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氛美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跨文化视野下的气氛美学”国际会议综述朱玉杰气氛美学是当代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年月日,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哲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主办,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跨文化视野下的气氛美学”国际会议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学者、艺术实践者余位。国际美学学会会长罗德里戈?杜尔特()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他对气氛美学有浓厚的兴趣,认为气氛作为一种媒介能加深人们的审美体验。同时他表示自己正在筹备新一届的国际美学 大会,希望能收到气氛美学研究的相关论文。德国美学 学会副
2、会长迪特?墨施()是气氛美学的提出者格诺特?波默教授的学生,他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不易的,气氛美学的视角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专注于当下。他认为,气 氛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建筑、装 饰、环境、表演等艺术都是靠气氛的烘托,但同时气氛是非常难以把握的概念,需 要有系统性的哲学思维和哲学分析,目前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扎实。另外,对于气氛的跨文化理解也非常重要,他很开心这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者,这样大家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视角下讨论气氛,互相补 充,互相 交流。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对气氛这一当代美学中的前沿话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一、气氛作为新美学
3、的核心概念气氛作为新美学的核心概念是由德国学者格诺特?波默教授提出的。复旦大学朱玉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王才勇教授表示他在世纪年代就读到了气氛美学的德语版,他认为波默是从日常用语中找到了气氛()词,赋予它美学意义,并将之发展成一个美学范畴。这与本雅明的灵韵()概念的提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用语来解释新出现的 审美现象。王才勇教授认为,把“气氛”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去分析审美实践时,主要与作品的总体性相关。总体性指的是主体在感知一件艺术作品时,注意力从作品的细部转移到作品整体。他将审美活动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物理
4、感知意义上捕捉审美对象的细节,并在这个基础上获得审美快感。西方基于摹仿的古典主义艺术便十分关注审美对象的细部。另一种是从对象的细部中走出,关注对象的总体性效果。王才勇教授将气氛与总体性勾连,认为气氛并不仅仅在于对对象细节的物理感知,更在于对象所引发的作用于主体感受的一种整体性效果。气氛美学与世纪下半叶西方兴起的新现象学有 密切关系。西南大学程赞追溯了气氛的现象学谱系,他认为从胡塞尔的“视域气氛”到海德格尔的“境域气氛”再到梅洛庞蒂的“具身气氛”,最后到施密茨的“情感气氛”,既是现象学运动之路,也是气氛由隐到显的过程。在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情感理论中,气氛作为显性概念正式登场,此时气氛与具身、空间、
5、情感四位一体。波默直接使用了施密茨的气氛概念。气氛作为美学的新概念是美学向生活世界的重返。浙江大学戴思羽认为 波默的气氛美学是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将传统存在论排除在外的、使物得以显现的不可见的媒介视为首要关注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所关注的并非被给予的物审美对象,而是物审美对象何以显现、何以被 我们知觉到 的基础和条件。事物的显现是一种溢出或者走出自身,走 到空间之中,被主体的身体性在场知 觉 到,这为分析现代艺术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进路。她以绘画艺 术中的色彩和线条为例说明,色彩和线条并非传统美学中所认为的模仿现实的手段,而是使物溢出的典范,它们将物带了出来,使物成为可见的。同济大学杨光副教
