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早寒有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505478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寒有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早寒有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寒有怀】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孟浩然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及注释】   1、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   2、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3、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   4、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何况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呢!   “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本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