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练习一、选择题1. 某一事变后,中国已不是过去的政治格局了。对抗多年的国共两党,终于公开和解,就达成抗日统一战线开始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西安事变 D. 蒋介石“庐山谈话”2教育部表示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历史学角度,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意味着( )A. 以往提出的“八年抗战”概念错了 B. 要重新认定抗日战争历史C.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D. 更全面、更完整地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31937年8月,日本出版的国防教育读本学校教练必携。其中附有北大营(注:位于沈
2、阳)附近战斗经过要图。图中标有“北大营附近战斗兵力:日本军参加兵力约六百名,支那军兵力八千至一万”等字样。该资料可用于佐证日本蓄谋制造了( )A. 济南惨案 B. 九一八事变C. 华北事变 D. 卢沟桥事变4下图是1928年创刊于北平的一份较有影响的报刊。该报所载事件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A. 东北三省被日本侵占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 国共内战,烽火连天 D. 签署双十协定和平建国5教育部发函,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强调“十四年抗战”,不仅有助于教育中国学生,也有助于告知日本民众:所谓“为了突破美国、英国、中国、荷兰包围圈”的“自卫战争论”、为了
3、将西方殖民势力驱逐出东亚的“大东亚解放战争”,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强调十四年抗战另一项意义是有利于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因为事变后,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警告和调停并退出国联,从而破坏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进而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材料中的事变应为( )A. 四一二政变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6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你认为下列哪一地点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 )A. 北平 B. 沟桥 C. 南京 D. 沈阳7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
4、大会上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 14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根据这一说法,中国抗日战争应始于( )A. 七七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九一八事变8教育部在 2017年 1号函件中明确要求,将教材中“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做的意义包括( )全面反映日本的侵华罪行完整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体现抗日战争史实的完整性和民族性A. B. C. D. 9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指(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二、非选择题10中国近代史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以国共两党合作与对抗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周恩来作为中共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这个风云变幻的舞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是什么?周恩来与它有什么关系? (2)1936年12月,周恩来奔赴西安参加谈判,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请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什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