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徐州教师招聘教教育心理学试题库一资料仅供参考关注徐州教招,铸就品牌力量徐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本理论历年真题汇编(内含徐州市直 邳州市 新沂市 铜山县 睢宁县 沛县 丰县 云龙区 鼓楼区 九里区 汪贾区 泉山区 -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的交叉学科。 2、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的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即学的心理活动、教的心理活动及其教与学 的互动机制。 4、1903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5、1924 年,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陆续编写和翻译 了几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开
2、创了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道路。 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不以损害教育对象的发展为基本前提,遵守人道主义的道德要求指教 育心理学的研究要贯彻原则。 7、一般意义上讲心理发展主要指。 8、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能够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是 因为。 9、在教育中我们坚持因材施教是因为。 10、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心理发展的时期。 11、学习是个体发展的。 12、教育心理学的最终价值体现在。 13、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度。 14、由于成功、嘉奖是乐观、进取和勤奋人格的基本条件。 15、小学生的社会认知表现出从表面到内部、从简单到复杂、(从身
3、体特 征到心理特征)认知特点。 16、学习本质上讲是一种行为。 17、 根据学习的方式分类能够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 机械学习与。 1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主要条件是。 19、动机既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学习的。 20 、 动 机 可 以 促 进 学 习 , 具 体 表 现 在 , ;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信息。 21、内部动机的核心是,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22、一般认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间隔强化好于连续强化,。 23、引起好奇心产生的条件一般认为是、刺激的性质独特、。 24、 外部强化的恰当使用能够促进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识, 因另外部强化在 条件下会
4、促进内部动机的产生与提高。 25、创设问题情境会,因此能够激发个体的内部动机。 26、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容易,并产生学 习上的内在动机。 27、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高,表现为。 28、当人和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 29、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 30、对知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得到普遍认同的是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狭义的 知识)与。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指的学习。 31、概念学习是获得,掌握。 32、 命题学习是理解, 从而掌握。 33、 信息的呈现方式应该是, 是能够,1也就是说应该去掉一些无关信息。 34、知识同化的条件有、学习者有动机; 35、知识的保持主要指的
5、储存。 3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被称为。 37、苛勒提出的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的原因是。 38、官能心理学认为迁移的发生是由于。 39、综合各种要素,实际上影响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和学习形成的心向。 40、智力技能的特点是、意识参与度大。 41、动作技能形成的认知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 成目标表象与目标期望。 42、动作技能熟练的标志是。 43、教师在进行动作技能的教学中必须示范,示范之初要降低示范速度,分解示范动作,便 于。 44、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 45、智力技能形成的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初 步的自我调节机制。 46、在没有进行练
6、习之前,技能即产生式系统还停留在状态,只有经过练习 才能成为真正的技能。 47、是促使智力技能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真正的智力技能的必 要条件。 48、问题(problem)包含起始状态、和三个构成成分。 49、根据条件与目标的确定性能够把问题分为与问题。 50、解决问题的核心是。 51、是影响学生表征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需要注意表示 语言的准确性。 52、 知识经验是解决问题的。 那些知识经验丰富却不能解决问题的现 象的原因是。 53、是那些具有丰富的知识但不受定势影响的个体能解决问题的原因。 54、是问题解决的高级形式。 55、创造力以为核心。 56、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
7、是划线、笔记、写批注、写卡片,适合于任务。 57、所谓领会监控指,特别适合于阅读。 58、用指导教学模式教授学习策略,适合于的学生。 59、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人的内在信念系统支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 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为其表现形式。 60、世界观、人生观及体系等为品德的表现形 式。 61、是道德内化的结果。 62、品德是按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的。 63、一般情况下认为品德由、和构成,因 此教育中才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名言。 64、品德的系统结构认为品德是由、构成的。 65、 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都是个体将外部的价值观念逐步吸收、 内化为自己
