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矿水害防治方案及装备人员情况分析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普茂煤矿水害防治方案
及装备人员情况
二0一二年一月五日
普茂煤矿水害防治
方案及装备人员情况
一、概 述
1、矿区位置
普茂煤矿位于普定县城北东部猫洞乡佑奋村,矿区距普定县25km,距安顺市20km,距安顺电厂35km。井口至安(顺)轿(子山)准轨铁路专用线直距6.5Km,有四级泥质碎石公路直达矿山,该矿煤炭运输及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
矿区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2′42″~105°53′15″,北纬26°21′55″~26°22′32″。
2、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普茂煤矿位于普定县猫洞乡,行政区划属猫洞乡管辖,行业隶属普定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行业管辖。
3、矿山简介
普茂煤矿设计生产规模15万t/a, 3月11日取得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5 0 0311 8781),生产规模为15万t/a,有效期为7年零6个月( 3月~ 9月),矿区面积1.4868km2,批准开采标高由1327~1170m。
4、开采情况现状
普茂煤矿主采M8煤,采用斜井开拓,布置三条井筒,采用胶带运输, 井下计划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
二、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区域属乌江水系三岔河流域,三岔河从勘查区南侧外围流过,流向从西向北东。河床标高1075m,亦为侵蚀基准面标高。矿区位于补郎向斜的南东翼汇水构造的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由南东向北西径流。
除第四系外,地层岩性主要由可溶岩和非可溶岩两大类组成:二叠系的龙潭组及三叠系大冶组一段属非可溶岩类,富水性弱;二叠系的峨眉山玄武岩组属非可溶岩类,为隔水层;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的大冶组上部、安顺组为可溶岩类,溶蚀裂隙及岩溶发育,富水性中等至强。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及第四系(Q)。其主要水文地质特征叙述如下:
三、地层富水性
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页岩、煤层、煤线及少量灰岩等。该组含煤地层在矿区中含可采煤层3层,即M0、M8、M9煤层。出露于矿区中部、F1断层南东盘。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和小煤矿积水。深部富水性减弱仅含微弱基岩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该组为一弱含水层。
2.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
其岩性为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等组成。出露于矿区北西部,F1断层北西盘,常形成高山、陡崖地貌。浅部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局部含构造裂隙水,含有岩溶裂隙水。该组为一强含水层。
3.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
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一段(T1d1)地层,其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等组成。于矿区中部出露,常形成高山、陡崖地貌。浅部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局部含构造裂隙水,该段为一弱含水层段。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二段(T1d2)地层以灰岩为主,富含岩溶裂隙及岩溶裂型溶洞水,为一强含水层段。
4.第四系(Q)
以洪积、坡积、冲积层为主,分布在河流、沟谷等低洼处,呈零星状,主要由灰、灰黄色,粘土、砂、碎石、砾石等组成,透水性强,厚度不均,0.00~5.00m。为一弱含水层。
四、构造富水性
矿区有断层发育。近NE向(F1)断裂构造。断层会造成地表水及岩溶裂隙水与煤层拉近或对接而造成矿井突水,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大。现就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分述如下:
F1 断层:其在矿区北西部错断了上二叠统龙潭组(P3l)的所有煤层,断层经过的地段节理、裂隙发育,赋水性相对较强,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大。
另外,当井巷穿越地下浅部发育的次生小断层时,由于周围岩层的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井巷可能发生渗水、淋水和涌水现象。
五、老窑水文地质特征
本矿区内老窑较多,开采历史较长,多为当地村民沿煤层露头私挖乱采,开拓方式主要为斜井、平硐。开采方法以镐采为主。有鼓风机通风,矿灯照明。小煤矿开采斜长一般为40~150米,大部分从浅部风化带出水,水量不大,随着矿井的增深,出水量逐渐减弱,甚至无水流出。出水方式多为顶板及边帮渗水,少量淋水,平硐自然排水,未发生过突水、淹井事故。
现矿区内的老窑已全部被国家有关部门封闭,多数井口垮塌,由于时间较长内部均积蓄着一定的矿坑水,当矿坑遇上或接近它时,易发生突水事故。
六、水文地质类型
矿区煤层开采标高为+1237~+1170米,最低开采标高为+1170米,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306米左右(矿区北西部冲沟溪流标高)。
