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59878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摘要】病因病机分析;免疫损伤,毒性胆汁酸的淤积致肝气郁结血瘀于肝络,久病必虚,肝病及肾脾气虚。辨病、辨证及治疗:用西药对症,中药疏肝利胆补气化瘀,清热利湿解毒疏肝补肾,柔肝化瘀健脾补肾。讨论:中药为善扶正补虚、活血化瘀、疏肝利胆、补肾柔肝。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改善肝内循环,提高肝细胞供氧状态,有利于的恢复。【关键词】化瘀补虚;保护肝细胞;调整免疫功能;促进胆汁代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为一种原因尚不清楚的慢性肝内胆汁郁滞,最终形成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临床多见疲乏无力,全身瘙痒、黄疸,色素沉着、黄色瘤。也可见腹痛、恶心、呕吐、水肿、腹水及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表现。此病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女性发病约占8090。国外文献报道该病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已高达30例10万人。从临床主证看相当于祖国医学“胁痛”、“腹胀”、“黄疸”、“症积”、“癖块”、“臌胀”等范畴。临床表现皮肤瘙痒、黄疸、尿色深黄、粪色变浅、皮肤色素沉着。疲乏无力、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质量减轻。脂肪泻、皮肤粗糙、夜盲症,骨软化、骨质疏松、出血倾向。黄色瘤。肝脾肿大、蜘蛛痣和贫血。晚期皮肤黏膜出血、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可伴干燥综合征、硬皮病、钙化雷诺症皮指硬化和毛细管综合征,慢性甲状腺炎的相应表现。2病因病机本病是Ahrens等于1950

3、年命名,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一般认为与感染、中毒、环境因素有某种联系,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损伤有关,毒性胆汁酸的淤积,对病变的加重与病情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其病理特点为肝内胆管非化脓性炎症,伴有胆管破坏、门脉周围炎症及肝实质碎屑状坏死,最终进展为肝硬化。祖国医学认为饮食不洁、生冷不忌则污浊秽痰湿郁滞中焦。气血郁阻,脉络壅塞,气、血、湿、浊搏结。肝主疏泄,其特性是主升发喜调达,而恶抑郁,通过调畅周身气机,使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正常。肝调畅气机并疏通血脉,疏泄胆汁,助脾胃运化功能。肝脏受损之后疏泄功能失常,造成气机不力,肝气郁结。气为血之

4、帅,气滞则行血不力,造成血瘀于肝络。肝胆相表里,气滞血瘀影响胆汁疏泄导致肝胆气滞。肝气不疏则横克脾胃,脾的运化失职,湿热内生,蕴蒸肌肤,因而出现瘙痒、黄疸、胁痛、腹胀、症积。脾虚统血不力则皮肤粘膜出血。“状人无积,虚人则有之,积之所成,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此病气虚是主要内因,气虚则疲乏。肝肾同源,肝病久则及肾,肾主骨,肾虚骨痛,骨病。肝开窍于目,久病则虚出现夜盲。3辨病与辨证辨病中年以上妇女,出现不明原因瘙痒,肝和或脾肿大,黄瘤。生化检测:硷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骨、肝、肠等组织内,成人血清ALP主要来自肝,半衰期为7 d左右。在胆汁淤积、肝脏炎症及肝癌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

5、道及肝窦进入血液使血清ALP升高。PBC患者96可有血清ALP水平的升高,可见于疾病的早期及无症状患者。免疫学检测:线粒体抗体,血清AMA诊断PB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5,如果患者AMA高滴度阳性,并存在典型的症状及生化异常,不需要做肝穿活检,即可作出PBC的诊断。免疫球蛋白PBC患者体液免疫异常,表现为高-球蛋白血症,特征表现为IgM的增高,7080的患者IgM呈多克隆性增高,可见于本病的早期阶段。影像检查:超声、CT和MRI扫描等影像技术主要用于除外胆道梗阻和肝内占位性病变。有条件可做肝活检。组织学显示胆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胆管增生,后期胆管消失,代之以纤维化。如见到肉芽肿,则对诊断

6、很有助。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肝胆郁滞型:证见乏力、瘙痒、胁痛、腹胀、纳呆、舌淡苔黄、脉沉弦。辨证分析:气虚则疲乏无力。瘙痒乃为脾气虚而发,正如经云:诸痒为虚。证治要诀并类方所述“有脾虚身痒,本无疥痨,素非产蓐,洁然一身,痒不可住,此乃脾虚所因”。气为血之帅,气虚则统帅推动不力则血运不畅,血瘀于肝络则胁痛,腹胀,脉弦。纳呆、舌淡皆由脾气虚,运化不力所致。湿热蕴结,肝郁肾虚型:证见乏力、黄疸,黄色瘤、纳呆,消瘦、腰背及肋骨疼痛,右胁胀痛,肝肿大,舌淡苔黄腻,脉沉濡或沉细。辨证分析:乏力、纳呆舌淡,脉沉、消瘦,是气虚所致,虚是此病之本。脾虚运化不力,湿热内生,蕴蒸肌肤,气血湿浊搏结郁于肝胆则成黄疸或发

