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术讨论—第二章-骨关节先天畸形.ppt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49133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8.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讨论—第二章-骨关节先天畸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学术讨论—第二章-骨关节先天畸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学术讨论—第二章-骨关节先天畸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学术讨论—第二章-骨关节先天畸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学术讨论—第二章-骨关节先天畸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骨关节先天骨关节先天(xintin)畸形畸形第一页,共四十二页。第三节第三节 脊柱、胸廓脊柱、胸廓(xingku)畸形畸形主要主要(zhyo)(zhyo)内容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上肢上肢(shngzh)(shngzh)畸形畸形 第二节第二节 下肢畸形下肢畸形第二页,共四十二页。一、一、先天性肩关节脱位先天性肩关节脱位(tu wi)(tu wi)第一节第一节 上肢上肢(shngzh)畸形畸形 先天性肩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 joint)比较少见。常与肩胛骨发育不良、喙突畸形、锁骨畸形等同时存在,肩关节不稳而经常性脱位。

2、肩胛骨关节盂常发育不全,关节对位困难,肩胛骨向后上移位多见,肱骨头位置(wi zhi)与关节盂错位或半脱位。上肢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少见,多在出生后不久即被诊断,症状也较为明显,X线摄片是主要的检查方法,CT扫描和三维重建有助于矫形手术前的分析和精确评价。第三页,共四十二页。右侧肩关节脱位(tu wi)X线表现第四页,共四十二页。二、先天性尺桡骨二、先天性尺桡骨(rog)联合联合 第一节第一节 上肢上肢(shngzh)畸形畸形 先天性尺桡骨联合(congenital radioulnar joint)是骨联合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见于尺桡骨的近侧,部分患者伴桡骨小头脱位。患者前臂的旋转功能受限,

3、患者前臂常固定于旋前位置,但是一些(yxi)患者到较大年龄才就诊,原因是患者常可通过肩关节的旋转功能来部分代偿前臂的旋转功能。X线表现:尺桡骨之间的骨性联合,一般正侧位片能发现尺桡骨的交叉畸形和其他畸形。第五页,共四十二页。尺桡骨联合X线表现(bioxin)A.正位片 B.侧位片:尺桡骨联合骨性联合第六页,共四十二页。三、肘内、外翻三、肘内、外翻 第一节第一节 上肢上肢(shngzh)畸形畸形 肘关节的内翻畸形、外翻畸形,主要由肱骨内上髁或外上髁的骨骺发育不平衡,可导致内外髁的大小形态不一致,使前臂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形成的外开的角度异常,造成肘关节的内、外翻畸形。X X线表现:线表现:测量方法

4、:以前臂肱骨长轴与尺骨长轴在肘关节相交处的外开的角度来判断内、外翻的程度。前臂外开角正常男性约为170度;女性(nxng)约为160度。角度变小为肘外翻,角度为180度则称为直肘,大于190度为肘内翻。第七页,共四十二页。双侧肘外翻X线表现(bioxin)双侧肘关节外翻畸形,双前臂外开角小于160度 右侧(yu c)肘内翻X线表现 右前臂外开角大于190度,右侧肘内翻畸形第八页,共四十二页。四、马德隆畸形四、马德隆畸形(jxng)第一节第一节 上肢上肢(shngzh)畸形畸形 Madelung畸形是由于桡骨远端内侧骨骺发育不全,外侧骨骺发育正常,导致桡骨变短向内侧弯曲,凸向外后方,尺桡远侧关节

5、半脱位(tu wi)。以女性为多见,可双侧发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特别是对前臂旋转功能、腕关节屈曲功能等影响较大。X X线表现:线表现:马德隆畸形常见桡骨变短,远端形态改变,桡骨关节面倾斜角度增大,尺桡远侧关节可半脱位,腕部诸骨形态和排列也发生相应改变,以月骨为前端呈尖角状排列。桡骨弯曲,凸向后外方。患侧前臂长度可短于正常侧。第九页,共四十二页。Madelung畸形(jxng)X线表现第十页,共四十二页。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tu wi)第二节第二节 下肢下肢(xizh)畸形畸形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是常见(chn jin