普茂煤矿准许开采的煤大部份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床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为P3l弱含水层,构造富水性相对较弱。调查时地表河流水及冲沟水与地下水无明显联系,矿区地形有利于地表水排泄,矿井涌水量较小。故本矿区属于以基岩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七、充水水源
我矿范围内地表水和井下水的调查分析及对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地表河流水、地表冲沟水、第四系孔隙水、地下水和老采空区积水和区域岩溶及裂隙富水构造区承压水。
1.地表河流水
矿区北西部发育冲沟溪流。冲沟溪流由北东向南西排泄,溪流弯曲,季节性流量变幅较大,雨季河水暴涨,枯季流量较小,一般为30/s,雨季最大可达101/s,枯季流量较小为5/s;大部分时间断流。因此对我矿井下开采影响不大。
2、地表冲沟溪流水
冲沟溪流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溪流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她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将来沿沟溪一带开采煤层时,冲沟溪流水可能沿断层破碎带、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成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3.第四系孔隙水
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分布不广,蓄水量有限,对煤矿开采影响小。
4.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
于矿区北西部,F1断层北西盘,由F1断层与煤层地层直接接触,且富含有岩溶裂隙水。对煤矿的开采影响较大。应特别注意防水。
5.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
由于一段为弱含水层,二段为强含水层,一段在全区发育较均匀,起隔水作用,对煤矿开采影响较小。
6.上二叠统大隆长兴组(P3c+d)
地下水以岩溶裂隙及岩溶裂隙型溶洞水为主,富水性中等至强。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间接充水水源。由于采空后导水裂隙可能沟通该层,使之变成直接充水含水层。
7.上二叠统龙潭组(P3l)
富水性总体微弱,地下水以风化裂隙水为主,但随着深度的增加含水量会变大。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8、相邻老矿采空区积水
相邻老矿采空区内均存在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在开采浅部煤层及接近相邻矿区时,老窑采空区积水易渗入或突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
9、区域岩溶及裂隙富水构造区承压水
我矿区北西部发育F1断裂构造,矿区内地层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及上二叠统龙潭组(P3l)直接接触,其构造富水性相对较强,矿区煤层最低开采标高为+1170m,大部矿层低于侵蚀基准面(+1306m)。煤层的采掘及断层的影响破坏了原有岩层的稳定性及完整性,可能沟通含水层,从而导致丰富的承压水突入矿井。
八、充水通道
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
矿区内的龙潭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风化裂隙发育,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
2.人为采矿导水裂隙
采煤活动将产生大量的采矿导水裂隙,可能引发矿井及采空区坍塌,这些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及地表水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诱发突水通道。使其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
3.断层破碎带
矿区北西部发育F 1断层,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塑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的含水性和导水性,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含水层及地表水,造成地表水及岩溶裂隙水与煤层拉近或对接,加之未来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附近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可能沿断裂破碎带进入矿井。
4.老矿采空区
矿区内有相邻大小不一的老矿,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积水空间,采空积水及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
九、充水方式
由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河流水补给不强,为一弱含水层,充水通道主要以断层破碎带,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及老窑巷道为主,规模一般不大。因此,当前及未来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滴水、淋水为主。
十 、矿井水害防治方案
1、成立组织机构
组 长: 刘 广(矿 长)
副组长: 王自亮(总工程师) 韦有彦(安全矿长)
崔唯站(生产矿长) 瞿世军(机电矿长)
成 员: 王华穆(安全科长) 孙传庆(生产科长)
贵善江(掘进区长) 张庆立(采煤区长)
付西庄(防突区长) 刘长宪(机电区长)
2、水害防治领导组织机构职责
