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漕河渡槽工程混凝土温度及应力分析 程 运 枫 ( 湖北葛洲坝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宜昌4 4 3 0 0 2 ) 吴 正安 ( 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2 2 )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 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漕河渡漕段 3 0 m跨渡漕混凝土温度及应力应变监测 分析了薄壁混凝土早期温度及应力应变发展变化情况。 【 关键词 】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3 0 m跨渡漕 薄壁混凝土 温度及应力应变 1 工程 概况 漕河渡槽位于河北省保定市,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跨度较大的交叉建筑物。渡槽全长 2 3 0 0 m, 槽身纵 坡 1 / 3 9 0 0 , 设计 流量 1 2 5 m / s , 加大 流量 1 5 0 m / s 。渡 槽为三槽一联加肋带拉杆结构型式, 单槽断面尺寸 6 . O m 5 . 4 r n 。边墙 、 中墙 分别 厚 0 . 6 m、 0 . 7 m, 其顶 部 分别设 2 . O m、 2 . 7 m宽的人行道板。纵梁断面尺寸 : 边 纵梁 1 . 3 m 2 m, 中纵梁 1 . 4 m 2 m。槽 身加设 侧肋 及 底肋, 肋间距 2 . O m, 侧肋、 底肋宽 0 . 5 m, 分别高 0 . 7 m、 0 . 9 m, 拉杆断面尺寸0 . 3 m 0 . 4 m。 漕河渡槽 3 6~ 7 6号跨跨度达 3 0 m, 槽身跨度大、 施工工艺复杂、 基础承载力要求高。 2 安全监测的内容 漕河 渡槽 4 1号跨桩号 为 3 7 6+5 2 0 . 4~3 7 6+ 5 5 0 . 4 , 分别在主梁、 次梁 、 底板、 人行道板 、 拉杆梁等部 位布置了混凝土应力应变、 温度 、 钢筋应力、 锚索预应 力等监测仪器 , 通过监测成果分析对槽身结构受力状 态进行监控和评估( 见图1 、 图2 ) 。 电缆垂直上升 /— — — — — 一 图 1 主梁监测仪器布置 5 9 a m水利建设与管理 2 0 1 1 年 第1 1 期 O 5 3 O 2 1 3 O 1 3 O 图2 次梁监测仪器布置 3 应力应变及温度分析 主梁长 2 9 . 9 6 m、 高7 . 4 m、 宽 2 2 . O m, 每跨分4条主 梁 , 在右边梁和右中梁底部各布置钢筋计和应变计。 主梁钢筋应力及混凝土应变根据仪器埋设位置的不 同, 钢筋应力的分布各不相同, 上下游为压应力, 中间 部分为拉应力。上下游两端 的钢筋应力在 一 4 7 . 7~ 一 2 6 . 5 M P a 之 间 , 底层 2 / 5 、 4 / 5的位 置 , 钢 筋 应 力 在 一 1 2 . 0~一 2 1 . O MP a 之 间 , 主梁 中部 为 一 9 . 3 MP a 。从 以上 的数据分析 可知 , 主 梁上下 游 呈受 压趋 势 , 中部 呈受拉趋势。主梁内部混凝土应力与钢筋混凝土应 力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上下游为 一1 3 . 6~一 2 5 . 8 £ , 2 / 5 、 4 / 5为 5 2 . 3~一1 4 6 . 5 L L £ , 中 间 为 2 3 . 4 tx e 。中 间 呈受拉 、 上下 游 呈受 压趋 势 , 混凝 土 内部 应变 均 较小 ( 见 图 3 ) 。 E 巫 、 图 3 主梁温度、 钢筋应力过程线 为 了及 时 了解 次梁温度及应 力应变分 布情况 , 在 次梁分别布置了钢筋应力 、 混凝土应力应变仪器 , 测得 钢筋应力为: 左右墙内侧垂直钢筋应力为 一9 . 6 9~ 一 1 2 . 0 9 M P a , 外 侧 墙 垂 直 钢 筋 应 力 为 一3 7 . 0~ 一 4 0 . 5 9 M P a 。 次梁底部钢筋应力分布情况 : 上部应力 比下部应力要小 , 上部最大应力在 一 2 1 . 0~一 7 . 7 M P a 之间, 底部应力在 一 4 1 . 0~一3 8 . 2 M P a之间。第二层 在左右边墙内外的垂直钢筋上各布置仪器, 应力分布 外侧墙在 一6 0 . 