6、)的先天性骨关节畸形,是由于股骨颈部骨化障碍所致。(一)临床与病理(一)临床与病理 本病可单侧或双侧发病,女性多于男性,患儿站立行走较晚,单侧者走路跛行,双侧者走路左右摇摆呈鸭步,下肢缩短,臀部翘起。会阴部加宽,髋关节弹响。Trendelenburg征阳性。髋关节的髋臼、股骨头和关节囊的发育异常,浅小的髋臼不能保持股骨头于髋臼内,股骨头向外上移位即发生脱位。脱位的股骨头将与髋臼上部和髋臼外结构形成假关节,股骨头短小、股骨颈与股骨干角度增大。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二)影像学表现(二)影像学表现 1.X1.X线表现线表现 (1)髋臼:髋臼变浅,髋臼角增大。(2)股骨头:股骨头骨骺出现比健侧晚,小

7、而扁平,且不规则。股骨头向外上移位,位于Perkin方格的外上象限,Shenton线不连续;股骨头可与髂骨翼形成假关节。股骨颈可变短小。(3)髋关节软组织密度增高,为髋关节外上方弧形或三角形的软组织影。2.CT2.CT表现表现 CT扫描重建(zhn jin)可以明确显示髋关节形态及与股骨头的关系。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tu wi)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左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X线表现 左侧髋臼角增大,左股骨头骨骺小而扁平,向外上移位,位于Perkin方格(fn)的外上象限,Shenton线不连续 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X线表现 双侧髋臼角增大,双侧股骨头骨骺小而扁平,位于Perk

8、in方格的外上象限,Shenton线不连续,双髋关节外上方(shn fn)见弧形软组织影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二、髋内翻二、髋内翻 第二节第二节 下肢下肢(xizh)畸形畸形 髋内翻(coxa vara)是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一般由于股骨颈骨化障碍导致股骨颈受力影响后的角度发生改变。症状(zhngzhung)明显,小儿开始行走后,变形越来越明显,下肢较短,走路无痛性跛行,身材较矮。成年人常有行走后疼痛。X X线表现:线表现:股骨颈弯向内翻位,股骨颈部变短且增宽;股骨颈干角变小,可近似直角,但Shenton线连续。大粗隆位置较高。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右侧髋内翻X线表现 右股骨颈弯向内翻位,股骨颈

9、部增宽;颈干角变小,Shenton线连续。大粗隆位置(wi zhi)升高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三、膝内翻三、膝内翻 第二节第二节 下肢下肢(xizh)畸形畸形 膝内翻(varus knee)又称为(chn wi)“O”型腿,为胫骨上端内侧骨骺发育障碍或发育迟缓所致。常继发于软骨发育不良、骨骺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弯曲部位在胫骨。患者站立时双膝不能靠拢。X X线表现:线表现:双侧胫腓骨正位片(包括双膝关节)可见胫骨内上髁发育较小,关节面倾斜,胫骨向内弯曲呈内翻位。膝外翻(valgus knee)又称为“X”型腿,与膝内翻相反(xingfn),膝关节向外成角畸形。患者站立时双侧股骨内侧髁虽然靠拢,但双

10、踝却相互分离。为股骨外上髁发育障碍或先天性形成不全所致。常继发于佝偻病,发育迟缓所致。X X线表现线表现:双侧股骨外上髁发育较小,关节面向外倾斜。四、膝外翻四、膝外翻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五、马蹄五、马蹄(mt)内翻足内翻足 第二节第二节 下肢下肢(xizh)畸形畸形 马蹄内翻足(clubfoot)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可单侧或双侧。先天性者多由于足掌侧、内侧和跟腱等部位的肌腱、肌肉先天性发育障碍、萎缩、缩短(sudun),从而导致足向内侧、向后方翻转,形似马蹄而得名。X X线表现:线表现:足前部内翻,距下关节形态呈倒转状,正位显示距骨中轴线偏离,与第1跖骨成角。距骨变宽、变平,跟骨变短、变宽,

