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好医生版本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串讲第18章医学心理学.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456387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医生版本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串讲第18章医学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好医生版本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串讲第18章医学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好医生版本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串讲第18章医学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好医生版本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串讲第18章医学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好医生版本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串讲第18章医学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好医生版本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点串讲第18章医学心理学资料仅供参考第18章 医学心理学第1单元 医学心理学概论一、概念及其地位1医学理学的概念与性质(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人健康和疾病及相互转化中的作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促进“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克服“重治轻防”的不良倾向;为医学提供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手段;重视有机体的完整统一,改变普遍存在的“只见病,不见人”的倾向;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使住院和门诊病人中约13以上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人得到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进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二、医学心理学的任务与观点1研究任务

2、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研究如何经过调节心理、矫正不良行为,保持健康和防治疾病;研究与改进心理评估、研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术、研究最佳心理护理方法。2任务与观点(1)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意识结构理论;人格理论;人格的发展性力学说。(2)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3)心理生理学派的观点:是研究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心理与生理中介机制。(4)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罗杰斯、马斯洛等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本质都要实现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真、善、美,追求自尊、自由、平等和人的价

3、值。当环境阻碍自我实现时,使个人成长受到阻抑,便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历年考点串讲 共考4题,均为A1型题,为偶考内容。重点是医学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方法。主要熟悉的是医学心理学派观点。常考的细节有: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人健康和疾病及相互转化中的作用规律的科学。医学心理学研究与人的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第2单元 医学心理学基础一、心理学的概述1心理学的概念( )研究人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2心理活动的分类 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它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实质的内容( )心理是

4、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功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二、认识过程的概述认识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觉察,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注意等(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嗅觉只能反映苹果的香味,不能反映它的颜色与形状。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如对苹果的知觉,是经过把视觉的颜色、形状,嗅觉的香味,味觉的甜味、酸味,触觉的硬度等综合后的整体反映。2

5、记忆的概念与规律( 、 、 )学习是经过训练或经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学习或经历过的事物都能记忆。记忆是指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经历过的情感等,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能重现的心理过程。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遗忘。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保持就是把知识经验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再认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仍能认识。回忆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遗忘是对己感知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遗忘的理论有干扰说(前摄和倒摄抑制)、自然消退说和压抑说等。3思维与想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

6、的反映。所谓间接性是指借助于其它中介物来反映客观事物;所谓概括性则是指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想像是人脑对过去已有的感性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三、情绪过程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意,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是低层题的感情,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过程。情感是人的高级感情,人所特有的;情绪产生与生物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有关,而情感产生多与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能否获得满足有关;情绪发生常伴有显著的生理、行为上的变化。而情感产生则多不伴有明显的生理、行为变化;情绪有明显外

7、露,带有冲动性,情感可不外露,少有冲动性;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短暂和不稳定性。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情绪的作用 影响身体健康,各种消极的情绪能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为中介,经过一系列生理变化,导致各内脏器官的病理性改变,引起各种心身疾病。而各种积极的情绪则有利于身体健康;影响工作效率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提高工作效率,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则降低工作效率。四、意志过程1意志的概念与特征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特征有三点: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人的意志强弱是以克服困难的大小为标准

8、的: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随意运动是指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运动。2不良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差;意志的果断性差;意志的坚韧性差;意志的自制力差。五、需要与动机1需要层次 由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提出,将人的需要按照发展顺序及层次高低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性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层次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是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由低至高,逐层发展,称为需要层次论。2动机定义分类( )动机是一种与需要相联系并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心理动力。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

9、类。3冲突的类型( 、 )动机冲突是指心理上同时存在性质和强度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难以取舍,从而形成动机冲突。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六、人格1人格的定义指在遗传、环境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由两部分组成,即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一般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气质的概念、分类与意义( 、 )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稳定性等动态性质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3性格的概念与分型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性格有现

