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中韩体质学说之异同.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505523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韩体质学说之异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中韩体质学说之异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中韩体质学说之异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中韩体质学说之异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中韩体质学说之异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中韩体质学说之异同【摘要】 随着医学对健康认识的深入,传统医学期望通过辨别体质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中医体质学说和韩医体质学说各有其独到之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分析二者的源流,发展历史和体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来阐述其异同,希望今后体质研究能结合二者的优势,在临床防病治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关键词】 中医;韩医;体质学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对健康的认识不仅停留在没有疾病,而是人们在心理、生理、社会甚至道德上的平衡性、完整性的体现。因此认识个体的体质特征对维护健康,防病治病都有积极的作用。新医学观使体质学说逐渐被医学界重视。体质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对人

2、体生理、发病、病理及养生防病的认识方面,都十分重视体质的特点。在古代文献中,曾做过较系统的论述和非常形象的描述,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更是十分强调体质的差异,提出了“因人制宜”、“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治则,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韩国在研究体质医学中,以研究中医典籍为基础,发展了一套不完全同于中医体质学的四象体质学说。因为中医体质学说和韩医体质学说各有其独到之处,影响较大,同时二者都属于东方医学范畴,渊源颇深,故在此试做简单的比较,以期对体质学研究有一定的帮助2。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韩医体质学。韩医体质学主要是指四象医学,其论述最早见于东医寿世保元3一书中,该书是韩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经典之一。由韩国

3、朝鲜时代的名医李济马于公元1894年撰写完成。全书4卷,分为性命论、四端论、扩充论、脏腑论、医源论、广济论、四象人辨证论等七编,记载625条论述,153个方剂,约6万字,初刊于1901年。该书的基础理论部分论述了作者首创的以体质为诊疗依据的“四象医学”学说,阐述了“天、人、性、命”整体观、阴阳学说、四象人论、四象脏腑论、四象病因病理学、四象诊断学和药物方剂学。李济马先生认为探索疾病的原因不仅仅求之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更应了解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以及与生俱来的体质,这就是李先生所强调的内因。体质不同,治疗的药物也相应的改变。由此,李先生提出了四象体质的新理论。四象是指太阴、太阳、少阴、

4、少阳四种体质类型。它是李济马先生根据灵枢通天中“五态人”的论述,取其太少阴阳,舍其阴阳和平之人而提出的。其基本理论为:四象脏腑论。李济马认为“五脏之心,中央之太极也,五脏之肺脾肝肾,四维之四象也”,而且认为“心”是完全无形的,说:“浩然之气出于肺脾肝肾,浩然之理出于心也”。同时,李济马认为:人体由两大要素即身和心组成,两者的比重与作用相等,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有学者认为四象医学是心身并重的。四象医学性情论。李济马先生强调人的类型的不同,个别地会表现出喜怒哀乐其独特的心情。因此将人类的情志与心理反应分为“哀怒喜乐”四情,再以其性情决定人体阴阳升降的生理与病理。东医寿世保

5、元说,“哀怒之气阳也”,“喜气之气阴也”,“太阳人哀性远散而怒情促急,哀性远散则气注肺而肺益盛,怒情促急则气激肝而肝益削太阳之脏局所以成形于肺大肝小也;少阳人怒性宏抱而哀性促急,怒性宏抱则气注脾而脾益盛,哀性促急则气激肾而肾益削,少阳之脏局所以成形于脾大肾小也;太阴人喜性扩张而乐情促急,喜性扩张则气注肝而肝益盛,乐情促急则气激肺而肺益削,太阴之脏局所以成形于肝大肺小也;少阴人乐性深确而喜情促急,乐性深确则气注肾而肾益盛,喜情促急则气激脾而脾益削,少阴之脏局所以成形于肾大脾小也”。这里所说的肺脾肝肾大小不仅指脏器本身,而且指它的气和系统之总称,即指肺脾肝肾形状大小和气之强弱虚实。四象人的病证特征

6、。四象体质按阴阳学说把四型体质的病证分为两大类,八种证型:少阴人肾受热表热病,少阴人胃受寒里寒病,少阳人脾受寒表寒病,少阳人胃受热里热病,太阴人胃脘受寒表寒病,太阴人肝受热里热病,太阳人外感腰脊病,太阳人内触小肠病。各病均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 1 源流 中、韩体质学说都根于内经内经一书对体质现象、体质形成、体质差异性及体质类型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形成了从人的自然、社会、心理活动中去认识和总结人类的体质表现特征和差异规律的体系,是中医体质学的奠基着作。在体质的形成上,内经已认识到了先天禀赋因素,后天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性别年龄、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等方面与体质的关系。如灵枢寿夭刚柔

7、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卫气失常又有“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等。内经不仅对体质的形成及其差异有着全面认识,而且还进一步对这些差异作了归纳,总结了几种体质类型,主要有五行分类法、阴阳含量分类法、形态功能分类法、心理特征分类法等。而韩医四象体质的原形也可追溯到内经。关于韩医四象人性质的论述特列于下。“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多阳而无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是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