11、向内轻度旋转,移向后上方,足舟骨向内上后方移位,跗骨、跖骨也伴随着相互靠拢和重叠改变,第5跖骨肥大,足踝部形似马蹄。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马蹄内翻足X线表现正位片:距骨扁而宽,距骨中轴的延长线向外偏离第1跖骨;侧位片:足弓凹陷(oxin),第5跖骨肥大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六、扁平足六、扁平足 第二节第二节 下肢下肢(xizh)畸形畸形 扁平足(flat foot)是非常多见的畸形。大多为后天性。明显的扁平足,易出现临床症状,以足部内侧行走后疼痛为多见,先天性者,轻度扁平足,畸形不显著,症状轻微,许多患者并未发觉自己存在扁平足。X X线表现:线表现:摄片时应直立水平投照,可见第一跖骨近端下缘位

12、置下降,可以接近(jijn)第一跖骨前下缘与跟骨后下缘的连线,距骨前部下降,可呈垂直状,头部指向下方,足舟骨与距骨头部向靠近,甚至足舟骨位置上移至距骨头部上方,跟骨前部下移,后部上抬与胫骨相接近(jijn)。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七、多趾、缺趾、巨趾畸形七、多趾、缺趾、巨趾畸形(jxng)第二节第二节 下肢下肢(xizh)畸形畸形 趾骨(包括指骨)的畸形非常多见,多发生于第1和第5趾骨(指骨)。多趾、缺趾、巨趾畸形,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多趾有三种类型:多生趾型多生趾型 最常见,多趾与正常趾骨形态和结构相似,可以是一节或多节趾骨,构成关节,相应跖骨头部呈分叉状与多生趾骨形成关节。多趾软组织

13、型多趾软组织型 仅为软组织与正常趾相连,没有骨骼结构。多趾骨型多趾骨型 趾骨分叉形成额外的趾,此型少见。缺趾缺趾 较少见,诊断也是非常容易。巨趾巨趾 累及的范围和程度非常不一,一趾或多趾,先天性巨趾多伴有软组织的肥大增生,甚至波及(bj)其他部位,邻近趾骨则可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右足多趾畸形(jxng)X线表现 右足可见6节趾骨,第5、6节趾骨于第5跖骨头部呈分叉状并形成关节 右足巨趾畸形X线表现(bioxin)右足第2趾巨趾畸形伴有软组织的肥大增生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八、跟骨距骨桥八、跟骨距骨桥 第二节第二节 下肢下肢(xizh)畸形畸形 跟骨距骨桥(talocalc

14、aneal bridge)是指跟骨的载距突及距骨的内结节畸形增大,在距下关节内侧形成骨性连接、纤维组织或软骨组织的连接,不连接形成假关节。临床上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局部有硬块或结节状病灶,足部内翻、外翻受限,以及扁平足表现。X X线表现:线表现:完整跟骨距骨桥 不完整跟骨距骨桥 CT扫描和重建(zhn jin)是诊断跟骨距骨桥良好的方法,可显示跟骨和距骨内侧的异常骨块、纤维连接或软骨连接。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二页。跟骨距骨桥X线表现(bioxin)A.正位片 B.侧位片:骨桥呈舌形骨片从后上斜向前下(黑箭),跟骨载距突与距骨内结节相连接处见透亮带(白箭),为不完整跟骨距骨桥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15、。脊柱、胸廓畸形常同时存在,一般症状轻微(qngwi),或无甚症状,临床可为偶然发现。移行椎(transitional vertebra)为最常见的脊柱发育异常,由于脊柱错分节所致。某一段脊椎数目减少或增加(zngji)而由另一段脊椎的增加(zngji)或减少来补偿,椎体的总体数目不变。腰椎骶化:腰椎骶化:第5腰椎移行为骶椎,腰椎为4个,骶椎6个。第5腰椎一侧或两侧横突宽而长,与骶髂骨融合或形成假关节,腰5、骶1椎体融合。骶椎腰化:骶椎腰化:第1骶椎向上移行为腰椎,使腰椎为6个,骶椎4个。颈颈7 7椎胸化:椎胸化:第7颈椎出现横突过长、颈肋形成,两侧可不对称。胸胸1212腰化:腰化:胸12椎体

