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三物理课程必讲学问点 学习就要把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要做到多观看、多吃苦、多争辩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课程必讲学问点,期望大家能够宠爱! 高三物理课程必讲学问点1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精确地推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
2、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t=25 (b)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c)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接受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t+273)K。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久达不到。 (3)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F=5t+32 5、温度计 (1)常
3、用温度计:构造: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原理:液体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 (1)先观看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试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量待测物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4)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时温度及不能离开待测物)。 高三物理课程必讲学问点2 一、功的定义 是力沿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功是与每一个力相对
4、应的,每一个施加于物体上的力都有对物体做功的可能,功代表一种力的作用效果,最终物体所承受的功应是各力做功的和。由于功等于力和位移两个矢量相乘,依据向量四则运算规章,功是标量,各力所做的功事实上都排在与位移的平行线上,有正有负,按数轴叠加得出总功,即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二、功的单向性。 不同于力的成对消灭,功是不对称的。 三、力与位移的夹角 物体实际受力方向经常与位移方向构成一个夹角,无论是力线向位移线转还是位移线向力线转都是旋转角,之间的关系都是cos,当=0,cos=+1,力对物体做正功。当=,cos=-1,力对物体做负功。当=/2时,cos=0,力对物体不做功。但合外力必定与位移方向相
5、同。 四、两种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它们的概念 五、能量争辩的体系的概念。 能量是在体系内进行争辩的,只有在一个特定完好的体系中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理,既然是体系,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物体。 六、能量争辩的适用范围 优势是可以解决一些变力状况,缺点是不能解决有关加速度的争辩。 七、搞清功和能的关系。确定什么时候用机械能守恒,什么时候用动能定理。 1功和能的关系 能量的转换通过做功来实现,换句话说,做功产生能量(做正功),或做功损失能量(做负功),功有三种含义:一是等于物体单一能量的转变,如动能增加或削减。二是可以看作不同能量转换的传递中介物,如增加或削减的动能通过做功可以转化为势能,从而实现机械能守
6、恒。三是可以表示出机械能以外的能量,从而可以传递给电能、热能、光能等。 2动能定理 应当这样描述: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该物体动能的转变。这里有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A必需是合外力做功,即全部力对物体做功的总和,也只有用合外力,动能定理才能成立。单个力可以对物体做功,但无法计算其奉献的动能。由于合外力与位移方向永久相同,所以没有cos。 B由于功是以争辩对象为范围,与前面相同,即只针对一个物体,当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叠加时,需要像前面一样依据需要进行整体和隔离,必需分开商量。 3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应当这样描述,体系内各物体运动前总机械能等于运动后总机械能。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
7、。这里同样有两个关键问题, A能量的争辩范围是体系,既然称为体系,应包括全部参与的物体(包括地球),以及完全的转变过程。既然全部物体都参与争辩,由于能量是标量,多个物体的能量就可以进行累加,形成系统内总动能和总势能,进而形成总机械能。 B这里不接受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公式描述是由于它只适用于一个物体,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优势,由于动能定理解决多个物体问题比较冗杂,因此这个问题显得比较重要。 高三物理课程必讲学问点3 1.动量和冲量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需是大小相等,方向全都.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
8、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确定.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转变.表达式:Ft=p-p或Ft=mv-mv (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殊留意冲量、动量及动量转变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争辩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全部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争辩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转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转变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
9、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视不计. 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重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重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矢量性;瞬时性;相对性;普适性. 4.爆炸与碰撞 (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
10、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行能增加,一般有所削减而转化为内能. (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视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抱负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头运动. 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转变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转变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明显,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高三物理课程必讲学问点相关文章: 高三物理必备学问点归纳 高三物理必背学问点 高三物理必背学问点 高三物理学问点汇总整理 高三物理学问点整理 高三物理学问点大全整理 高三物理学问点整理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的学问点梳理 高三物理学问点汇总 2021高三物理学问点整理大全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