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AdviaCentaurXP标准操作规程SOP
3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ADVIA Centaur XP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SOP编码: 页数:
制定人签名: 日期:
审核人签名: 日期:
批准人签名: 日期:
生效日期: 颁发日期:
周期性审查: 年一次
修订登记:
编码
页码
修订内容
修订依据
签名/日期
审查登记:
审查日期
签名
修订依据
签名/日期
[目的] 描述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范围] 适用于ADVIA Centaur XP免疫分析系统的操作。
[运行条件]
为保证分析系统正常运行, 必须在满足下列条件和维持相应环境的情况下运行仪器。
1.安装位置: 仪器必须放置在无强烈的电磁场和放射性辐射的区域, 避免有日光直接照射,无震动。
2. 电源要求:
2.1专用电路:220~240VAC±10﹪ ~8A,50~60Hz
2.2 专用保险座: 20A,零电压小于3V
2.3 后备电源(UPS):大于3KVA(延迟时间>50分钟)
2.4 电源插座离机距离:<244厘米
2.5 打印机离机距离:<183厘米
3. 环境要求:
3.1 工作环境温度18~30℃
3.2 湿度:20~80﹪
3.3 通风量:10000 BTU/小时
3.4 污染等级: 2 (IEC 1010-1)
3.5 海拔高度:可达 米
4. 水质要求:
4.1细菌含量小于1000 cfu/ml(二级水)
4.2 最小电阻率:25℃时,1兆欧/厘米
[开/关机程序]
1. 开机
打开仪器后面左下侧电源开关 →等待1分钟 →按计算机绿色启动按钮 →系统启动 →输入centaur(小写)→连按两次键盘Enter 键 →进入主界面 →仪器自动初始化,自检,复位,扫描试剂,进入Warming Up 状态 →等待系统状态变为Ready。
2. 登陆系统
在主界面选择Sign In →使用Tab键移动至New Operator 区域,输入操作者姓名 →使用Tab键移动至Password区域,输入密码 →选择Sign In。
3. 退出系统
在主界面选择Sign In →在Sign In窗口中选择Sign Out。
4. 重启系统
在主界面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 → 选择 Yes →系统电源关闭 →等待约2分钟 →按计算机绿色启动按钮 →电脑启动→输入centaur(小写)→连按两次回车 →进入主界面。
5. 关机
在主界面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 → 选择 Yes →关闭仪器后面左下侧电源开关。
[试剂装载程序]
1检查耗品状态
在主界面选择Supplies Status图标, 打开Supplies Status窗口, 在耗品名称下面的区域显示状态信息。
耗品区域为灰色,信息显示OK,表示该耗品充分。 耗品区域为黄色表示系统正在使用储备量,红色表示耗品储备已用完,系统停止处理样本。此时应根据显示,添加相应耗品或倾空废液等,添加完成后仪器自动确认 。
2 装载/卸载试剂
2.1查看试剂状态
2.1.1查看主试剂信息
在主界面选择Reagent Status 图标 →选择Primary Reagent →选择Primary Pack Details 。
2.1.2查看辅助试剂信息
在主界面选择Reagent Status 图标 →选择Ancillary Reagent →选择 Ancillary Pack Details 。
2.1.3查看试剂存量
主界面 → 选择Worklist →选择 Reagent Inventory →显示实际库存状态,主试剂的库存以可供完成的检测数表示。而辅助试剂,稀释液,辅助冲洗试剂则以毫升数表示。
2.2 装载试剂
2.2.1装载主试剂
打开仪器试剂门,轻轻拉出试剂托架,把试剂放于托架上,轻轻将托架推进试剂舱,关上试剂舱门,仪器自动扫描试剂。
2.2.2装载辅助试剂
将辅助试剂放入辅助试剂专用进样口,仪器自动装载并扫描试剂。
2.3 卸载试剂
2.3.1卸载主试剂