16、的肋骨短小或完全缺如,形如腰椎。腰腰1 1胸化:胸化:腰1椎体出现短小的肋骨,较少见。一、移行一、移行(y xn)椎椎 第三节第三节 脊柱、胸廓畸形脊柱、胸廓畸形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二页。骶椎腰化X线表现A.正位 B.侧位:第1骶椎向上移行为(xngwi)腰椎,6个腰椎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二页。颈肋X线表现(bioxin)右侧第7颈椎横突旁见颈肋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二页。脊柱(jzh)裂(spina bifida)是先天性的脊椎发育异常,脊椎椎弓的骨性连续性中断,最常见于腰骶椎。分为隐性脊柱裂和显性脊柱裂。二、脊柱二、脊柱(jzh)裂裂 第三节第三节 脊柱、胸廓脊柱、胸廓(xingku)畸形畸形 影

17、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1.X1.X线表现线表现 正位片上,儿童可因较薄的椎弓重叠在椎体上,不易显示缺损,仅表现为椎弓根距离增宽。隐性脊柱裂:椎弓中央有透亮裂隙,椎板部分或全部缺如。棘突可完全缺如;游离在缺口内,称为游离棘突。显性脊柱裂:伴发脊膜膨出时,侧位片上可见棘突后向膨出的软组织影。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二页。二、脊柱二、脊柱(jzh)裂裂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2.CT2.CT表现表现 CT扫描和重建是显示先天性脊柱裂的最佳方法,显示椎弓根缺损处的软骨、软组织。脊膜膨出为软组织影,其内可见水样密度的脑脊液。3.MRI3.MRI表现表现 可清楚显示脊膜囊膨出的全貌、范围及其内容物。在T1WI

18、上呈低信号(xnho),而相应脊髓组织的信号(xnho)较高,在T2WI上囊内液信号增高,而其脊髓组织的信号较低。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二页。脊柱裂CT表现 A.CT横断位:第1骶椎见透亮裂隙,其中可见(kjin)游离棘突(白箭);B.CT重建图像:椎管外凸可见到软组织影(白箭)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二页。脊柱裂MRI表现A.MRI矢状面T1WI B.MRI矢状面T2WI:腰骶异常(ychng)脂肪团块影(白箭)第三十页,共四十二页。半椎体(hemivertebra)畸形较少见。半椎体多呈楔形,半椎体可以单发或多发。两个半椎体不能联合而形成椎体矢状裂。X X线表现:线表现:半椎体半椎体 幼儿常呈圆形球

19、状,随着椎体不断生长,半椎体将逐渐呈扁平、楔形。与楔形椎体相邻的椎体常代偿(di chn)增大。常致椎体侧弯、侧突、驼背。椎体裂椎体裂 正位片上椎体由尖端相对的两部分构成,形如蝴蝶,故又称为蝴蝶椎。相邻的椎体补偿性增大,并向蝴蝶椎中央部凸出。三、半椎体三、半椎体(zhu t)及椎体及椎体(zhu t)裂裂 第三节第三节 脊柱脊柱(jzh)、胸廓畸形、胸廓畸形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二页。半椎体X线表现(bioxin)第4腰椎半椎体(白箭)胸椎(xingzhu)蝴蝶椎X线表现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二页。阻滞椎(block vertebra)指脊椎发育(fy)过程中的分节停滞,导致椎体先天性互相融合和数量减

20、少,多见于颈椎。临床上,两个椎体的融合可无症状,或较轻的不适或活动不便。多个椎体的融合畸形,常见活动障碍和颈腰痛。X X线表现:线表现:两个椎体的相邻边缘融合,椎间隙消失,部分椎体融合则表现为椎间隙的部分消失。多个椎体的融合,一般都见到脊柱生理弧度消失表现。有时部分融合仅少量边缘的骨质相连,CT检查和三维重建才能明确诊断。四、阻滞四、阻滞(z zh)椎椎 第三节第三节 脊柱、胸廓脊柱、胸廓(xingku)畸畸形形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二页。阻滞椎X线表现 A.颈椎(jngzhu)侧位片:颈椎(jngzhu)第2、3椎体融合;B.颈椎侧位;颈椎第5、6椎体融合;C.腰椎侧位片:腰椎第3、4椎体融合第