矿长刘广:负责煤矿水害防治措施的组织实施,保证防止水工作所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安全矿长韦有彦:负责对煤矿水害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工程师王自亮:负责收集相关水害防治资料,制定水害防治措施,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编制中长期水害防治规划;
机电矿长瞿世军:负责协助矿长进行水害防治措施的实施;负责井下防排水系统机电设备的安装、检修及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生产矿长崔唯站;负责对煤矿水害防治措施的具体落实;
掘进队长贵善江:负责组织探放水队伍,按探放水要求组织施工。
3、探放水机构
防突队长傅西庄:负责领导探放队按照设计进行探放水工作,同时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
4、井下探放水设计
1)设计依据
(1)<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贵州省煤矿掘进”有掘必探”的规定。
2)相关参数的确定
根据我矿M8煤实际揭露,顶底板围岩结构较好,相关参数如下;
(1)超前距
a=0.5AL
=0.5×4×2.6 =20m
式中:a—超前距,m;A—安全系数,一般取2~5m; L—巷道跨度,取2.6m;P—水头压力,490kPa;KP—煤的抗张强度,98kPa;
(2)允许掘进距离:
经探水后,证实无水害威胁后,可安全掘进的距离为:
L允许=L孔深- a=40-20=20m
式中:L允许—允许掘进距离,m;
L孔深—最短的钻孔长度(水平投影长度),设计取40m;a—超前距,m;
经计算允许掘进距为20m。
(3)钻孔密度(孔间距)
确定探眼数量5组每组3个钻孔共为15个钻孔,探水孔呈扇形布置在工作面迎头,水平扇形内各组钻孔间的终孔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m。
(4)帮距
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其值一般与超前距相同,有时可略比超前距小1~2m,本设计取20m。
(5)钻孔深度
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始终要超前掘进工作面一段距离,一般采用20m,本设计取20m。为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即超前距的长度为20m。因此探水钻孔的距离为40m。
(6)探眼方向、角度及深度
中眼与巷道中心线平行,深度40米,边眼向巷道两帮外扇形布置,水平距离深度40米。
钻孔之间的夹角为7~15°为大夹角,1~3°为小夹角,视小窑老空的规模而定,规模大者取大夹角,规模小者取小夹角。每组钻孔有一孔见顶或见底。
5、探放水施工与掘进作业的安全规定
1)探放水由专人负责管理,每次的探水情况及探眼深度要做好详细记录;
2)由测量负责人,下达允许掘进距离;
3)掘进班长每班必须真实准确汇报当班掘进进尺数,测量负责人统计累计掘进距离,严格控制好探水超前距离;
4)达到超前距离后,由测量负责人下达下次探水任务,重复上次探水控制过程。
6、探水设备及安装操作要求
探水工程配备TXU-75探水钻2台,1台工作,1台备用。TXU-75探水钻的最大钻进深度75m,开孔直径89mm,终孔直径50mm,钻孔角度0~360°,配备动力4kW。
1)按规定安设好钻机,完善供电系统;
2)打钻时施工人员袖口、腰带、灯线必须系牢穿好,严禁戴手套。
3)打钻时只能一人操作,严禁两人以上同时操作;
4)更换钻杆时,两人要互相配合好,以免伤人;
5)打钻时严禁人员站在钻机前方及钻杆两侧,操作人员和附近人员要严防断钎伤人。
7、探放水安全措施
(1)探水前应加固探水工作区支架,背好帮顶,以免压力水冲垮煤壁和支架;
(2)清理巷道,保证安全撤退路线畅通无阻;
(3)保证水沟畅通,并有适当的坡度和断面,水仓和排水设备要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
(4)探水地点要安装电话,与所有可能受水威胁的工作地点连通,并事先制定好撤退路线,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打钻过程中,如发现煤、岩松软或沿钻杆向外流水超过打钻正常供水量时,要立即停止打钻(不能移动或拔出钻杆),派人监视水情并报告矿调度室,如果情况危急,要立即通知所有受威胁地点撤人,并采取应急措施;
(6)钻孔接近采空区,可能有有害气体涌出,必须随时进行有害气体监测;探水点通风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
预计水压较大时,孔口要用套管加固,使钻杆经过套管内打钻,套管上要装水压表和水闸阀,探到水源后,即利用套管放水。
(7)打钻前必须明确探水眼的位置、方位、倾角、眼数、孔深,严格按探放水设计施工。
(8)打钻时必须有一名技术员及以上的领导在现场指挥,负责打钻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等全面工作。
(9)打钻时必须有一名瓦检员和一名安检员在现场,负责瓦斯及有害气体的检查和打钻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监督。
(10)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掌握发生透水的各种预兆及避灾路线。
(11)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鼓或出现裂隙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停止作业,报告调度室;如果情况危急,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12)打钻安全措施
①按规定安设好钻机,完善供电系统;
②打钻时袖口、腰带、灯线必须系牢穿好,严禁戴手套。
③打钻时只能一人操作,严禁两人以上同时操作;
④更换钻杆时,两人要互相配合好,以免伤人;
⑤打钻时严禁人员站在钻机前方及钻杆两侧,操作人员和附近人员要严防断钎伤人。
(13)瓦斯管理
①打钻期间,施工地点必须正常供风,设一名瓦检员跟班作业,时常检查瓦斯、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并做好记录。每钻进一根钻杆就检查一次。
②在作业地点安设瓦斯报警仪监测瓦斯,瓦斯浓度超过1.0%时,立即停止打钻,查找原因,但不得拔出钻杆,及时进行处理。若是接近老窑,要加强通风管理增加风量,稀释涌出气体浓度。
③在放水完后,也要随时检查巷道中的气体浓度。
(14)放水安全措施
①打钻时,由技术员给定钻孔方位角、倾角,施工人员严格按钻孔参数施工;
