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语文复习专题之:《社戏》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445557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复习专题之:《社戏》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复习专题之:《社戏》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哄骗(hǒng) 闹哄(hōng) 起哄(hōng) 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船橹(lǔ) C、撺掇(cuān duó)凫水(fú)桕树(jiòu)旺相(xiàng) D、皎洁(jǎo) 归省(xǐng) 絮(xù)晌午(shǎ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 B、困惑  挑剔  胆怯  委屈 C、叛徒  诚恳  鉴别  婉转 D、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 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 B、委实:实在   弥散:弥漫消散 C、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隐隐约约 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4、《社戏》主要写“我”和一群农家小朋友看社戏的情形,但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写了不少与看戏无关的事,这些是否必要,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文章应紧扣题目,写这些内容,扣题不紧,可以不写。 B、本文的中心是表现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而开头和结尾正是看社戏前后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所以很有必要。 C、这些内容可以少写点,多了就冲淡了看戏的内容,使得结构松散,不能突出中心。 D、开头和结尾所记的事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生动。5、阅读提高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边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5.文中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朦胧( )  依稀( )   也许( )  然而( ) 和( )    去年( )    呢( )   在( ) 7.选出对“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三个句子中加粗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似乎”“也许”表示猜测,“大概”表示基本肯定。 B、“似乎”表示猜测,“也许”“大概”均表示肯定。 C、“似乎”表示猜测,“也许”表示猜测的另一种可能性,“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D、“似乎”“也许”“大概”都表示猜测。 8.这段文字行文缜密,前后多处照应。请将文段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相应的表格中。9.A “但我还以为船慢”;B “然而又自失起来”;C “果然是渔火”;D “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这四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10. 对这几段文字写景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船上 仰视  B、岸上平视   C、船上 平眺  D、岸上眺望 11. 选文中的景物描写是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展开的,请把有关语句摘抄在下面。 (1)视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嗅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触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以景物描写衬托“我”急切心情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 13.对选段中画线的比喻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船离开平桥村,行驶急速,“我”当时看戏心切,觉得起伏的“连山”像踊跃的兽脊,心中充满了向往。 B、这个比喻符合当时舟中观夜景的实际情形:因山势起伏,船行疾速,山色淡黑,群山极像“踊跃”的、“铁”青的巨兽的脊背,同时也写出了船速之快,看戏心切。 C、这个比喻将静止的景物写作流动的视景:连山起伏,静止不动,作者将其比作踊跃的兽脊,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D、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夜间山景的特点:群山起伏,山色淡黑,极像踊跃的野兽的脊背。 14.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B    4. B 5.宛转 悠扬 沉静 弥散 6.动词 形容词 副词 连词 介词 名词 助词 动词 7.D 8.A、似乎听到歌吹了B、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C、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9.急切 陶醉 惊讶 惊喜 10.C 11.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②、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③、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④、(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1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13.B 14.表现了“我”对江南水乡美景的热爱,天真烂漫的童趣和看社戏愿望实现后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