当仪器系统在运行时,如果主试剂舱门上的指示灯为绿色,不能移走试剂盒。直到指示灯变为灰色时再移走试剂盒。
在主界面选择Reagent Status 图标 →选择Primary Reagent →选择要卸载的试剂 → 选择Remove Pack。
2.3.2卸载辅助试剂
在主界面选择Reagent Status 图标 →选择Ancillary Reagent →选择要卸载的试剂 →选择Remove Pack。
[样本检测程序]
1 编辑样本工作单
1.1 使用LIS系统编辑样本工作单
1.1.1 自动从LIS系统获取工作单
在Setup-LIS Communications窗口选择System Automatically Queries Host功能,当标本装载至采样列时仪器会自动向实验室信息系统征求工作单。
1.1.2 手从LIS系统获取工作单
如果系统没有设定为Host Query方式用LIS系统产生的装载清单来装载标本,或手动从LIS系统要求工作单,然后装载标本。
主界面 →选择Worklist →选择 Summary →选择LIS Communications →选择Receive Requests from LIS → 选择Continue。
手动编辑样本工作单
1.2.1有条形码样本的工作单编辑
主界面 → 选择Worklist → 选择Summary→ 选择Schedule → 选择Patient →选择Schedule by SID → 选择Scan Data → 手持条形码扫描仪,使其对准SID条码,并按下扳手 → 完成扫描,扫描数据对话框关闭 →急诊样本应选择Stat →点击Save。
1.2.2 无条形码样本的工作单编辑
主界面 →选择Worklist →选择Summary →选择Schedule → 选择Patient →选择Schedule by Rack → 输入样本架ID(一个大写字母和4位数字组成)→按键盘Enter 键 →急诊样本应选择Stat → 选择或输入测试项目 → 点击Save。
1.2.3 批量样本的工作单编辑
主界面 →选择Worklist →选择Summary →选择Schedule →选择Batch→在Starting Rack一栏,输入起始样本架号→在Ending Rack一栏,输入结束样本架号→ 选择或输入测试项目 → 点击Save。
1.2.4 删除样本工作单
主界面 →选择Worklist →选择Summary → 选择样本或测试 → 选择Delete → 点击Yes。
2 样本装载
2.1 确定样本管的型号,在样本架上选择适当的配置。
2.1 分别在离样本管顶端约2mm处贴上样本的条形码标签。
2.1 在样本管内加入所需量的样本。
2.1 将样本管的条形码向外,放置于指定的样本架上。
2.1 将样本架放置于样本进样区,急诊样本放置在急诊进入区。
2.1 按仪器前面的进样按钮,开始标本测定。
3. 样本结果查询与处理
3.1 样本结果查询
主界面 → 选择Worklist → 选择Summary→ 在View 栏选择 Current 或Historical → 显示当前样本结果或以前的样本结果。
3.2 传送样本结果至LIS系统
主界面 → 选择Worklist → 选择LIS Communications → 选择Send All Results Except Results on Hold → 输入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 → 按Continue。
3.3 打印样本结果
3.3.1 按结果打印报告
主界面 →选择Print → 选择Report Options → 选择Results Report → 输入起始和结束日期,查看和搜索 →选择Save as Default 保留此选择作为默认选项 → 选择Print Report。
3.3.2 按检测项目打印报告
主界面 → 选择Print → 选择Report Options → 选择Test Report → 输入起始和结束日期,查看和搜索 →选择Save as Default 保留此选择作为默认选项 → 点击Print Report。
3.3.3 实时打印报告
主界面 → 选择Print → 选择Report Options → 选择Runtime Report →选择Reset Page Numbers。
[质控检测程序]
1 定义质控
1.1 添加新的质控定义
