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原电池 同步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
1、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溶液中,D比A反响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DCAB B. DABC C. DBAC D.BADC
2、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硫酸溶液中,以下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正极附近SO42-的浓度逐渐增大 B.负极附近SO42-的浓度逐渐减小
C.负极附近SO42- 的浓度逐渐增大 D.正负极附近SO42-的浓度根本不变
3、某原电池总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响的原电池是( )
A.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
B. 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
C. 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
D. 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CuSO4 溶液
4、银锌电池广泛用做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电池反响是:Zn+Ag2O+H2O=2Ag+Zn(OH)2,那么负极上发生反响的物质是 ( )
A. Ag B. Zn(OH)2 C. Ag2O D. Zn
5、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参加两个盛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并向参加a的烧杯中再参加少量CuO粉末。以下各图表示氢气体积V〔H2〕与反响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6、对于锌-铜-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电极变化 ( )
①锌片溶解了32.5g 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了1g H2 ④铜片上析出1molH2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根据以下事实,判断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①A+B2+===A2++B②D+2H2O===D(OH)2+H2↑ 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响为:E2++2e-=E,B-2e-=B2+ 〔 〕
A.D2+>A2+>B2+>E2+ B.D2+>E2+>A2+>B2+
C.E2+>B2+>A2+>D2+ D.A2+>B2+>D2+>E2+
8、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其主要成分是铁屑、碳粉、木屑与少量氯化钠、水等。它在使用之前需用塑料袋与空气隔绝。使用时启开塑料袋上的气孔,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来。当使用完后还会发现有铁锈生成。依上述现象答复:
〔1〕 “热敷袋〞放出的热量的利用是利用铁发生反响放出的热量。
〔2〕 碳粉的主要作用是
(3) 参加氯化钠的作用是
〔4〕试写出上述变化过程中的电极反响式方程式:
负极:。
正极:。
9、可逆反响:
AsO43-+2I-+2H+AsO33-+I2+H2O
据此设计出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进行如下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参加浓盐酸,发现微安表指针偏转;
(Ⅱ)假设改向(B)烧杯中滴加40% NaOH溶液,发现微安表指针向前述相反方向偏转.
试答复以下问题:
(1)两次操作过程中微安表指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2)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
(3)(Ⅰ)操作过程中,C1棒发生的反响为_______________.
(4)(Ⅱ)操作过程中,C2棒发生的反响为_______________.
10、利用反响Zn +2FeCl3=ZnCl2+2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在下面画出实验装置图:
并指出正极为,电极反响式;
负极为电极反响式为。
第一节原电池
1、B 2、C 3、CD 4、D 5A、 6、 7、C
8(1)氧化〔2〕与铁、氯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炭作电池的正极,从而加速铁的氧化〔3〕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
〔4〕负极:Fe + 2e- = Fe2+ 正极:O2+2H2O+4e=4OH-
9、(1)两次操作均发生原电池反响,所以微安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2)两次操作,电极相反,电子流向相反,因而指针偏转方向相反.
(3)2I--2e-=I2
(4)AsO33-+H2O-2e-=AsO43-+2H+
(或AsO33-+2OH--2e-=AsO43-+H2O)
10、Pt或C或其它,2Fe3++2e-=2Fe2+
Zn、Zn-2e-=Zn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