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启示——与葛兆光先生商榷.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63419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启示——与葛兆光先生商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启示——与葛兆光先生商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启示——与葛兆光先生商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启示——与葛兆光先生商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启示——与葛兆光先生商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启示与葛兆光先生商榷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出版以后,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因作者对“写法”的重视以及在思想史写作的方法论层面上的尝试性实践,1其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还荣膺首届“长江读书奖”的“专家着作奖”。2000年12月,该书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出版,笔者特别注意到,书名中去掉了“世界”二字,这或许暗示了作者写作姿态的某种变化,在第二卷导言续思想史的写法中,作者特辟一节专门讨论了“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历史学”,承接葛兆光先生的话题,本文拟对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后现代”以及“历史学”提出几点商榷意见,当然文中也有若干“借

2、题发挥”、陈言己见之处,请葛先生和读者诸君明察。一、“史皆文也”:文学还是文本?中国思想史“导言”的第四节题为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代历史学,在这里,葛兆光先生引用了詹京斯的说法,即把历史看作“一种语言的虚构物”、“一种叙事散文体论述”,并据此认为后现代历史学的观念是将历史学等同于文学,我觉得这可能并不恰当,至少是部分地误解了后现代主义的主张。因为严格说来,仅凭詹京斯的上述说法,还不足以认定后现代历史学是将历史等同于文学。至于海登怀特在话语转喻论一书中将历史与文学等量齐观的说法,我觉得应当从如该书标题所示“转喻”的角度去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则可能犯下

3、类似当年武断地批判贝克莱的错误。或者退一步说,即使怀特毫无保留地认为历史即文学,我们恐怕也很难将这种极端的意见作为后现代历史学的代言人。此外必须指出的是,葛先生在这里似乎还混淆了“历史”和“历史学”两个概念。历史是“过去”,而历史学是关于历史的理论。像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一样,历史学以解释为主要目的,其本身并不存在“真”与“假”的问题。后现代历史学至多是将历史等同于文学,而不可能将“历史学”等同于文学。对于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历史学的语源、概念和理论谱系考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专门性着作多有介绍,它与本文主旨也不相关,此处略去不论。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一个问题是,在探讨后现代历史

4、学的有关问题时,应该将“文学”与“文本”两个概念做出明确的区分。文学与想象相连,可以凭空虚构,而文本则不然,它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独有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文本泛指“所有现象、所有事件。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每一事物都是一个文本。”显而易见,“文本”这一概念并不专指文字文本,尤其不专指文学文本。一幅画,一段音乐,一个事件,乃至一只烟斗,这些事物在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野中都可以成为文本。而被书写、被言说的东西常常是用“话语”、“叙述”两个概念来加以表达的,它们也完全不能与文学相等同。实际上,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后现代历史学更多的是将历史认同为话语、叙述和文本,即葛兆光先生所说的把过去折射给我们的那层“透

5、明无碍的玻璃”。盛宁先生在其专着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一书中也说,代表后现代思潮的新历史主义者是把历史等同于文本。8所以,如果要把后现代历史学的主张归纳为“史皆文也”的话,这里的“文”当指“文本”,而不是葛先生所说的“文学”。虽然同为“叙述”,但历史叙述不同于文学叙述,历史不能像小说一样随心所欲地虚构,我想,这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包括大多数后现代历史学家在内都会同意。即使怀特出于语言决定论的解构主义立场,断言“历史作为一种虚构形式,与小说作为历史真实的再现,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不分轩轾”,也很难由此推论说历史可以像小说一样任意虚构。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怀特这里提到的“小说”,有“

6、作为历史真实的再现”这样一个重要限定语。此外,还有一个也许并非不重要的细节问题就是,在英文中,“虚构”一词的本意是“人为之物”,并没有中文中“虚假”这样一层含义。历史是“真实”的,同时它恰恰又是“人为”的。在批判后现代历史学的“颠覆性”主张时,葛兆光先生质问道:“能够面对殷墟那个巨大的遗址说殷商与夏一样不存在么?能够面对二十四史的记载说历史上的王朝是虚构的么?”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如果说历史即文本的话,那么当地上文献与地下文物都成为后现代历史学视野中的“文本”时,后现代历史学对于现代历史学的“反动”也许就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的惊世骇俗了:殷墟和二十四史当然是“历史”作为“人为”的“文本”

7、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说,德里达所谓“文本之外一无所有”的断言确实是正确的。其实,类似的观点也并非后现代历史学的独创,早在1943年,卡尔波普就指出,不可能有“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而只有对历史的各种解释;没有一种解释是终结性的,每一代人都有权利做出自己的解释;历史解释不是客观的,而是为了回应实际问题和决策中产生的需要,因此,在历史中并没有人类注定要走的路;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没有意义。10这样的观点颇有一些“后现代”的味道,但却从未听到有人说波普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应当看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运动和学术思潮虽然已经渐渐隐退,但另一方面,它的洞见与影响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常识

