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赤壁赋课后篇稳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
2、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C.哀吾生之须臾须臾:一瞬间,片刻。D.托遗响于悲风悲风:悲凉的箫声。解析D项,“悲风,悲凉的秋风
3、。答案D2.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壬戌,我国古代传统农历纪年的干支纪年之一,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B.我国古代一月内有些日期有特定的称呼,“既望是农历十五,“朔是农历初一。C.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曹操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D.周郎,即周瑜。称周瑜为“周郎,在这里既是因为周瑜年轻,也有对周瑜的赞美之意。解析B项,“望是农历十五,“既望是农历十六。答案B3.以下对节选局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隐喻了客人怅惘、失意的胸怀,也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
4、欢乐转入悲凉。B.“客借夜游赤壁所见的江水、明月与对英雄人物业绩的联想,生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C.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从客人的答复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当时思想的一个方面。D.文中的“客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可见“客的内心也是十分矛盾的,这种矛盾来自于“挟飞仙“抱明月的空想。解析D项,理解不正确,“哀吾生之须臾和“羡长江之无穷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是一个问题。正是因为“长江之无穷,才显示出“吾生之须臾。“客对长江的“羡反衬出人生短暂的“哀。答案D4.把
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解析(1)“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危坐,端坐。(2)“缪,缭,盘绕;“此,这地方。参考答案(1)我不禁感到凄怆,整理衣服端坐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2)山水盘绕,草木茂盛青苍,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二、语言运用5.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一种旷达、超然的洒脱,请根据下面文段的具体语境,模仿画线句子,再写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排比句。人能做到旷达,实在不简单。旷达是对人生的感悟,是对世界的乐观,是对时代的热爱,是对生活的迷恋。胸怀浩大,但不是野
6、心膨胀;目光深远,但不是肆意贪婪。旷达是崇高的思想修养与伟大人格的自我表现,是内在美的外在花环。旷达不是山野豪气,山野豪气是草莽间个人主义的放大。解析注意句式上与例句一致,先否认再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作出诠释。语境要与例句一致,符合人物的生平。答案例如旷达不是玩世不恭,玩世不恭是盲目中自以为是的迷失。旷达不是醉生梦死,醉生梦死是繁华中生命价值的贬损。旷达不是自在逍遥,自在逍遥是失意时人生烦恼的掩饰。6.苏轼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曹操的一世之雄,请你通过想象对这两句话进行扩展描写。要求:要描写出曹操的英雄气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解析根据题干,此题就是用赞美的语言对“酾酒临江,横
7、槊赋诗的场景进行描写。至于修辞手法,可选用排比、比喻、引用等。语言表达还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朴实。答案例如长江如万马奔腾,滚滚东去。曹操面对大江,斟满美酒,屹立船头。前方,吴军水寨星火点点;身后,魏国战舰威然林立。江风狂卷,战袍翻动,曹操手持长矛,朗声高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课时作业一、根底稳固1.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窈窕(yo)愀然(chu)蜉蝣(f)山川相缪(lio)B.徘徊(hu)枕藉(ji)幽壑(h)冯虚御风(pn)C.嫠妇(l)桂棹(zho)匏樽(po)酾酒临江(sh)D.肴核(yo)扁舟(bin)麋鹿(m)横槊赋诗(shu)解析A项,“愀应读“q
8、io;B项,“徊应读“hui;D项,“扁应读“pin。答案C2.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清风徐来徐:缓慢。纵一苇之所如纵:任。舞幽壑之潜蛟舞:起舞。苏子愀然愀:脸色改变。山川相缪缪:缭、盘绕。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而卒莫消长也卒:突然。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A.B.C.D.解析“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卒,到底。答案B3.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纵一苇之所如(往)倚歌而和之(循,依)B.白露横江(笼罩)举酒属客(劝人饮酒)C.正襟危坐(端坐)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D.知不可乎骤得(屡次得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解析D项,“适是
9、“享有之意。答案D4.以下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相与枕藉乎舟中飘飘乎如遗世独立A.B.C.D.解析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表疑问语气。相当于介词“于,表处所。答案C5.以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凌万顷之茫然泣孤舟之嫠妇B.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何为其然也耳得之而为声D.客有吹洞箫者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解析A项,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B项,都是判断句的标志,表判断语气。C项,介词,为了;动词,成为。D项,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这里指江水。答案B6.用课文中的语句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
10、部。(1)“,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的江面上。(2)文中,苏轼用“,抒发其思慕“美人(君王)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3)文中“,两句紧承“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把洞箫的哀音表现得形象真切。(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慨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 , 。(5)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慨:, 。(6)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的观点。(7)苏轼在文中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答案(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3)舞幽壑之潜蛟
