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建设农村的重点又归到对农村教育的改革,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和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在探求新农村教育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对基本问题其及对策做简要分析。【关键词】新农村教育;问题;对策一、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在全国上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下,农村所需的建设人才空前短缺,除了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更多的需要广大的农民朋友自力自强,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政府
2、的支持下改变农村面貌,而这一切与农村教育密不可分,教育是一切的基础。但是在大力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客观地认识到当前农村教育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在教育观念上仍旧受到旧时代的影响由于农村经济、文化、交通、通讯及科技等条件的制约,仍然比较落后,大多数农民朋友的价值观仍受到传统观念、封建意识和小农思想的影响,由其反映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农民是最讲实惠的,送子女到学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跳农门,成为吃皇粮的人。但现实却不容乐观,能否上大学还是个未知数,如今大学毕业找工作困难更抑制他们的求学热情,教育投资对于农村大部分家长视为是奢侈的,孩子们能早点为家庭分担重任最实在。因此初中一毕业
3、或辍学外出打工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方面对于女孩子更是认为读书无用,识几个字就回家种田或早早嫁人改变家中境况。这些都体现了农民在教育观念上还没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观念落后,基础不稳,发展必然受阻。农村的成人教育更是简单地局限于识字教育和技术教育,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也对农村推行成人教育认识短视,种地的农民会识几个字,种自己的地就行了,摆不正农村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一来,本来可以弥补受教育不足影响发展的短处的农村成人教育也被忽略了,办学条件差、学习内容陈旧,完全不能满足新时期新农村教育的要求。农村各级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普遍较差现在很多偏远农村地区,能保证一人一桌一凳的条件都比较难
4、,在许多新闻片中,我们还看到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教室上课,一个教师轮流教授全校学生的情形。每见此境,心中未免悲伤。农村人口能够学习到新知识的机会很少,由于没钱,农民多数挣扎在“活着”的层面,谈文化消费那就太奢侈了。1999年,农村购买图书只占全国图书销售总量的28%,而农村人口却占全国人口70%以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广阔的农村居住着全国的人口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都需要教育的齐头并进。然而占全国人口比例这么大的农民,所占的农村教育物资投入却远远小于城市,而且所有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电大等等都集中于城市。这样一来,很多农村学生如不能升学就只有种地或打工
5、了,农村教育的物资匮乏以及环境的制约等等,使他们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比城市的学生少得多。尽管近些年来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加强,一些高校与地方联合办学,高校组织志愿者到农村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于占人口大多数而且分布如此之广的农村来说,这些举措无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杯水车薪。农村教育一直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在农村的基础教育阶段,偏远学校的民办教师一直是主力,受过专门训练的师范学校毕业生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地方工作。而民办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继续教育条件都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初中毕业生就能将就着当老师了,这样做的结果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在农村的成人教育方面,有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各
6、种问题:以农民技术培训学校为例,2001年全国农民技术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134158人,兼职教师总数为928380人,比2000年分别减少11741人和10628人。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1:6下降到2001年的1:7。其中培训学校的经费短缺,教师流失的问题尤其严重,而且流失的大部分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使得农村落后地区缺乏高质量的专职教师。二、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几点建议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明确农村教育办学方向是农村教育改革的重点。农村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才能使农村教育切实由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同时兼
7、顾升学的轨道上来。在对农村地区进行新思想新观念的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各级文化事业单位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的文化功能,确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强这三者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使广大农民及时更新观念、扩大视野,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发家致富最合理的选择。积极宣传教育理念,转变农村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习惯,走出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发展的陈旧误区,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好风尚。依靠社会各方力量改善农村各级教育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的投入。首先是国家政策的支持。现阶段我们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8、,如“两免一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但与城市教育的投入差距还很大。虽然更多的农民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重返了校园,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完整完善的管理和实施系统,真正能把国家政策落实在实处。其次是农村成人教育要充分发扬自给自足的精神。机会总是给有所准备的人,特别是在农村的成人教育阶段,这一点尤其重要。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弱,整个国家对于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仅占教育事业总额的左右,而其中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比例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在这种情形下,要改善教育条件更多地需要争取社会的力量,发展对口合作支持,培养职业技能,使企业有了合格熟练的工人,又有利于农村青年的就业,更有利于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
9、。同时也可以与农业科技部门加强合作,各取其长,充分利用人力、技术、资金等等生产要素,使各方面都能优化组合。在农村教育中落实实行科教兴农,“三教”统筹,全面保障农村教育改革的落实。科教兴国是实现农村致富的必由之路,科学教育是农村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教育的落后根基就是观念和经济的落后,因此在大力强调基础教育的同时,农村的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三教”都能得到重视和保障,既保证了基础教育的实施,同时帮助农村的成人群体增加经济收入,那么对于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也会更加顺利和有成效。在落实职教和成教工作时应考虑到农村生活的现实特点,在农忙时大家忙生产,一旦季节一过闲下来,这就是培训农业人口中富余劳动力的良
10、机,也就是那群为国家建设作出具大贡献的民工大潮,避免传统外出打工方式,盲目流动。对于准备外出的人员要进行一定量的岗前培训,使这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不再成为盲流一族,都能具有一家的技能上岗,较快地适应岗位转换的需要。通过对农村富余人员的培训能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化。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改革农村教育内容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教科书没有必要全国上下一套书,现在许多城市学习都独立选择更适合本地学生发展的教科书,或是选择更切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广阔的农村有着城市的孩子看不到的生机万物,这一笔财富可以提供给孩子们丰富的自然课程。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应提高科研能力,收集材料开发更适合本
11、地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管理和控制的监督机制,防止教育经费的浪费和流失,克服教育执法检查过程中的搞形式、走过场等等的应付现象,应加大群众的监督力量,把工作重心落到实处。在农村的成人教育阶段,更是有的农村的特点。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除了需要高等专业人才,更需要的是大量受过训练的技术人才和熟练的劳动者。在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当今中国,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转换农业富余尤其重要。除了扫盲教育,应开设农业经济、农业工程、农业食品的科学、畜牧、环保等丰富多彩的富有现代化气息的课程。加强农村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参与农村教育改革不论是在农村的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农村教育的
12、成人阶段,要建设新农村,推选新农村教育,培养新人才,都离不开一支具有时代感并一专多能的农村教师队伍。这要求在农村教育中发挥能量的教师要具备精深的文化业务知识、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强。然而现实中有很大部分教师都达不到要求,城市学校的教师尚不能都如此,农村学校就更不易办到了。因此广泛动员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与农村的各级学校加强联系,帮助提高教师层次,多找机会办讲座和报告。这样既提高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效益,也促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改革。另外农村各级骨干教师的流失问题一直存在,这与农村的经济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因此还要鼓励优秀的教师及志愿者支教轮岗,既可以为偏远农村带去新思想新理念,也能帮助该地教
13、师队伍相互学习提高。对农村相对发达的地区选拔教师要严格执行制度,公平竞争,能者为上,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农村教育问题是当今“三农”问题的关键,建设新农村就需要新教育,这个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的,一朝一夕、三年五载是不可能改变的,这条路还很长,摸索的过程也会有艰难和阻力,但通过各级政府的上下一致共同努力,相信面貌定会逐渐改观。【参考文献】1庞守兴着 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N。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侍建敏 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06,10总第237期。赵吉云 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初探J,成人教育。2006,11。徐辉、黄学溥着 中外农村教育改革的发展与改革N。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