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初稿(doc17)(1).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47424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初稿(doc17)(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初稿(doc17)(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初稿(doc17)(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初稿(doc17)(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初稿(doc17)(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8页 共1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初稿)2001年4月目 录1总则2系统2.1一般规定2.2布 线2.3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区域显示器的安装2.4火灾控测器的安装2.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2.6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2.7模块的安装2.8火灾应急广播及火灾警报装置的安装2.9消防专用电话的安装2.10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3系统的调试3.1一般规定3.2调试前的准备3.3调 试4系统的验收4.1一般规定4.2系统竣工验收5系统的使用和维护附录A 调试报告附录B 系统竣工表附录C 系统运行日登记表

2、附录D 控制器日检登记表附录E 季(年)检登记表1 总 则1.0.1为了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质量,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及验收。1.0.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必须受公安消防机构监督。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经过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1.0.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系统的施工2.1一般规定2.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

3、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变更。当需要变更时,应由设计单位负责变更,并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2.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2.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系统图、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消防设备联动逻辑说明等必要的技术文件。2.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好设计变更、施工(包括隐括隐蔽工程验收)、检验(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相关记录。2.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时,施工单位应完成竣工图及竣工报告。 2.2布线2.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2.2.2火灾自动报警

4、系统布线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2.2.3在管内或线槽内的配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2.2.4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2.2.5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2.2.6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2.2.7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2.2.8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

5、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1、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2、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时;3、 管子长度每超过10m,有2个弯曲时;4、 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时;2.2.9金属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2.2.10明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装线槽或管路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2.2.11线槽敷设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吊点或支点,一般应在下列部位设置:1、 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直线段不大于3m处:2、 距接线盒0.2m处:3、 线槽转角或分支处。2.2.12线槽接口应平直、

6、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2.2.13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2.2.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2.2.15同一工程中,应根据不同用途选不同颜色的导线加以区分,但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电源线正极为红色,负极为蓝色。2.3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区域显示器的安装2.3.1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安装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

7、于0.5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坪0.1-0.2m。2.3.2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2.3.3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 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2、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退色;3、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4、 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5、 导线应绑扎成束;导线穿管后,应将管口封堵。2.3.4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2.3.5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2.3.6

8、区域显示器的安装要求与控制器相同。2.4火灾探测器的安装2.4.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2、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3、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5、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02.4.2线型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

9、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在大空间场所安装时,光束轴线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2、 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路距离不宜超过100m。3、 相邻两组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4、 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路上应无遮挡物或干扰源。5、 发射器和接收器应安装牢固,防止位移。2.4.3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在电缆桥架、变压器等设备上安装时,宜采用接触式布置;在各种皮带输送装置上敷设时,宜敷设在装置的过热点附近。2.4.4敷设在顶棚下方的空气管式线型差温探测器,至顶棚距离宜为0.1m,相邻探测器之间水平距离

10、不宜大于5 m;探测器至墙壁距离宜为1-1.5m。2.4.5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样管(含支管)的长度和采样孔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2、 不宜安装在天棚高度大于16m的场所。2.4.6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安装位置应根据探测气体密度确定。若其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如氢气、甲烷等),探测器应位于可能出现泄露点的上方或探测气体的最高可能聚集点上方;若其密度大于或等于空气密度,探测器应位于可能出现泄露点的下方。2、 在探测器周围应适当留出更换和标定的空间。3、 在有防爆要求的场所,应按防爆要求施工。4、 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在安装时,应使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窗口

11、避免日光直射,且在发射和接收器之间不应有遮挡物;两组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4m。2.4.7点型火焰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其视场角覆盖被保护区域;2、 探测器与保护区之间不应有遮挡物;3、 探测器在室外安装时应有防雨措施。2.4.8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2.4.9探测器底座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2.4.10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2.4.11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2.4.12探测器在即

12、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2.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2.5.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且应有明显标志。2.5.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2.5.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2系统的施工2.6 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2.6.1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2.6.2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2.6.3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