8、性格中的一 部分的过程。 它经历了、 反应、 评价和、 五个阶段。266、根据皮亚杰与苛尔伯格的理论,儿童品德的发展遵循的顺序。 67、 一般来讲对道德情境的、 制订行动计划和产生行动指导的能力、 是影响个体道德行为的主要能力要素。 68、是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家庭因素。 69、和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学校方面的因素。 70、 不同的道德情境下个体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行为, 表现出不同的道德性水平。 是道德情境中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71、参与道德实践是为了获得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实践中的。 72、 如果希望道德教育中的言语说服有效就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 73、她律阶段是必要的。
9、 74、 实际上由于个体的认知风格不同也能够把审美倾向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 主 观型、和性格型。 75、审美的观照阶段需要的内部条件是个体的审美能力、审美价值观和,外部条 件是审美对象独特和。 76、审美心理的发展规律是以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思维的发展为基础,审美认知表现出从 到、从题材到形式、从到的规律。 77、教师的职业角色是由她的和学生的所决定的。 78、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逻辑性和口头表示能力与。 79、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它们是、教师富 于。 80、教师的知识结构由学科知识、和构成。 81、是未来人的通行证之一,也是教师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 82、教师成长
10、的目标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是, 。 83 、 教 师 在 关 注 情 境 阶 段 主 要 考 虑 如 何 教 好 一 堂 课 , 关 心 班 级 的 大 小 、 、 等。 84、教学设计主要有四项工作,分别是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 法与媒体、。 85、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认知领域区分为知道、运用、综合、 六个层次。 86、 中国学者将小学的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依次是、 、 。 87、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三个要求,即突出知识的应用背景, 。 88、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就要考虑的选择。 89、选择媒体的前提的是和。 90、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和。 9
11、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用计算机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成绩、提供额外 教学的交互性教学,它是的一种变式。 92、低智力水平的学生适合于教学。 93、根据奥苏倍尔的同化理论,原有知识结构在具有、 和可辨别性时知识的同化才能顺利进行。 94、知识结构条理化的学生要求教师,和的任 务她们能够自己完成。 95 、 认 知 风 格 属 于 依 存 型 的 学 生 要 求 教 师 , 需 要 教 师3,从而使她们自己也有学习的激情。 96、认知风格属于冲动型的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需要教师评价,而独立型的 学生最好评价。 97、 和者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更适合于目标指向的学习。 98、 优生
12、与差生在知识水平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同、 不同。 99、当学生的智力水平在中等程度时,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认知因素是。 100、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是。 101、从众有助于,有助于。 102 、 群 体 具 有 自 身 的 一 种 整 体 大 于 部 分 之 和 的 动 力 即 , 它 表 现 在 、群体规范、课堂气氛。 103、在人际交往的初期发生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和。 104、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模式主要有、。 105、卡特来特(Cartwight)和赞德(Zander)认为领导具有和两个功能。 106、 影响课堂纪律的课堂情境结构主要有、 、 。 107、根据问题行为的指向把它分为与两种类型。 1
13、08、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是测量的工具。 109、客观题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学生的反应限制比较多。学生的回答只有对错区分,它包 括、和填空题。 110、教学评价的非测验技术包括观察,常见的观察记录方式有、 。 二、单项选择题 1、19131914 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 ,奠定了教 育心理学的学科名称和内容体系。教育心理学之因此在这个时期从心理学的母体中独立出 来,是因为( ) 。 A、教育需要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兴起 C、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 D、学习理论形成 2、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 就要贯彻 ) ( A
14、、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研究,因此要贯彻(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4、发展的速度能够有个别差异,能够加速或延缓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说明心理 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方向性 5、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 ) A、学前教育阶段 B、初等教育阶段 C、中等教育阶段 D、初中阶段 6、儿童经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7、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
