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学问点归纳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成果分化的分水岭,成果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期望能关怀到大家! 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1 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两层磷脂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分子,细胞膜外表有糖被(23页图)。糖被的组成及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淌性,由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2.细胞膜的生理特性: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膜定义? 3.小分子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大和主动运输(24页图) 自由扩大: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无载体例:甘油,乙醇,苯,H2O,O2,CO2等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耗能;需蛋白分子作载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吞和外排 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质:包括细胞基质和细胞器 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比较22页的图2-2和2-3有什么不同,找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特有的结构分别有哪些?能够识别26-29页的彩图,并说出相应细胞器的名称 3.线粒体的结构(26页图2-7)。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含
3、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含量比较多。 4.叶绿体的结构(27页图2-9,30页识图题)。存在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含有少量DN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的酶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光合作用可以生成淀粉等有机物,因此,叶绿体被称之为“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5.内质网(28页形态图)分粗面(上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两种,单层膜的细胞器,膜上有多种酶。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内质网又被称之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 6.核糖体无膜结构,可分为游离在细胞基质中和固着在内质网上两种类型。
4、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喻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7.高尔基体(28页形态图):单层膜,呈扁平囊状。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是蛋白质的“加工厂”。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8.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在有丝时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9.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10.溶酶体具有单层膜,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
5、胞核结构(32页图2-15) 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核仁:细胞有丝过程中,周期性消逝和重建;的间期可清楚看到其形态 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认真阅读32页讲解并描述染色质的这部分内容) 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把握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2 1、稳态的调整:神经体液免
6、疫共同调整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整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
7、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3 一、应当牢记的学问点 1、种群的数量转变有哪些? 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影响种群数量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环境因素:食物、生存空间、气候、敌害等。 、内部因素:诞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 3、种群增长曲线: 、“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合,没有敌害。 、若种群初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则t年之后种群数量为:Nt=N0t 、“S”型增长曲线: 、“S”型曲线:种群经过确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K值:为满载量。
8、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确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二、应会学问点 1、“J”型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抱负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2、K/2点:种群增长速率时刻。 是渔业捕捞、森林采伐的抱负时期。 害虫防治应在此点到来之前开头。 3、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缘由: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4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缘由: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外表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外表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核把握范围(核质比)大cell小。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
9、、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头,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消灭染色体、消灭纺锤体核膜、核仁消逝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四周。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全部染色
10、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楚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楚。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看及计数的时机。 4.后期特点: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支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逝,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逝。核膜、核仁重现。在赤道板位置消灭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参与的细胞器: 间期:核糖体,中心体 前期:中心体(复制形成纺锤体) 末期:高尔基体(细胞壁的合成) 线粒体全过程。 有单体消
11、灭时,DNA与染色体数目相同,单体消逝时,DNA数目为染色体的2倍。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同点: 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消灭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四周产生的星射线形成。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转变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转变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
12、,精确地平均支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消灭纺锤丝和染色体的转变。但是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支配。例:蛙的红细胞。 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总结5 神经调整 1、神经调整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发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好和确定条件的刺激。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节(细胞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
13、局部电流。 (4)传导方向:双向传导。 下列图所示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易错警示 与兴奋产生与传导有关的3点提示:(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Na+的内流需要膜载体(离子通道),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故属于挂念扩大;同理,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K+的外流也属于挂念扩大。(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3)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差异: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 (2)突触间隙内的液
14、体为组织液(填内环境成分)。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缘由: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惑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是特化的细胞膜,其结构特点是具有确定的流淌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相同。 易错警示 有关神经传递中的学问总结 (1)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区分 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
15、有关神经递质归纳小结 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息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供体: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蛋白质,能识别相应的神经递质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转变。 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 释放:其方式为胞吐,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依靠生物膜的流淌性,递质在该过程中穿过了0层生物膜。在突触小体中与该过程亲热相关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作用: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膜电位转变(兴奋或抑制)。 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转移走而快速停止作用,为下次兴奋做好预备。 种类:常见的神经递质有:a.乙酰胆碱;b.儿茶酚胺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c.5羟色胺;d.氨基酸类:谷氨酸、氨基丁酸和甘氨酸,这些都不是蛋白质。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整 下丘脑:体温调整中枢、水平衡调整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整机体活动的级中枢 脊髓:调整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5、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区(不能讲话)、W(不能写字)、H(不能听懂话)、V(不能看懂文字) 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学问点归纳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