13、开,并有明显标志。2.6.4消防控制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2.6.5消防控制设备均应与消防电源直接连接(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批示的控制装除外)。2.7 模块的安装2.7.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输入、输出、总线隔离等模块,在管道井内安时,可明设在墙上。安装于吊顶内时应有明显的部位指示和检修孔,且不得安装在管道及其支、吊架上。 2.7.2模块应安装牢固,并应采取防潮、防腐等措施。2.8火灾应急广播及火灾警报装置的安装2.8.1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安装应牢固可靠,防止脱落,扬声器表面不应有破损。2.8.2安装在墙上时,宜安装在距棚顶300mm处或距

14、地(楼)面2.3m处。2.9消防专用电话的安装2.9.1消防专用电话、电话插孔、带电话插孔的手动报警按钮在墙面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2.9.2消防专用电话和电话插孔安装处应有明显标志。210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2.10.1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接地保护,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相连接。2.10.2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测量接地电阻,并作记录。3 系统的调试3.1 一般规定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3.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本规范第2.1.2 条和第2.1.3

15、条所列文件及调试必需的其它文件。3.1.3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有参加调试人员应职责明确,并应按照调试程序工作。3.2调试前的准备3.2.1调试前应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备品备件等。3.2.2应按本规范第2章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3.2.3应按本规范第2章要求检查系统线路,对于错线、开路、虚焊、短路、绝缘电阻小于20M等应进行处理。3.2.4调试单位在调试前应编制试程序。3.3调试3.3.1对系统中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含可燃气体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含气体灭火控制器、防火卷帘控制器等各种

16、消防电气控制箱)、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火灾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灯具控制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火灾探测器等设备分别进行单机通电检查。3.3.2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调试1、 切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所有外部控制连线,先将任一个总线回路的火灾探测器以及该总线回路上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部件相连接后,接通电源。 2、 按现行的国家标准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对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并记录:1) 检查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2) 使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连线的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短路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除外);在故障状态下,使任一探测器发出火

17、灾报警信号,控制器应在1min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应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再使其它控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控制器的再次报警功能;3) 检查消音和复位功能;4) 使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连线的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5) 检查隔离(屏蔽)功能;6) 使总线隔离器保护范围内的任一点短路,检查总线隔离器的隔离保护功能;7) 使任一总线回路上不少于10只的火灾探测器同时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检查控制器的最大负载功能:8) 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7)项检查。9) 检查控制器特有的其它功能。3、 依次将其他回路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接,重复前款(2)、(6)(7)

18、项检查。3.3.3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调试1、 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的方法,逐个检查每只火灾检测器的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正确响应。2、 对于不可恢复的火灾探测器应采取模拟报警方法逐个检查它们的报警功能。当有备品时,可抽样检查它们的报警功能。3.3.4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调试1、 不可恢复的火灾探测器在每个探测器的终端盒上模拟火警(有条件时可采用模拟火灾的方法)和故障。2、 可恢复的探测器可采用模拟火灾的办法使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在终端盒上模拟故障。3.3.5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调试1、 调整探测器的光路调节装置,使探测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2、 用减光率为0.9dB的减光片遮挡光路,探

19、测器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3、 用产品生产企业设定减光率(1.0-10.0dB)的减光片遮挡光路,探测器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4、 用减光率为11.5dB的减光片遮挡光路,探测器应发出故障信号或火灾报警信号。3.3.6空气采样式火灾探测器的调试1、 在采样管最末端(最不利处)采样孔加入适烟,探测器或其控制装置应在1min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2、 据产品说明书,使探测器的采样管气路发生变化,探测器或其控制作者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3.3.7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调试1、 对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施加适当的推力使每只报警按钮都动作。2、 对不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采用模拟动作的方法使每只