主界面 → 选择Quality Control → 选择Control Definition → 选择 Add→ 输入质控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 → 选择Test → 选择测试项目→ 输入靶值与标准差→ 选择 Save Test → 重复此步骤定义该质控的其它测试项目→ 点击 Save。
1.2 编辑质控定义
主界面 → 选择Quality Control → 选择Control Definition → 选择Edit → 编辑质控定义→ 点击 Save。
2 运行质控样本测定
2.1编辑质控样本
主界面 →选择 Worklist →选择Schedule → 选择Control → 根据系统确认质控样本的方式选择Schedule by SID或Schedule by Rack → 选择测试项目→选择质控批号→输入样本架ID号→ 点击Save。
2.2装载质控样本
把质控样本架放置于样本架进样区 →按仪器前面的进样按钮 →开始质控测定。
3 查看质控结果
3.1查看质控测定结果
主界面 → 选择Quality Control → 选择Data →显示各批号质控各个项目每次测定结果,检测次数,均值,SD值,CV值,最低和最高检测结果等信息。
3.2 查看质控图
主界面 →选择Quality Control → 选择Chart → 显示 Levey-Jennings 图表。
3.2 查看质控月统计结果
主界面 →选择Quality Control → 选择Statistics →按月显示质控统计结果。
4 打印质控结果
主界面 → 选择Print → 选择Report Options → 选择Quality Control Data → 输入起始和结束日期,查看和搜索 →选择Test ,批号和质控批号 → 根据需要选择All或 Excluded →选择Print Report。
[校准程序]
1 定义
1.1定义校准曲线
ADVLA Centaur XP 的每个试剂盒都包括一张Master曲线卡,上面列有每个曲线点的浓度和LRUs值。每用一个新批号的试剂都需要输入Master曲线。
主界面 → 选择Calibration→选择Master Curve Definition→选择 Scan Data→使用条形码扫描仪,依次扫描Master曲线卡的条码→完成扫描后按Save保存。
1.2 定义校准品的定值
每个校准品包装中提供一张校准品定值卡,它提供了低值和高值校准品的定值。
主界面 → 选择Calibration→ 选择Calibrator → 选择 Scan Data →使用条形码扫描仪,扫描校准品定值卡→完成扫描后按Save保存。
2 执行校准
2.1校准运行编辑
主界面 → 选择Worklist → 选择Schedule → 选择Calibrator→ 根据系统确认校准品的方式选择Schedule by SID(用带条码的试管装载)或Schedule by Rack(用不带带条码的试管装载) → 选择测试项目→选择校准品批号和试剂批号 → 如果使用Schedule by Rack确认,必须输入架子ID号→按Save保存。
2.1装载校准品
将装载校准液的试管放置于进样区,按仪器前面的进样按钮,开始校准测定。
3 查看校准曲线
3.1查看校准曲线状态
主界面→ 选择Calibration→ 选择Summary→ 查看校准曲线状态和校正到期时间。
3.2查看校准曲线数据
主界面 → 选择Calibration→ 选择Data → 查看校准品批号,定值,RLU值,CV值等数据 →选择 Evaluation Ranges → 查看校准曲线斜、比率、偏差及其设定范围等数值。
3.3打印校准曲线
主界面 → 选择Print → 选择Report Options → 选择Calibration Data → 输入起始和结束日期 →按Enter 键 → 根据需要选择Print All或 Print Selection。
[维护保养程序]
1准备清洁液
将一瓶ADVIA Centaur Cleaning Solution Concentrate(70ml) 加入2升蒸馏水中。
2 日保养
2.1执行每日清洗程序
2.1.1 将清洁液装载到系统中Cleaning Solution位置。
2.1.2 若容器超过半满,请清空废物容器。
2.1.3确定蒸馏水桶至少四分之一满(约2.5 升)。
2.1.4 运行每日清洗程序
主界面→选择Maintenance Status图标→选择Daily Cleaning Procedure →选择Perform,系统开始执行清洗工作。
