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489834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议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摘要】文章阐述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重要质量特征及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我国如何处理两者关系的建议。【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可靠性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以不同形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做出规定。本文借鉴国际上有影响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具体阐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发布的第二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明确指出了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两个核心质量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

2、B)认为,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体现决策有用性。它包括及时性、反馈价值、预测价值等从属质量特征。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在决策者做出决策时及时取得。及时性本身并不能自动使会计信息达到相关,但若信息不及时,则会计信息便与决策无关了。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把过去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使之与当初作决策时的预期结果相比较,判断过去的预期是否有误,如果将来再作同样决策,可将其作为参考,从而影响决策。所谓预测价值,就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其在这种评价和预测

3、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决策。决策者可以根据预测的可能结果,做出最优决策。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未来、做出决策,能够据以修正以前某些不正确认识。同时,相关性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及时传递会计信息;要求企业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要考虑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只能是一种通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还需要对企业提供的通用会计信息进行恰当的分析、整理和加工。从严格意义上讲,会计信息是否相关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定的决策类型有关,这是会计信息相关性中的特殊性。投资者要想得到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就必须对会计信息进行重

4、新分解组合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与投资者个人的知识结构、所掌握的分析技能和决策模型、偏好、决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相关性不仅仅是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所能决定的。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必须忠实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为依据。它包括可核性、中立性和如实反映。可靠性中的如实表述即客观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可核性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人,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就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可核

5、性确保会计人员能正确而无偏差地使用其所选择的方法加以计量,不论该方法是否适当,会计人员已正确地使用,并未掺杂其个人的偏见。可核性与真实性不同,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绝对精确一致,而事实上会计信息不可能绝对真实,会计的许多方法都以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为基础,而判断和估计难免会有误差,因而只能要求基本一致。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具有超然而独立的特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信守诚实公正的职业道德,不去迎合任何人的意志和企图而选取、编造数据,以期达到事先约定的结果和效果。信息提供者只有处于中立性的立场,以公认合法的会计准则为标准来处理会计事项,没有掺入个人的偏见或舞弊,信息才具有中立性。三、相关性和

6、可靠性的辩证关系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排斥,是对立的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相提并论,但两者并不是等量齐观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互冲突的,因为过分强调相关性,可能会削弱可靠性。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及时性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矛盾的一个主要方面”。为了追求相关性,就必须满足及时性。信息提供不及时,相关的信息就会变得无关,而可靠性也便相应失去了用武之地。然而要增加时效,提高及时性,会导致企业在未获取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之前就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

7、对可靠性的损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相互依存。若相关性强,可靠性差,会使投资者做出错误判断,甚至误导其决策;反之,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强,相关性差,则其再完整、再可靠,也无多大用处。相关性要求信息提供应非常及时,不可避免要涉及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预测或估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可靠性。为了追求可靠性,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为了符合形式上的可靠性,许多估计事项和期后事项由于不符合确认的条件,只能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上披露,使得会计报表的相关性下降。如果我们假定会计信息重在反映企业财富的价值,那么,从理论上看在会计信息真实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富总和应当等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当两者发生偏离时,偏离

8、越大,说明会计信息真实性越低,相关性也越差。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相关性发生同方向的变化。那么,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又是什么呢?真实的会计信息一定可靠,而可靠的会计信息并不意味着真实,至少我们根据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呈报的公允性来衡量的可靠信息并非一定是真实的。可靠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会计信息是否人为失真,而不能衡量会计信息是否发生制度失真。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说,只要会计系统从设计上无法完全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一矛盾就无法根本解决。二者相互依存,是互为前提的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的判断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关系到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着会计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

9、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大多数情况下,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是一种协调状态。受托责任观认为,资源所有者将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资源保管权和使用权,受托者按照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进行独立自主的运营,通过相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受托者和委托者的权、责、利。在受托责任观下,强调委托者与受托者的责任关系,并要求会计人员以第三方身份客观地、公正地介入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责任关系之中,反映受托经营责任及履行经营责任的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不受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因此,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受托责任观更强调可靠性。提高了可靠性,也就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随着

10、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符合相关性这一特征的会计信息也在扩大和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更关注未来信息。投资者既需要财务信息,又需要非财务信息;既需要定量信息,又需要定性信息;既需要确定性信息,又需要不确定性信息;既需要年度信息,又需要季度、月度甚至实时信息。会计信息力图满足这些不同需求,必然要求如实客观地表述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使不同类型会计信息之间能够相互验证,能够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因此,提高相关性,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总之,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提高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目标的,它们是统一的。不能以牺牲可靠性来提高相关性,也不能

11、以放弃相关性来确保可靠性,两者不可偏废。所以,辩证地理解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看到,两者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反映的客体又是复杂多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经济现实,对于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来说,我们不应该存在主观上的偏向。我们必须对两者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他们的排列顺序先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者不能兼顾时如何取舍。四、我国如何处理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证券市场也处在不断完善中。鉴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强调可靠性远比相关性重要。理由如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2、,股东并不是直接经营公司,而是委托给管理当局来代理经营。根据委托一一代理理论,股东与管理当局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为了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往往采用激励的方式促使管理当局尽最大努力为自己服务;股东支付给管理者的报酬包括薪金、奖金、股票、红利等往往与公司业绩相联系,而企业的业绩主要表现在会计利润上。因此,管理人员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优势,选择有利于提高利润和刺激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上扬的会计政策,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者更偏好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非相关性。在我国,投资者因其性质不同而对会计信息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作为需求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投

13、资者的需求偏好。基于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给予最大限度保护的需要,管理当局总是要求会计信息提供者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披露会计信息,并且对披露虚假信息的责任方给予处罚。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以规范的财务分析为评价标准的理性投资观念还没有充分形成,相比之下,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投机者为数众多,投机炒作现象严重。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相关,对广大投机者有时就成为一个次要的问题。如果虚假的会计信息比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能够使其获得投机利润时,他们拒绝接受虚假会计信息的态度则不够坚决。会计信息总是只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一般决策需要,我国现在的财务报表所传输的基本信息对绝大多数使用者来说是相关的,所以并不存在有无相关性的问题。我国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一些公司虚增虚减利润、虚增资产等现象非常严重,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人为操纵利润,欺骗广大投资者。会计报表的编制也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如折旧方法的选择、坏账的计提、确认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现在应该更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参考文献1汤云为.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葛家澎.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王春凯.浅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J.财会研究,2003,孔庆林.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