8、高自宣,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其状黮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多阴而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其状清然窃然,固以

9、阴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从上可见,韩国的体质论述与黄帝内经关于四象人的理论论述颇为相似,是内经的阴阳五态人的衍生转化。 2 发展历史 明清后各有建树根据中医的发展规律,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秦汉时期中医体质理论的初步形成。代表着作内经。东汉末年中医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代表着作伤寒杂病论。明清时代中医体质理论发展的百家争鸣。现代中医体质理论的总结整理和现代研究应用,中医体质学科的建立。中医体质学说从内经明清现代经过了无数医家整理研究,日趋成熟。尤其近二十多年来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医临床学的发展。其成就主要体现在:文献

10、整理研究。对历代着作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整理,从体质的形成,个体及群体间的体质差异规律,体质类型,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关系及临床诊断、辨证、治疗的关系等方面作了系统的分析。临床应用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年龄、地域、病种差异等群体体质差异,初步建立了临床病理体质的划分类型和分型标准。实验研究。应用了现代医学的实验技术和检测方法,现代医学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遗传学、免疫学等。中医体质侧重于从临床应用出发,采取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变化为主的分类方法。体质分型有越分越细的趋势,五行阴阳,气血津液,寒热虚实,燥湿痰瘀等,分类多样但稍显庞杂。同时综观现代体质划分和分型标

11、准中几乎都有“正常质”或“阴阳和平质”的分类项,由此可见,在体质研究中更倾向于病理体质的研究。多属于体质的病理学分类法。韩医四象体质从内经东医寿世保元现代的发展中基本延续了东医寿世保元中定制的四象体质论。在分类上明确并一直沿用四种体质类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虽有八体质、六十四体质之分,但其理论基础都离不开四体质的框架,只是在阴阳中再分阴阳。在临床治疗用药上,认为一种疾病因“人象”不同,出现症状不同,用药也不同。并根据阴阳失调原理,提出了“四象”人的基本药物方剂及中药品种,后世重在将符合四种体质的中药方剂进行总结、分析和临床验证。同时四象体质学说被广泛应用到养生防病中。如重视按体质进行食疗。即将各种

12、食物分类归纳为适合于四种体质的体系。近20年来重大临床应用就是韩国权道元博士制定的八体质治疗系统,此系统重在按体质进行针灸治疗和食疗。针灸取穴只选用有木火土金水特性的五俞穴,并形成了十大处方以及与体质对应的食疗系统。实验研究方面对四体质划分诊断方面利用波动学说,研制出体质鉴别仪器以补充脉诊、形态心理诊断的不足之处。 3 体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各异 体质研究的思路 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五行系统。之所以应用阴阳五行学说为分类方法、分类模式,将群体中各类复杂的体质现象以“五”为基数来划分不同的类型,其目的是从临床需要出发的,这就服从于中医学的生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法则和中药体系中的“五行”理论

13、模式,使体质分型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密切相连,融为一体,以指导临床对疾病的治疗。韩医以独特的四象学为纲进行了体质分型。此理论对自然界、社会与机体之间的关系及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虽与中医学中的某些理论相似,但“四象体质”对脏腑性理提出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四象医学阴阳论。正象东医寿世保元所说:“太少阴阳脏局短长,阴阳之变化也。”四象医学根据这一脏局短长的阴阳变化,把人分为太少阴阳人,“肺大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脾大肾小名曰少阳人,肝大肺小名曰太阴人,肾大脾小名曰少阴人”。还有四象医学四行论,根据人与自然界关系及人体内在因素的变化规律,分别把事物和人体的不同性能、作用和形态等统归于木土金水四行4。体质研究

14、方法 中医现代对体质的划分,大多是建立在临床观察基础之上的分类方法,是以临床应用为目的,即现代各研究者所采取的分类方法,仍是一种体质病理分类方法,分类的理论依据也大都是依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而来的。韩医四象体质强调观察人的生理体质倾向,体质不存在好与坏之分,各体质都有偏差。当偏差增大到一定水平时,在外因存在下可能发病。因此治疗中讲究保持脏腑功能状态的平衡。同时四象体质学认为体质生而即有,不会改变,只是在人的生长壮老巳的过程中处于偏差平衡偏差的不断波动中5。简而言之,在研究的出发点上,中医体质似乎更偏于对机体病理体质的考察,而韩医更偏于对机体生理体质的探讨。综上所述,中、韩体质学都出自内经,且各有其独特之处,可谓“一源二歧”。四象体质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有些方面值得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借鉴。笔者希望体质研究能结合二者的优势,以期在临床防病治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季会.黄帝内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7.3 李济马.东医寿世保元.韩国:耀江出版社,1992.4 徐珉旭.体质医学原论.韩国:成辅社,1989.5 裴秉哲.今释黄帝内经.韩国:成辅社附属传统医学研究院,199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