备注:若清洁程序在完成之前停止,维护按钮将会变成红色且系统将会阻止运行样本,直到它完成清洁程序或完成冲洗程序为止。
2.2 更换蒸馏水桶:每日交替使用水瓶,有利于预防细菌污染。
2.2.1 卸下蒸馏水桶:
2.2.2 在备用、清洁的蒸馏水桶中注入新的实验用蒸馏水,盖好盖子。
2.2.3 安装备用、装满的蒸馏水桶:
2.2.4 清空刚从系统卸下的蒸馏水桶
2.2.5用新的实验用蒸馏水冲洗蒸馏水桶然后反转容器让它晾干。
3 周保养
3.1准备周保养用材料
干净的空水瓶 , ADVIA Centaur Cleaning Solution Concentrate,用ADVIA Centaur Cleaning Solution Concentrate配制2L清洁液,2L蒸馏水,保养螺丝起子,棉签,纱布,或纸巾,移液管,干净的空储水瓶,干净的蒸馏水桶。
3.2 清洁蒸馏水桶和储水瓶。
3.2.1关闭系统机器
在主界面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 ,待仪器关机。
3. 2.2拉出蒸馏水桶和废液桶抽屉,小心地移开Manifold 、传感器,放在一边的纱布上,移去水管配件,移去储水瓶,。
3. 2.3卸下储水瓶,然后清空储水瓶中的任何液体。
3. 2.4安装备用储水瓶,并依次用蘸有清洁液和蒸馏水的纱布清洁传感器。
3. 2.5卸下蒸馏水桶
3. 2.6安装装满蒸馏水的备用蒸馏水桶
3. 2.7打开系统机器
在主界面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n。
3. 2.8灌注储水瓶
主界面 →选择Maintenance Status图标→ 选择Prime Water from Reservoir to Manifolds →选择Perform。
1储水瓶盖 2 传感器 3 水管接口 4传感器 5 Manifold 6储水瓶 7 蒸馏水桶
3. 2.9清洁和冲洗储水瓶
3. 2.9.1 用清洁液清洁储水瓶
用大约1 升的清洁液倒入卸下的储水瓶中,盖紧盖子。反转储水瓶然后打漩溶液数次后,浸泡五分钟,再次打漩溶液并浸泡五分钟后,倒空清洁液。
3. 2.9.2用蒸馏水清洁储水瓶
用实验用蒸馏水彻底冲洗储水瓶内部和储水瓶清洁盖至少3 次,确保组件上没有残留清洁液。在储水瓶中填充蒸馏水,盖紧盖子。反转储水瓶然后打漩溶液数次后,倒空储水瓶。反转储水瓶使之晾干。
3. 2.10清洁和冲洗蒸馏水桶
3. 2.10.1 用清洁液清洁蒸馏水桶
用大约1 升的清洁液倒入卸下的蒸馏水桶中,盖紧盖子。环绕容器内部打漩溶液数次后,将一些纱布按在容器顶部的洞孔上,反转容器并打漩溶液数次,将容器转回竖立位置浸泡五分钟。再次打漩溶液并浸泡五分钟后倒空清洁液。
3. 2.10.2 用蒸馏水冲洗蒸馏水桶
用蒸馏水冲洗蒸馏水桶内部至少5 分钟,包括导管,不要让清洁液残留在蒸馏水桶和器导管内 。反转蒸馏水桶使之晾干。
3. 2.11清洁歧管
使用移液管清空导管内的液体并在导管内填充清洁液。将储水瓶歧管放入清洁液中浸泡5 分钟,清空导管内的液体。使用清洁的移液管在每个导管内填充蒸馏水后清除液体,并重复5次。用新的蒸馏水彻底冲洗歧管,包括盖子、紧固螺钉和夹子。彻底冲洗歧管然后清除歧管和导管内多余的水。
3. 2.12清空聚水器
不要在系统处于“ Inprocess” 状态或“ Cleaning 状态时卸下聚水器。
将废液舱和水柜拉出后卸下聚水器,清除聚水器内的任何液体,确定浮球可在聚水器内自由移动,确定盖子的内部封圈存在且没有损坏。安装聚水器,确定导管仍妥当连接,关上废液舱和水柜。
4 月保养
4.1准备月保养用材料
配制6升清洁液,4升用于每月清洁程序的自动化部分,4升用于浸泡和擦拭系统组件。实验用蒸馏水,大型维护刷,无绒薄纸、纱布和纸巾,备用空气过滤器。
4.2 关闭系统机器
主界面 →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 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待仪器关机。
4.3清洁试剂针和辅助试剂针外部
在系统的左侧,转松用于锁紧顶盖的螺钉后打开顶盖。卸下试剂针盖,将之抬高后拉出。轻轻往后推试剂针和辅助针马达,使之推向温育环。将试剂针1和试剂针2,分别推到右边和左边后,将三根针均推向温育环。用浸透清洁液的无绒薄纸或纱布轻轻向下擦拭每根探针,检查探针是否损坏并确保探针没有弯曲。彻底冲洗试剂针,特别是探针的中间部分。安装试剂针盖。
