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26269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 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由于涉及面广,所须记忆的地点、现象、大事纷繁冗杂,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起来枯燥,学起来无味。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最新,欢迎查阅!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 1、岩石分三大类: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转变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转变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

2、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凹凸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凹凸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积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凹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

3、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减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吸取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取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取红外线。对可见光吸取的很少。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取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凹凸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

4、环流: 赤道低压带:由于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把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副热带高压带:由于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把握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

5、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把握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四周、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极地高压带: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由于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潮湿地区。 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缘由: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6、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把握,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把握)、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把握)。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 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消灭沿中心向确定方向延长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

7、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淌(与半球反气旋方向全都),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淌(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全都)。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

8、、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 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大,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

9、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日”,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

10、一天。 8、卫星放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平安需要)。 太原:技术力气强; 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西昌纬度低,放射初速度大; 海南文昌:纬度低,放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昼夜长短的转变 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 1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

11、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来线之间为热带、回来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久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逝。 高一人教地理必修一学问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平安的宇宙环境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合(平均气温为15度)由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

12、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转变: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消灭极昼现象。

1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消灭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状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转变: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来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来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来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

14、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转变(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转变,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转变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依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最新相关文章: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归纳2021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大总结 2021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一学问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背学问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学问点总结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