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25×2=50,请将各题唯一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案栏中)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地球是正圆形的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本初子午线B回归线C赤道D极圈3赤道的长度约()A2万千米B3万千米C4万千米D5万千米4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5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A图例B方向C分层设色D比例尺6元旦节这天,新宁县所在地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极昼
2、7看地图,面对地图,通常是()A上南下北,左西右东B上南下北,左东右西C上北下南,左东右西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8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为1:6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A18千米B180千米C1800千米D18000千米9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B9244米C12844米D8444米10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是()A39:61B19:81C29:71D30:701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3、;海平面的升降ABCD12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A亚洲、大西洋B非洲、太平洋C非洲、大西洋D亚洲、太平洋14六大板块之中,几乎全在大洋上的是()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15其中属于亚洲和欧洲两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乌拉尔山脉D白令海峡16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
4、成的17下列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错误的是()A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带B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D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18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用语是()A风和日丽B阴雨绵绵C四季分明D电闪雷鸣19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ABCD20一天中的最高温出现在()A2时B12点C14点D日出前后21一般来说,一年中南半球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22某地一年中的最高温是38,最低温是10,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A28B38C48D1023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B赤道附
5、近气温高,干燥少雨C温带各地降水量相差不大D两极地区降水稀少24世界的干极是()A新疆吐鲁番盆地B乞拉朋齐C阿塔卡马沙漠D撒哈拉沙漠25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ABCD二、综合题:26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处表示的地形名称,(2)该图的等高距是米,图中给等高线标注的数值表示(选填“海拔”或“相对高度”)(3)图中最高
6、处的海拔为米,B点的海拔为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为米(4)该图我们应该用判断方向,A点在B点的方向(5)若测得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5cm,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km(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27读大洲大洋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大洋南边的大洲是(填洲名)(2)印度洋是(填序号),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填序号),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填序号)(3)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是,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是(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属于大洲 (填序号)(5)图中A大陆属于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张裂会形成(6)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填序号),世界上平
7、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填序号)(7)既是大洲又是大洋的分界线是海峡(8)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2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和(3)图中南极洲目前还无人定居的原因是,当地真正的“主人”是,它是南极地区的象征(4)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海洋)气温高,冬季(陆地/海洋)气温高(5)在右图A、B、C、D四地中,属于热带的是;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6)在右图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地;年较差最小的是地(7)右图四地中属于全年
8、多雨的是地;属于冬季多雨的是地,此地应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岸,属于气候,;属于夏季多雨的是地,常年降水较均匀的是地(8)北京对应于地,属于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5×2=50,请将各题唯一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案栏中)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地球是正圆形的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
9、真实形状【解答】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形状你知道地球平均半径的长度吗?说一说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本初子午线B回归线C赤道D极圈【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地球上的0纬线,又称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解答】解:地球上的0纬线,又称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3赤道的长度约()A2万千米B3万千米C4万千米D5万千米【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
10、的纬线,其长度是4万千米,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解答】解: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该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赤道的长度,牢记即可4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解答】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属于基础题目,一定要学会地球上方向的辨别5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要素的是()A图例B方向C分层设色D比例尺【考点】地图三要素【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
11、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故选:C【点评】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要牢记6元旦节这天,新宁县所在地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极昼【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
12、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元旦节这天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7看地图,面对地图,通常是()A上南下北,左西右东B上南下北,左东右西C上北下南,左东右西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分析】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人们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看地图,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图上方向的确定8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
13、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为1:6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A18千米B180千米C1800千米D18000千米【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解答】解:根据比例尺=,则实际距离=3=18000000厘米=180千米故选:B【点评】在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9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844米B9244米C12844米D8444米【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4、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844米(400米)=9244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理解是答题的关键10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是()A39:61B19:81C29:71D30:70【考点】海陆分布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
15、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解答】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世界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为29:7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牢记即可1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ABCD【考点】海陆变迁【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解答】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
16、主要原因故选:C【点评】根据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分清主次,解答本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即可12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终年积雪,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因此山脚下与山顶上气温差别会很大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要理解解答1
17、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A亚洲、大西洋B非洲、太平洋C非洲、大西洋D亚洲、太平洋【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跨着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约占海洋总面积的一半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基本知识的考查,结合教材熟练掌握14六大板块之中,几乎全在大洋上的是()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专题】示意图【分析】板块构造学
18、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解答】解: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属于基础题目15其中属于亚洲和欧洲两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乌拉尔山脉D白令海峡【考点】洲界线【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解答】解: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