同样的方法清洁辅助试剂针外部,关闭并锁紧顶盖。
1 试剂针盖 1 试剂针1 2 试剂针2 3 试剂针3 4试剂针(侧面图) 5 马达
4.4清洁吸液针外部
转松用于锁紧顶盖的螺钉后打开顶盖,小心地将探针臂抬高到最高位置用,将探针夹后推,向上取出吸液针。用浸透清洗溶液的无绒薄纸或纱布擦拭探针的可见部分,再用浸透蒸馏水的无绒薄纸或纱布擦拭探针,装回吸液针。将探针夹向前推,卡住吸液针,使之不能活动。同样方法清洁所有吸液针。
1 吸液针 2 探针夹
4.5清洁空气过滤器
卸下空气过滤器托架,将空气过滤器向上推,然后从托架中取出,将备用的干燥空气过滤器安装到托架中。安装托架和过滤器。用水冲洗并彻底晾干换下的空气过滤器。
1 空气过滤器和托架
4.6执行每月清洁程序
主界面 →选择Maintenance Status图标 →选择Schedule → Perform Monthly Cleaning →选择Perform →选择Yes→ 系统将清空废液储水瓶。
4.6.1系统屏幕显示第一个提示,根据提示执行如下步骤
卸下蒸馏水桶→ 2 瓶的ADVIA Centaur Cleaning Solution Concentrate倒入空的蒸馏水桶中→在蒸馏水桶中加入4 升的水→将蒸馏水桶装载到系统上→清空废液储水瓶和废液容器→确定聚水器已经清空且关紧容器盖→ 将空的废液储水瓶和废液容器装载到系统上→选择Continue。
4.6.2系统屏幕显示第二个提示,根据提示执行如下步骤
冲洗蒸馏水桶 →在蒸馏水桶中加入2 升的蒸馏水(不能超过2升)→将蒸馏水桶放置到系统上→确定储水瓶内的液体不超过1.27厘米→选择Continue。
4.6.3系统屏幕显示第三个提示,根据提示执行如下步骤
冲洗蒸馏水桶和储水瓶,以清除残留的清洁液→将2 升的水注入蒸馏水桶中,然后将它装载到系统上→ 将空的储水瓶装载到系统上并确定连接导管和安装传感器→选择Continue。
4.6.4系统屏幕显示第四个提示,根据提示执行如下步骤
卸下蒸馏水桶和储水瓶→在备用蒸馏水桶中注入试剂水,然后将它安装到系统上→选择Continue →观察水过滤器→ 如有必要,经过空气排放过滤器排放空气→完成灌注后,系统将返回Ready 状态→ 用蒸馏水彻底冲洗从系统卸下的蒸馏水桶和储水瓶,然后反转晾干。
5 必要时的保养
5.1清洁探针冲洗站
当冲洗站上出现顺磁粒子时,应清洁3 个试剂针和辅助针的冲洗站。
5.1.1关闭系统仪器
主界面 →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 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等待仪器关闭。
5.1.2 打开顶盖,卸下试剂针盖,轻轻往后推试剂针和辅助针马达,将之推向温育环。
5.1.3 用一次性的移液管将0.5 到1.0 ml 的清洁液加入每个冲洗站,使用小型维护刷清洁每个冲洗站。 将刷子轻轻插入冲洗站的深度6.3 cm处,在冲洗站内部旋转刷子。
5.1.4 用移液管清除清洁液后,用浸透清洁液的无绒薄纸或纱布擦拭冲洗站,再用浸透蒸馏水的无绒薄纸或纱布擦拭冲洗站。关闭并锁紧顶盖。
5.1.5 开启系统仪器
主界面→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n。
5.2 清洁试剂针护板
当出现试剂针护板错误或试剂针护板上溅有液体时,应清洁试剂针护板。
5.2.1关闭系统仪器
主界面 →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 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 →等待仪器关闭。
5.2.2打开顶盖,从主试剂舱中取出主试剂包将之冷藏。
5.2.3 卸下试剂针盖将它抬高然后拉出,轻轻往后推试剂针和马达,使之推向温育环,取下护板。
5.2.4 用浸泡过清洁液的纱布擦拭护板后,用水冲洗护板,再彻底晾干。
5.2.5 用浸透清洁液的无绒薄纸或纱布擦拭护板下面的平面,再彻底晾干。
5.2.6 依次安装护板、试剂针盖当,关闭并锁紧顶盖。
5.2.7 开启系统仪器
主界面 →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n。5.2.8 等系统处于Ready 状态时,将试剂包放回主试剂舱。
5.3 清洁主试剂舱和试剂架