10、实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4人格形成的标志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根据别人的评价,对自己的形象、能力、学习、风度、人际等总的自我估价和认识;社会化是指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己在社会学习中与社会标准相适应,纳入到社会规范的过程。没有社会化阶段,就没有真正的人格。历年考点串讲每年必考,近 的考试频率是28题,绝大部分为A1型题。其中心理学的概念、认识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需求和动机、人格及行为的概念是重点,应熟练掌握。常考的细节有:1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11、4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5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提出最高层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6A型行为者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Baltrusch等人提出C型行为,是指易患肿瘤的行为模式第3单元心理卫生一、概述1概念 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经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心理过程,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心身和社会生活都处于完美的状态,预防精神疾病、神经症、变态人格、心身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心理健康的标准( )认识过程正常,智力正常;情绪乐观、稳定、心境舒畅,适度情绪发泄与控制;意志坚强,目标明确并切合实际,勇子克服困难,有坚持性和韧性,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人格健

12、全,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现实持正确、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精力充沛地工作与生活,充分地适应社会环境;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1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1)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是不良行为习惯、偏食、肥胖、口吃、场所恐惧、注意力障碍等。(2)维护方法:感觉整合训练即同时能刺激多种感官的游戏或运动如爬行、滑板、秋千、垫上运动、木马等( ),具有促进儿童脑发育的作用,是促进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3)抓住不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青少年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自我意识

13、的矛盾、性心理卫生( 、 )。3中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4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历年考点串讲近 的考试5题,均为A1型题。重点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和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卫生,心理卫生的概念应熟悉。为每年常考,常考的细节有:1心理健康包括认识过程正常,智功正常;情绪乐观、稳定、心境舒畅,适度情绪发泄与控制;意志坚强;人格健全;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2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37岁是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关键期。3青少年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是性生理发育成熟和自我意识形成期。第4单元心身疾病一、心理应激与应对1应激 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它是个体经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个体本身)刺激的认知

14、评价,而产生的生理及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紧张状态。2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 对健康的积极作用: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可提高人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对健康的消极影响:过强的、持续长时间的心理应激,则经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中介作用,导致发生心身疾病、精神病和神经症。3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逃避过强的心理应激源,用乐观的态度处理负性生活事件,用分散注意的方法回避过强的刺激;经过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改变认知评价、学习放松技术、锻炼身体、合理饮食,增强自己耐受挫折的能力和应对能力;寻求和建立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以帮助解

15、决问题。二、概述1定义( )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心理社会因素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躯体症状有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改变,如已查明有胃溃疡;排除精神病、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历年考点串讲近 考试6题。心身疾病的定义,常见心身疾病是考试重点,心理应激与应对应熟悉。为偶考内容,常考的细节:1胃溃疡是常见心身疾病。2心身疾病用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收效甚微。3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缓解症状;自我心理调节;矫正不良习惯;心理护理。第5单元 心理

16、评估一、概述1概念( )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做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心理测量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使用数量化手段,按一定操作程序,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测定或给予数量化的确定。2心理测验的分类按照测验目的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诊断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按照测验方法分为: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3心理评估的常见方法( 、 、 )调查法:对档案、文献、经验以及当前问题有关内容的历史与现状调查;观察法:对被评估者行为表现直接或间接的观察或观测方法;会谈法:是心理评估中最主要、最基本手段,是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方法;作品分析

17、法:对被评估者的日记、书信、书画等文化性创作的分析方法。心理测验法: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评定。二、心理测验的原则与条件1心理测验的原则( 、 )标准化原则指必须采用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严格按测验指导手册要求进行;保密原则指测验材料、答案及计分方法等不许随意扩散。对受试者的测验结果要保密,不侵犯隐私权;客观性原则指对测验结果的解释要符合受试者的实际情况,评价应结合受试者的生活经历、家庭、社会环境以及经过会谈、观察获得的其它资料综合分析评定。2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条件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 ),即一个测验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真实程度,它反映测验工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信度又叫