19、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洲的界线,牢记解答即可16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分析】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的形式为碰撞挤压和张裂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B符合题
20、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解答关键是要知道六大板块的位置和运动方向17下列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错误的是()A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带B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D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
21、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故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18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用语是()A风和日丽B阴雨绵绵C四季分明D电闪雷鸣【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解答】解:原题中ABCD,只有四季分明是表示气候的用语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者的
22、区别,理解解答即可19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ABCD【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解答】解:A表示的是晴天的天气符号,天气晴朗适合召开运动会,选项正确;B表示雨夹雪,不适合召开运动会,选项错误;C表示的是大雨的天气符号,不适合召开运动会,选项错误;D表示的是大雪的天气符号,大雪天气气温较低,不适合召开运动会,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识记住各天气符号的含义20一天中的最高温出现在()A2时B12点C14点D日出前后【考点】气温及
23、其测定方法【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解答】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牢记即可21一般来说,一年中南半球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天气与气候【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
24、季海洋气温高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解答】解: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属于基础题22某地一年中的最高温是38,最低温是10,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A28B38C48D10【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专题】气温与降水的计算;天气与气候【分析】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高月份的平均气温与最低月份的平均气温之差【解答】解: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高月份的平均气温与最低月份的平均气温之差某地一年中的最高温是
25、38,最低温是10,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38(10)=48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属于基础题23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B赤道附近气温高,干燥少雨C温带各地降水量相差不大D两极地区降水稀少【考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解答】解: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赤道附近
26、气温高,高温多雨;温带各地降水量相差大;两极地区降水稀少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解解答即可24世界的干极是()A新疆吐鲁番盆地B乞拉朋齐C阿塔卡马沙漠D撒哈拉沙漠【考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天气与气候【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解答】解: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1684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
27、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故选:C【点评】考查世界的降水之最,要牢记25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ABCD【考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如说减少人口,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实用新型能源;多种植绿色植物,以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生成【解答】解:
28、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现代的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方法有: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解题时让学生牢记防止全球变暖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二、综合题:26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处表示的地形名称山顶,山脊,山谷,陡崖(2)该图的等高距是50米,图中给等高线标注的数值表示海拔(选填“海拔”或“相对高度”)(3)图中最高处的海拔为580米,B点的海拔为450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为250米(4)该图我们应该用指向
29、标判断方向,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5)若测得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5cm,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km(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地形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处
30、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2)该图的等高距是50米,图中给等高线标注的数值表示海拔高度(3)图中最高处的海拔为580米,B点的海拔为450米,A点的海拔为2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为450米200米=250米(4)该图中有指向标,我们用指向标判断方向,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5)若测得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5cm,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5200米=1千米,即1km(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故答案为:(1)山顶;山脊;山谷;陡崖;(2)50;海拔;(3)580;450;250;(4)指向
31、标;西南;(5)1;(6)密集;稀疏【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7读大洲大洋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大洋南边的大洲是南极洲(填洲名)(2)印度洋是(填序号),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填序号),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填序号)(3)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属于大洲 (填序号)(5)图中A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张裂会形成裂谷或海洋(6)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填序号),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填序号)(7)既是大洲又是大洋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8)
3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专题】示意图;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图中大洋为太平洋,南边的大洲是南极洲(2)依据位置,图中是印度洋;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33、;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3)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5)图中A大陆为大洋洲,属于印度洋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张裂会形成裂谷或海洋(6)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7)既是大洲又是大洋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8)世界海陆分配不均,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
34、半球故答案为:(1)南极洲;(2);(3)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4);(5)印度洋;裂谷或海洋;(6);(7)白令;(8)北;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2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2)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3)图中南极洲目前还无人定居的原因是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当地真正的“主人”是企鹅,它是南极地区的象征(4)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陆地/海洋)气温高,冬季海洋(陆
35、地/海洋)气温高(5)在右图A、B、C、D四地中,属于热带的是A;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B(6)在右图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B地;年较差最小的是A地(7)右图四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A地;属于冬季多雨的是C地,此地应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属于夏季多雨的是B地,常年降水较均匀的是D地(8)北京对应于B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专题】气候图;天气与气候【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
36、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解答】解:读图可知,(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温度越低气温越高(2)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一般描述某地区的气候特点,都有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3)图中南极洲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目前还无人定居,当地真正的“主人”是企鹅,它是南极地区的象征(4)陆地
37、受热快散热快,海洋受热慢散热慢;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5)在右图A、B、C、D四地中,A地全年高温,属于热带;B地最低气温在0C以下,冬季有结冰现象(6)在右图四地中,B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最大,气温年较差最大;A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最小,全年高温,年较差最小(7)右图四地中A地各月降水都超过100mm,属于全年多雨;C地属于冬季,此地应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B地7、8月降水超过100mm,8月气温最高,属于夏季多雨,常年降水较均匀的是D地(8)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于B地,该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答案为:(1)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2)气温;降水;(3)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企鹅;(4)陆地;海洋;(5)A;B;(6)B;A;(7)A;C;西;地中海;(8)B;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及影响气候的因素,掌握课本知识点结合图示解答即可16