11、泣孤舟之嫠妇(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7)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后赤壁赋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
12、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
13、壁,故名“雪堂。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不时之需:随时的需要。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踞虎豹:蹲踞在虎豹一样的岩石上。登虬龙:攀登上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7.以下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
14、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解析A项,“玄裳缟衣戛然连在一起不当;B项,“客去予亦就睡应在“予前断开;“掠予舟而西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D项不当。答案C8.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望,即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之十五日。B.冯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也作“冰夷。?抱朴子释鬼篇?里说他过河时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为河伯管理河川。C.在我国古时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简称“衣,以障蔽身体。“裳,亦作“常,是专用于遮蔽身体下半局部的服装,男女尊卑均可穿着。D.道士是中国佛教的神职人员,履行入教的礼仪,接受各种戒律,过那种
15、被世俗之人视为清苦寂寞而实际上高标清逸的宗教生活。解析D项,道士是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答案D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前两段写在月白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游赤壁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又曲折起伏。B.文章第3段最后局部写突然有玄裳缟衣的孤鹤振翅横江,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与处在悠闲愉悦中的苏轼形成比照。C.文章以浪漫的梦境收束,所谓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有此梦想又觉其虚无,正表现出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D.?赤壁赋?写在初秋,本文写在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
16、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也都用了主客问答,一样的赤壁,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有诗情画意。解析B项,“与处在悠闲愉悦中的苏轼形成比照说法错误,此时的苏轼也是孤独的。答案B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2)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解析(1)“藏之久矣的“之不用译出;“矣是陈述句的标志;“以,连词,表目的;“不时之需的“之是助词“的。(2)“悄然“肃然的“然和“凛乎的“乎都是词尾,不需要译出;两个“而字都表示修饰关系,不必译出。参考答案(1)我有一斗酒,保存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2)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
17、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黄昏,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存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
18、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它的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
19、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答复。“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内幕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的船边经过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突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112题。过岭苏轼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注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途中过
20、大庾岭作此诗,时年66岁。毵(sn)毵: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1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梦里对“醉中,似梦似幻;“海外对“江南,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醉中。B.颈联用典。“濯足一词用的是?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典故,说明在山涧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心灵之尘。C.尾联第一句笔调活泼,是谁让山鸡突然惊恐地飞起;“毵毵,运用叠词,形象贴切地写出了山中细雨纷纷洒洒的样子。D.全诗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既描写了云雾环绕下,波鸣空涧中的优美自然风光,又充分表达了苏诗气势恢宏、激情磅礴的特点。解析D项,“气势恢宏
21、、激情磅礴的特点理解有误。这首诗写的是“空涧“翠岚“花雨之景,表达不出“恢宏的气势;表达的是遇赦后的轻松和喜悦之情,没有“澎湃的激情。答案D12.本诗是如何表现苏轼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注意结合诗的内容:首联写自己被贬七年后归来,在曹溪饮水的甘甜感觉,表现了其乐观豁达的态度;颔联回忆自己的贬迁犹似一梦,而自己却是在“醉中度过,没有显示被贬的痛苦之情;最后两联写景,优美的景色显示了诗人陶醉于自然之中的愉悦心情。参考答案诗的首联,写作者贬官归来,再饮曹溪甘甜之水,尽显他热爱生活的乐观;颔联写南迁海外如一梦,北归江南如醉中,尽显他视世事如醉梦的洒脱;后两联写波鸣空涧、雾沾征衣、山鸡惊起、花雨纷落等景象,尽显他置身自然的愉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