20、报警按钮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当有备用启动零件时,可抽样进行动作试验。 3.3.8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消防电气控制设备的调试1、 将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与火灾报警控制器、一个回路的输入/输出模块及该回路模块控制的消防电气控制设备相连接,切断所有受控现场设备的控制连线,接通电源。2、 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检查消防电气控制箱的各项控制、接收反馈信号(可模拟现场设备启动信号)和显示功能。3、 使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分别处于自动和手动状态,检查其状态显示,并按GB16806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进行下列功能检查并记录:1) 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2)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与各模块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消防

21、联动控制设备能在100s秒内发出故障信号;3)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能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4) 检查消音、复位功能;5) 检查隔离(屏蔽)功能;6) 使总线隔离器保护范围内的任一点短路,检查总线隔离器的隔离保护功能;7) 使至少50个输入/输出模块同时处于动作状态(模块总数少于50个时,使所有模块动作),检查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最大负载功能;8) 检查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第7)项检查。9) 对于直接用火灾探测器作为触发器件的气体灭火控制器和防火卷帘控制器,还应按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4、 接通所有

22、启动后可以恢复的现场设备。5、 使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处于自动状态,按GB16806和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进行下列功能检查并记录:1) 按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逐个使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接收火灾报警信号情况、发出联动信号情况、模块动作情况、消防电气控制设备的动作情况、现场设备动作情况、接收反馈信号(对于启动后不能恢复的受现场设备,可模拟现场设备启动反馈信号)及各显示情况;2) 检查手动插入优先功能;6、 使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处于手动状态,按GB16806和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依次启动相应的受控设备,检查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发出联动信号情况、模块动作情况、消

23、防电气控制设备的动作情况、现场设备动作情况、接收反馈信号(对于启动后不能恢复的受控现场设备,可模拟现场设备启动反馈信号)及各显示情况。7、 依次将其他回路的模块及其控制的消防电气控制设备连接至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切断所有受控现场设备的控制连线,接通电源,重复上述3、4、5、6项检查。3.3.9区域显示器的调试将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接,按GB17429火灾显示盘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检查其下列功能并记录:1、 检查显示盘能否在3s内正确接收和显示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2、 检查消音、复位功能;3、 检查操作级别;4、 对于非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的火灾显示盘还应检查

24、下列功能:1) 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2) 主电源断电、显示盘与备电源之间连接线短路或断路时,显示盘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3.3.10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调试1、 切断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所有外部控制线,将任一回路(2只探测器以上)与控制器相连接后,接通电源;2、 按现行的国家标准GB16808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有关要求对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试验并记录。1)查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2)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3) 在故障状态下,使任一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控制器应在1min内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记录报警时间;再使其它探测器发

25、出报警信号,检查控制器的再次报警功能;4) 检查消音和复位功能5) 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6) 检查高限报警或低、高两段报警功能;7) 检查报警设定值的显示功能;8) 使至少4只可燃气体探测器同时处于报警状态(探测器总数少于4只时,使所有探测器均处于报警状态),检查控制器最大负载功能;9) 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第8)项检查。3、 依次将其他回路与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相连接重复上述2)、6)、8)项检查。3.3.11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调试1、 依次逐个将可燃气体探测器按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的调试方法(如用电检模拟法或加入标

26、准样气)使其正常动作;2、 对探测器施加达到响应浓度值的可燃气体标准样气,探测器应在30s 内响应。撤去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在60s内恢复到正常监视状态;3、 对于线形可燃气体探测器,还应将其发射器发出地光全部遮挡,探测器相应的控制装置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3.3.12消防专用电话的调试1、 在消防控制室与所消防电话、电话插孔之间进行通话;2、 消防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另外一部外线电话模拟119台通话;上述功能应正常,语音应清晰。3.3.13火灾应急广播的调试1、 以手动方式在消防控制室对所有楼层进行选层广播,对所有共用扬声器进行强行切换;2、 对扩音机和备用扩音机进行全负荷试验,应急广播的

