,搜寻n次才达成交易。每次搜寻平均成次才达成交易。每次搜寻平均成本为本为c,则总成本为,则总成本为c n,收益为,收益为U。对客户或业主而言,其对搜寻信息的利用只是一次性的,交易一对客户或业主而言,其对搜寻信息的利用只是一次性的,交易一旦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