15、在自我意识发展的什么阶段?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评价已经 有了一定程度的概括与独立。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她人自我 8、学习的基本功能是( ) A、适应环境 B、发展自我 C、开发潜能 D、获得经验 9、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学习是( )4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10、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 A、文化历史学派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11、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 1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
16、、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 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3、其目标是得到某种地位的学习动机是(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内部动机 14、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 。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B、强化是正强化 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 D、强化要及时 15、 “诱因对比效应”研究表明什么情况下后继强化有效?( ) A、前后两次强化等值 B、前面的强化大于后面的强化 C、前面的强化小于后面的强化 D、后面的强化与前面的强化无关 16、
17、成就动机能够区分为力求成功与力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 。 A、高 B、低 C、与力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17、最具有动机价值的归因模式是( ) A、归因于能力 B、归因于努力 C、归因于任务性质 D、归因于运气 18、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性质 D、运气 19、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 ) A、学习方法 B、能力 C、努力 D、运气 20、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21、 新学习的内容只是原有知识的一个特例, 它的吸收不改变原有知识的属性的同化
18、是 ( ) A、类属同化 B、相关同化 C、总括同化 D、并列结合同化 22、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 A、精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D、人为增加线索 23、 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 这一 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倍尔 D、贾德 24、表征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符号,那么表征技能的基本单位是( ) A、概念 B、产生式 C、网络结构 D、模块 25、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 ) A、身体的运动系统 B、大脑 C、符号化观念 D、具体的物体 26、技能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
19、A、讲解 B、示范 C、练习 D、反馈 27、根据加里陪林的观点,智力技能的形成不能够缺少( ) A、知识 B、言语 C、练习 D、示范 28、 在没有进行练习之前, 技能即产生式系统还停留在什么状态?只有经过练习才能达到自 动化成为真正的技能。 ) ( A、程序性知识 B、动作连锁 C、言语 D、陈述性知识529、问题的核心成分是( ) A、障碍 B、条件 C、结果 D、起始状态 30、解决问题选择操作步骤时人们最常见的策略是( ) A、算法式 B、启发式 C、爬山法 D、手段目的策略 31、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指( ) A、问题情境 B、客观环境 C、问题的给定信息 D、问题的背景 32
20、、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的主观因素,证明这一结论的实验是( ) A、水下射靶实验 B、罗森塔尔实验 C、邓克尔的点蜡烛实验 D、卢钦斯量水实验 33、创造力的测量最常见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实验法 C、专家评定法 D、观察法 34、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是( ) A、给学生以心理上的自由 B、提供榜样 C、思维训练 D、人格培养 35、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学习方法 D、元认知 36、品德是一种( ) 。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准则 D、个体心理特征 37、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
21、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 成 38、能够对她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体验的心理现象是( ) A、社会认知 B、移情 C、亲社会 D、关怀取向 39、用一种客观标准或大众标准分析和评论审美对象的审美倾向是( ) A、客观型 B、联想型 C、性格型 D、主观型 40、 有人说学生之因此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 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 ) A、晕轮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同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41、教师素质中的条件性知识就是( ) A、教育机智 B、教学行为 C、实践知识 D、教育与心理科学知识 42、教育能力以什么为基础?( ) A、条件性知