0~一4 3 . O M P a之间, 内侧墙应力在 一 4 2 . 0~一 2 5 . O M P a 之间。 次梁上层混凝土应变 比下层要小, 上层混凝土应 6 0 变在 一l 】 9 . 6 1~5 0 . 4 5 £之 间 , 下 层 在 一2 1 3 . 8 9~ 一 1 7 4 . 9 6 1~ e 之问。第二层左右边墙各布置了一支应变 计 , 监 测 到 的应 力 应 变 在 一2 4 6 . 8 3~ 一1 5 6 . 6 5 8左 右。呈受压趋势 。 3 . 1 底板跨中剖面应力应变分析 3个槽孔上层钢筋上 的钢筋计, 其钢筋应力在 一 6 0 8 3 ~一 5 8 . 4 4 M P a 之 间 , 埋设 在 下层 钢 筋上 的钢 筋计 , 其 应力在 一 5 2 . 9 4~一 4 7 . 6 3 MP a之 间。混凝 土 应力应变在 一 2 1 8 . 2 1 ~ 一 2 4 1 . 8 8 £之问 , 左 右边墙 各 布置一支应变计 , 应力应变在 一1 2 3 . 2 1~一1 3 1 . O lx e 之间, 呈受压趋势。 程运枫 等/ 南水北调 漕河渡 槽工程 混凝土 温度及应 力分析 3 . 2 混凝土温度分析 分别在底板与左右边墙上布置了温度监测仪器。 混凝土初期主要受水化热变化影响, 后期主要是随气 温变化而变化。 3 . 3 锚索预应力分析 渡槽采用三 向预应力 张拉 , 从 张拉监 测过程 看 , 回 油前监测仪器应力测值基本控制在设计应力值附近, 与千斤顶张拉控制应力相吻合, 说明施工过程控制较 好, 施工误差基本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张拉力控制较为 可靠 。 预应力张拉施工完毕后, 梁体混凝土有效预应力 实测值位于合理范畴, 预应力张拉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单端张拉阶段 , 张拉端回油前与回油后锚夹片回 缩 自紧过程 中, 测试直线形孔道张拉端测值减少量占 该级 张拉设计应力 的 2 . 5 % ~8 . 4 % , 平均 为 6 . 3 % ; 被 动端 ( 封 闭端 ) 测值减少量 占该级 张拉设 计应力 的 1 . 7 % ~ 3 . 7 %, 平均为 3 . I %。两端 同时张拉时, 锚 固 损失减少量 占该级张拉设计应力的5 . 8 % ~1 0 . 6 %, 平 均为 8 . 7 %。 波浪形曲线其两侧张拉端在回油前后其应力差 值 , 平均 占该级张拉设计应力的 1 8 . 5 %。圆弧形曲线 其两侧张拉端在回油前后其应力差值平均为 2 3 . 4 %。 双向张拉与单向张拉相 比较, 预应力锚固损失减 少不 明显。 在张拉阶段, 预应力张拉对同向相邻孔道钢绞线 应力增量影响不显著。 纵向筋张拉至6 0 % 时该级张拉前测值与上一 级张拉后应力测值相差平均约为0 . 2 % 竖向张拉对纵向预应力松弛影响不明显。张拉至 6 0 %时 , M1自1 5 % 。 。 一3 0 % 。 _6 0 % 。 时, A 1 应力 松弛总量为 0 . 1 % ~ 0 . 5 % , B 2 应力增量为 0 . 1 % ~ 0 . 2 %。 预应力张拉锁定后, 经过灌浆封闭, 应力 比较稳 定 , 预应力测值没有 明显变化 。从 图 4中可 以看 出 : 预 应力不受温度影响, 预应力几乎就是一条直线。 Ej至互三 ≮ , ‘ 、 L , 、 一 _._⋯ ‘ ● , ._。 。 ‘ 、 _ 、 ^ _ . _ . . 图4锚索预应力进程线 4结语 3 0 m跨 蓄水试验 预应 力施工 明显改变 了渡槽t 昆 凝 土的应力状态 , 预应力施加后 , 槽身整体结构处于受压 状态。 目前渡槽增加荷载时 , 应注意通水 后 的水压 力 , 改变渡槽的应力状态 , 因此在通水后须加强监测 , 特别 注意拉应力变化。 a .渡槽属于薄形混凝土结构物体 , 在没有通水的 情况下 , 渡槽混凝土应力应变状态受 13照影响明显 , 在 同一断面上的对称位置 , 同一时刻 , 阳面与阴面混凝土 应力状态差异较为明显。 b .渡槽混凝 土 应力应 变状 态受 季节 影 响非 常明 显, 混凝土温度应力状态的改变对结构总应力影响较 为显著 。 c .3 0 m试验跨加 载试验数 据分析认 为 : 相 比于温 度影响, 槽身加载( 卸荷) , 结构混凝土应力变化一般 在2 . 8— 6 . 8 MP a 之间, 对结构整体应力影响并不显著, 结构仍整体处于受压状态。 d . 根据以上数值校验 , 建筑物应力应变与设计意 图相符, 达到设计要求。 6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