②不论是那一个钻孔打透老窑,必须停止钻孔作业,要等此钻孔放完水后,方可施工其它钻孔;
③整个放水过程由技术员监测水量并记录;
④水压大时,必须在探水眼上安装套管、水阀门,便于调节放水量。
(15)严格交接班制度,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上一班的探水情况必须逐项向下一班交待清楚,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16)探放水过程中若发生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进,立即撤出人员,汇报矿调度,但钻杆不得拔出。待制定措施后进行处理,隐患没有排除,不得进入施工地点作业。
(17)若探眼不到5m就穿透积水区,必须立即撤出受水威胁的所有人员,汇报矿调度和矿总工程师,但钻杆不得拔出。待制定措施后进行处理,隐患没有排除,不得进入施工地点作业。
(18)打钻迎头必须安装有”风电及瓦斯电”闭锁装置,并保证完好、灵敏可靠,探水钻开关必须使用综合保护开关。
(19)严禁随意开停局部通风机,临时停电不得停风。来电后必须检查开关附近20米范围内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小于1.0%后,方可正常启动设备。
(20)探放水注意事项
(1)安装钻机探水前,要遵守下列规定:
1)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3)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
4)测量和防探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
5)在预计水压大于0.1 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套管口安装闸阀,套管深度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预先开掘安全躲避硐,制定包括撤人的避灾路线等安全措施,并使每个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
6)钻孔内水压大于1.5 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2)探水钻孔应保持适当的超前距、帮距和密度。
(3)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特别危险的地区,应有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
(4)钻孔内水压过大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5)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在钻探过程中,如发现孔内显著变软,沿钻杆向外流水等透空征兆时,应立即停钻,旋紧安全套管上的钻杆卡,切勿移动和起拔,钻机后面严禁站人,以免有害气体和大量积水突然涌出或高压水将钻杆顶出伤人。待检查各项措施并加固迎头等工作进行完毕后再行放水。
(7)防探老空水的措施
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老空积水区高于探放水点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钻孔接近老空,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或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处理。
(8)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放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孔内放出的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的含量,以便采取措施。
(9)排除下山的积水以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必须有矿山救护队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必须及时处理。排水过程中,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0)严格鉴定放水效果,放水工作应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放水终了时将会出现下列一些现象:①完全不淌水,向里进风或向外出风;②水流始终不断,但没有压力;③捅捣时有小水流,不捅捣时无水。这时可停止放水,继续进行掘进工作。
(11)进行探放水施工前,矿技术负责人必须结合探水巷道的实际,在编制探放水的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明确探放水作业人员的各种避灾线路。
十一、矿井排水系统建设
我矿井下建有排水基地,分别为井底水仓、采区水仓二个排水基地。
井底水仓安设125DF-25×6型多级分段式离心泵3台,正常涌水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水泵流量100M3/h,扬程129m,配套电动机电压660V,功率55kw。井下设主副水仓,水仓容量860m3,排水管路采用6寸的无缝钢管1趟、PE管路1趟,两趟管路能够互相切换经过矿井联合排水试验和两个多月的试运转,矿井排水系统运转正常,安全可靠,能够满足最大涌水量时的工作面水泵和备用水泵能够在20小时排出24小时最大涌水量的要求。
采区水仓安设125DF-25×6型多级分段式离心泵1台,排水泵额定能力100m3/h ,80DF30×5 2台,流量43 m3/h,扬程150m,功率37kw,正常涌水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水泵流量100m3/h,扬程129m,配套电动机电压660V,功率55kw。水仓设主副水仓,水仓容量900m3,排水管路采用6寸的无缝钢管及防腐PE管各1趟;直接排至地面。
十二、水害防治重点
1、东翼采区8102掘进工作面、西翼8105采煤接续工作面。
2、地面关闭小煤矿、裂隙、塌陷区以及河流渗漏等。
3、采掘工作面顶板、断层处淋水等
十三、矿井水害防治方法
1、水害排查治理情况:
地面主要是远洋煤矿老窑水、及地表附近裂隙渗水等
