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实现“先学后导”的策略 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实现“先学后导”的策略内容提要:“先学后导、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们学校教改的方向。如何做到“先学后导”?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学校“先学后导、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刚刚起步,要想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既有教师经验的局限性,也有学生学情的局限性。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的课堂改革不能极端的冒进,不能一夜之间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我把它称为“过渡期模式”吧。以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这一模式的思考。主题词:先学后导;预习;讨论;引领;读写结合;
2、文章题目: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实现“先学后导”的策略内容提要:“先学后导、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们学校教改的方向。如何做到“先学后导”?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学校“先学后导、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刚刚起步,要想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既有教师经验的局限性,也有学生学情的局限性。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的课堂改革不能极端的冒进,不能一夜之间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我把它称为“过渡期模式”吧。以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这一模式的思考。主题词:先学后导;预习;讨论;引领;读写结合;正文:“先学后导、小组合作”学习
3、,已成为我们学校教改的方向。如何做到“先学后导”?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了一些启发。叶圣陶老先生早在1916年就提出了学校教学应对儿童“采取自学辅导主义”.“学生绝非空瓶子他们是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功能,自我发掘、探讨的能力,这种能力只待培养,只待启发。”叶老提出“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叶老提出了“导学自学”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预习讨论应用考查”模式。与叶老的思想一脉相承
4、的是钱梦龙先生的“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式”即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这一理论是钱先生从自身自学成才的体验出发,经过长期实践构建而成的。魏书生老师提倡的“四遍八步法”也为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从以上三位先生的理论经验中我得到的启发是: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的,我们就不教,学生不能自己学的教师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自己学。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讨论的情形,作“相机诱导”,常常是三言两语的“纠正、补充”,真正遇到学生“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是“想要悟而悟不到的地方”才给比较详细的阐发或讲解。讲解时也要注意创造“
5、愤悱”的意境,要注意“要言不繁”,具有启发性。我们学校“先学后导、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刚刚起步,要想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既有教师经验的局限性,也有学生学情的局限性。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的课堂改革不能极端的冒进,不能一夜之间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我把它称为“过渡期模式”吧。下面我就以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我的思考:我们现在一篇课文一般安排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之前,我一般安排这样的预习:把课文读通,自己学会生字词。第一课时一般完成如下目标: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层次;围绕课题、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提出不懂的问题
6、。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的问题当堂解答,有的问题可以留作下一课时探讨。第一课时带着问题潜心读书画批,实际上是对第二课时的预习,把预习工作放在课上,要比放在课下效果好的多。第二课时:1、带着第一课时留下的重点问题,进一步读书思考,自己心中默念这些问题的答案,实现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与自己的真诚对话。全国“生本教育专家工作室”主持人王水发博士讲:“什么是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一种对话是学生同学材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同老师的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学资源的对话。什么是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搭建平
7、台,让学生发生对话的活动。”2、学生自读梳理答案以后,就算有了讨论前的充分准备。有备而来,就愿意参与讨论,讨论时就会有话可说,就不会乱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安排小组讨论。讨论由组长组织,给每个同学发言的机会,一个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补充或更正意见。对小组讨论的组织要进行必要的培训,特别是要培养组长的组织能力,对学习有困难、不爱发言的同学,在讨论时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先说,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较难的问题,由别人先说,他们在听的时候会受到启发,有了这个台阶,再让他们说,他们就会觉得容易多了。这就是小组讨论的好处,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给更多的人发表意见的机会,给不想说、不会说的同学,
8、创设说的情景,搭建说的台阶,实现生生对话,同伴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安排也符合叶圣陶先生关于讨论的论述,叶老认为讨论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第二,还得在平时养成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叶老还指出“教师只待学生预习后,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惟如此,学生在预习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时候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形成。”3、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教师要参与、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后,要组织全班的汇报、讨论。在小组代表汇报的时候,老师要做出必要的评价、订正和引领。在
9、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老师的引领作用。老师“顺学而导”,导什么?要抓学生的生成,抓语言的训练点、能力的培养点、方法的习得点。这些点要选准,不能贪多、求全。正像特级教师李春旺所言“老师导的内容要进行适当裁剪,次要的部分一读而过,以读代讲,像剪枝一样,像疏果一样,削枝强干,像骑马观景一样,重点部分,使劲研读。”4、读写结合,教师引导孩子找到一个“练笔”的点。学生在阅读中有了感受可以写写感受,习得了方法,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写写,具体方法有:展开想象扩写、仿写、续写等。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该得到更加自由、充分的施展,这时的指导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我刚刚教学完成了语言的
10、魅力一课,现将点滴收获与反思作一简要归纳:在第一课时,我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了一个预习环节:先让学生结合课题和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当堂解决,对一些主干性问题、较深刻的问题,我进行了梳理,并呈现出如下问题:诗人的语言有怎样的魅力?(也就是他在老人的木牌上添了几个字,起到了什么作用?)诗人的语言为什么会有魅力?(也就是诗人添了几个字后,为什么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有魅力的语言?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思考,画批,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果这些问题在第二课时再提出来,提问的时间,加上默读思考的时间,还要留出讨论的时间,时间就会非常紧,常常是
11、学生没有考虑好就急急忙忙叫讨论,没有讨论好就急急忙忙叫汇报。结果是学生想不好,说不好,还得老师领着跑,老师的话又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差了。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一般的安排是把第二课时当作“重头戏”,那么一些后台的准备工作就得提前做。有了第一课时的思考,第二课时一上课我就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自己写一句或一段有魅力的语言。完成目标的途径就是循着上节课提出的三个预习题展开教学。首先,给孩子5分钟时间让孩子梳理一下问题的答案。然后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老师参与到小组当中做适当的点拨、指导。全班汇报交流的时候,老师再适时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同时找到三个问题之间的衔接点、学生语言的训练点,奔向本科学习的重点。比如,在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后,我问学生“从诗人的角度看,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怜悯满意)追问:“诗人为什么满意呢?”引导学生打出一是为老人的收入满意,二是为自己能产生创作的灵感,写出这么有魅力的语言而感到高兴。接着就衔接上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