18、可靠性,即对同一对象的多题测量所得结果要保持一致,它反映测验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常模是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历年考点串讲 考试16题,均为A1型题。重点是心理评估的常见方法和心理测验的原则,心理测验的概念、心理测验的条件应熟悉。每年常考。常考的细节有:1会谈法是心理评估中最主要、最基本手段,是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方法。2心理测验的原则包括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3心理评估的常见方法包括 调查法;观察法;会谈法;作品分析法;心理测验法。第6单元心理治疗一、概述1概念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它是指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经过良好的医患关系,减轻或消除

19、患者的情绪障碍,改变不良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提高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达到治疗目的。心理治疗的性质:自主性;学习性。2分类( 、 )按照西方心理学派分为以下五种。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患者中心治疗;认知治疗;暗示治疗。按照理解分为广义的心理治疗和狭义的心理治疗,按照对象分为集体心理治疗和个别心理治疗。按照场所分为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二、常见方法( )1精神分析常见方法主要是协助患者疏导压抑的情绪,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梦的分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并非无意义的行为,是潜意识活动的一种象征,经过对梦的分析,能够间接了解到患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动机和愿望,

20、找到疾病的症结。使以梦的形式反映的潜意识内容展现到意识层面;移情患者可能将以往对别人的体验、态度、情感不自觉地转移到治疗者身上,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这就是移情。治疗者必须清醒地对待患者的情感迁移,既要甘愿做替身,经过情感诱导治疗患者的疾病,又不能感情用事,超出正常的医患关系;阐释心理分析的目的是使患者获得对自己的深刻了解。2行为主义治疗的常见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治疗者首先要帮助患者制定焦虑等级表和进行放松训练。然后把引起患者焦虑的刺激由弱到强与松弛方法配对出现,使松弛方法首先抑制弱一些的焦虑反应,以后再逐步抑制强的焦虑反应,使不良反应逐渐消退,最终把焦虑反应消除,达到脱敏的作用。该方法主要适合治疗

21、恐怖、焦虑、强迫等神经症。厌恶疗法主要是应用负性的强烈刺激,以某种惩罚来消除一些不良的行为。生物反馈法借助于生物反馈仪,使患者了解自己一般感觉不到的血压、心率、脑电波等生理变化,并依据这些变化,经过自我意识来主动地学习,调节自己生物信息的变化,学会控制自己的内脏活动,从而帮助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的症状。3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 、 、 )以患者为中心,不加任何劝说和指导,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使患者有能力建立起更好的自制力,改进适应能力,自己进行主动的安排和选择,以达到治疗自己疾病的目的。三、心理咨询1概念指经过人与人的关系,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一种商谈、劝告或教育,给咨询对象

22、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心理咨询的意义:是解除心理矛盾冲突的手段。是防治心身疾病,维护心身健康的需要。传播心理卫生知识的途径。2方式和手段 心理咨询的方式:门诊心理咨询;院内心理咨询;信件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专题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手段:宣泄;领悟:强化自我控制;增强自信心。历年考点串讲近 考试23题,多为A1、A2型题。考试重点为心理治疗的分类、方法、治疗原则应熟练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及心理咨询的方式应熟悉。,每年必考,常考的细节有: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障碍大多为幼年压抑的潜意识冲突而引起。2精神分析治疗常见的方法是自由联想。3行为主义治疗常见的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生物

23、反馈法。4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以患者为中心,不加任何劝说和指导,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5某心理咨询师,在超级市场遇见一位她的患者也正与其熟人在一起购物,这位治疗师故意未理睬她的患者,因为她遵循的一个心理治疗的原则是:保密原则。6患者,女性,55岁, 来主要因丈夫有外遇,夫妻感情不佳,总想离婚,但又总舍不得孩子,又怕丢面子,来到心理咨询门诊,想问心理咨询师,离婚还是不离婚好?此时心理咨询师最应注意采用的原则是:中立原则。第7单元医患关系一、概念1医患关系 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交往过程。2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患者的依从性(指患者执行医嘱

24、率);良好的医患关系能够改进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医患关系能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改进患者的消极情绪反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务工作者的心身健康;和谐的人际环境使医务工作者身心愉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 语言形式的交往即用语言来传递信息。非语言形式的交往包括用表情、手势、体态等方式进行人际间的信息沟通。4医患交往的两个水平技术水平指医务人员凭借自己的专业医学知识,为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是技术水平沟通;非技术水平除技术层面外,医患间日常交往中的一般性沟通。二、医患交往中的问题1医患间的冲突 医患间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成为损害医患关系的重要原因。医患间的冲突主要