6、授指出气氛经常被视为一种空间现象,但是基于主客二分框架下的西方传统空间理论并不适合用来描述气氛,新现象学出现之后,对空间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杨光认为 气氛是现象学空间的潜在品质,它是身体与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动态性、情感性的。同时,他将本雅明与海德格尔的观点进行了比较,认为气氛不是一个静态的空间框架,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包含有时间维度的运动。同时,他简要地提到了自己正在做的颜色现象学项目,认为潜在的空间与空间在气氛中的实现二者是不同的,在这一实现中颜色或者色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气氛美学综合了环境美学、新现象学、德国生活美学等理论,浙江大学李咏吟书评与会议综述教授由此出发,主要从气氛与人的审
7、美生存秩序建构、日常生存秩序 建构、文化生存秩序建构三个方面对气氛这一美学新 概念进行了理论思考。他认为自然的气 氛、艺术的气氛致力于主体审美生存秩序的建构。自然的气氛就是生命的气氛,他引人了尼采的节日思想,认为尼采最为推崇的便是释放自然生命本能的节日,这种节日气氛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解,主体达到忘我状态。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中同样蕴涵着生命审美的气氛。人际关系的伦理气氛致力于日常生存秩序的建构,这种人际关系伦理有的基于宗教的指引,有的基于生存伦理与生活伦理的结合,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与人的日常生存秩序息 息相关,当人际关系气氛紧张 时,社会气氛、文化气氛、政治气氛也会变得空前紧张。由此,气氛美学
8、除了关注个体生命、人际关系之外,还需要关注文化共同体。各种各样的节日庆典与节日仪式致力于人类文化生存秩序的建构。节日庆典的气氛有喜庆与庄严、神圣与自由等,在这种节日气氛中,人类实现个体生命的解放与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再次确认。以上便是气 氛美学的普遍存在价值,它为人类生存自由秩序的建构提供真正的 审美想象。二、气氛美学研究的中国话语气氛美学是当代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下的产物,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美学中没有类似的思想,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西方学者对中 国传统美学中与气氛有关的范畴、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美国艺术史家大卫?布鲁贝克()认为传统的欧洲哲学常因将精神、灵魂或自我意识等私人内心世界与自然事物、外部世
9、界分开而受到批评,气氛理论已成为调解这一分歧的途径。按照波默的说法,气氛将环境与人在环境中 的身体感受联系起来,它是环境的客观因素与人类的审美感受之间的中介,是准物质的和空间 的,但是它与中 国传统美学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波默所说的身体仍然是西方自然科学中所研究的身体,与人的审美感受无关。中 国传统美学不忽视对特定线条、形式、运动 或自然事物的感知体验,但更强调对环境的整体感知,这种感知与自我本性的觉醒联系在一起。他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为例,认为 陶渊明从见到的南山的黄昏中获得了一种真意,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他同时提到了慧能的“虚空”“见性”以及“澄怀味象”“气韵生动”等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10、,认为应该将波默的理论与中 国传统美学结合起来。中国学者也并未忽视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资源。北京大学彭锋教授从艺术本体论的难题切人,认为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将实体分为独立于心灵之外的物理对象与存在于心灵之中的想象对象,这两种实体似乎都很难用来描述艺术,因为艺术在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料上是由物理对象构成的,但又包含了意图、情感等居于内心之中的现象。中国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区分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将实体分为道象器三个层面,其中艺术属于“象”的层面,这就解决了艺术本体论的 问题。“象”并非是一种实体,而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一种 居间状态。正如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
11、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变化,“象”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意境”“写意”等都是与“象”具有家族相似的范畴。波默也用“和”或者“之间”来刻画气氛,将气氛视为某种介于主客之间 的东西。但“象”与“气氛”还是有不同之处,一方面,中国传统美学中 的“象”既意味着现象,也意味着表征,而“气氛”没有表征这一含义;另一方面,“气氛”比“象”更适合表达变化、流动、非同一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中西美学之间可以形成深刻的对话,从而加深对美学和艺术的理解。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从“韵”这一中国美学本土话语出发,对气氛与表征的问题进行了理论论证。正如彭锋教授所提到的,西方的气氛理论缺少表征这一维度,王杰教