21、三十四页,共四十二页。脊柱弯曲畸形(jxng)(flexion deformities of the spine)常为脊柱椎体的畸形而继发的改变,包括半椎体、蝴蝶椎、椎体部分融合等。X线表现:需拍脊柱全长X线正侧位片。脊柱侧弯可能是后天的,继发于某一脊柱病变之后。一般先天性的脊柱侧弯畸形,常见胸廓仍然两侧对称。腰椎先天性侧弯时,常见胸椎朝相反方向侧弯得以纠正脊柱弯曲,故呈“S”状。五、脊柱五、脊柱(jzh)弯曲畸形弯曲畸形 第三节第三节 脊柱脊柱(jzh)、胸廓畸形、胸廓畸形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二页。脊柱弯曲畸形X线表现胸腰椎(yozhu)呈“S”弯曲,椎间隙左右不等宽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二页。脊

22、柱滑脱症(spondylolisthesis),指相邻两个(lin)椎体的位置异常,以上一椎体相对于下一椎体的滑移。分为先天性和创伤性两种。六、脊椎六、脊椎(j zhu)滑脱症滑脱症 第三节第三节 脊柱脊柱(jzh)、胸廓畸形、胸廓畸形 (一)临床与病理(一)临床与病理 多发生于2040岁的成年人,男性多见。多发生在第5腰椎,第4腰椎次之,上部腰椎及下部颈椎亦可发生。主要症状为下腰部进行性疼痛,可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创伤与症状发生有密切关系。脊椎滑脱症所致峡部裂隙呈斜形、水平或略向前突的弧形,边缘不规整。峡部缺损、断裂可为单侧或双侧。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二页。六、脊椎六、脊椎(j zhu

23、)滑脱症滑脱症(二二)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 1.X1.X线表现线表现 (1)正位片:可在椎弓下方显示由内上斜向外下方的斜形透亮间隙,边缘不规整。(2)侧位片:椎弓峡部缺损位于椎弓的上下关节突之间,为自后上斜向前下方呈透亮裂隙样,边缘可有骨硬化。MeyerdingMeyerding方法测量:方法测量:椎体向前滑动超过1/4为度滑脱;在1/42/4为度滑脱;2/43/4为度滑脱;大于3/4为度滑脱。(3)斜位片:椎弓峡部见一带状透亮裂隙。2.CT2.CT表现表现 CT扫描和重建是最佳(zu ji)的显示和诊断的方法,清晰显示附件异常。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二页。腰椎滑脱症X线表现(bioxin)A.侧

24、位片:第腰椎向前滑脱,Meyerding法测量约度(白箭);B.左斜位片:椎弓峡部见线样裂隙(黑箭)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二页。七、肋骨七、肋骨(lig)畸形畸形 第三节第三节 脊柱脊柱(jzh)、胸廓畸形、胸廓畸形 肋骨畸形(lib malformations)非常多见,可分为肋骨联合畸形、肋骨分叉畸形、肋骨数量增多或减少的畸形等。临床症状少见,多为体检或偶尔发现。肋骨联合:肋骨联合:以上部肋骨的畸形为多见,常见为两根肋骨前部融合呈较宽而扁平的一根(y n)肋骨,也可见两根肋骨之间有骨性结构连接。有时见到多根肋骨的融合。肋骨分叉:肋骨分叉:最多见的部位是第4肋骨,表现为肋骨前部呈叉状、弧形或环状结构。第四十页,共四十二页。肋骨(lig)畸形CT表现CT三维重建图像:右胸第3前肋呈叉状肋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二页。内容(nirng)总结第二章 骨关节先天畸形。颈7椎胸化:第7颈椎(jngzhu)出现横突过长、颈肋形成,两侧可不对称。胸12腰化:胸12椎体的肋骨短小或完全缺如,形如腰椎。游离在缺口内,称为游离棘突。显性脊柱裂:伴发脊膜膨出时,侧位片上可见棘突后向膨出的软组织影。(1)正位片:可在椎弓下方显示由内上斜向外下方的斜形透亮间隙,边缘不规整。肋骨畸形CT表现。CT三维重建图像:右胸第3前肋呈叉状肋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