8、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了。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已经是后现代主义者了!说了一些为后现代主义辩护的话,但这并不意味笔者对它持一种毫无保留、全盘接受的态度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不符合后现代精神的。而且,当我们言及后现代主义时,实际上是对一种学术、文化思潮的模糊指涉,因为后现代主义本身就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在被标签为“后现代主义”的一批思想家的学说之间也是互有抵牾、轩轾并存的。二、对后现代历史学11的态度与评价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说,后现代主义学说包含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洞见,我想,也许可以把它比喻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相对论”吧:它瓦解了一切绝对主义的宏大叙事,具有极强的颠覆性。然而也正是这些

9、特征,使它遭到了种种非议。具体到历史学领域,把历史“降格”为依附于文本的话语和叙述,12到底是不是不能接受的呢?对于这一问题,我想通过一个小例子来加以说明:关注新闻时事的人大都有这样一种经验,每当有重要的考古新发现问世,便常常可以听见“重写史”的舆论呼声和学者主张,可以想见,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重写历史的过程是永远也不会完结的。或者说,这是一个“主观”历史书写逐渐接近“客观”历史本真的过程,但书写是永远不可能达到本真的,而所谓历史本真,也只是存在于观念中的一个无法真正企及的抽象目标而已。如果历史叙述是一块无法消除的“玻璃”,那么我们在何种意义上能说历史是真实的呢?真实难道不是相对的么?的确

10、,我们无法否认后现代主义“相对论”的深刻洞见。詹明信关于“历史不是一个文本,除了文本的形式,历史无法企及”的说法被盛宁批评为看似折中主义,实为机会主义,实际上与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文本化主张没有本质区别。13我觉得这样的批评是过于苛刻了,我更愿意把这看作是一种辩证的态度,葛兆光先生对于后现代历史学所持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14的态度恐怕也是如此。舍此,岂有他途?承认了历史是依附于文本的话语和叙述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问题:历史是否有一个最后的边界和限度?15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方面来谈。首先,如上所述,后现代历史学并非将历史等同于文学,说历史可以“任意虚构”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莫须有”的指责

11、。后现代历史学应该是承认这个最后的边界和限度的,因为他们所说的话语和叙述是依附于文本的,而后现代主义学者所谓的文本是无所不包的,不但历史叙述是文本,那个“确实存在的过去”同样体现为文本。“最后的边界和限度”实际上是“文本”的题中应有之意。人们可以指责“文本”概念的泛化,但只要接受了这个前提,就无法否认其阐释的自恰性,它不但不违反逻辑,而且符合常识。其次,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或者说对于后现代历史学的态度,实际上也折射出了一种学术和人生态度。有一次,葛兆光先生在课堂上谈到了以解构为特征的后现代理论与大乘佛教中的“空论”的相似性,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恰切的类比。大而言之,无数智者学人都意识到人生是一个

12、悖论:生有涯而知无涯,人生短暂而宇宙无限。从终极角度来看,人类的全部努力和创造可能都是没有意义的。然而,人不仅是一个精神的存在,同时还是物质的存在,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事实上就成了一种普遍的人生态度。16我以为,佛教的“空论”以及与其相似的后现代解构一切的“相对论”实际上是对这类根本问题看得太真、走得太远。所以,人们对于后现代历史学的种种保留、批评甚至排斥可能并不是因为它错了,而恰恰是因为它太正确了,在终极意义上封闭了一切想象力和可能性,并因此颠覆了依存于想象力和可能性的日常伦理和生活实践。后现代主义的悲壮之处就在于它试图粉碎人们的生活之梦。人终究是要生活的。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

13、斯坦说,“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17然而,我觉得冯友兰先生的说法似乎更深刻:“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18注释:1 参见首届“长江读书奖”授奖辞,载读书2000年第11期,第159页。2“后现代历史学最重要的观念也就是说,历史学成了文学。”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第5051页。3 Hayden White, Tropics of Discours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4例如,参见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第一章“后现代理论探源”,中央编译出

14、版社,1999。5美波林玛丽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后现代术语词汇表”,第5页。6 福柯就有一篇题为这不是一只烟斗?的论文,评析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一幅同名画作。7 参见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53页。8参见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59页。9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69页。10 参见Karl R.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5th ed., , “Has History an

15、y Meaning?”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6.11从事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学者大都承认,后现代主义是难于定义的,其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模糊性。然而尽管如此,把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应该是没有多少疑义的。后现代历史学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启示也大都来自于这一层面。12 参见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69页。13 参见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第158页。14 参见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69页。15“承认还是不承认有一个确实存在的过去,并确认每一个历史学家的叙述以及文本都要受制于这个曾经存在的过去?”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69页。16例如,虽然加缪认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荒谬是“人与世界之间的惟一联系”,但他又主张反抗荒谬,指出人的高贵在于在这毫无意义的世界里重新获得其地位。史铁生也说,“人的真正名字叫做:欲望”,活下去的理由在于“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17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7,第105页。18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38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