22、识 B、学科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心理学知识 43、当前教育领域最常见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 ) 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B、布垆坶的教育目标分类 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 D、奥苏倍尔的知识分类系统 44、 如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结构, 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教材处 理技术?( ) A、符号标志 B、附加问题 C、先行组织者 D、任务分析 45、 以某个教学单元为评价的内容, 在编制测验时一个单元里所有的基本知识点和各知识点 的不同层次都要包括在内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配置性评价 46、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
23、学策略是( ) A、发现教学 B、 情境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愉快教学 47、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 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 B、场依存 C、冲动型 D、沉思型648、群体成员中原有的倾向性经过群体讨论会得到强化而成为支配性意见的现象是( ) A、群体极化 B、群体思维 C、去个体化 D、从众 49、学生自由结合的班级中的凝聚力强的小群体被称为( ) A、非正式群体 B、同辈群体 C、同伴关系 D、集体 50、以个人对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纪律是( ) A、任务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教师
24、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51、 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 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 结果的评价是(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正式评价 52、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称为(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的心理活动 B、学的心理活动 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小学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体特点是( ) A、凭借“象征性”格式思维 B、守恒 C、去自我中心 D、多维思维 3、学习的本
25、质属性是( ) A、变化是持久的 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 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4、学生的学习特点是( ) A、以间接经验为主 B、有她人的指导 C、有计划、有结构 D、以语言为中介 5、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能够把学习分为( ) A、意义学习 B、行为规范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知识的学习 6、行为主义是最早的学习理论,它为学校的教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 ) A、个别化教学 B、非指导性教学 C、交互教学 D、行为矫正、 7、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 A、归因 B、成就动机 C、诱因 D、需要 8、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取得
26、学业成就的课堂的主要学习动机有(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强化 9、根据强化对行为反应的作用,一般把强化分为(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零强化 D、惩罚 10、某些信息的刺激特性会作为诱因唤起人们的特殊好奇心,刺激的特殊性表现在( ) A、变化 B、夸张 C、复杂 D、含糊不清 E、新奇 11、学校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措施主要有( ) A、创设问题情境 B、合作学习 C、强化 D、反馈 12、表征知识的主要方式有( )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13、知识学习的内部条件有( ) A、材料的逻辑意义 B、动机 C、编码策略 D、
27、已有的知识结构 14、根据知识包含的上下关系和并列关系将同化分为( ) A、相关同化 B、并列结合同化 C、总括同化 D、类属同化 15、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 A、示范 B、讲解 C、反馈 D、练习 16、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7A、智力技能的应用能够举一反三 B、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 C、内部言语成为智力技能活动的工具 D、智力技能的操作脱离了具体的支持物 17、根据问题的性质能够把问题分为( ) A、抽象问题 B、排列问题 C、转换问题 D、结构问题 18、只有符合哪些条件才算是问题解决?( ) A、能够回忆与想象 B、有认知成分参与 C、一系列的心理
28、操作 D、目的性 19、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 A、提出问题 B、表征问题 C、选择操作 D、执行操作 E、检验假设 2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 A、知识经验 B、惯性思维 C、认知水平与特性 D、人格特征 E、问题的表征 21、如果希望有创造力,就必须具备哪些知识( ) A、网络化的陈述性知识 B、相对自动化的技能 C、受意识控制的策略性知识 D、学科知识 22、学习策略包括( )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3、问题表征策略主要有( ) A、外显表征 B、符号标记 C、作图示意 D、内隐表征 24、学习策略的
29、教学应该坚持( ) A、生成性原则 B、特定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25、品德与态度共同的成分是( )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倾向 26、品德的功能结构理论认为品德的构成部分是( ) A、生成结构 B、定向结构 C、执行结构 D、定型结构 27、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包括( ) A、认知发展水平 B、性别 C、助人能力 D、依恋感 28、审美情感是对应于不同层次的审美认知产生的不同性质的美感体验,它们分别是( ) A、直觉美感 B、形象美感 C、理性美感 D、伦理美感 29、审美的准备阶段需要有什么内部条件?( ) A、审美经验 B、审美期待 C、审美能力 D、审美
