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关键词】 喉全切 喉是人体进行呼吸、言语交流及吞咽保护的重要器官。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呼吸通道的改变、失语及吞咽功能的障碍,将是病人及其家属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我们医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行喉全切除术42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喉癌患者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2775岁,平均51岁。均无其它系统疾病。7例在行喉全切除术的同时,行一侧或双侧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因为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将面临着发音、进食、呼吸的改变,所以对喉癌患者一般不宜隐瞒病情,而应与家属合作,根据具体情况
2、以恰当的方式向患者说明,使其逐步接受,以减轻自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信心。应向患者讲解喉的解剖,术后要面临的改变,指导其术后用纸笔、手势等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愿望,练习在饮水时从喉中发出“咕噜”声,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收腹,练习控制腹压的方法;练习用塑料管吹杯里的水,让病人了解今后的呼吸是经气管孔进行,掌握经气管呼吸和发“啊”音的窍门。说明术后要行气管切开,让患者认识气管套管的呼吸原理及术后鼻饲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营养,同时指导病人试验进食牛奶,以避免术后发生生理性腹泻。协助医生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备皮,做抗生素试验,做好口鼻腔护理。术前禁食6h;术日晨给病人留置胃管及尿管。3 术
3、后护理 呼吸道的管理 气管切开后改变了正常的呼吸生理机能,失去了鼻、咽、喉三大器官对外界空气的加温、加湿和净化作用,易致气管堵塞、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应加强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室内可用湿化器或地面洒水等方法,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气管切开套管口遮盖生理盐水湿纱布,用以阻挡尘埃及湿化空气。注意湿化气道:每日雾化吸入2次,嘱病人作深吸气,使雾化的药液达气管粘膜;生理盐水500ml+丁胺卡那霉素以5滴/min的速度持续气管内滴入。及时吸痰:根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痰鸣音、肺部罗音等情况给予吸痰。根据分泌物的多少、粘稠度及呼吸情况,每日定时清洗消毒内套管,一般46次/天。用3%双氧水浸泡消毒3
4、5min,可以缩短消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套管滑脱:应告诫病人及家属不得自行拔管,避免体位变换过甚,护理人员经常检查套管的位置,两侧纱布带固定应合适,以杜绝套管滑脱的发生。拔除套管:应在医生的允许和指导下,采取白天拔管夜间带管的方法,并在开始的几小时内注意观察造瘘口收缩情况,若瘘口没有明显变化,并在晚上带管时比较容易,可考虑拔管;若瘘口缩小明显,应立即将套管重新放入造瘘口。 预防感染 观察发现,术后714d,为免疫抑制期 1 。因此要加强这期间的护理,以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数量,病室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日做口腔护理4次。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口、鼻、气管吸引管要分开
5、,不得重复使用。吸引管不可插入过深,以免损伤气管粘膜。术后早期活动:全麻清醒后6h可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在床上做肢体主动活动,术后3天起下床活动;每两小时给病人翻身扣背,鼓励患者自咳痰液和吐出口腔分泌物;堵管多做深吸气,深呼气的动作,改善肺部气流量,增加了肺功能,减少了并发症。观察颈部切口引流液和痰液的性质,必要时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及时指导用药。及时更换切口处敷料,观察颈胸部有无皮下气肿、伤口出血等并发症。遵医嘱按时应用抗生素或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饮食的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鼻饲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同时与营养师一起商量制定病人的营养需要,合理搭配饮食的种类、次数、量及食
6、物温度。 鼻饲阶段 术后710d内采用鼻饲饮食,有条件者可给予营养齐全、易消化吸收的能全力500ml q6h鼻饲管内滴入,开始时速度易慢,观察患者有无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待患者完全适应后可加快滴速。经济条件较差者,可根据饮食习惯给予鼻饲豆奶、肉汤、果菜汁等,一般每次不超过200ml,温度以3538为宜。胃管需妥善固定,以防因剧咳、牵拉等意外而脱落,同时嘱病人不可自行拔管,以免增加再插管的困难及损伤创面的危险,影响手术效果。另外应避免胃管插入过深,引起呃逆、胃部不适等症状。 经口进食阶段的护理 术后第7天带管进软食12天,嘱病人取坐位,头稍前倾,或用手指轻按颈前区,可减少吞咽时呛咳。先试吃粘性
7、成团食物如蛋糕、馒头等,再逐步过渡到软食,待进食、饮水不呛咳,即可拔除胃管。拔管后极易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在拔管后2周内仍需进糊状或团状饮食,如面包、馒头、蛋糕等。同时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吞咽时喉上提、呼吸暂停,使喉入口关闭,食管与呼吸道分开,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鼻饲管拔除约24周方可正常饮食。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 发音功能的训练 食管发音为不需要借助工具或者手术而恢复发音的一种方法,由于其比较容易掌握,音色较好,接近正常喉发出的声音,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练习方法:吸气时利用食管内负压,并通过舌向后方运动,将空气压入食管,然后练习腹肌收缩,使膈肌上升,增加胸内压力
8、,压缩食管,将空气由上口排出而发音。术后2周在护士指导下作发音训练,先以手指堵住气管套管口,即可发出声音,先数单数,逐步到词组、短句。经过23周的训练,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与正常人相当的效果。 出院指导 教会带套管者病人及家属气管套管取出、清洗、消毒及喉垫的更换方法。在保证充足营养的同时,多食蔬菜、水果,并多饮水,少食油炸及辛辣食物。要根据个人情况及爱好,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适应。独自外出应随身携带安全身份卡片,在卡片上写清楚姓名、年龄、地址、联系电话,并特别注明全喉切除术,呼吸口改在颈部,若需吸氧,应将氧气管插入颈部气管造瘘口。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强与 人交流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喉癌远处转移发生的靶器官主要是肺,所有远处转移中肺转移占% 2 。因此要告知患者如有咳嗽、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参考文献1 郑美桦,栾信庸.喉癌患者的免疫状况及其意义.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286.2 刘巍巍,曾宗渊,郭朱明,等.喉癌的远处转移和相关因素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