27、语音应清晰。3、 对接入联动系统的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按设计的逻辑关系,检查应急广播的工作情况。3.3.14系统备用电源的调试1、 检查系统中各种控制装置使用的备用电源容量2、 使各备用电源放电终止,再充电48h后断开设备主电源,备用电源至少应保证设备工作4h,且应满足相应的标准及设计要求。3.3.15对系统内其他受控部件的调试可按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的调试方法分别进行。3.3.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系统性能调试1、 将所有经调试合格的各项设备、系统按设计连接组成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和设计的联动逻辑关系检查系统的关系功能。全面调试系统的各项功能。 2、 火

28、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连续运行120h无故障后,按本规范附录A填写调试报告。4 系统的验收4.1 一般规定4.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调试等单位参加,由公安消防机构验收。4.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应包括下列装置:1、 火灾报警系统装置(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区域显示器、各种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2、 火灾应急广播及警报装置、消防通信、消防电源、电梯的控制装置;3、 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控制装置;4、 通风空调、防烟排烟及电动防火阀等消防控制装置;5、 可燃气体关断阀的电动控制装置;6、 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及切断非消防电源控制装置;7、

29、 灭火系统控制装置(包括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气体、干粉、泡沫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8、 其它有关的消防控制装置。4.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下列技术文件;1、 系统竣工表(见附表B);2、 系统竣工图;3、 施工检验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测试记录);4、 调试报告;5、 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6、 产品检验报告、合格证及相关材料。4.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前,建设和使用单位应进行操作、管理、维护人员配备情况检查。4.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前,建设和使用单位应进行施工质量复查。复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3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等安装位置及施工质量;2、 消防用电设备的动力线、控制线、接地线及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线的敷设方式。3、 火灾探测器的类别、型号、适用场所、安装高度、保护半径、保护面积和探测的间距等;4、 本规范第4.1.2条的1-5款中各种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型号、数量、类别、功能及安装质量;5、 本规范第4.1.2条的6-8款中各种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施工质量;6、 报验资料是否齐全合格;7、 系统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4.2系统竣工验收4.2.1消防用电设备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装置,应进行3次转换试验,每次试验均应正常。4.2.2火灾报警控制器和

31、消防防联动控制设备应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检验。区域显示器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功能检验:1、 实际安装数量在5台以下者,全部检验;2、 实际安装数量在6-10台者,抽验5台;3、 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台者,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但不少于5台抽验。检验时每个功能应重复1-2次,被检验控制器、联动控制设备和区域显示器的基本功能应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要求。4.2.3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模拟火灾响应和故障信号检验;1、 实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验20只(每个回路都应抽验);2、 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每个回路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进行抽

32、验,但抽验总数应不少于20只。被抽验探测器的功能均应正常。4.2.4室内消火栓应在出水压力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1、 在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2、 消火栓处操作启泵按钮,按5%-10%的比例抽验。上述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4.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1、 在消防控制室内操作启、停泵1-3次;2、 水流批示器、信号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的30%-50%的比例进行抽验;3、 压力开关、电动阀、电磁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的全部进行检验。上述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4.2.6气体、泡沫、干粉等灭

33、火系统,应在符合相应的国家现行设计规范的条件下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30%抽验下列功能:1、 自动、手动启动和紧急切断试验1-3次;2、 与固定灭火设备联动控制的其它设备动作(包括关闭防火门窗、停止空调风机、关闭防火阀等)试验1-3次;上述试验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4.2.7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5樘以下的应全部检验,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20%,但不小于5樘,抽验联动控制功能。其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4.2.8防烟排烟风机应全部检验,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的阀门,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抽验联动功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报警联动启动、消防控制室直接启停、现场手动启动联动

34、防烟排烟风机1-3次;2、 报警联动停、消防控制室远程停通风空调送风1-3次;3、 报警联动开启、消防控制室开启、现场手动开启防排烟门1-3次;上述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4.2.9消防电梯应进行1-2次手动控制和联动控制功能检验,非消防电梯应进行1-2次联动返回首层功能检验,其控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4.2.10火灾应急广播设备,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进行下列功能检验:1、 在消防控制室选层广播;2、 共用的扬声器强行切换试验;3、 备用扩音机控制功能试验。上述控制功能应正常,语音应清晰。4.2.11消防专用电话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消防控制室与所设的对讲电话分机进行1-3