30、对象出现的信号 30、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认知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 A、知识结构 B、智力水平 C、教学技能 D、事业责任感 31、教师的教育能力包含的主要成分是( ) A、理解学生的能力 B、教学监控能力 C、教学反思能力 D、口语表示能力 3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 ) A、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B、微格教学 C、教学反思 D、关注自身 33、教学设计的原则是( ) A、系统性 B、灵活性 C、可行性 D、教育性 34、教学目标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综合多个实验结果,我们认为教学目标有效 的条件是( ) A、学生对目标有意识 B、目标明确具体、数量适当 C、置入目
31、标的时间恰当 D、教学目标能够回应教学过程 35、分析教学对象的主要内容是分析( ) A、学生的起始能力 B、学生的背景知识 C、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兴趣 D、学生的家庭背景 36、教学中常见的评价方式有( )8A、自主评价 B、互相评价 C、共同评价 D、个别评价 37、个别化教学的主要方式有( ) A、程序教学 B、计算机辅助教学 C、掌握学习 D、发现教学 38、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程序根据学生学习的感知、理解、保持的规律应该是( ) A、,组织与呈现教材、促进知识理解、指导复习 B、呈现先行组织者、设计附加问题、激活原有知识 C、示范讲解、变式练习、反馈 D、组织与呈现教材、激活原有知识、练习
32、 39、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 ) A、智力水平 B、知识结构 C、认知风格 D、信息加工方式 40、记忆性学习任务的特点是( ) A、清晰 B、风险高 C、动机高 D、动机低 41、优生与差生在知识水平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知识量 B、知识的理解程度 C、知识结构 D、知识的层次 42、判断一群人是否群体的标准是( ) A、有共同的目标 B、有角色分配 C、有共同约定的行为规范 D、有很强的凝聚力 43、发生从众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缺乏主见 B、群体凝聚力强 C、个体害怕被孤立 D、需要转移责任 44、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 )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朋友
33、关系 D、合作关系 45、合作能满足个体的什么心理需要?( ) A、归属 B、支配 C、情感 D、自尊 46、合作与竞争是群体的必然功能,竞争的作用是( ) A、激发动机 B、增强个人的自我意识 C、满足成就动机 D、加强责任感 47、人际沟通的非语言符号系统有( ) A、视动符号系统 B、时空组织系统 C、目光接触系统 D、辅助语言系统 48、影响课堂纪律的教学因素是( ) A、教学时间的安排 B、课程表的编制 C、教学过程的规划 D、课堂常规 49、标准化测验的优点是( )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权威性 50、判断一位教师编制的测验是否好的标准是( ) A、效度 B、信度
34、 C、难度 D、常模 四、概念解释 教育心理学、学习准备、关键期、学习、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习得性无助、自我效能感、 知识同化、迁移、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问题与问题解决、启发式策略、创造力、学习策略、 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的完形训练、品德与道德、态度、移情、角色扮演、 审美认知、审美倾向、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能力、微格教学、先行组织者、双向细目评价 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程序教学、掌握学习、认知风格、群体与集体、从众与服从、非 正式群体、课堂纪律、问题行为、测量与测验、成就评价和特征评价、标准化成就测验 五、简答题 1、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2、根据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35、提出教育建议。 3、举例分析学习、人类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的区别。 4、分析动机与学习的关系。95、学校实施强化的要求是什么? 6、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7、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8、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9、举例说明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 10、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1、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2、简要说明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13、举例说明如何矫正不良品行? 14、举例说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哪些成分? 15、从哪些方面分析教学内容? 16、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7、教学内容的组织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18、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有什么
36、特点? 19、常见的课堂纪律问题有哪些?如何处理? 20、教学评价有什么意义?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2、论证发展、学习、教育之间的关系 3、简要评价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举例分析成就动机的培养 5、根据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条件,举例说明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6、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举例说明如何设计一个动作技能的教学过程? 7、试论述创造力的培养 8、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9、根据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和自己的人格特征设计自己的未来形象。 10、举例论证差生和优生的主要区别,并提出差生的教育措施。 11、如何根据群体心理的基本原理管理课堂纪律? 12、如何编制一份好的测验? 七、分析与应用 1、按照要求编制一份具有一定效度、信度和区分度的测验 2、用群体心理的相关原理分析一个班级 3、分析你认识的一位差生或优生,提出教育方案。 4、根据所给材料设计一份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