难以装载主试剂包时,应清洁主试剂舱和试剂包架。
5.3.1关闭系统仪器
主界面 →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 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 ,等待仪器关闭。
5.3.2 打开主试剂舱门,从主试剂舱中取出主试剂包将之冷藏起来。
5.3.3 擦拭主试剂舱中的多余水分,用浸透水的无绒薄纸或纱布擦拭主试剂舱表面。如果试剂溅到试剂架上,用浸透水的无绒薄纸或纱布擦拭试剂包架。晾干主试剂舱。
5.3.4 开启系统仪器
主界面 →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n。5.3.5 等系统处于Ready 状态时,将试剂包放回主试剂舱。
1 主试剂隔板 2 主试剂舱门 3 试剂架 4 LED
5.4 清洁比色杯废物区
5.4.1打开废杯区域门,拔出卡销,取下门。见图1
5.4.2 取出废样本吸头板盒和废杯盒。见图2
5.4.3 从磁铁装置处旋转取下废杯滑槽。见图3
5.4.4将废杯滑槽放在清洁液中浸泡五分钟,然后用大刷子清洗干净,用水冲洗后擦干。用蘸有清洁液的纱布擦拭废杯储盒,再用蘸有蒸馏水的纱布清洗废杯储盒,然后擦干。
5.4.5依次装回废杯滑槽、废样本吸头板盒、废杯盒和门。
5.4.6清空比色管废物舱后,屏幕在出现提示时选择Yes。
1 门 2,3 卡销 1吸头盘盒 2 废杯盒 1 废杯滑槽
图1 图2 图3
5.5清洁样本吸头废物区
5.5.1关闭系统仪器
主界面 →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 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 →等待仪器关闭。
5.5.2 打开仪器罩盖,将样本针向里推,松开旋钮,取下样本吸头卡口和样本吸头管。见图1
1样本吸头 2 吸头卡口 3样本针 4 旋钮 1样本吸头
图1 图2
5.5.3打开废样本吸头区域门,拉出清洁液瓶架,拿掉清洁液瓶,取出废样本吸头盒。将样本吸头滑槽向上抬起后取下。见图2
5.5.4将样本吸头卡口、样本吸头管和样本吸头滑槽放在清洁液中浸泡五分钟,然后用大刷子清洗干净,冲洗后擦干。用蘸有清洁液的纱布擦拭废样本吸头储盒,再用蘸有蒸馏水的纱布清洗废样本吸头储盒,然后擦干。见图3
5.5.5依次装回样本吸头滑槽、样本吸头卡口和样本吸头管。装样本吸头滑槽时注意要将滑槽的销卡在吊钩中,不要卡住后面的电线。放回清洁液瓶和废样本吸头盒,关门。见图3
5.5.6 开启系统仪器
主界面→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n。
1 样本吸头储盒 2样本吸头废物槽 3 销 4 吊钩 5样本吸头废物区电线
图3
5.6擦拭废液针和废比色杯推出杆
5.6.1关闭系统仪器
主界面 →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 → Turn System Mechanics Off →等待仪器关闭。
5.6.2 打开仪器左侧试剂针罩盖,拧去照度计上螺母,取下光度计盖。
1 螺母 2 光度计盖 3 废液针 4 废杯推出杆
5.6.4 向后滑动固定夹然后从光度计卸下废液针。
5.6.5 用蘸有蒸馏水的纱布擦拭废液针和废杯推出杆,再用干净纱布擦干。
5.6.6 安装光度计盖,但不要装回螺母。
5.6.7 半开盖子,装回废液针,向后滑动固定夹,将探针锁定到位。
5.6.8 确定光度计盖稳固到位,然后用手转紧螺母。
5.6.9 安装试剂针盖,.关闭并锁紧顶盖。
5.6.10 开启系统仪器
主界面→选择System Status 图标→选择Turn System Mechanics On。
6. 数据备份
6.1 备份数据
主界面 → 选择Worklist Setup→ Data Administration→选择所需要备份的项目→插入磁盘→选择Format Diskette→格式化完毕后选择Back Up→完成后取出磁盘,做上标记。
6.2 恢复数据
注意恢复前确认磁盘是正确的和完好的。
主界面 → 选择Worklist Setup→ Data Administration→选择所需要恢复的项目→插入磁盘→选择Restor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