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学期期末模拟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湖南省初二期末)小军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使重60N的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前移动了1m,所需时间为5s,拉力F的大小为1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W B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6NC滑轮组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为20J D5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答案】D【解析】AD由图知道,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2,所以,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前移动了1m,所需时间为5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则拉力做功故拉力的功率故AD错误;C滑轮组做的总功20J
2、,由知道,有用功W有 =W总 =80%20J=16J故C错误;B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n=2,由知道解得f=16N,故B正确。故选B。2(2019山东省初二期末)关于重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玩具气球松开手,会升上天空,说明气球没有重力B物体的重心有的时候不在物体上C停在斜坡上的汽车,松开刹车,汽车沿斜坡下滑,此时汽车的重力方向是沿斜坡向下的D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答案】B【解析】A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玩具气球松开手,会升上天空,是因为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A错误;B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比如均匀圆环的重心就在圆心处,故B正确;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3、的,斜坡上的汽车向下滑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的作用,故C错误;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也在吸引地球,故D错误;故选B。3(2019四川省初二月考)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A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C丙车在10s内行驶0.8km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答案】C【解析】甲车的行驶速度是:v甲 =s/t28km/0.5h=56km/h=15.56m/s;乙车的行驶速度是:v乙=150m/15s=10m/s;丙车的行驶速度是:v丙800m/10s80m/s;丁车的行驶速度是:v丁450m/30s15m/s,由以上计算知道丙车速
4、度最大,故选C4(2019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初二期末)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答案】D【解析】甲同学看到路边树木向东运动,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说明他向西行走;乙看到甲静止不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他与甲同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他与甲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走5(2019安徽省初二期末)如图所示,把一张小纸片放在水平的硬币的上表面,松手后纸片不是单独飘落而是和硬币贴在一起下落,使纸片跟硬币贴在一起的力最有可能是()A分子间引力B摩擦力C重力D大气压【答案】D【解
5、析】纸片相对硬币处于静止状态,自身的重力又很小,肯定还受到一个向下的力。在纸片的周围只有空气,所以是大气压力的作用跟硬币贴在一起。故选D。6(2019全国初二单元测试)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Ap甲p乙;F甲 F乙Bp甲p乙;F甲 F乙Dp甲=p乙;F甲【解析】正放和倒置后,如图所示:图1 图2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容器重力不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倒置后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由图示可知,倒置后,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可知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6、变大;上口小、下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所装液体重力;上口大、下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所装液体重力,液体的重力不变,所以倒置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V表示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和是图1和图2中虚线内液体的体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因为,所以p容大于p液17(2019安徽省初二期末)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N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N,松手后,物体将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答案】24下沉【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
7、知,物体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2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由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是原来的2倍,所以,由F浮=gV排可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2F浮=22N=4N,因F浮G,所以,松手后,物体将下沉18(2019河北省初二期末)将重为3N的小球放人装有水的容器甲中,静止的状态如图所示,则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N,小球的体积为_m3;若向水中加人足量的盐,小球将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N/kg)【答案】3 3104上浮【解析】(1)由图可知,小球处于悬浮状态,根据悬浮条件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G排=3N;由F浮=gV排得:;(2)若向水中
8、加人足量的盐,液体密度变大,由于V排一定,由F浮=gV排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大于重力,小球将上浮19(2020江西省初三期末)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相比较而言煮茶叶蛋时,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该运动与_有关【答案】扩散温度【解析】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的快,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0(2019湖北省初三期末)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_(选填“引力”、“斥力”);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选填“属
9、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答案】引力不属于【解析】当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的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4道题,共30分)21(2019山东省初二期末)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_拉动木块,根据_的知识,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甲、乙两组实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_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_两个实验;(4)小雨同学
10、将木块切去一半,如图丁所示。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所示的实验结果,发现F1大于F4,于是她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她的结论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答案】水平匀速二力平衡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甲丙错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解析】(1)12实验中应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34观察甲、乙两图的情景可知,两者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探究滑动
11、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根据F2F1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5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由图可知,图甲和图丙符合实验要求。(4)67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而小芳将木块切去一半,则在接触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错误结论。22(2019河南省初二期末)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
