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485794 上传时间:2024-09-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存在显着相关性,Hp感染后胃癌发生率增加4倍9倍,且60%胃癌患者有Hp感染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将Hp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感染、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和遗传等目前认为Hp感染为胃癌发生的始发因素,而综合因素决定了胃癌的最后形成一般认为Hp本身没有毒性,因此并不直接引起人体细胞DNA突变,其确切作用环节及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就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肿瘤相关基因的变化

2、包括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二种形式.活化的原癌基因被称为癌基因,郝莹1发现早期胃癌患者H-ras12位点突变率为50%,而正常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未发现H-ras基因突变Hp感染后易发生C-H-ras点突变且其产物P21蛋白表达增加,提示Hp感染与H-ras活化有关P21蛋白表达增加后持续向细胞内传递信号,引起细胞持续增殖而使细胞代谢异常引起癌变2-4Hp感染者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率明显较未感染者高,且随病情进展,c-met原癌蛋白基因表达亦随之增加1,5郭飞3发现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3%和32%c-met基因编码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

3、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HGFR),过量表达的HGFR与激活的基质细胞产生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特异性结合,参与肿瘤的形成与进展Hp感染后原癌基因bcl-2,c-erbB-2亦活化且过量表达2.Hp感染后突变率增加,可能与氧自由基作用引起GA替换,导致8-羟脱氧鸟嘌呤(8-hydroxy deoxyguanosine,8-OH-DG)的错误复制而使基因失活有关4多重肿瘤抑制因子-1基因(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1,mts1/P16)编码合成P16蛋白,P16蛋白能与CDK4结合,从

4、而抑制CDK4/细胞周期素D复合物的催化活性,最终抑制细胞增生和恶化Hp感染后易引起mts1/p16基因的缺失从而可能诱导胃粘膜上皮恶性化,高华6研究发现P1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胃粘膜为%,而胃癌中仅为20%.Hp感染后易引起基因突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Hp感染后胃粘膜处于一种过度的增殖状态,DNA的合成与分裂活跃,DNA错误复制概率增加;高度增殖时DNA修复功能亦下降,且增生活跃时易受各种致癌因子的损伤导致染色体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具备了恶性化的条件3Hp感染后胃粘膜屏障被破坏,使腔内致癌物更易接近胃上皮细胞,如炎症细胞释放的氧自由基作用于快速增生的胃粘膜上皮干细胞,导致DNA断裂、易

5、位、清除、细胞死亡,引起胞质胞核转导途径的异常,改变了抑制基因和抑制蛋白的活性3.2氧化损伤Cerutti7报道活性氧代谢产物(reactive oxygen metabolites,ROMs)有致癌作用,它除了引起DNA结构变化外,亦导致胞质和胞核信号传导途径的变化氧化损伤是导致DNA突变的原因,是自由基作用的结果自由基产生于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之中正常机体由于胃粘膜屏障的完整性使胃粘膜不易受自由基的损害,且胃液中的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能将其清除Sarosiel et al8证实Hp感染后其产物蛋白酶和脂酶能降解胃粘液屏障,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CO2和NH3,NH3进一步与H2O作用产生OH-,O

6、H-对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NH3破坏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从而破坏了胃粘膜屏障,这导致:进入腔内的外源性致癌物质更易接近胃粘膜上皮细胞;不断摄入的细菌抗原能促进炎症反应的产生,内源性致癌物质不断增加虽然Hp本身不产生自由基,但能通过炎症反应激活炎症细胞,使自由基产生显着增加Hp定居于胃粘膜上皮细胞后激活免疫炎症反应,大量炎症细胞侵入粘膜下层,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如TNF,IL-1,IL-6,IL-8及趋化因子,它 们吸引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在感染部位聚集,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自由基Nguyen et al9发现一氧化氮(NO)能引起抑癌基因发生CT突变,而Hp脂多糖和细胞因子能刺激NO

7、的产生,Hp阳性者胃粘膜NO合成酶显着升高NO在O2存在时迅速降解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它具有亚硝基化作用另外NO能与O2-作用产生过氧亚硝酸根离子,能进一步降解产生OH-且Hp感染后胃内抗坏血酸浓度显着降低,使之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下降10以上作用导致胃液中自由基浓度及活性在Hp感染阳性者比阴性者显着升高,更易导致粘膜损伤引起DNA突变.3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的增加已知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能诱导胃癌的产生Gershoff11证实胃内高抗坏血酸能阻止胃癌的产生,可能与其灭活自由基、清除亚硝酸盐及亚硝基化合物及其抑制肿瘤DNA、RNA、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抗坏血酸是维生素C的还原形式,能被胃粘膜主动由

