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9小题,每题6分,共54分)
1.“轻轨电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交通工具(如下列图)。当电车开动时,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该接触点上材料的选用较为适宜的是( )
A.金刚石 B.铝 C.石墨 D.铁
【解析】 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能导电的性质,只有石墨符合。
【答案】 C
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以下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解析】 铝是采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制得的。
【答案】 B
3.宇航员在升空、返回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必须穿上10公斤重的舱内航天服,神六宇航员所穿舱内航天服是由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的,其主要成分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它耐高温,抗氧化
B.它比钢铁轻,但质地较脆
C.它没有固定熔点
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 B项错误,假设质地较脆,那么在高压条件下易被压碎,不适合做航天服。
【答案】 B
4.“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高科技材料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铁为+3价,那么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解析】 NiFe2O4可看作Ni(FeO2)2或NiO·Fe2O3,Ni显+2价。
【答案】B
5.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脑芯片“龙芯一号〞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计算机制造史上的一项空白。以下对晶体硅的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晶体硅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似
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是它的提炼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D.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故它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导电
【解析】 此题考查硅的性质。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是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所以物理性质与金刚石相似,熔、沸点高,硬度大;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但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存在,主要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晶体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被广泛使用;晶体硅是一种非金属单质,虽然它具有金属光泽。
【答案】A
6.室温时,向体积均为1 L,pH为2的盐酸中分别参加0.02 mol金属M,反响完毕后再分别参加0.01 mol金属N。那么两次参加金属的全过程中,放出气体最多的是( )
A
B
C
D
第一次参加M
K
Na
Zn
Mg
第二次参加N
Al
Mg
Al
Na
【解析】 A项,虽中和了酸性条件,但在碱性条件下Al也能产生气体。
【答案】 A
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 ②SiC俗称金刚砂,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③漂白粉和漂白精的有效成分都是Ca(ClO)2④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⑤氧化铜可作为制造玻璃、搪瓷的红色颜料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D.②
【解析】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大,①错;氧化铜是黑色固体,作红色颜料的是氧化亚铜,⑤错。故B正确。
【答案】 B
8.以氮化硅(Si3N4)和氧化铝(Al2O3)为原料,采用常压烧结或热压工艺制备赛伦(Sialan)。赛伦的化学通式为Si6-xAlxOxN8-x,以耐高温、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等性能为主要特征,因此,在冶金、机械、光学、医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它属于( )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无机高分子材料
【解析】 赛伦是Si、Al、O、N形成的化合物,不属于金属材料,A项错;由赛伦的化学式可知,其分子中氮原子数不超过8,故B、D项均错。
【答案】 C
9. 2022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 泰晤士报 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铟高亮度LED材料。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
B.Ga处于ⅢA族,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Ga3N2
C.ETFE膜(CH2—CH2—CF2—CF2)是由两种单体缩聚而成的
D.用金属铝与V2O5冶炼钒,铝作复原剂
【解析】 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低,硬度比组分金属大,故A错误;Ga位于ⅢA族,故其化合价为+3价,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故B错误;ETFE是由两种单体乙烯和四氟乙烯通过加聚反响而成的,故C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46分)
10. (12分)在建国60周年阅兵仪式上,我国展示的歼—10、歼—11等新型飞机,大展国威,为我们的平安生活筑起了新的“万里长城〞,新型武器中离不开新材料的使用。请完成以下问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飞机机身材料(镁铝合金)经过抗氧化处理,能有效防止腐蚀
B.飞机中的导线外层可能由PVC材料制成
C.碳纤维材料可用于制造大型飞机通讯设备的外壳
D.飞机使用的机舱玻璃可由玻璃钢制成
(2)飞机上使用的某复合材料的基体是氮化硅陶瓷,增强体是SiO2纤维。对该复合材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该复合材料性质很稳定,不会溶解在任何酸中
