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452813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摘要】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复杂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具有启示意义,即重视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文化的选择,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视对方法、途径的选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新的挑战。研究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面对多元文化社会,有效防止多元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

2、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一、多元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文化多元化格局已在我国形成,多元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在坚持社会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多种文化交织、兼容、发展,存在着主流文化与亚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反主流文化的并存与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之间鸿沟的加深与填平。多元文化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影响多元文化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刻影响。在促进文化、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多元文化导致多元价值观,使学生无所

3、适从,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统一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混乱和错位。二是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增加了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使学生们失去了明确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多元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复杂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复杂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也是复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要求与学生需求,提升和发展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过程看,它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又是一个文

4、化过程。作为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的一般规律;作为“人文”,其主客体是文化的存在物,是由文化所塑造的,必须遵循文化的逻辑并与之相契合。教育者把教育内容传输给学生,学生通过思考、鉴别形成认识,相信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完全在思想领域内进行,通过思维发生作用,由外化到内化,由他律到自律。这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握和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加大了难度,也为我们及时、准确地把握和引导这些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增强的个体选择性强化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意识,导致他们对来自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产生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必然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

5、权威性和主导性。多元文化并存,使学生价值取向的选择空间非常广阔,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差不齐,相互差别不断扩大,认识问题的起点、角度和标准也多种多样,甚至大相径庭。在单一文化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主流文化来组织,成为传承单一主流文化的工具。而在多元文化社会,多种文化和道德价值观都是合理性存在,若继续进行单一主流文化的传承,既不符合多元文化社会的要求,也没有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那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是坚持只传承单一主流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将其他文化和价值观剔除在外,还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倡多样化,取代“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感到无所适从。

6、二、多元智力理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文化对学生智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因对文化的选择不同而造成智力特点不同,不同智力模式的学生其认知模式不同,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并发展自我,因而对思想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自觉选择和认可的特点不同,并进而影响其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1999年在智力的重构(Intelligence Reframed,1999)一书中,加德纳提出智力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文化

7、被提升到了讨论智力问题的核心要素:文化不仅是人类多元智力发展的背景和源泉,而且不同文化珍视不同的智力模式并促进不同智力的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其智力组成和智力特色不尽相同,其智力模式和智力发展方向有着鲜明的区别。指出了智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将“智力”从无形的东西发展成为有形的东西,并将“智力”从学校教育的领域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避免了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发现了个体身上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元智力,在个体的生活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了多种选择;发现了不同个体智力结构的差异性,对教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具有启发意义。三、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

8、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示意义,有利于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途径的改进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重视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教育对象的研究,深刻认识不同文化对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学生群体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成长规律,避免“一刀切”和一味地强化“灌输”,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以人为本打下基础。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地位,坚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

9、坚持以历史的角度、从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去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格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和机制;塑造人,就是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简而言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对文化的选择,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10、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一个文化过程、一种人文力,必须遵循文化的逻辑,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以有利于教育目的实现。所谓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或某部分文化的撷取与吸收或排斥与舍弃。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必须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的需求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性进行,正确的合理的文化选择,将使受教育者迅速而有效地吸收思想政治文化,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为文化的活的载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作为教育内容的凝固的文化,只有通过教育者的活动,才能很好地把教育内容化为受

11、教育者的东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又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作为文化存在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在文化互动过程中,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的文化互化,使一方或双方都发生思想品德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不同文化的学习研究,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形成合理的文化价值观,提高文化统摄力,发挥文化选择的积极性,对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过滤、更组、变通。在文化选择时,必须旗帜鲜明地倡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抵御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必须严格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进行文化选择;必须加强亚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的文化选择。处理好意识形态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价值观念上共产主义信

12、仰和宗教关怀的关系,科学认识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努力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对方法、途径的选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采用适合不同智力特点和认知方式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个体身上的多种智力分别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范畴相联系,在个体的生活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具有了多种选择。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逻辑判断与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在学习方法和策略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此对应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因学生的不同而不

13、同。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拓宽思路和视野,在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出发,灵活采用各种教育方法,使教育方法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相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学习。2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创设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校育人环境。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校园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潜移默化的重要的育人功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差异与多样性有正确、全面的了解,就必须既要高扬主旋律又要提

14、倡多样化,体现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使大学校园成为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地,引进外来文明的窗口,成为先进文化、健康文化、高雅文化最有市场最有人气的地方。创设活动需要教师、学生平等地参与,在丰富的差异与多样性中进行合作,这样的创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进行认识和鉴别多元文化的契机,而这样创设出来的学校环境也必然是一个体现多元文化的环境。3与社区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性活动,其理念与目标的实现要靠全社会的努力,必须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场所。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社区资源的利用,通过与社区人员的合

15、作,教育者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丰富教育资源;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在学校和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加深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从而丰富学习经验。4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在学生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具体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评估,有助于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评估学生时,强调对学生进行以个人学习方式与特点为基础的、多渠道和全方位的评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法多样性、结果相对性和评价动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考文献1Howard Gardner (1999).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for the 21”York,Basic Books霍力岩,李敏谊.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王学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5,.杨雪英,朱凌云.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