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圆明园的毁灭》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12446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的毁灭》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本文档共9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 《圆明园的毁灭》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 教学主题 《圆明园的毁灭》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二、学生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爱与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毁灭的过程;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通过毁灭前后圆明园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有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应该参观过中国的名胜古迹,所以他们应该很容易接受和理解文章的意思,但是对学生来说,多数没有见过真正的圆明园,对圆明园的了解应该不是很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看些圆明园的图片,以拉近同学们与所学课文的距离。 本教学设计主要使用的信息技术有:影视资料、PPT课件、图片、音频资料。 主要在如下教学环节使用了信息技术。 1. 创设情景,激发爱国热情,引出课题。播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圆明园昔日的风姿和富丽堂皇的美景,初步感受圆明园的魅力,帮助学生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紧扣"毁灭"自主质疑,这么美丽的建筑为什么会毁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之态,激起其探究知识的欲望。]    2. 感悟昔日辉煌。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XX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片,展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使学生感受圆明园的伟大园林艺术,也为后文学习其毁灭做铺垫。] 3. 体会"毁灭"之痛。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使这种情感逐渐加深、升华。力使课堂上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圆明园毁灭的遗憾怀念,自始至终抒发着对帝国主义、清朝政府的痛恨,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国热情,引出课题。   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学生认真听朗读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朗读.mp3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聆听学生汇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收获或疑难。 2.小组长汇报预习情况,主要提出疑难问题。   PPT课件:播放生字卡,读生字词。生字.jpg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取学生发言,及时引导。   1.初读,同位接读,互相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如还不能解决,可以问旁边的同学或问老师。 3.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作者围绕圆明园写了几处美景?这样的人间仙境被一把罪恶的大火付之一炬,同学们心中有何感想?   PPT课件:圆明园的全景图 〔四感悟昔日辉煌 1.教师引领学生感悟辉煌灿烂的圆明园。 问题:你能感受到圆明园中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吗?〔多如果用"有……还有……"写出来那要用多少个"有"字?如果要你去玩一玩,那要多少天?问题: 你们想去看看吗? 2.小结 :所我们由衷赞叹: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师: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总分总的写法 4.找一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学生欣赏图片 2.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部分组成? 3.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 4.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 5.感情朗读。   1.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XX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 2.课件演示:众星拱月、 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 众星拱月1.jpg 3.课件展示:圆明园景观、收藏的文物及珍宝 〔五体会"毁灭"之痛   1.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侵略者的暴行。 2、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 3.引导学生谈观看视频 感受。   默读第五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学生谈看了这段视频的感受 。 感情诵读本段课文。 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火烧圆明园视频.wmv 〔六激发爱国情怀 1.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只是老师不明白,既然文章是写"毁灭",为何前面花那么大的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 2. 师布置学生完成小练笔,升华情感: 同学们,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望着眼前的残石与荒草,你想说点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1.学生讨论交流。 2.完成小练笔。 1.课件展示:小练笔的要求。 2.播放歌曲《火烧圆明园》。火烧圆明园.mp3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4自然段。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     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圆明园,并思考课后练习题。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当学生逐渐梳理出文章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 学习完第5自然段后,学生纷纷表示对英法联军的愤怒恨,与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痛心。接着,我设计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告诉学生们回首历史,让人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节教学课,针对我班学生朗读平读,唱读的不良习惯。我注重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找出重音、停顿、快慢与情感的变化。并亲自示范朗读,使学生较快地了解到朗读中如何将情感的渗透与读的技巧相糅合,逐步养成良好的朗读意识。并在教学中,注意教师引导语言的风趣与形象,使学生感兴趣,有兴趣,听得入耳,形成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