B.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
C.该复合材料耐高温,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不易老化,可用于制造精密电子仪器
D.该复合材料与玻璃钢性能相似
(1)选项A,镁铝合金经过抗氧化处理,外表形成氧化膜而增强了其抗腐蚀的能力。选项B,PVC是一种绝缘材料,可用于制造导线外层。选项C,碳纤维具有韧性好、强度高而质轻的特点,但碳纤维能导电,不能用于制造大型飞机通讯设备的外壳。选项D,玻璃钢具有透明性好、硬度大、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适合用于制造机舱玻璃。
(2)选项A,根据该复合材料的组成特点,SiO2能溶解在氢氟酸中。选项B,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氮原子电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选项C,该复合材料不导电,不能用于制造电子仪器。选项D,二者的成分不相同,性能也不相同。
【答案】 (1)C (2)B
(3)乙 红色固体完全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1. (18分)Ⅰ.(1)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参加等体积的①浓硫酸 ②稀硫酸 ③浓硝酸 ④稀硝酸,能随即发生剧烈反响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常温下缓慢反响(或微热后能发生剧烈反响)的是________,常温下不反响,但加热后发生剧烈反响的是________,加热也不发生反响的是________。由此可以得到上述四种酸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Cu+HNO3(浓)―→Cu(NO3)2
B.Cu+HNO3(稀)―→Cu(NO3)2
C.CuCuOCu(NO3)2
D.CuCuSO4Cu(NO3)2
(3)先将铜与浓硫酸反响产生的气体X持续通入如图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反响产生的大量气体Y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
①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可选多项,但多项选择倒扣分,下同)________。
A.通入X气体后产生白色沉淀
B.通入X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通入Y气体后开始沉淀
D.通入Y气体后沉淀溶解
E.通入Y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②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A.HNO3的酸性比H2SO4强
B.盐酸的酸性比H2SO3强
C.BaSO3能溶于盐酸
D.HNO3能氧化H2SO3(或SO2)
E.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
Ⅱ.以下列图是用过量的铜与40 mL稀硝酸在100 mL烧瓶中反响制取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图,请答复以下问题:
(1)反响刚开始时的现象是________,反响停止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上面图框中画出气体收集装置的装置图。
(3)①从烧瓶中取出少量反响后的溶液,滴入少量氨水,写出该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响结束后,能否采取向烧瓶中再参加稀硫酸的方式,再获得一氧化氮气体如果可以,请写出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查上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答案】 Ⅰ.(1)③④①②③>④>①>②
(2)C (3)①BC ②BCDE
Ⅱ.(1)溶液上面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为无色 溶液上面是无色气体,溶液为浅蓝色
(3)①Cu2++2NH3·H2O===Cu(OH)2↓+2NH
②3Cu+8H++2NO===3Cu2++2NO↑+4H2O
(4)将导气管末端伸入水中,用手捂热烧瓶,导气管末端有气泡放出,冷却一段时间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2.〔16分〕: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某红色粉末是Fe2O3或Cu2O或两者的混合物。〔实验所需试剂只能从以下中选择:稀硫酸、KSCN溶液、稀硝酸、双氧水、铁粉、碱式碳酸铜〕
探究方案:将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实验现象:反响后有红色固体存在。
〔1〕结论:红色粉末是。
〔2〕如果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请设计实验证明之。
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
。
物质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的pH
6.0
7.5
1.4
沉淀完全的pH
13
14
3.7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答复:
①试剂1为,试剂2为〔填名称〕;
②固体X的化学式为;
③操作1为。
【解析】〔1〕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响后有红色固体存在,说明一定有Cu2O存在,可能是Cu2O或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2〕验证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可根据Fe3+与KSCN溶液作用显红色进行判断,具体方法为取少许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充分溶解后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双氧水,有红色固体生成,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双氧水后显红色。
〔3〕利用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取较纯洁的胆矾,首先要参加稀硫酸将固体溶解,再根据Fe3+完全沉淀的pH将Fe3+以Fe(OH)3的形式别离出来。
【答案】〔1〕Cu2O或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2〕取少许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充分溶解后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双氧水有红色固体生成,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双氧水后显红色
〔3〕①双氧水碱式碳酸铜②Fe(OH)3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