12、授用“韵”这一范畴对气氛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韵是古典文化下的一种审美交流机制,这种机制通过“远出”的声音以及全方位的回波来超越一维性的时间,通过声音的缠绕和回旋,把不可表达的历史原级性表征 为优美的形式。由此,表征出现实生活关系的文化符号或审美形式就具有了“韵”的属性和特点。从古典文化进人现代文化中涉及审美关系和审美制度的改变。如果说“韵”是古典文化语境下的交流机制或者媒介,那么“余韵”就是现代文化语境下的一种新的交流机制。古典文化语境下的“韵”是一种优美化的和谐,“余韵”则是一种在破损的形象中通过星座化的机制形成的一种优美化的崇高,这种崇高并非 精神与物质现实尖锐对立的崇高,而是审美人类
13、学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在个体生命体验中的回旋和展开。王杰教授用“韵”和“余韵”来阐释气氛,扩展了西方气氛理论的内涵。气氛美学是基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审美关系提出的。深圳大学高建平教授对中西自然与环境美学做了历时的比较研究,他提到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观,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 中 国传统美学通常将自然的艺术视为是最好的。他认为当代美学的发展与转型应 该重视自然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则从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研究出发,将气 氛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美学范 畴联系起来。他认为诗词中的气氛是诗人感物的结果,即诗人的触物生情,因此,“感兴”是气氛之美生成的关键契机。诗人的情感有一
14、个“浓郁化”的过程,“浓郁化”是气氛营造的一个重要方式。中 山大学杨震副教授考察了 中 国传统美学中关于呼吸的思想,他认为波默的气氛美学虽然也提到嗅觉,但是并没有注意呼 吸在书评与会议综述审美体验中的作用。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很多关于呼吸美学的思想,如“暗香”“鼻观”等理论可对波默的气氛美学形成补充。三、气氛美学如何连接艺术批评气氛美学是一种面向感觉的美学,它更强调主体身体性在场的审美经验,由此开启 了一种新的艺术批评方式。法国里尔大学安妮?布瓦西耶教授()从自己的一次具体的审美经验开始,回顾了自己被中国旅法女作曲家徐仪的音乐 剧作品清打动的经历,指出她要做的并非像音乐学家那样对清作正式分析,而是
15、试图接近和描述审美体验的悲怆()时刻,具体表现为她在听和看作品时是如何被抓住、被淹没,这是一种审美判断无法表达的方式。布瓦西 耶借鉴了神经学家欧文?施特劳斯()的思想,她认为施特劳斯的“悲怆”()与“气氛”()是同义的,都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经验中感受到的东西,这种经验需要从空间性的角度去思考。徐仪的作品将音乐 与舞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鸣空间,在这种共鸣空间中听觉与视觉变成触觉,观众被抓住、被打动。维也纳大学副教授马蒂娜?特里塔尔()从气氛美学的 角度,注意到了当代艺术对“暮光”()的运用。她指出,暮光既意味着光线条件的模糊,也象征着一种怪异的情绪。在世纪的文学和绘画中,“暮光”便是一个
16、流行的主题,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特别是在以光为基础 的空间装置中,“暮光”成了艺术探索的核心要素。她以自己设计的两个灯 光装置艺术为 例,指出可以通过光线 的运用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从而影响人们的情感和体验。北京大学的朱也关注的是中国艺术家陈曦的“逃跑的兔子”作品展,展览以奔跑的黑兔为主角,仿若一个寓言故事。她认为陈曦的作品展通过颜色、气味、空间的延伸、声音 等使参观者感受到一种震惊的氛围,此时参观者与艺术品在空间中的共同存在,展览的氛围是生产性的。复旦大学的潘靖之则聚焦世纪上半叶德国汉诺威州立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多尔纳的两次“气氛室”的展览实践,在第一次展览中,亚历山大?多尔 纳利用色彩、形式
17、和布景为展览空间营造了一种整体的“历史观感”,强调“气氛”对主体性经验和智识的塑造功能,而在第二次展览中,亚历山大?多尔纳则更注重图像与观众身体之间的交互,体现了气氛空间的动态性。气氛一方面与主体的身体性在场相关,一方面与物通过其属性来表达其在场相关,从气氛的 角度去看待整个审美工作,艺术家的工作是制造气 氛,即让物通过某种属性从自身走出来,成为可被主体察觉的东西。格诺特?波默指出舞台艺术是气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氛营造的典范。浙江大学胡 志毅教授从舞台空间与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 中 国著名剧作家曹禺 的戏剧,他认为气氛是主客观的统一,这就需要剧作家、导演和舞台设计师,将戏剧舞台的气氛通过艺术的方
