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大平台、大数据、大数据的一体化应用 体系的方法与思路从2015年开始构建“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的信息化 建设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并最终形式了 “以标 准与技术体系为导向、以一体化互联开放式平台为基础、以统一 数据资源管理为目标、以业务一体化为手段”的全新信息化新模 式;形成为支撑该新模式所需的方法论、相关标准与规范、技术 体系与平台,基于上述成果可以真正实现“大监管共治、大系统 融合、大数据慧治、大服务惠民、大平台支撑”。该模式的关键点是:让技术型的平台开发商负责平台和所有 应用中共性功能和组件的开发,让业务型的应用开发商在平台上 负责某一个具体业务应用的开发,但所有的业
2、务应用对于用户和 平台来说就是一个业务模块,业务应用不再是一个封闭和独立的 系统,从而形成了 “平台(1) +应用(N) ”的大系统,但不同 的应用和平台都可以像一个服务进行分布式的部署;在数据方 面,平台开发商负责公共数据集的设计、应用开发商进行业务数 据集的设计,但平台开发商会审核业务数据集的设计,并统一整 合公共数据集和业务数据集,形成逻辑统一的数据集;通过统一 的数据访问接口为平台和应用提供针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 据的统一存取、查询和服务,从而实现真实的“一数一源”和“大 数据”。通过构建一个互联开放式平台为“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 的实现奠定基础,互联开放式平台的核心是将传统的
3、“应用+集成”模式转换化为“大系统”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孤岛和应用分隔所带来的问题;互联开放式平台的特点是:一、技术开放 性,即各应用厂商均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应用的建设;二、标准 化,各应用厂商遵循公开、开放的标准,不受特定厂商的影响; 三、应用互联互通,各应用以平台为基础,以微服务为手段实现 互联互通;四、平台化,该平台不是开发平台是支撑平台,各业 务应用的开发不受平台的限制。互联开放式平台的核心理念:“以标准为准绳、以数据资源 为核心、以物理分层为基础,以服务为构件、以协同管控为目标”, 最终形成以数据资源为导向的应用建设模式。各业务应用系统的 具体建设必须遵循五统一原那么:“统一标准规
4、范、统一数据资源、 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统一平安保障、统一门户”。一、总体技术要求所有应用都由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 应用层、门户展现层组成,各层之间是物理别离并且以服务方式 进行协同。所有的业务应用均按照“平台(1)+系统(N)”模式进 行搭建,应用支撑平台类似于企业微信平台,为所有的业务应用 提供接入服务(包括:统一登录、统一认证)、组件服务(统一 机构、统一用户、统一权限、统一检索、统一非结构(文件)数据 管理、统一日志、统一流程等)、数据服务(包括:统一数据编码、 结构化数据存取、非结构化数据存取等)、平安服务(三员管理、 审计日志、加解密服务、登录与访问策略等)等;各
5、业务应用类 似于小程序,在平台的各类服务支撑下进行独立开发与部署。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组件主要以三种方式存在:一 是可以由应用直接以URL形式调用的页面,二是以JAVA的API、 REST、WEB服务方式调用的服务接口,三是以页面控件方式调用 的嵌入式组件(如:WORD文件编辑组件、文件在线阅览组件等)。总体应用体系架构各层的主要要求如下:1、基础设施层为应用系统提供网络、服务器、平安等硬件 基础设施以及统一的基础服务支撑云平台环境,各应用要支撑虚 拟化部署。2、数据资源层基于资源目录体系,为各类业务应用中产生、 使用、共享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在数 据资源层,已经搭
6、建了支撑各种应用数据存取所需的关系型数据 库、文件存储(HDFS)、索引数据存储(SOLR)、对象数据存储 (MongoDB),各应用通过调用平台提供的相应接口进行数据的存 取。3、应用支撑层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服务管理、应用集成、 过程管理等应用支撑服务,包括工作流引擎、电子表单、消息服 务等通用组件服务,也包括用户管理及认证、内容管理、事务提 醒、角色管理、权限管理、模版管理、日志管理等基础支撑组件 和系统管理功能;各应用必须基于平台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其功 能。4、业务应用层是以应用支撑层和数据资源层提供的各类服 务为基础,依据业务需求构造的业务应用系统;业务应用的开发 和实现应遵循分层原那么,其界面层与业务服务层可以分开部署。5、门户展现层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界面集成服务,实现用户 单点登录,形成统一的应用入口;各应用在开发过程中如果已经遵循了相关的标准规范,并调用了平台提供的相关服务接口后, 就自动实现了与门户的集成,无须额外开发。通过建设模式、应用体系、技术架构和集成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业主、监理、平台开发商、应用开发商四方协同、共建、共 享的平台+应用建设模式,让平台开发商解决技术支撑与总集的 问题,让应用开发商解决业务创新、实现与协同的问题;从而避 免传统建设模式很难选择到即是技术专家又要是业务专家的应 用开发商所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