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互动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途径;高校党建工作为校园文化确定了主要目标,并提供了丰富的内涵。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及其育人功能,高校党建工作的载体和途径和党建工作的文化内涵,以高校党建工作的模式创新为着力点,通过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从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角度论证党建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探讨如何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主导作用,实现两者的互动,从而开拓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关键词校园文化党建工作互动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
2、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以及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往往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隐形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另一种是显性的校园舆论、校园环境和校园风貌。高校党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线。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新时期优化高校育人环境的新途径。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
3、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术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上,目前众多高校都坚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并重的思路,营
4、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开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植于学生课堂专业学习基础上的另一种渠道,开展富于创新活动的自发式的青年教师系列讲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自由参与活动。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高校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基地,其特殊的文化功能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广阔天地,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和潜能得以发挥成为一种现实。学生在参加校园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中,使自己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价值,了解和实现自己的个性潜能。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锻造下,学生的创
5、造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与发展。2、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素质教育的呼唤。校园文化以独特的优势,全面地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因此,树立正确的校园观,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前提。3、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深远意义。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的模式。他对一所高校的影响如同一个人拥有的气质般,是逐步往外散发出来的,也正是这样,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所学校。三、高校党建工作的载体和途径高校党建要积极创新和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
6、建设,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逐步树立以服务为主的理念,把服务师生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要合理设置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原则,对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要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逐步理顺党委、院系党组织、党支部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既发挥好上级领导机关的职能,又使基层党支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要进一步重视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中的理论探索,从深层次上探讨高校基
7、层党建的基本理论问题,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前瞻性研究。四、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互动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相互交叉、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是适合高校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产物,是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必然要求寻找新的视角和有效载体。高校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恰恰与当前的党建工作的目标、方法相吻合,成为高校党建工作新的着力点。1、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新途径。校园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沿,有
8、独特的导向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是“三个代表”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前提和实践策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雅的校园文化既体现了先进性和传播性,又呈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校园文化既要吸收社会文化优秀成果,又要坚决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因此,大学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校园文化与时代相融合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师生的指导作用,离开党的基本路线,
9、就无从谈社会主义的教学方向;二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导向。先进文化的营养和力量,对促进学生的成熟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导向作用。高校党建应积极运用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先进文化的辐射作用,从而培养青年一代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高校党建为校园文化建设确定方向和塑造灵魂。高校党建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加强政治引导和调控主流文化。在各式各样的思想浪潮的冲击下,引导学生党员在比较与区别中分清是非、辨别主次,掌握思想武器,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识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党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命线,必须坚定
10、不移地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旗帜的作用和理论的力量。党建工作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在吸收外来文化中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融合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抵制各种文化思潮的不利冲击,从而保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是改造学生党员主观世界的需要,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通过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提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条件,
11、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四、我校将军路校区党工委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随着我校逐渐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也日趋完善,逐渐形成具有南航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新格局,将军路校区党工委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最佳契合点,努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1、明确我校办学指导思想,传承优良校风,发扬校训精神。校区自建设以来,弘扬我校“负重奋进,献身国防,唯实创新,志在超越”的办学精神和校区“优质、高效、精干”的工作理念,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和社会的发展,遵循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人为本,注
12、重内涵,强化特色,加速发展,创建一流”的发展战略,坚持航空、航天和民航特色,全面持续地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指导思想,并用“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培养、教育学生,通过践行校训,引领南航人立大志、做大事、养大气、创大业,达到智道双馨,德才兼优。2、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定期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加大以学生军事课课程为主的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知识和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继续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组织
13、和社团活动、网络空间以及家庭社会四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着力建设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学生骨干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3、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学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教职工都要肩负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把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心里健康在内的基本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大力倡导“厚德、博学、严谨、善教”的教风,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
14、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之中,引领广大教师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师德理念。4、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建构“大学生素质训练基地”,建设大学生新闻中心和大学生科技中心两大科技和人文素质训练基地,研发了包括电工电子、物理、计算机、多媒体视频制作等在内的近70个素质训练项目。素质训练中心成立以来,承担校创新基金项目51项,居全校第一;研发科技、人文系统能力训练项目70余项,至07年11月份为止,已完成科技、人文素质训练项目10余个,近1000名学生参加了项目训练;05年以来,参加中心举办的各类科普知识大赛、科技作品展示会、无线电定点测向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及各种科技报告会的学生总数达6000余
15、人。03年以来,素质中心的成员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亚洲区三等奖一个,全国特等奖1个,全国一等奖3个,全国二等奖2个,全国三等奖4个;获江苏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一个。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校区素质中心学生设计的仿蜻蜓双扑翼微型飞行器获得三等奖。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以“长空杯”大学生科技节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5、建设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区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突出“三航”特色,力图阐释南航人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校园环境的人文品位。如校区在砚湖边
16、建设“名人林”、“名师林”;利用艺术学院学生地书画、设计作品装点教学楼,赠强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鼓励学生参与校区文化建设。五、如何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互动1、将党建寓于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的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承担着弘扬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的任务。校园文化建设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心培育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大学精神文化,使动态的校园文化充满时代气息,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特别强调从先进文化上建党。新时期高校党建要树立始终“坚持中
17、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观念,努力提高党建的文化内涵,把高校党建与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具体体现在:一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思想文化建设,引导和帮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创造者。三是把党建工作融入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开展各种素质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2、优化高校党建网络文化环境,追求党建的手段载体和高校文化优势完美结合。高校党建工
18、作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变化。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栏目内容和形式的建设和管理,以积极姿态宣传健康向上的内容,建成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优化高校党建网络文化环境,让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充实网络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境界和扩大视野。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校园文化的育人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是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营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思想政治工作根植于文化活动之中。它发挥着引导人、充实人、熏陶人、影响人、鞭策人、激
19、励人的重要教育作用,其落脚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一切为了大学生,为了一切大学生和为了大学生一切为宗旨。努力创造适应大学生和谐环境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建设浓郁的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坚持校园文化的育人方向,即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且校园文化各项活动都要突出“育人”的主题,使广大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中,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又受到多方面的教益。营造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充分发挥本校潜在传统文化优势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让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富含旺盛的生命力,使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