12、,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老师指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这是因为_;(2)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原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3)丙图中若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重力相等,则测力计与杠杆之间的夹角等于_(填锐
13、角的度数),测力计在丙图中A点改变不同的角度时所用的最小拉力是_(设钩码总重为G)。【答案】左应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30【解析】(1)1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左端的平衡螺母左调相当于延长了左端的力臂,右端的平衡螺母左调,相当于缩短了右端的力臂。2小明做一次实验便得出结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规律,具有偶然性。(2)3图乙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3)4丙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重力相等,说明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OB为支点O与拉力作用
14、点A长度的一半,根据三角形的知识可知:测力计与杠杆之间的夹角为30。5测力计在丙图中A点所用的最小拉力时,拉力与杠杆垂直,此时力臂的长度为OA;假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代表l,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得弹簧测力计在A点的最小拉力为F1=23(2019北京初二期末)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将微小压强计置于空气中,观察到U型管两侧的液面相平,然后用力按压探头的薄膜,如图甲所示。如果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则可观察到_;AU型管左、右两侧的液面依然相平BU型管的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CU型管的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D用力越大,U型管两侧的高度差也越大(2)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
15、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的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探头处水的压强就越_(选填“大”或“小”);(3)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现象是_;(4)把探头缓缓下移,观察到的现象是_;(5)如图乙所示为将探头置于水面下h处时的实验情形,如果仅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观察到现象是_。【答案】BD大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均不改变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解析】(1)1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如果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用力按压探头的薄膜,可以看到U型管的左
16、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用力越大,U型管两侧的高度差也越大,故选BD;(2)2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如果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液面高度差,表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即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就越大;(3)3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方向,观察到的现象是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均不改变,由此可知: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4把探头缓缓下移,观察到的现象是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从而得知: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5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液体密度增
17、大,观察到探头在相同的深度时,观察到现象是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了,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4(2019临沂华盛实验学校初二期末)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实验步骤B、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的关系。_两步骤可以测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N。步骤AE可测出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比较与,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2)图乙是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当圆柱体没有浸没之前,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圆柱体的高度为_cm。圆柱
18、体的密度是_kg/m3(3)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需要增加的器材是_。【答案】排开液体体积BD1.2N变小42.5103盐水(盐)或酒精等【解析】第一空在CD中,相同的因素是液体密度,不同因素是排开液体体积,在C中浮力为:3N-2.4N=0.6N,在D中的浮力为:3N-1.8N=1.2N,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可得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第二空、第三空步骤B和D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第四空物体未浸入水中时h=0,从图乙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G=3N在未完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则浮力逐渐增大;
19、第五空当h4cm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可知圆柱体的高度为4cm;第六空当h4cm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可知当h=4cm时,物体开始完全浸没,且可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所处深度无关;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因为浸没,所以V物=V排=1.210-4m3,物体质量:物体密度:第七空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需改变液体的密度,要增加的器材是盐水或酒精等,可将物体完全浸没在装有盐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D比较得出结论。四、计算题(本题包含2道题,共10分)25(2019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十中学初二期末)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
20、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上放一重2N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取g=10N/kg,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求:(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答案】(1)6N,(2)0.8103kg/m3(3)800Pa【解析】(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2)木块的重力G木=F浮=6N,静止时有,液体的密度;(3)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液gh=0.8103kg/m310N/kg0.1m=800Pa26(2019山东省初三期末)如图甲所示,
21、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内底面积为100 cm2。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下底距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N/kg)求:(1) 在花岗岩未露出水面前所受水的浮力大小;(2) 花岗岩的密度;(3) 从开始提起到花岗岩完全离开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答案】(1)2N;(2)2.8103kg/m3;(3)200Pa【解析】(1)由图乙可知,花岗岩的重力G=5.6N,花岗岩在未露出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6N,所以花岗岩所受水的浮力大小:F浮 =G-F=5.6N-3.6N=2N;(2)由F浮 =水gV排可得花岗岩的体积:V=V排 = = =210-4 m3,花岗岩的质量:m=G/g=5.6N/10N/kg=0.56kg,花岗岩的密度:=m/V=0.56kg/2104m3=2.8103 kg/m3;(3)花岗岩离开水面后,水面下降的高度:h=V排/S容=2104m3/100104m2=0.02m,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p=水gh=1103 kg/m3 10N/kg0.02m=200P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