25、表现在:医患间交往的信息量过少;患者不遵从医嘱;矛盾激化引起攻击行为是由于医患间的不信任、隔阂。2医患间交往障碍的原因医务人员方面:职业道德方面;个人素质方面;医疗水平方面。患者方面:疾病因素;个人素质。3医患关系的模式类型(1)主动被动型:要点和特征:医务人员为患者做什么,患者无条件接受。临床应用:麻醉、严重外伤、昏迷、休克、谵妄、全瘫等。模式的原型:父母婴儿。(2)指导合作型:要点和特征:医务人员教会患者做什么,患者可提出疑问寻求解释。临床应用:急性病患者等。模式的原型:父母儿童。(3)共同参与型:要点和特征:医务人员帮助患者自我恢复,患者具有均等的权利。临床应用:大多数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

26、的康复期。模式的原型:成人成人。4医患关系的模式转化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模式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能够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历年考点串讲近 考试1题。医患的概念、医患关系的模式和模式转化应熟悉。常考的细节有:医患关系的模式类型: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医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病人的依从性,等于治疗效果。第8单元 患者的心理问题一、病人角色1概念 角色是指人在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下的一个特定的位置,它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病人角色是指社会人群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那些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对其陷入疾病状态一般是没有责任的,应受到社会的

27、尊重和理解。免于承担上学、工作、家务劳动等社会义务。及时就医、早日康复。认真遵守医疗部门的规章制度、认真遵守医嘱。2病人角色的变化( 、 、 )人们希望病人能按病人角色行事,但往往病人的实际角色与人们期望的角色不相吻合。病人角色的变化表现为:角色行为缺如指意识不到自己有病,依从性低;角色行为冲突指病人角色要求与其它角色要求发生冲突,有挫折感和情绪障碍;角色行为减退是指因某些原因,放弃一些病人角色行为或从事一些不应承担的活动;角色行为强化指希望继续享有病人角色所获得的利益,不愿转为常态角色;角色行为异常指病人受到病痛折磨感到悲观、绝望等,从而导致行为异常。二、求医与遵医行为1求医行为( )求医行

28、为指因疾病困扰而导致的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求医类型:主动求医型;被动求医型;强制求医型。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对疾病或症状的主观感受,往往由两个方面决定:疾病或症状方面的特点;病人的社会心理特征。经济状况。医疗保健系统的特点。2遵医行为 遵医行为是遵从医务人员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行为。(1)影响因素: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特点;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治疗计划的特点;医患关系的特点。(2)提高遵医率的方法: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指导、纠正病人对医疗过程中不正确或错误的认识。耐心解释、重复说明,提高病人对医嘱的理解和执行效果。采用必要的行为技术如制订协议等促进病人对医嘱严格执行。历年考点串

29、讲近 考试5题,为A1、A2型题。病人角色的变化、求医行为的类型是考试的重点,应熟练掌握。常考的细节有:1角色行为缺如指意识不到自己有病,依从性低。2角色行为减退是指因某些原因,放弃一些病人角色行为或从事一些不应承担的活动。3角色行为异常指病人受到病痛折磨感到悲观、绝望等,从而导致行为异常。4角色行为冲突指病人角色要求与其它角色要求发生冲突,有挫折感和情绪障碍。5求医类型:主动求医型;被动求医型;强制求医型。6男性,61岁。刚刚从岗位上退休,被诊断患有肝硬化合并腹水。她承认有病,但她仍想完成某本书的写作任务,甚至搬到办公室住,废寝忘食而忽略了治疗。该患者的行为属于病人角色行为的缺如。7病人安于已适应的角色,小病大养,该出院而不愿意出院,此时病人的状态被称为角色行为强化。8在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常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符合,像回到婴儿时期,此病人的心理状态被称为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