18、式调试到一种适当 的程度,让观众感受到编导所要表达的情调。如在曹禺雷雨的序幕与尾声的演出中,通过将观众的座位设置得远高于舞台的方式营造一种俯视、悲悯的氛围,再配上巴赫的降大调弥撒曲,加重宗教的氛围感。此外,曹禺的剧作擅长通过环境描写来营造气氛,如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从气氛营造的角度来看待曹禺的剧作,可以发现其剧作的新的艺术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旭认为气氛美学直面整体的气氛空间,而非把空间视为可计量的点、线、面。从设计者的角度 来看,这意味着设计不仅通过外部视野画平面图、搭建物理模型、建虚拟模型,然后再在现实的场地和空间中来落实,它还可以从一开始就直面气氛空间本身,从具身在场的视野出发,通过亲
19、身与空间交流对空间内物品、自然条件进行设置,对空间本身进行规划,并以此来改变、修饰空间 的气氛。除此之外,与会学者对电影、文学、建筑、景观设计、非遗艺术等多个艺术领域的气氛营造工作进行了讨论。复旦大学的 周厚翼借鉴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电影理论,认为电影中存在一种主客合一的灵动之气,好莱坞固有的“情境一行动”叙事手法恰恰遮蔽了电影的灵动之气,日本导演黑泽明的 电影则通过对“气韵一空间”的 营构呈现出灵动之气,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曹雪菲则分析了中国早期武侠电影中用“云雾”营造气氛的手法。香港大学赵晴博士以 中 国第四代导演谢飞的边境电影湘女萧萧黑骏马益西卓玛为例,分析了光、色彩、音乐在电影氛围营造方
20、面的重要作用,中山大学的杨蓥莹则聚焦中 国第六代导演的氛围营造,主要表现在借助中国地域性差异挖掘在地性风格以及借助新的视觉和听觉的规则表现人物迷离的情感状态。在文学 领域,兰州大学李利芳教授以儿童 文学永不停止的奔跑大个子叔叔的野兽岛邀人跳舞的小兽河对岸我想当园丁等儿童文学的文本与插画为例,探讨儿童文学如何通过文 字意象、画面的空间布局、人物表情与神态、颜色选取营造“自然”气氛彰显童真的人文关怀。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李倩以蛙和卡列奇娜玛列奇娜为例,分析中俄作家莫言和浬克拉索娃是如何通过面相、颜色、声音来营造魔幻的文本氛围。在建筑与景观设计领域,圣保罗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瓦格纳()以圣保罗城市的当代
21、形象为例指出城市的气氛营造工作需要由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和配置城市环境的社会行动 者共同完成。英国雷丁大学伊莎贝拉?维乔雷克()副教授将气氛视为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法,认为气氛可以 引发新的空间观念、感知和体验。同济大学的于书评与会议综述云龙认为气氛美学的 引人为建筑跨文化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切口,它尤其有助于突破建筑全球史论述中形式分析方法的无力,为建筑话语拓宽边界提供帮助。清华大学的刘钟木通过借鉴多学科理论,特别 是来自脑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结果,以人类感官系统为基础,探讨了气氛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和权重关系,认为气氛能为虚拟和现实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在非遗研究领域,山东大学
22、蔡达丽博士后认为在经典美学的话语范式之下,非遗艺术并无立足之地。但是从气氛美学的角度来看,非遗活态传承实践是发生于特定文化氛围空间内的 审美活动,强调感知者的具身体验、情感投注与 审美交融。这种以身体为媒介 动 态形塑 的现象学空间裹挟着特定的超个体情感品质,能够对置身其间的感知者产生普遍的情动作用,因此有助于促生一种基于同情理解、情感共鸣与审美交往的超文化氛围空 间。中南民族大学徐祺娴从“肉连响”非遗表演中服饰的颜色、材质、纹样以及舞台场景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非遗艺术中的气氛营造。清华大学米静则以中 国传统年画艺术为例,从年画的符号、象征图式、形象等方面分析了年画设计者的气氛 营造工作,并提出应
23、使传统年画散发现代气氛,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诉求。四、气氛美学如何介入现实气氛美学并非一种自律性美学,它肇始于生活和世界的审美化 浪潮,强调气氛介入现实的功能。法国蒙彼利埃三大的法比奥?拉罗卡()通过将气氛理论与情感社会学相 结 合,将城市视为一个临时气氛区,城市中的声音、气 味、人群、建筑、空间装置等的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氛,这些配置的改变对人们的情感产生影响,气氛、情感是定义城市生活的可感知现实的重要部分。气氛是侵袭性的,具有一种难以察觉的强迫力,维也纳大学马达丽娜?迪卡努()教授认为气氛理论本身只是跨学科情绪研究的一种表达,她从时间性的角度提出 了“历史氛围”的概念,这一概念可以