7、黄色瘤。肝郁而失疏泄,气机失调,肝胆升降出入运动失衡则胁肋胀痛,肝肿大。肝肾同源,肝久病及肾,肾主骨,肾虚则腰背肋骨疼痛。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型:证见腹胀、纳呆、重度黄疸、水肿、腹水、皮肤粘膜出血,舌胖舌质紫、苔黄、脉沉缓。辨证分析:肝受损后疏泄功能失常,造成气机不力,肝气郁结。气滞则行血不力,造成血瘀肝络。肝胆为表里,气滞血瘀影响胆汁疏泄,导致肝胆瘀滞。肝郁又横克脾土导致腹胀、纳呆,脾虚甚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黄疸、水肿。脾虚摄血不力则皮肤粘膜出血。肝病久及肾,造成肾亦虚,形成脾肾阳虚,水肿甚或腹水,并有舌胖,脉沉缓。4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PBC的理想治疗目标是治愈,但至今西医尚无根治方法。目前药

8、物疗法主要应用优思弗,其主要成分为熊去氧胆酸。UDCA是惟一可以长期使用的有效治疗药物。其药理机制是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排泌,并抑制其重吸收,治疗胆淤。拮抗疏水性胆酸的细胞毒作用,保护肝细胞。免疫调节、抑制细胞调亡,抑制炎症,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口服后主要在空肠吸收,口服剂量的60被肝脏摄取。早期应用可延缓肝硬化和改善高胆红素血症。停药后易复发而再用药仍有效,至晚期则效果甚微。终末期PBC惟一有效的治疗是肝移植。鉴于目前西医药治疗PBC不是十分理想,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气虚血瘀、肝胆郁滞型:治则疏肝利胆补气化瘀。方药:柴胡15 g、丹参15 g、赤芍10 g、莪术15 g、三棱

9、15 g、桃仁5 g、内金10 g、川楝子10 g、白术20 g、茯苓20 g、人参20 g、鳖甲10 g、黄芪30 g,1剂/d分2次服。30 d为1个疗程。可同时应用西药UDCA,剂量是1015 mg每公斤体质量,3次/d。用来调节免疫,减少内源性、毒性胆汁酸的潴积。主证改善后,特别是乏力、瘙痒明显减轻后,停用汤剂改用院内制剂“疏肝利胆胶囊”。此时也可适当配用UDCA。瘙痒重者可短期应用“消胆胺”或“利福平”。痒甚者可适当选用炉甘石洗剂外用。湿热蕴结、肝郁肾虚型:治则清热利湿,解毒,疏肝补肾。方药:柴胡15 g、郁金15 g、栀子10 g、菌陈15 g、内金10 g、茯苓20 g、苍术15

10、 g、鳖甲10 g、白蒄10 g、白茅根20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0 g、骨碎补20 g , 1剂/d分2次服,30 d为1个疗程。同时服用西药UDCA,1015 mg每公斤体质量,3次/d。适当的配合应用西药,口服水溶性维生素D3或D2和钙剂。待病情改善,特别是乏力、黄疸、腰背疼明显减轻后停用汤剂而改用我院内制剂“鳖甲益肝胶囊”活血软坚补肝肾。西药可继续应用UDCA。气滞血瘀脾肾阳虚型:治则柔肝化瘀,健脾补肾。方药:柴胡15 g、白术20 g、太子参10 g、厚朴10 g、泽泻10 g、砂仁10 g、朱苓15 g、大腹皮10 g、内金10 g、桂枝10 g、附子5 g、三七粉5 g、

11、杜仲15 g, 1剂/d分2次口服,30 d为1个疗程。有出血倾向者,配合西药口服水溶性维生素K。水肿甚者可短期给西药利尿剂。症状好转后,特别是腹胀、腹水消失后改用我院内制剂“养肝祛脂胶囊”,以巩固疗效。5讨论PBC无特效治疗的西药,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饮食以低脂肪、高热量、高蛋白为主。近年来人们广泛寻求中医中药治疗。在疾病早期和中期尚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中医认为PBC根本病机“正虚挟瘀”,PBC是慢性过程,久病正虚。挟瘀即气滞血瘀,其实质就是肝内中、小胆管不断受到免疫系统的攻击,遂发生破坏性胆管炎及胆汁淤积。由此确立中医中药“扶正补虚、活血化瘀、疏肝利胆、补肾柔肝的治则”。扶正化瘀、疏肝利胆,理气化瘀的中药治疗PBC的作用机制:一是抗肝损伤,保护肝细胞;二是调整免疫功能;三是促进胆汁代谢。而其中免疫调节法是治疗PBC的重要治则和大法。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益气活血,调补肝肾是免疫调节法的具体运用。却邪扶正兼顾,双向调节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发现,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川芎、赤芍、桃仁、三棱、莪术、鳖甲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减少门脉压力,改善肝内微循环,促进淤积的胆汁代谢,提高肝细胞供氧状态,使肝脾回缩变软,对血液流变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PBC的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