2、采取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1)调查远洋煤矿的采掘活动及靠近本矿采空区积水情况;
(2)采用地面及井下物探、化探等手段探明五采区煤层积水情况,上覆岩层含水情况及地质构造导水情况;
处理措施:在掘进工作面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探放水作业。工作面回采前必须进行物探、化探等手段探明五采区工作面周围及上覆岩层的含水、积水情况,发现隐患,必须待处理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作业。
3、具体方法
(1)在日常生产中的防治水工作,重点是井田内小煤窑的检查管理工作,经常深入小煤窑,发现有开采防水煤柱现象时,要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杜绝水害发生。
(2)对于老空水、老巷水等水害,要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提前进行探放;对于已探明的积水区,提前进行排放。
十四、矿井防治水安排
1、地面防治水
1)每月对本矿井田范围内地面塌陷区,地表裂缝进行检查,及时安排专人用土石方掩埋、填平。各类记录及台帐要及时填报。
2)每季度对废弃老窑进行检查,发现封孔不良的及时用粘土或水泥堵塞、填平,认真填写记录,雨季来临前对矿区内的季节性河流进行检查,发现河流附近有裂缝或河流堵塞现象,应及时填平裂缝,开挖河道。
2、井下防治水
A、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进行探水。
B、合理编制探放水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探放水施工。
C、探放水施工必须班班有记录,并由有关负责人签字审查。
D、严格执行探、掘分离的规定。
十五、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1、水害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组织撤离,同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说明出水地点、类型,由调度室下达撤人升井命令,并负责通知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各工种作业人员;
2、人员撤离必须由带班矿长、组长清点人数,带队升井后报调度室。需要撤人的范围,由抢险排水指挥部根据水害地点、类型最后决定,除重要岗位工及抢险排水指挥部决定留设的人员外,其它人员全部升井;
3、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井底泵房、井下变电所及其它抢险排水指挥部指定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室的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4、安检员负责井下各需要撤人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督促检查,保证人员全部安全撤离;
5、灯房、调度室、井口检身房负责下井人员、升井人员的统计,并每半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各工区值班人员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书面汇报调度室。
普茂煤矿
水害应急救援工作简明流程图
井下人员将发生事矿的性质、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现状趋势汇报调度室
发生事故
人 员 电话
公司救护队 60880 调度人员问清上述问题后,同值班领导一起通知邻近灾区人员,由班组长带领撤出,同时话务员按以下顺序通知有关单位人员,人员到齐后成立救灾指挥中心
医务室 8120
调度接汇报后
司机班 6742
矿 长 6698
总工程师 按领导指示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观察灾情,研究抢救措施,并通知有关科室维持好矿区及井口秩序
6697
成立救灾指挥中心 安全矿长 6696
经营矿长 6744
迅速在事故地点较近的地点架设临时电话,并派专人看守,便于随时联系
生产科长 6691
安全科长 6693
地质科长 8通知受灾工区查清当班人数,现场遇灾人数和估计所在地点
008
调度主任 8007
按救灾灾中心的指示调动人力、物力,并掌握事故抢救进展情况,所有工作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备查
办公室 8001
保卫科 8010
公司调度室
准备好相关资料及现场资料,便于事故原因分析
救灾结束后
水害机构小组成员电话号码
序
号
职 务
负责人
电 话
座机
手机
1
调度室主任
张太户
8001、8000
2
矿 长
刘 广
8003
6699
3
总工程师
王自亮
8002
6697
4
生产矿长
崔维站
8004
5
安全矿长
瞿世军
8005
6696
6
经营矿长
娄 鹏
8021
6674
7
机电矿长
何红康
8023
6613
8
安全科长
王华穆
8021
6693
9
机电科长
刘长宪
8029
6692
10
生产科长
孙传庆
8028
6691
11
通风科长
付西庄
8004
12
保卫科长
杜荣
8012
6746
13
地质科长
王自鹏
8008
14
采煤区长
张庆立
8007
6695
15
掘进区长
韦有彦
8006
6693
16
监控员
崔松青
6741
17
会计
曹华
6694
18
驾驶员
谢苏善
6742
普茂煤矿井下避灾路线说明
一、采、掘工作面发生水灾时的避灾线路为:
①8105采煤工作面
8105采面→8105风巷→一采区回风下山→总回风巷→风井→安全出口→地面。
或8105采面→8105风巷→一采区轨道下山→M8水平轨道大巷→井底车场→进风行人井→地面。
②8102风巷
8102风巷掘进工作面→8102风巷→8102回风联络巷→一采区回风下山→总回风巷→风井→安全出口→地面。
或8102风巷掘进工作面→8102风巷→一采区轨道下山→M8水平轨道大巷→井底车场→进风行人井→地面。
③8102运巷
8102运巷掘进工作面→8102运巷→8102运输联络巷→一采区回风下山→总回风巷→风井→安全出口→地面。
或8102运巷掘进工作面→8102运巷→一采区轨道下山→M8水平轨道大巷→井底车场→进风行人井→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