8、血分泌入胃,使胃液中的浓度远高于血浆浓度Banerje10证实血浆抗坏血酸浓度在Hp阳性患者为g/mLg/mL,Hp阴性患者为g/mL24g/mL,无显着性差别胃液抗坏血酸浓度在Hp阳性患者为0g/mLg/mL,而在Hp阴性者为g/mLg/mL,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Hp感染后胃液中抗坏血酸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平均下降%,可能是由于:细菌释放的胞质毒素损伤胃粘膜的抗坏血酸分泌机制;Hp感染引起的胃窦炎症可引起其分泌减少;多形核白细胞产物亦可能损伤抗坏血酸的分泌或增加胃窦粘膜抗坏血酸的降解和消耗;抗坏血酸本身在清除自由基、亚硝基化合物过程中被消耗10,12以上作用使胃液中抗坏血酸浓度显着下降,使

9、其对亚硝酸盐及亚硝基化合物的清除减少,因为胃内抗坏血酸能抑制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此外,Hp感染后NO增加,NO与O2作用产生的氮氧化物具有转化亚硝酸盐形成亚硝基化合物的能力,Hp感染后所致的低胃酸导致细菌过度生长,产硝酸盐细菌可转化硝酸盐为亚硝酸盐由于上述作用,胃内亚硝酸盐及亚硝基化合物的集聚最终诱导癌变的发生.4上皮细胞过度增殖Fan13通过流式细胞仪及MTT法发现Hp及Hp激活的淋巴细胞上清液(富含炎症递质)能显着增加胃上皮细胞的增殖在Hp感染者已发现一种最新的细胞增生相关基因-pag,它介导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已证实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仅在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中增加,

10、而在无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不增加,即单独的慢性炎症与胃上皮细胞更新无关,上皮细胞更新加速必须有Hp感染Hp感染后所致的炎症免疫反应产生的细胞因子与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细胞增生,细胞增生加速亦可能是细胞损伤的一种代偿反应,与生长因子活性及数量成正比.细胞因子是促进细胞分化、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在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4,胃癌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TGF-a)过量表达目前认为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E

11、GFR)的共同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Hp感染后通过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起生长调节肽如TGF-、EGF表达增加,亦可因胃粘膜微环境的改变导致胃炎及化生上皮细胞过量表达TGF-生长因子是信号传递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对细胞增生、分化、凋亡、转化的控制,且具有丝裂原作用Hp感染后c-met激活,其编码的HGFR表达增加,激活基质细胞产生HGF,并特异性地结合参与肿瘤的进展Takahashi5证实HGF是促进胃上皮细胞增生的最强内源性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受体在增生区高度表达,可能是Hp感染后的高促胃液素血症引起的增生反应.5人端粒RNA(hTR)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增加端粒RNA组成染色

12、体臂的末端,端粒被认为是细胞寿命的生物标志,它能被端粒酶合成以维持端粒的长度端粒酶对端粒的保护作用是延长细胞寿命的一个 特征,而细胞寿命的延长与癌症发生紧密相关Kuniyasu15报道88%的胃癌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其中81%的活性水平较高,而对照组仅35%低水平表达端粒酶活性,且他们皆为肠化生患者已证实Hp感染的程度与hTR和端粒酶活性一致端粒酶活化在早期胃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hTR是由前临界细胞产生而非肿瘤细胞产生,hTR的表达在癌前病变及肿瘤早期表达增加,而端粒酶活性仅在肿瘤晚期增加Hp所致的慢性炎症和再生过程可能通过影响干细胞而刺激hTR的表达增加,从而增加非癌变胃粘膜端粒酶活性因此非癌

13、症粘膜中hTR的过量表达可能反映胃癌癌变过程多步中的早期阶段.参考文献1 郝莹Ras基因突变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讨Chin J Dig,1996;16:(Suppl)72-752 Tahara EMolecular biological observation on gastric cancerSemin Oncol,1996;123:307-3153 郭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粘膜癌前病变与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Natl Med J China,1998;78:4884 张锦坤胃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病机制关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临床消化病杂志,1998;78:4885 Takahashi

14、 M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s the most potent endogeneous stimulant of rabbit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in primary cultureJ Clin Invest,1995;95:1994-20036 高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抑癌基因p16表达的研究Chin J Dig,1997;17:24427 Cerutti PAOxy-radical and cancerLancet,1994;344:862-8638 Sarosiel J,Su

15、many A,Slomiany BLEvidence for weaking of gastric mucous integreity by Campylobacter pyloriScan J Gastroenterol,1988;23:585-5909 Nguyen T,Bruson D,Cresspi CL,Penman BWDNA damage and mutation in human cells exposed to nitric oxide in vitro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2;89:3030-303410 Banerje SEffect of

16、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ts eradication on gastric juice ascorb ic acidGut,1994;35:317-32211 Gershoff SNVitamin C(ascorbic acid): new role,new requirements Nutr Rev,1993;51:313-32612 Rothbone BAscorbic acid: a factor concentrated in human gastric juiceClin Sci,1989;76:237-24113 Fan XGHelicobacter py

17、lori increases proliferation of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Gut,1996;38:19-2214 Poll WH JrIncreased produc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 following acute gastric injuryGastroenterology,1992;102:1467-147415 Kuniyasu HExpression of human tolemerase RNA is an early event of stomach carcinogenesisJpn J Cancer Res,1997;88:103-10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