24、与世纪的“时代精神”或者“时代标志”互换。她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一种流行的情绪,如世纪的末日的忧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阴暗,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爆发以来的“永久紧急状态”的氛围等。“历史氛围”是可以通过艺术和媒体的刻 意营造来操纵的。她以纳粹宣传片意志的胜利为例,认为这一纪录片通过特定的电影氛围去操纵民众,这是非常危险 的。另外,她还指出,电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如声音设计、慢动作和快速运动来操纵大众的时间感。浙江大学王杰教授认为电影氛围与特定时期人们的情感结构有着隐秘而内在的联系,他以中国当代电影南方车站的 聚会为例,认为这部电影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通过黑色氛围 的营造表征出现实生 活中的信任危机,
25、这种信任危机是一种现代性的民族寓言。同时,人们在电影的特殊氛围中敢于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危机,并与未来进行某种内在而深刻的交流与对话,从而实现主体情感结构的改变,这是审美 氛围的政治潜能之所在。同济大学姜俊博士后以艺术家原弓的作品空香为例,指出艺术作品中的烟雾是氛围型的,也是观照现实的。烟雾的意象是双重的,一方面烟雾的 负面意象,如烟、瘴、霾等 使人联想到危机与失 控,如现代社 会的工业废 气、毒气、燃烧、爆炸、恐怖袭击 等,这种 氛围给人带来一种不确定感。另一方面烟雾的某些中性的意象,如云、雾、气、霞以及接近宗教和精神维度的香,会使人感觉平和、愉悦、神秘、洁净,这种氛围又使人获得某种宗教和精神性
26、希望。烟雾作为一种介质,表达了对现代化所带来的灾难、危机的反思,对救赎的可能性的探索。苏黎世艺术大学的伯克哈德?梅尔策()研究员 则指出气氛是可设计的,也因此我们容易被商业性的气氛设计所淹没,重要的是如何在各种形式和气氛的纠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多元化。在充满矛盾与冲突 的世界中,各种文化之间需要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许多学者认为气氛概念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它与各个文化中的感觉经验相关,并可以在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之间创造联觉。德国图像与文化哲学研究所的玛蒂娜?绍尔()通过借鉴符号学对人的感知 的研究,认为气氛与具体的文化现实与审美现实密切相关。维尔茨堡大学的劳?安德烈亚斯博士认为经验的方法对气氛
27、美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气氛与人的感知紧密相关,可以 引人田野调 查的方法,吸收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对具体 氛围的语言描述与文字描述。突尼斯美学学会会长穆尼拉本?穆斯塔法?哈查纳()教授则认为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一个关于气氛经验的框架,可以分析和比较世界上的其他经验,在自然、空间、时间、身体等感官体验之间进行跨文化的对话。她用气 氛这一概念重新阐释了阿拉伯文化传统中的建筑、诗歌、音乐、空间、身体等,全景式地展现了非西方文化的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她指出,必须把产生氛围 的文化和历史情境的多样性视为一种活生生的、有感觉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气氛是一个启发性的概念,使我们 能够理解每种文化的
28、特殊性,并且它超越了简单的知觉范畴,成为一种通感的体验。同时,气氛也是抵制统治和疏离的关键工具,它是一种批判武器,可以用来对抗仍存在于当代世界的威胁文化多样性的各种形式的奴役、不公正。自从波默的气氛美学提出以来,国外学术界对气氛和氛围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包括法语世界的地理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城市气 氛研究、德语世界的哲学美学气氛研究以及英语世界的情 感气氛研究 等,本次国际学术会议不仅对气氛美 学的书评与会议综述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也对气氛美学的理论建构、艺术批评,现实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扩展,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学者从中国古典美学资源中提取气氛美学相关的范畴与经验与国外学者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对话。本次国际会议由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王卓斐教授与浙江大学王杰教授召集,既回应了当下中国美学研究领域对气氛问题的关注,也对推动中 国气氛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特约编辑: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