35、次通话试验;2、 电话插孔按实际安装数量的10%-20%进行通话检验;3、 消防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119进行1-3次通话试验。上述功能应正常,语音应清晰。4.2.12应急照明、可燃气体、切断非消防电源及其他消防控制设备的检验(待定)。4.2.13本节各项检验项目中,当有不合格时,应限期修复或更换,并进行复验。复验时,对有抽验比例要求的,应加倍试验;复验不合格,不能通过验收。5系统的使用和维护5.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单位有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的专人负责系统的管理操作和维护。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正式启用时,应具下列文件资料:1)

36、 系统竣工图及设备的技术资料;2)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出具的有关法律文书;3) 系统的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管理制度;4) 系统操作员名册及相应的工作职责;5) 值班记录和使用图表。3、 应建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技术档案。5.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保持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中断。5.0.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定期检查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日应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并应按附录C、附录D的格式填写系统运行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2、 每季度应检查和试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下列功能,并按附录E的格式填写季度登记表。1) 采用专用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的方法,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响应及确认灯显示;2)

37、 试验火灾警报装置的声光显示;3) 试验水流批示器、压力开关等报警功能、信号显示;4) 对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1-3次自动切换试验;5) 用自动或手动检查下列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 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泡沫、气体、干粉等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 抽验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的控制设备,数量不小于总数的25%; 选层试验火灾应急广播,并试验公共广播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的功能,抽检数量不小于总数的25%; 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 防烟风机、排烟风机和自动挡烟垂壁的控制设备;6) 检查电梯迫降功能。7) 消防电话和电话插孔应抽出不小于总数的25%在消防控制室进行对讲通话试验。3、

38、每年检查和试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下列功能,并应按附录E的格式填写年检登记表。1) 每年应用专用检测仪器对所安装的全部探测器和手动报警装置试验至少1次;2)自动和手动打开排烟阀,关闭电动防火阀和空调系统;3)每年对全部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试验至少一次;4)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5)对其它有关的消防控制装置进行功能试验。5.0.4对于受环境污染的探测器,应根据污染程度及时清洗;但投入运行2年后,每3年应全部清洗一遍,并做响应阀值及其它必要的功能试验,合格者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者严禁重新安装使用。附录A 调试报告年 月 日 编号:工程名称工程地址使用单位联系人电话调试单位联系人电话设计单位施工

39、单位工程主要设备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编号出厂年月生产厂备注施工有无遗留问题施工单位联系人电话调试情况调试人员(签字)使用单位人员(签字)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设计单位负责人(签字)附录B 系统竣工表(用户填写)验收时间:工程名称验收的建筑名称隐蔽工程记录验收报告系统竣工图设计更改设计更改内容工程验收情况1、 有2、 无1、 有2、 无1、 有2、 无1、 有2、 无1、 合格2、 基本合格3、 不合格主要消防设施消火栓系统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数量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数量室内消火栓泵接合室外消火栓气压水罐消防水泵稳压泵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数量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数量通风空调系统风机防

40、火阀防排烟系统1、 自然排烟2、机械排烟3、通风兼排烟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数量防烟楼梯间防火阀前室及合用前室送风机走道排风机房间排烟阀自然排烟口面积机械排烟送风量机械排烟排风量m2m3/hm3/h安全疏散系统设施名称及有无状况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数量疏散指示标志1、有2、无防火门消防电源1、 有2、 无防火卷帘应急照明1、 有2、 无消防电梯火灾报警系统系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形式1、区域报警2、集中报警3、控制中心报警设置部位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数量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产厂家数量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应急广播手动按钮联动控制设备 附录C 系统运行日登记表 单位名称:设备运行情况报警性质报警部位、原因及处理情况值班人备注正常故障火警误报故障报警漏报时时时时时时注:正常划,有问题注明。附录D 控制器日检登记表单位名称控制器型号 检查项目自检消音复位故障报警巡检电源检查人(签名)备注时间主电源备用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